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哈尔滨市十三项重点工程回眸

时间:2022-10-28 17:00:02 来源:网友投稿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家将东北地区作为重化工业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哈尔滨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安排在哈尔滨的就有13项,在东北各城市中居于首位,在国内各城市中仅次于西安,名列第二。哈尔滨市在“一五”时期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提高了自身重工业的比重,带动了农业、轻工业、商业、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重点工程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这些工程已发展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项目和产业,奠定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形成了哈尔滨市工业主体。

一、项目分布及规模

在全国完成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中共中央通过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宣告,从1953年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1953—1957年哈尔滨市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全市五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7亿元,其中中央项目占86.6%,省属项目占4.6%,市属项目占8.8%;其中工业部门9.1亿元,占总投资的71.7%。在工业投资中,中央所属项目所占比重大,主要是根据全国工业布局,许多国家重点工业化基础项目,安排在哈尔滨建设。全国由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在哈尔滨建设的有13个项目。其中机械工业有7个企业9个项目:哈尔滨锅炉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各2项,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电碳厂、哈尔滨轴承厂各1项。总投资42 554.3万元。建设规模分别为年产电机总容量369万千瓦,其中汽轮发电机130万千瓦,水轮机和水轮发电机各60万千瓦;电站锅炉6 230蒸吨;高中压汽轮机110万千瓦;量具53.9万件,刃具459.9万件;电度表60万只,开关板仪表10万只,汽车仪表5万只;电刷163吨;轴承1 041万套。有色金属工业有1个企业两个项目:新风铝加工厂(即东北轻合金加工厂)1-2期。建设规模年产铝材3万吨。航空工业有两个企业两个项目:哈尔滨东安机械厂、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在13个重点项目中,装备制造业有10项,占77%。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一五”时期,国家在哈尔滨的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全市人民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好、省、快、安全”的方针,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任务的胜利完成。由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13项重点工程有7项达到了竣工投产要求。其他6项,至1965年相继完成。

哈尔滨锅炉厂第一期工程于1954年6月动工兴建,1957年7月竣工,经国家验收投入生产。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34 344平方米,厂区建筑面积76 561平方米,安装设备904台/194套/1 845件,实际完成总投资7 480.5万元。装备了从苏联进口的2 000吨水压机、四辊筒卷板机,配置了锅筒纵缝电渣焊、锅筒环缝埋弧焊、集箱环缝埋弧焊、梁柱埋弧焊四大焊接装置等,这些设备在50年代尚属一流。建成了在冷作、焊接、机械加工、金属热处理、材料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先进技术的现代化工厂。1958年6月-1960年12月进行了第二期扩建,并通过了国家验收。其主要工程37项,增加建筑面积86 859平方米,新安装设备430台,其中包括100吨、75吨吊车,21米加热炉,19×1 500剪板机等主要技术装备,实际完成总投资4 393.7万元。形成了年产电站锅炉6 230蒸吨/12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是国内工具行业中第一座生产通用量具、标准刃具、精密仪器的大型企业。1952年动工兴建,1954年8月(提前4个月)建成。1955年1月,经国家验收投产。生产麻花钻、丝锥、板牙、铣刀、铰刀、量规、量具等7种产品。“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投资200万元,建成量仪生产车间,开发了光学、齿轮电动仪器等产品。1956年产品产量为589万件,提前一年半达到设计能力,完成了“一五”计划。

哈尔滨伟建机器厂是大型飞机制造企业,1957年末建成;1958年工厂由飞机修理转入仿制,先后仿制成功国产第一架直升机、中型轰炸机和轻型轰炸机等。

哈尔滨东安机械厂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1956年由修理转向仿制和改型设计。

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是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电表仪器制造企业,1954年4月开工,1956年6月竣工投产。土建工程计划总投资2 999.11万元,实际完成2 694.01万元,设备595台。设计能力为年产仪器仪表81.85万只(套)。

新风加工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于1954年4月基建第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半,建成熔铸、轧制和挤压3个生产车间及中心试验室、机修车间、动力车间等辅助生产车间。1956年11月,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生产5类12种合金203个品种的铝、镁及其合金,年生产能力为2.6万吨。1958年6月14日,基建工程的第二期工程破土动工。除设计中的锻压车间外,又增建铝箔材、工艺管材和铝镁粉材车间。1962年陆续建成锻压、铝镁粉、铝箔和镁熔铸等车间,1963年又建成工艺管车间。至1965年,第二期基建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3.62万吨,为中国轻合金加工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尔滨汽轮机厂1956年3月动工兴建,至1958年9月,一、二期32项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总投资12 04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68 598平方米,安装各种设备445台,建成了以生产2.5万千瓦和5万千瓦系列中、高压汽轮机为主,年产110万千瓦生产规模的大型汽轮机制造厂。12月,经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批准正式投产。

哈尔滨电机厂1956年5月开始施工,主要项目有重型车间、调速器水轮机厂房、焊接和铸钢厂房等。工程总概算5 010万元。这些工程项目于1959年相继完成,生产能力达到369万千瓦,其中汽轮发电机130万千瓦,水轮机和水轮发电机各为60万千瓦,大型交直流电机约为74万千瓦,同期调相机45万千瓦,控制设备700吨。

哈尔滨电碳厂于1956年3月动工兴建,国家投资1 699万元,1958年6月建成,经国家验收,正式投产。该厂建成时,有各种设备746台,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63吨,生产单一电刷类21个品种。

哈尔滨轴承厂1955年9月进行扩建,总投资5 000万元。至1960年,先后建成7座各为1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厂房,共建筑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增加到1 700多台,其中从苏联引进395台,总共完成基建总投资6 242.1万元。

三、重点项目推动城市发展进程

“一五”时期,哈市以13项重点工程为契机,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些大型经济建设项目的启动,不仅改变了城市发展的道路、方向,而且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从而推动了城市进入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导向的新阶段。在这一发展战略的作用下,极大地推动了哈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有序建设和重点发展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全新历史时期。

(一)重工业比重增加,奠定工业城市基础和地位

“一五”时期,随着13项重点工程的建成投产,加之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16户大中型企业投产,哈尔滨市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初步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以机电工业为骨干的新产业结构,成为一个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全国著名工业基地。哈尔滨生产的电站成套设备、轴承、工量具、亚麻、电表,以及飞机、坦克、舰船动力、雷达等军工产品都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一大批企业居亚洲第一或国内第一,使哈尔滨在东北和全国的工业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五”时期,全市五年新增固定资产总值11.04亿元,其中工业新增固定资产总值7.8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市工业原有固定资产总值的2.14倍;相当于解放前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总值的7倍。全市新建、扩建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共79个,其中新建23个,扩建54个,恢复两个。到1957年末,全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259个,其中千人以上的企业由解放初期的两个增加到43个。

“一五”计划期间增加的新产品、新品种共有2 362种,其中填补国家空白的主要新产品有30种。1957年,有43种产品销往苏联、蒙古、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等,出口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

据统计,1957年哈尔滨社会总产值达到17.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3.24亿元,占77%,占东北三省的9.23%,占全国的2.11%,居全国大城市第七位。1960年,哈尔滨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沪、京、津、沈,列全国第5位。哈尔滨与沈阳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东北两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享誉全国。到1965年,哈尔滨社会总产值为2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4.45亿元,占85.5%,比1957年增长了79.3%。

“一五”时期13项重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哈尔滨市的工业基础和国家重要机电工业基地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电站设备制造业十分落后,水轮发电机组和汽轮发电机组都依赖进口。50年代中后期,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三大动力”厂陆续建成投产,成为国家电站建设的中坚力量。“三大动力”厂的兴建,使哈尔滨被誉为“动力之乡”。

(二)经济功能增强,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变

“一五”时期13项重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使哈尔滨城市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迅速实现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新中国建立前,哈尔滨城市的经济功能弱小,消费性城市占主导地位。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使哈尔滨市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商埠消费城市,转变为一个以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使哈尔滨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城市之一。其主要标志是建成了以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的锅炉制造、汽轮机制造、电机制造3个专业和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5个单位形成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电站成套设备生产基地;以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工具专业和哈尔滨工具研究所(1962年迁成都)4个单位形成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多品种工具生产基地;以伟建机器厂、东安机械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4个单位形成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飞机制造基地;以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和焊接研究室、哈尔滨锅炉厂3个单位形成的哈尔滨焊接检测中心;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和哈尔滨电机厂两个单位形成的哈尔滨电机检测中心;以哈尔滨工具研究所、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3个单位形成的哈尔滨工具检测中心。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哈尔滨开始支援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仅1958年即为全国各地提供电站锅炉3 000多吨、发电机40多万千瓦、电动机120万千瓦、电线1.7万吨、轴承1 500万套;以成套的冶金设备、精密仪表和各种工具等大量物资,支援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家重点企业和新建工程;为各地的100多个工业企业提供成套工艺资料、产品图纸和设计文件,为成都建设量具刃具厂提供了干部和技术力量。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国家财政提供了丰厚的税收收入。据不完全统计,13项重点工程从投产至1990年,累计上缴利税50多亿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三)城市化发展增速,人口数量增加、素质提升

“一五”时期重点工程的实施带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人口的聚集,如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家属等人口的大量增加。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在本身所具有的政治、管理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再加上新的工业生产等经济职能的扩张,导致城市人口规模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由于哈尔滨市已有的劳力和技术力量满足不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为解决技术力量和劳动力的不足,多次从南方各省招聘知识分子和技术力量,并从哈尔滨市周围各县农村招收近20万农民进城。同期,由于抗美援朝的需要,有16家大中型企业由辽宁迁来哈尔滨,这些工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几万人也随之迁入哈尔滨市。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哈尔滨市建国后人口迁移增长的高峰时期。两个高峰的同时出现,造成了哈尔滨人口的高速度增长。1952年哈尔滨总人口93.9万人,1957年为155.24万人,5年间城市人口增加61万人,年均增加12.2万人,平均增长率35.9‰。哈尔滨市1949—1990年42年间自然增加人口135.2万人,年平均增加3.2万人,平均增长率16.34‰。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49年的15.9%下降到1952年的13.7%,再下降到1957年的9.9%。

1949年建国之初,哈尔滨市各类专业科技人员很少,主要是教学人员(2 396人)和卫生技术人员(2 059人),其他方面的专业科技人员不足2 000人。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抽调大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哈尔滨的重点工程建设,哈尔滨得到上海、武汉、天津、沈阳、大连等许多城市在人力、技术、物资、管理经验方面的支援和帮助。哈尔滨又相继设立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黑龙江大学、军事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大批专业科技人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调来哈尔滨市。与此同时,一批配套的科研机构相继建立起来,哈尔滨市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迅猛增加,哈尔滨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哈尔滨已经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全国40个大类行业、539个小类行业中,哈尔滨就有392个,主要产品品种达3 000多个,并铸就了哈电站集团、飞机制造公司、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工量具集团、轴承厂、亚麻厂等多个国内同行业骨干企业,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大量重要装备和配套产品。

进入新世纪,哈尔滨牢牢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机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积极与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周边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指引下,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依托现有的工业基础,整合周边地区的工业园区,打造新型工业化的工业新城,做大工业规模,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力,哈尔滨这个具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推荐访问:哈尔滨市 重点工程 三项 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