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彩鳜人工选育过程及其体色特征

时间:2022-11-04 12: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为探索利用天然群体开展人工选育解决鳜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自2003年起,以安徽巢湖、肥东等地收集的野生鳜为亲本,采用群体自繁、种内杂交和人工选择进行综合选育,2005年6月在综合选育F2代中获得了部分鳜体色变异型个体,初步鉴定有红、黄、蓝、黑、白、半透明6种不同体色类型,将体色发生变异的个体统称为彩鳜。为了研究彩鳜体色的发育,选留35尾放入小水泥池中饲养并观察36个月,对其进行研究,并对彩鳜体色的发生和特征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彩鳜;体色变异;特征;人工选育

中图分类号 S9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242-03

Research on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Body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ed Siniperca chuatsi

ZHONG You-qi 1 ZHENG Dong 2 WANG Qing-sheng 2

(1 Anhui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hool,Hefei Anhui 230031; 2 Feidong County Guan Wan Aquaculture Farm)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use of natural pop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Siniperca chuatsi aquaculture,since 2003,the wild Siniperca chuatsi collected in Chaohu and Feidong of Anhui Province was used as a parent,comprehensive breeding was made by population self propagation,intraspecific hybridization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in June 2005,part of the body color variant individuals were obtained in the comprehensive breeding F2 generation,six different body color types including red,yellow,blue,black,white,translucent were preliminary identified,individuals whose body color changed we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colored Siniperca chuatsi.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ored Siniperca chuatsi,35 culms were kept in small cement pond for feeding and observating for 36 months,the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ored Siniperca chuatsi were described.

Key words Siniperca chuatsi;body color variation;characteristic;artificial breeding

鱖(Siniperca chuatsi)又名翘嘴鳜、季花鱼等,为东亚地区特有种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各大江河、湖泊和水库中[1],且因肉味鲜美、滑爽少刺而成为中外驰名的淡水名贵鱼类。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繁殖成功以来,鳜鱼人工养殖产量逐年攀升。目前,鳜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其食性难以驯化、病害暴发严重的限制[2-4]。为此,笔者于2003年起在安徽省内各地收集不同产地的野生鳜,开展了大量的种内杂交和人工选育试验工作,试验中有幸获得了部分不同体色变异类型个体(以下简称彩鳜)。鉴于体色不仅可提升这一传统名贵鱼类的市场价值,还可以增加鳜的观赏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次报道彩鳜人工育种过程,并简要描述不同体色变异型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所用鳜亲鱼均为采集于安徽本地天然水域的野生群体,其中一部分为采自安徽巢湖的野生群体,共2组,其余112组为当地野生群体。

1.2 试验方法

选择性腺成熟亲鱼,人工注射激素LRH-A进行催产,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然后放入人工孵化设施(四大家鱼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并在孵化环道中进行高密度流水苗种培育[5-6]。

2003年,采用不同群体各自独立繁殖的方法对其子代进行了初步比较和选择。2004年,进行了巢湖群体与肥东群体的杂交试验,采用正交、反交的杂交方式,采用1♀×多♂、多♀×1♂等配组方式,进行多种定向繁殖,以扩大其子代基因重组和变异的可能性[7-9]。杂交后代鱼苗集中培育至5~8 cm,对杂交子一代(F1)进行了人工选择,转入池塘后继续培育,并与2003年父本、母本单独繁育子代进行初步比较。2005 年5月8日,采用上年选留(没有对体色进行特别选择)的F1代自交,获得F2代,在F2代中批量获得了多种类型的变异个体(如体型、体色等)。6月16日,对子代中体色变异的个体进行了初步统计。6月18日,选取部分具代表性的体色变异个体分别放入2.0 m×3.0 m的小水泥池中饲养,水深正常保持30 cm,投喂人工捕捞的野杂鱼、鲢鱼、鳙鱼和泥鳅,进行了3冬龄的饲养,并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鳜的体色进行了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003年,巢湖群体和2个水库群体各自独立繁殖,后代中均没有发现体色变异个体,对各群体子代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形态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初步比较,发现各个群体间在体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004年重复进行了独立配组繁殖试验。2004年及以后年份中,上述野生群体自繁后代中均未发现体色变异个体。

2004年6月,在杂交试验中所获得的F1代中,个体间体型出现差异,同时观察到极少量的体色差异类型,主要表现为色斑分布和体色稍有差异。

2005年,杂交F1代自繁获得的F2代中,个体间实现多方向的分化,以体形、体色等比较显著,见图1(a)。在全长3 cm时,部分个体体色出现了多方向分化。全长5 cm时,发现有红、黄、蓝、黑、白、半透明6种有别于野生型的体色变异个体,对1万尾子代进行了统计,共发现178尾体色变异个体,其中红色型和不完全红色型的比例最高,黄色型比例次之,白色型2尾,白头红身型1尾(表1)。

对各种体色变异型特征的描述如下,具体见图1。①红色类型。头部为橘黄色半透明,体表底色由正常的褐色或黑色变为淡黄色,原黑色带纹(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黑色带纹)变为深红色,身体两侧黑色或褐色纵纹和斑点消失,身体背部两侧具5~6对深红色斑纹,并呈对称性分布,见图1(b)(c)。3月龄时通体呈红色,没有野生鳜所特有的花纹与斑点;头部橙红色,鳃盖淡红色,晶莹反光,体表具光泽。12~24月龄时红色逐步变深,体表斑点增多。12月龄时观察到1尾呈红色镶嵌型,头部呈桔红色,体侧具大块深红镶嵌纹,与锦鲤德国三色的红斑类似。②不完全红色型。基本特征同红色类型,但变化不完全,为野生型和红色类型的中间过渡型,见图1(d)(e)。12月龄时头部呈红色或头背呈红色,与红色型的区别为除头部外身体呈现不同程度的野生型特征(部分具有鳜特有的花纹和斑点),鳞片亦同。此种类型个体数量最多。③黄色型。身体部分或大部分呈橘黄色或黄色,身体斑纹全部或部分消失,部分个体头部或背部呈黑色体色,表现为野生型变色不完全,见图1(h)。12月龄时身体呈黄色,头背部比较明显,2龄时体表黑色斑点增多。④白头红身型。1尾红色类型头部呈白色,见图1(f)。⑤白色型。体呈银白色,眼球黑色,体侧和背部略带黑斑,见图1(g)。⑥蓝色半透明型。通体为淡蓝色半透明,没有野生型所特有的黑色体色或斑纹,见图1(i)。并于2005年6月18日至2008年5月在小水泥池养殖,其中最大个体全长45 cm,见图1(j)。

2005年6月,F2代苗种在面积200 hm2水库中放养。次年3月,捕获1尾红色1龄个体,体重300 g。

野生鳜体黄绿色,腹部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斑或斑块,从吻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狭黑色带纹,与获得的变异个体体色差异显著。研究表明,通过鳜不同产地间的配组,鳜体色出现了分化,当然也不排除自然突变的可能性;根据对鳜样本的观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体色发生变化,在人工饲养环境和天然水域中都可以表达。初步判断,鳜体色变异不是由环境造成的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原因。考虑到鳜体色表达的渐进性,实际变异所占比例应大得多,有关其遗传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将另文阐述。

3 讨论

动植物的体色遗传研究由于具有直观性,因而是最早的也是最多的。有1对或2对基因控制的简单的遗传,也有多基因控制的类似于数量性状的遗传,如小麦的红皮,但更多涉及多基因控制、连锁和多基因协同作用、伴性遗传等。鱼类的体色丰富多彩,这是由于鱼类体内具有色素细胞所致,鱼类的基本色素细胞有4种,即黑色素细胞(Melanophore)、虹彩细胞(Iridocyte)[又称鸟粪素细胞(guanophore)]、红色素细胞(Erythrophore)和黄色素细胞(Xanthophore)。体色是由4种细胞的多少、深浅、浓淡以及有无决定的。鱼类的体色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是由鱼类的遗传因素所控制[1,10-11]。

关于鱼类的体色,国内外在观赏鱼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如传统的金鱼、锦鲤以及热带鱼中的鳉科鱼类、攀鲈科鱼类、慈鲷科鱼类等丰富的色彩来自于体色的变异和不断的人工选育[12-14]。养殖鱼类如红鲤、彩鲤、彩鲫、红鲫、红罗非鱼、甘肃金鳟等其红色、白色等体色变异可以稳定遗传,形成了独特的品种,除可增加观赏性能外,有些鱼类还具有特别的养殖性能(生长、抗逆等),还有些鱼类在口感和肉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如红罗非)[15-19]。因此,鳜作为我国传统名贵鱼类和重要的养殖对象,有必要对其体色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加强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孟庆闻,缪学祖,俞泰济,等.鱼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徐在宽,史婷华.鳜鱼、鲈鱼无公害养殖重点、难点与实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3-45.

[3] 黄志斌,吴淑勤,石存斌,等.珠江三角洲地区鳜鱼病害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淡水渔业,1999(7):12-14.

[4] 李明锋.鳜鱼养殖病害的防治[J].北京水产,1999(3):18-19.

[5] 张伟筠,张茂友.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J].科学养鱼,1996(3):6-8.

[6] 钟有奇.鳜鱼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J].安徽水产科技,2001(1):45-47.

[7] 李骏民.鱼类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8] 吴仲庆.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9] 邹远超.鱼类遗传与育种学实验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10] 朱军.遗传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1] E.J.加德纳.遗传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2] 赵承萍,张绍华.金鱼[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

[13] 王春元.中国金鱼[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

[14] 黄永政.鱼类体色研究进展[J].水产学杂志,2008(5):90-93.

[15] 黄种持,李金秋,钟建兴.红罗非鱼体色分离及生长的初步观察[J].淡水渔业,1997(4):4-6.

[16] 李勤慎,杨树军,王晓.全國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甘肃金鳟养殖技术(上下)[J].科学养鱼,2008(9/10):21-22.

[17] 钟建兴.红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福建水产,1997(2):60-62.

[18] 陈寅山,戴聪杰.红罗非鱼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

[19] 何大仁,蔡厚才.鱼类行为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选育 特征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