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一个人的电影史

时间:2022-10-19 20:55:02 来源:网友投稿

张晓男出生在西安,从小喜欢绘画,工作后曾从事动画绘制工作。来北京后,按他自己的说法,“一不小心”干起了电影发行,这颇与他对电影的爱好有些瓜葛,也算是人尽其才得偿所愿吧。我相信每个走进他家的人都无一例外会被他的电影资料收藏所震惊。除了与一般影迷相同的录像带、VCD、DVD等影像内容,他的电影收藏还涉猎多达7种的电影杂志,以及从父辈就开始积累起的3000册电影连环画。其他如电影录音剪辑、电影原声音乐等,几乎无所不及。

谈话中打动你的,不是张晓男对某部影片的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而是他对整个中国电影史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和把这种热爱落实为一个海量资料库的野心和能力。我拍到的图片,只是他全部收藏的很小一部分,大多数都因为运输不便而留在了西安的家中。说他保留了整整四五十年的中国电影记忆是一点都不夸张的,而这些电影记忆正随着不间断的资料更新而续写着一部影音大典。

我的电影生涯

小时侯我爸我妈爱看电影,那时侯我们挨着203部队,老放电影。一放电影我爸我妈就带着我去。后来家搬到小寨,不管上小寨小学还是98中都要经过小寨电影院。我同学他妈在那儿,弄了很多票,我又看了很多片子。

那会儿小寨放电影有个好处是什么呢?它不撕票,不撕票的副券,他看你票的颜色对不对,只要颜色对了就放你进去。四种颜色:红白蓝绿,每天的不同场次来回变化不同的颜色,如果你四种票都有的话……(笑)隔两三天就放部电影,每个月能放十三四部电影。当时国家的电影体制跟现在还不一样,现在是什么片子卖钱上的场次就多,那会是计划体制,不管什么片子都要轮流上。只不过是早晚而已,城里的电影院可能早点,小寨基本属于2类。1类月初演,这儿是月中演。在这种情况下,从86年开始,一直到95年小寨电影院改革之前,这10年的电影,我几乎没落下过。

这只是国内电影,我还爱看录像,城里人民剧院放内参录像。演[星球大战]了,演[野鹅敢死队]续集了,[霹雳情]续集了,马上去看。那会总是找些猎奇的别人绝对看不到的片子。87年的时候还没几个人看过[007]呢。我看的第一部[007]是罗杰·摩尔主演的[章鱼],在人民剧院看了好多好多片子。

还有就是西影。西影每个星期四都发内参票,我有同学他爸在那儿。施瓦辛格的电影就是在西影看的,那会还不认识他呢。这会儿电影连环画基本上就停了。最新出的就是86年,在这之后几乎就不出了。隔了十几年,大概在99、2000年的时候才出。那会除了学习、画画以外,基本上看的是录像带,那会主要载体就是录像带。买录像带,包括自己倒录翻录,自己家买录像机跟别人家的对录。从八里村到南关十字这5站地的一条线上,所有的录像店我都转到了。因为南郊文化氛围比较好,很多好片上得比较全。(笑)好像什么好条件都让我赶上了。

我从录像店翻录带子,弄了不少片。后来就出了VCD,我第一张VCD是85块买的[亡命天涯]。那会是翻的LD的版,应该也算盗版,真正的VCD有自己的版,不会用LD的版。

我一直觉得录像带比VCD好。大家可能看翻录的录像带多了,VCD只不过色彩稳定性好,就觉得VCD更好,实际录像带更好。录像带真正清楚的就是90年代初那一批。香港那会有很多低成本的录像带,十几块钱一盘,因为是从大LD翻下来的,接近于DVD,比VCD清楚。因为录像带既然是模拟的,你有多清楚我就有多清楚。西安那边只有几百盘VCD,录像带倒不多,只保留了精品的一部分,有140多盘吧,因为录像带这东西可以来回录嘛,很多看完就抹了。

后来再到大学毕业,出来工作,97年的时候,DVD出来了。那阵也是模拟,也是扒的录像带,只不过是DVD介质。在西安呆了1年,DVD市场还没起来呢,我就来了北京。来北京以后,开始没太注意,后来发现DVD市场也起来了。不管什么样的片子,只要美国出了,这儿肯定能买到。北京这边买的DVD也有个2千张了吧,我也没数过,还借出去了好几架呢。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优秀的译制片。上译厂的、长影厂的、央视的个别片子。再就是一些国产老片,当然发行的多了,有一些经常在电视上放,就不用收了,像[地道战]、[地雷战],但是有一些还是需要保留的,像[芙蓉镇]、[人生]、[老井]什么的。

我买了很多邵氏武侠的片子,现在人可能看不进去那个时期的片子,但是邵氏武侠,只要是出了的我就买了。武侠的邵氏已经出了140多种。你说到的李翰祥的套装只出了上,下可能不出了,因为市场不太好。李翰祥里面有几张不是邵氏的版,是咱们大陆的正版,像[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我的电影载体

很早我就想:怎么才算喜欢电影呢?一般人喜欢电影可能就是多看几遍。但是你要把它保留下来,是不是需要一种渠道,需要几种载体?当时的情况下,我想到的第一个载体就是电影杂志,那会的电影画报不是私人买,全是通过邮局来发行的,因为我爸70年代末在邮局的发行口,所以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电影杂志我都有,差不多有1000册,几乎都在西安。

电影杂志

当时的《人民电影》后来改成了《大众电影》;北影办的《电影画报》后来改刊成《北影画报》,(笑)就是你们现在的《新电影》,所有这些,我都留着。《电影画报》最早最早80年第6期的创刊号,封面是张金铃。那阵一本是3毛钱,都觉得“3毛钱,这么贵!”;《大众电影》那阵2毛7。就是从那会儿开始,我天天翻电影画报,后来,就几乎把电影当作惟一的娱乐工具了。我现在一直在买7种电影杂志:《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大众电影》、《电影故事》、《环球银幕画刊》,还有台湾的《世界电影》,包括跟上海合刊以后都买,《电影双周刊》是看到就买。《世界电影》买得晚,94年左右,上学的时候,用家里人给的每个礼拜的生活费买。

99年的8月《电影世界》创刊了,那时候叫《电影SHOW》,10月份《看电影》创刊了,然后2001年的3月份《新电影》创刊了,封面是丹泽尔·华盛顿和哈里·贝瑞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的照片。这些杂志我一看,哎呦不错啊,跟《电影双周刊》的风格挺像,那会国内还没有这种杂志呢。文风、排版都是另外一种方式,不是那么中规中矩的,信息量很丰富,图片很多。

如果你要我讲《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这三种杂志的印象,我觉得从风格来说这三本还是比较像,因为他们的编辑都是相互间跑来跑去的,但是可能细节上有些差别。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新电影》,倒不是见谁说谁的好话,是因为《新电影》毕竟还保留着一些中国电影的篇幅,这在别的杂志是不多的。现在看国内一些电影杂志的消息,全都是香港的、国外的,除非是哪个焦点的片子,像[十面埋伏]。一个长期的读者还是想了解国内电影的动态,所以这点上你们还是不错的。

电影连环画

我们家很早就开始买电影连环画。我爸妈都买,爸爸买得多;我哥爱画画,所以也买,我姐也爱买。那会儿是70年代,已经收了不少了。你想,这家人不光爸妈买,孩子也买,就越买越多了。那会我爸妈都工作,经济上还算可以吧。别人家买1本,我们家能买3本。我自己从上小学开始买,什么连环画都买,因为比较爱画画,画的也是电影情节。连环画基本上我有6000多本吧。电影连环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有2000本吧,加上电视剧、话剧和摄影什么的,肯定超过3000本了,就是说影视连环画占到我收藏的连环画中的一半。

出电影连环画的出版社,从大的来说,第一肯定是中国电影出版社,第二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四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五是南方美术、花城出版社,个别零星的是山西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浙江少儿美术出版社,还有个长江文艺出版社,差不多就这些了。其他都出绘画性连环画比较多。

以前不出套书,我都是一本一本买的,像[三国演义],一共48本。[黑名单上的人]前后出了两年呢,还有[无名英雄]出了3年,从80年出到82年底,才出了12本,隔2月隔3月出一本。那阵我买的最快的是[血疑],还没演呢先发行的连环画,我在播之前都看了。出套书都是2000年后的事了,一般是按电影类型分。比如最近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这套[世界文学名著系列],或者像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的10本,[小兵张嘎]了、[鸡毛信]了、[火娃]了,共10本。以前都是单本单本的出,那个要是收全是挺不容易的。

电影录音剪辑

除了电影杂志和电影连环画,你可能想不到,就是电影录音剪辑。录音剪辑都是我自己录的,录了很多。有一些别人都不知道,比如[无声的行动]、[冒险的代价]。我买空白带,提前看电视报,看收音机上播什么电影,先划一个杠,礼拜天下午1点半到3点钟,从开始录,一直录到完。连[霹雳情]的录音剪辑我都保留着。我还没说电影原声音乐呢,电影原声我也有上百张,磁带CD都有。

刹那间的恍惚

谈话间,张晓男领我参观了他收藏连环画的柜子。

整整一柜子的小人书,每一本都被塑料皮精心包裹着。

这只是他收藏中的很小一部分。

他指着柜子的最上层说:这层书有个特色,都是66年以前出的,有一些只印刷了几万册,属于文物级了;底下这层印刷了几百万册。

然后他将一本《白毛女》放在床上说:这本书是60年代出的,2000年中国书店拍到3千3百元,我的这本品相比它的还好呢,这书300页。

自豪的心情跃然脸上。

看着为了拍照方便摆了一床的电影连环画,恍惚间我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街角,小小的我递给摊主两分钱,坐在小马扎上,细心翻看着一本《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我问:这些连环画的电影都看过吗?

他答:基本上都看过,因为都演过。

我问:迄今为止你看过的电影有多少?

他琢磨了一下,说:哎呀,这个不好说吧。但是有一个我能跟你说一下,从5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我觉得应该90%以上的电影我看过,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加起来,估计有个2万部了……

离开前,带着对一个超级影迷和中国民间电影资料库的敬意,我将带去的一本最新的《新电影》送给他。

他笑着说:今天太仓促了,聊得太浅……

我也笑笑,表示同意。

推荐访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