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山西省与中部五省人口自然增长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2 0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区域,综合应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图形比较法,对山西省与中部五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空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在空间上呈现了与江西、湖北两省的地域差异,而与其余三省较为接近,这是山西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实施地域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时间上则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推移稳步下降的趋势,相对其他五省,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与人均GDP增长、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繁荣、医疗改善等各个因素更高的相关性,更为明显地受到了这些因素的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10-03

一、引言

吕安民等人研究了中国省级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论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徐嘉祺从经济角度探讨了我国人口生育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动。李政分析了我国经济、教育发展对人口自然增长的抑制作用。李保军、李太成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类似研究并不少见,但很少发现有学者综合应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来研究新世纪十一年间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对于中部六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故本文拟综合应用相关指标进一步探索山西省区别与中部五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及其成因,为山西省人口政策提供可行建议。

二、研究区概况

中部六省是指居于中国大陆中部的六个省份,包括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六省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地理范围24°29"5.71"N~40°44"4.19"N,108°24"9.58"E~119°37"46.60"E,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2011年中部六省GDP总量达10.43万亿元,总人口3.58亿,人均GDP2.9万元。其中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34°34"N~40°43"N、110°14"E~114°33"E,2011年山西GDP达1.11万亿元,总人口为3571万人。六省在地理和社会人文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内部也有巨大差异,特别是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雄踞六省最北端,在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上有区别于其他省份的显著特点。

三、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差异

由图1、图2可知:

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呈西部吕梁山区、北部五台山区最高,东部太行山区次之的空间分布格局。这和山西省地形地势中吕梁山、五台山、恒山地势最高,太行山区海拔相对较低大致吻合。

图1 我国中部地区地形

地势图图2 中部六省人口

自然长率市级分布图

河南省西部、西南均地形崎岖高峻,海拔较高,只有中部地形平坦开阔,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两地之间的空间分布也为西部西南较高,中部较低,与地形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呈现了从北向南逐步降低的趋势,这和安徽省的地势在长江以北从北往南逐步降低是一致的。

江西省整个地势呈现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向心状分布,除中北部是较为平坦的平原外,其余三面地形皆高峻复杂。江西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也大致是四周较高,而中间的南昌市、鹰潭市、上饶市较低。

湖南省西、南、东部为海拔高,地形复杂的山地,中部为洞庭湖平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表现出了在洞庭湖平原的长沙、娄底、湘潭、益阳市较低,在周边山地恩施及永州等市的较高的空间分异特征。

湖北省西部、东北部是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山区,中部为江汉平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在江汉平原的武汉、荆门、荆州较低,而在周边山区的襄阳、十堰等市较高的空间分布

格局。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差异原因

1.自然原因分析。综合六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地形的空间分布关系可以得知,自然环境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分布及变化具有基础性的影响,在地形崎岖,海拔较高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往往较高,反之,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往往较低。山西省整体海拔更高,地形复杂,因而地形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当是使其相对其余省份更高。

2.社会经济原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口自然增长降低的根本原因,而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则造成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差异。图3是对各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均GDP分别进行了十一年均值处理后绘制的折线图。

图3 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相互关系图

根据图3,可以看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的相互关系非常明显,人均GDP高的的省份如山西、湖北多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也较低;人均GDP居于中间的河南、湖南,其多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正好居于中间;而人均GDP最低的安徽、江西,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最低的。这反映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余各省表现出的的空间差异是山西省在经济上与之相差别的结果。

3.政策原因。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了三十多年,这对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各个地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力度的不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省份之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差异。图4是对十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平均值进行均值处理后绘制而成。

图4 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计划生育率相互关系图

根据图4,可以看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计划生育率较低的省份如江西、安徽两省,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高;而如湖北、河南两省则计划生育率很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新世纪十一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各个省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执行力度的影响,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是人口政策执行力度相对其它五省居中分布的结果。

四、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间差异及原因

(一)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间差异

图5 年山西省与中部五省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趋势图

图5为2001~2011年山西省与中部五省人口自然增比较率的变化趋势图,由图中数据可知:

从时间角度来看,中部六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山西与河南,近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第二类是湖南和湖北,近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逐步上升;第三类是安徽和江西,大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又下降。山西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时间演变上,呈现出随时间稳步下降的趋势,与河南省较为接近,与其余各省则差异较大。

(二)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间差异原因

由于一地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固定,必须通过影响其他因素才能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起作用,这使得具有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省份,虽然其人口自然增长率在空间分布上有着很大差异,但对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间变化的直接影响则相对较小,故而对于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间演变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进行分析。

1.社会经济原因。

表1 中部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各因素的相关关系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通过表1可知,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该省人均GDP,人均公路里程数,每十万人高中在校生,每万人医疗床位等因素都表现出了强相关关系。这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是经济文化卫生等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受到了经济发展,教育进步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影响。因为伴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大多数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少生优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断降低。

河南省与山西相比,人均GDP和人均公路里程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每万人在校高中生的影响更大,说明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受教育的影响更为明显,教育的发展和与之带来的对生育观念的影响是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江西省与河南的情况较为相似,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

安徽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新世纪11年间非常平稳,而此时,社会经济,医疗教育并未止步,仍然处于不断发展中。这暗示,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了人口自然则年增长率的变动。这将在政策原因里进一步阐释。

湖北省人口自然变动在新世纪与经济和医疗相关关系最为密切,但与山西不同的是,其表现出高度正相关。新世纪十一年湖北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不符合低生育水平下人口自然增长率随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下降的总趋势。湖南省与之较为接近,这两省的人口变动状况显然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综合以上,可以看到山西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各个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都较高,明显受到了这些因素共同的影响;河南省与江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受教育的影响较大;安徽、湖南、湖北则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相对更小,更可能受到了政策因素的影响。

2.政策原因。自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这一人口政策已对中国的人口再生产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比较计划生育率对六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其中为便于在同一图中比较,将计生率的单位转化为“十分制”。其中2003年和2011年数据缺失。为便于观察,纵坐标数值最小值设为60。

图6 山西省与中部五省计生率折线图

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省际空间差异的角度,可以看到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计划生育率都较高,而山西、江西和安徽三省则较低。计划生育率高的省份往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计划生育率低的省份则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从时间变化角度,山西省与河南省多年计划生育率都表现十分平稳,没有明显下降,受其影响,这两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都随时间变化而逐步下降;其余四省计划生育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变化都较大,与之对应的是四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或不断上升或出现波动性的平稳。

由于山西的计划生育率具有自身的特点,其计生率较湖北、河南两省为低,较江西、安徽两省又高;同时就多年变化趋势而言,相对于其余数省计划生育率又较为稳定,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持续稳步的下降。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结论:

通过对山西省2001~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空间分布上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介于江西和湖北之间,与其他中部三省大致相当,这种空间差异性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上山西地形高峻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的实施上介于江西和湖北中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空间分布也就表现出了高于江西、安徽而低于湖北的格局,与其余三省较为接近。

2.时间变化上山西省多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步下降,与江西、安徽先下降后略微上升最后又下降的反复趋势及湖北、湖南的逐步上升显著不同。分析其原因,山西省多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与省域人均GDP,基础设施,文化,卫生各个因素呈现了高于其它四省的高度负相关,说明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山西省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持续较好实施,也促使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稳定下降。

讨论:山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各个影响因素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贡献到底有多大尚需进一步探究,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才能构建适合山西省省情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 吕安民.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及其空间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2,57(2):143-150.

[2] 徐嘉祺,刘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魅力中国,2010,1:243-244.

[3] 李政.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和教育因素的实证检验[J].西北人口,2007,2:5-7.

[4] 李保军,李太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计划生育[J].中国统计,1995,

3:35.

[5] 李建民,原新、王金营.中国人口转变地域差异的聚类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1:52-56.

[6] 何景熙.四川、西藏、青海藏族人口自然变动比较分析[J].西藏研究,1994,03:89-98.

[7] 杨斌.建国以来贵州人口增长情况与原因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1(4):78-83.

[8]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王浩.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和教育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6,1:115-116.

[10] 彭娟.当代乡村生育观研究[J].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6:35-48

[11] 包蕾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J].社会科学,2009,6:69-79.

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201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SD2011CXSY-22。

作者简介:扆志鹏(1991-),男,山西运城人,供职于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地理科学;王国梁(1955-),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文地理。

推荐访问:山西省 人口 增长 自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