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

小学“双减”作业设计: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时间:2022-11-09 0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北京的春节》优秀作业设计 学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学科:语文 一、单元语文要素:
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要点。

二、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祥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

5、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6、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

二、课标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三、作业设计目标:
1、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了解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进一步掌握文章是如何把重要部分写详细的,尝试应用。

2、了解家乡传统习俗,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习俗的美,感受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与修辞手法,并尝试运用于习作中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巩固课堂所学生字词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加强对拼音等基础知识的日常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词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课外阅读延伸、迁移类小练笔等。目的在于拓展课外延伸,增加积累,增广见闻。在说说写写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描写场面时,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将点面结合,把吃年夜饭这一镜头写得生动具体。

四、实施过程与策略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 用多种形式反馈,考查各层次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于肯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这样,通过评价,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北京的春节》分层作业:
A类基础性必做题:
一、读一读,练一练 1.我读了( )遍课文,我还能把课文正确( )、流利( )、有感情( )。我还能读给同桌听。

2、我能准确读出下面词语初旬 菱角 荔枝 翡翠 薏仁米 蜜饯 榛子 栗子 掺和 骡马 娴熟 火炽 白云观 分外 杂拌儿 二、拼一拼,写一写。

1、腊八这天,人们把suàn bàn( )放到gāo cù( )里,封起来,为过年吃jiǎo zi( )用。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灯火tōng xiāo( )。大年初一,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bǐ cǐ( )hè nián ( )了。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正月(zhēng zhèng)
蜜饯(jiàn zhàn)
掺和(shèn chān) 分外(fèn fēn)
间断(jiàn jiān) 万象更新(gēng gèng)
3、补全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万( )更( )
万( )得( )
( )然( )同 独( )心( )
悬( )结( )
色味( )( )
日夜( )( )
无( )顾( )
(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是 (2)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 的气象。(选词填空)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 、 、 等。课文是按照 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其中详写了 、 、 这三天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

B类提升性选做题:(3选2)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根据“热闹”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景象)繁盛活跃:
②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2)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或与长辈一起回忆家乡的春节,完成如下记录:
1、作者简介:______________ 2家乡的春节习俗:
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评价☆☆☆ 自我评价☆☆☆ 3、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习俗?写一写。

C类实践拓展性挑战题:(2选1)
实践题:
类文阅读梁实秋的《过年》也写了过年的事情,读一读,想一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1)、短文通过对北京春节时人们 ___ 、 ____ ,以及孩子们 ____ 等习俗的回忆,表达了作者 ______ 。

(2)结合课前预习,也尝试写几句话描述一下你家乡的春节的某一习俗吧!(选做)
2、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享受丰盛的年夜饭,动动手,描述一下一家人吃年夜饭时的热闹场面吧! 五、效果分析:
本课作业设计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分成了基础、提升、实践拓展三个阶段性练习。设计的作业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在夯实字、词、句的基础上,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总结了所学要点,初试身手,为进一步学习运用奠定了基础,学生各有收获,激发了继续学习的乐趣。A类基础性必做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书写较规范、认真。

B类题难度稍有提高,偏重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部分学生较好。

C类题目大部分学生选择场景描写,语言流畅,能够较好的抓住人物特点,描写有声有色。

六、案例反思:
1.通过此次作业设计,让我深刻体会到和课堂教学一样,只有科学、合理、优化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美好愿景。本课作业设计紧扣“双减”目标要求,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分层布置作业,设计不同的梯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有所获,一课一得。但由于个人水平、经验、能力有限,仍然需要不断尝试、探索和改进。我们既要让基础扎实的学生“吃得好”,还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吃得饱”,更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从而树立不断向更高层次攀登的信心。

1、 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
(1)推荐书目,《朝花夕拾》《城南旧事》《雾都孤儿》《童年》《鲁滨逊漂流记》丰子恺读物等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

(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

(3)写心里话,把自己当时心态写出来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推荐访问:作业 设计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