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惠州范和古村的建筑文化特色

时间:2022-10-20 09:20:0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i_]_wiond]u]ommچ书记载,“天主教传人惠东,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現存的范和的天主教会是稔平半岛上唯一设有主教的教堂,现有教徒约170人,其中范和本地约占70%,以罗氏、梁氏居多。

2.3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广东东南部面临大海,粤东地区“耕三渔七”,逐海洋之便利,因此我国海外交通要地首推广东。16世纪中叶,欧洲殖民者东来亚洲,西风东渐,也是首流广东,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大量的西方文化涌人中国,产生了直接影响我国建筑类型和生活方式的西风,其中广东沿海地区受影响最为明显。范和村作为广东地区沿海村落,深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清朝道光十七年(1836年),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传教,并建造了天主教堂,保存至今。

3.范和村的传统建筑类型

3.1围屋建筑

范和村四大代表围屋中除尚德围因沧桑巨变而遭毁坏仅剩1座民居遗存外,其他3座围屋:罗冈围、吉塘围和长兴围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范和村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遗产。

3.1.1罗冈围。罗冈围是范和村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前后,由陈氏族人所建,属陈氏围屋(如图1)。围屋总体平面布局呈正方形,长和宽都是99m。围内建筑一共8排6列,每排房屋之间间隔着宽3m的巷道,这10条巷道都由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路面。围内48座房屋共有房间148间,每间房屋的面积、设计风格和建筑构造基本相似,且以祠堂为建筑群中心整齐排列。围屋外墙一圈房屋数量正好100间,外墙东南西北四面均设有拱门,门上砌门楼。这一建筑布局如同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因为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所以围屋四周的墙面是不准开窗的,但因为采光问题,在解放后才凿了窗户。

3.1.2吉塘围。吉塘围属林氏围屋,大约建于乾隆初期(约1740年)。吉塘围总体平面为正方形,面宽60m,长62m,围内正中央并排着16座双层房屋,四横四纵,坐北朝南,四周各有12间房屋环绕,合拢成“口”字形密实外围,只开1个南门,上盖门楼(如图2)。房屋的墙角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青瓦硬山顶,呈现显著的清中期建筑风貌。后因为改建,局部地区有所变化。

3.1.3长兴围。长兴围位于新厝,最早可能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前后。围屋呈长方形,长约50m,宽约30m。与罗冈围、吉塘围不同的是,长兴围不是单一氏族的围屋,而是钟、吴、曾三姓同居一屋檐下。围内有2排建筑,每排建有房屋6间或7间不等,围周三面密闭,只设南门1个出口。

3.1.4尚德围。尚德围位于范和村东北区位,与范和小学校区东边相连,为杨姓围屋,约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围屋为正方形,长宽各约60m,东、西两侧均设1座拱形门楼出入,围内房屋多为三开间三进深的民居。尚德围与其他3座围屋不同,并非通过房屋相连而拼接成围,而是在围内的房屋四周用贝灰粗砂建起约2m多高的防卫性土墙。民国时期,尚德围毁于战争,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1座三开间三进深的民居。

3.2祠堂建筑

祠堂是范和村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姓氏为基础分别建立不同的宗族祠堂,目前保留较为完好的有罗岗围陈氏祖祠和三角聚陈氏祖祠这2座祠堂。祠堂建造在围屋建筑内,作为村落中最重要的礼制建筑,也是当地村民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祖等活动的地点,同时也是宗族后代彰显功名、悬挂匾牌之地。对于客居他家的客家人来说,宗祠的地位意义非凡,不仅是血缘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对宗族脉络的保留。

3.2.1罗冈围陈氏祖祠。陈氏祖祠建在罗冈围内,堂号“诒远堂”,堂中悬挂的1块木质牌匾,采用在匾内嵌入竖排薄木片,木片两侧分别书写文字的方法,营造出不同观看角度显示不同文字的效果。正面看是“诒远堂”3个字,从左侧看是“兰桂腾芳”4个字,从右侧看则变成“金玉满堂”4字。

3.2.2三角聚陈氏祖祠。三角聚陈氏祖祠门口横匾上书漆金“亚元”2字,因陈氏族人中考取过举人第2名而得来。祠堂门前竖立着2对4条旗杆石,显示陈氏当年的辉煌与成就。

3.3宗教建筑

范和村宗教建筑多见于明清时期,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共约12座,其中大部分为道教建筑,其中也保留了四大妈祖庙。不同的庙宇供奉不同的神明,有供奉玉皇大帝的玄帝宫,也有供奉当地本土神灵谭公的谭公祖庙。这些道教建筑布局极为讲究,结构精妙,兼具广式和潮式的建筑风格,许多庙宇由于历史久远几经损坏,但大多已经得到重建和修复,虽然在建造时总体上保留原有的建筑基调,但也有些具有相当明显的现代风格。

3.4古戏台建筑

范和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3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分别是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和妈前戏台,3座古戏台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呈三角形。

3.4.1城隍庙戏台。城隍庙戏台是范和3座古戏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始建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坐东南向西北,整座建筑面阔三间,歇山顶,四周带回廊,潮式与广府风格兼具。台基用青麻石砌筑,故称“石戏台”。戏台前檐柱为四角石柱,金柱为八角石柱,采用前檐明间柱子移柱手法,使明間的宽度远远大于次间宽度,大幅度增加了舞台表演的空间。

3.4.2水仙爷戏台。水仙爷戏台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戏台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正脊中部置宝葫芦。戏台作敞开式,台高0.9m,面宽7.8m,进深10.6m。台边用青麻石砌筑,内铺木地板,前为戏台,后为更衣室,中间用木板隔开,两侧有拱形门通往后台,后墙中部开一圆形窗。前檐柱为四角石柱,上置抬梁式木构架,栋梁有纪年。

3.4.3妈前戏台。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坐西南向东北,立面近似正方形,面宽6.62m,进深7.92m,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正脊中部置一宝瓶,绿琉璃剪边。戏台作敞开式,高1.6m,台边用青麻石镶嵌,内铺木板。戏台中墙开一圆形窗,两侧各有1个通往后台的拱形门,拱门上方分别横书“吟风”、“弄月”。前檐柱为四方石柱,前金柱为八角石柱,后金柱为圆木柱,两金柱之间上置抬梁式木结构,有明显的“三载五木瓜”潮式风格,栋梁有纪年,记载了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的详细时间。

3.5西洋建筑

3.5.1天主教堂。清朝道光十七年(1836年),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传教,天主教从此在范和占有一席之地。传教士前期筹资在大路街购地修建了1座简易的老教堂,随着信众增多,空间有限,在1925年终于建成1座西洋排楼式新教堂,建筑面积200多m2,名日“圣母堂”。由于教堂破败,2005年被拆除重建,就是如今所见到的哥特式大教堂(如图3)。

3.5.2范和小学。范和小学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面积400多m2,上下2层,共4间教室、2间办公室,楼面铺设木板,每个教室后面用木板隔出2间教师宿舍,是一栋具有明显西洋风格的建筑,墙体为白色,屋顶的墙面正中镶嵌着一枚大大的红星。这座学校在解放前夕侥幸躲过了战火的摧毁得以保留至今。如今,范和小学在西式楼两旁新建了教学楼,而这座西式楼则用于行政办公(如图4)。

4.范和村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布局特色

范和村现存民居主要是围龙式围屋,也就是围龙屋,平面上一般呈半圆形或者方形。围龙屋是围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典型的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的具现。范和村的围龙屋在布局上以正堂或堂屋为中心,正堂一般是二进或三进,呈方形结构。罗冈围和尚德围都是三进式的布局,组成前堂、中堂和后堂,正堂一般用来会客或作为家族聚会的地方,正堂左右两旁有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简称为“横”,横屋则是就寝或者是作为附属用房。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圆形的房屋结构一层层扩张,每一层称为一“围”或一“围龙”,面积最大的罗冈围共有五层“围龙”。

范和围屋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四点金”和“下山虎”2种形式(如图5、6),作为潮式古民居的两种典型布局形式,“四点金”和“下山虎”都是源于中原古民居特色,将四合院与地方气候、天象结合进行建设性改造,形成具有南方特色的中式院落。

范和村最大的围龙屋罗冈围采取“四点金”的形式布局,因其四面山墙角与汉字“金”字较为相似而来,一般是富贵人家的住宅象征。罗冈围内的每个院落都呈方形布置,院门一般在南边,推开院门是前厅,主要用来过渡,也称之为门厅。门厅相对应的是大厅,主要是用来祭祀陈氏祖先。院落的四个角落布局有正房,共同围成一个天井,称为“四厅会”,大厅两侧的“大房”是家里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或者仆人的居室。中间的天井左右两侧设有回廊,与回廊连接的是南北厅,有些院落在南北厅旁边还设有两间小房间,用来做厨房或者堆放杂物,又称“格仔”。“格仔”设有两道相对的侧门,可以与外面联系,方便出入,因此这侧门又称“子孙门”,取义多子多孙出入往来。

吉塘围内的建筑布局形式比罗冈围的要略微简单一些,但总体格局较为类似。吉塘围内的院落入口为大门,4个角落分布4间房,前面两间面积较小,称为“厝手”,主要用于堆放杂物或者做临时的卧房,后面两间面积较大,一般用于居住。大小房之间用“格仔”连接,大房之间是大厅,四周房屋围合成天井空间。从整个院落形态上来看,犹如一只下山之虎或者爬行之狮,两间“厝手”是前爪,两间大房是后爪,大门为嘴,大厅为肚,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因而这一建筑布局也被称为“下山虎”(如图7)。与罗冈围不同的是,吉塘围面积较小,常住人口不多,因此建筑布局也较为小巧,营造出一种稳定和安静的氛围,比较适合平民百姓居住,这一建筑布局类型常见于客家乡土民居当中。

4.2民居建筑构造特色

4.2.1屋顶。范和村的围屋屋顶多为硬山式屋顶,屋面构造比较简单,屋面前后为两个坡面,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以内。基本做法是在桁条上先铺设一层平瓦,再铺设一层小青瓦。青瓦的铺设为搭1,3、留2/3,瓦与瓦之间用砂浆连接粘合(如图8)。

4.2.2墙体。范和村围屋的建筑外墙多用青砖加石块的方式垒砌而成,用青砖垒砌而成的墙面较为光滑整洁,通常用在围屋的府邸等较为醒目和重要的位置。卵石和石灰浆垒砌而成的墙面墙面较为粗糙、朴实,用于围屋中地位较低的边房或仓库。主要做法是在墙体底部以石块砌成房墙的下方,上方用青砖垒砌,表面再抹上石灰砂漿防潮。

除了较为常见的青砖外墙外,范和村也会在局部山墙稍作装饰,采用潮汕民居常用的金形山墙,用风水的理念来建造山墙,改变山墙单一的模式(如图9)。

4.2.3门窗。围屋是一个较为闭合的民居形式,坚硬外墙很好地阻隔了内外的联系,而作为对外联系的楼门十分重要,不仅要承重,同时还要坚固牢靠。范和村围屋的楼门全部采用筒拱式,罗冈围的门楼高约4米,门洞宽约2.5m,门楼上方筑有披水来防潮,门楼四周用贴面砖加以装饰,并在门口用匾额和对联进行凸显围屋的文化(如图10)。范和村内的围屋大多采用直棂窗作为窗户形式,一般用于院落四角的房间之中。围屋在建造之初具有一定防御性功能,因此一般都开窗较小,采用直棂窗一方面是因为施工简单、方便,另外一方面是结构稳定且坚固。

4.3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4.3.1石雕石刻。石雕石刻技艺是潮汕民居建筑独特的装饰艺术,范和村的围屋建筑一般在屋檐、屋脊或大门处用精美的石刻来装饰,有些会加上不同的颜色,有些则保留石材原有的颜色(如图11)。除了石刻装饰,罗冈围南门的瓮城边蹲坐着一只用红砂岩雕刻的石狗,高约60cm,宽约30m,形态逼真,被视为镇围之宝,是惠东县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只石狗。

4.3.2脊饰。屋顶上2个坡顶相交产生屋脊,为了防止2个面的瓦件相交处漏水,因此在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了各种线脚,这些装饰就是脊饰(如图12)。范和村古建筑的屋脊装饰丰富,表现的主要形式有雕刻、灰塑等,主要材料有青砖、白灰和麻石等。保存较好的脊饰造型其他,有龙形,有飞禽走兽等,也有神话传说等,精美绝伦。

4.3.3壁画书法。用壁画做装饰也是围屋当中传统的细部装饰手法,壁画手法很多,而范和村围屋中的壁画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双勾填色的方式,运用平涂、叠色、渲染的方法突出画面的绚丽色彩,画面既协调又统一(如衅13)。壁画的题材一般是有一定寓意的故事,提倡仁义礼教或者超凡脱俗,也有一些以山水画为基础进行装饰,营造一种温馨和平的生活环境。

在范和村,书法的痕迹也随处可见,不管是围屋入口还是宗教祠堂建筑,都会用匾额或对联来进行装饰,一方面可以提升建筑内涵,另外一方面也是对书法艺术的彰显,让人可以去欣赏和学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5.结语

惠州范和村作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由于地处偏僻,还未经商业开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村落原有的空间布局形态和传统建筑形式,这些传统民居是当地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地先民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反映,对其进行研究并合理规划、保护与利用,不管是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访问:惠州 特色 建筑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