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3篇

时间:2023-04-30 0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案?录1项?背景(5)2项?概述(7)2.1项?简介(7)2.2建设?标(11)2.3技术规格(12)2.3.1技术规范(12)2.3.2安装部署(12)2.3.3基础软件环境(14)2.3.4性能指标(14)2.4教育教学(15)2.4.1功能结构图(15)2.4.2在线学习系统(17)2.4.3微视频服务系统(76)2.4.4教育资源管理系统(86)2.4.5教育资源商城(92)3产品服务(96)3.1应?系统整合(96)3.1.1?份整合(96)3.1.2数据整合(96)3.2教育资源运营服务(100)

  3.2.1运营策略(100)3.2.2教育资源?态圈(101)3.2.3管理机制(102)3.2.4资源造?机制(104)3.3培训及知识转移(105)3.3.1培训?案(105)3.4.1数据标准(108)3.4.2代码标准(109)3.4.3全局性编码规范建设(109)3.4.4数据标准的应?(109)4基础应??撑平台(111)4.1平台功能(111)4.1.1门户与应?(111)4.1.2?户组织与管理(111)4.1.3单点登录(112)4.1.4授权管理(112)4.1.5信息检索系统(114)4.1.6GIS综合展?(115)4.1.7报表集中展?(115)4.2平台接?(117)4.2.1数据格式(118)4.2.2适配器(121)4.2.3接?规范(121)4.3基础?撑平台(126)4.3.1?向构件的开发平台(127)4.3.2统?的应?开发环境(128)4.3.3应?环境的管理监控(131)5售后服务体系(136)5.1概述(136)5.1.1丰富的服务体系内容(137)5.1.2专业的技术?员储备(138)5.1.3丰富的售后维护内容(138)5.2故障处理及应急处理措施(140)5.2.1故障响应服务流程(140)5.2.2故障级别的设?(140)

  5.2.3故障级别的服务策略(141)5.3.1热线服务流程(141)5.3.2上门服务流程(142)5.3.3常驻现场服务流程(144)5.3.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146)5.4售后服务机构设置和?员配置(147)5.4.1组织机构(147)5.4.2服务流程(149)5.5售后服务承诺和具体条款(151)5.5.1质保期限(151)5.5.2服务?式(151)5.5.3服务内容(152)6公司介绍(154)6.1多年教育?业信息化积累实践(154)6.2?业地位与公司资质国内?流(154)6.3擅长复杂系统间数据整合互联(155)6.4?型数据中?建设的技术积累(155)6.5众多国家及地??业标准制订(156)6.6扎根沪上本地化服务能?突出(156)6.7?程化构件化软件开发能?强(156)6.8信誉优良携众多战略合作伙伴(156)附录?(158)1项?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是国家对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规划,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任务之?,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络学习空间??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互联??业的蓬勃发展,云计算、?数据、物联?等新兴技术的?泛应?,表明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教育事业?贯以传统的线下教育为主,?上教学相对滞后,?且由于教育资源过于分化,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惠及??学习者。?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使学习者不必进?课堂便能学到??所需知识,这种教育与学习的互动与合作,实现了教育与学习的紧密结合,同时也节约了教育经费。公共服务平台能充分利?现有的教育资源,必将随着教育资源的有效运营,不断扩??络教育的普及程度,最终实现“??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提?教育服务能?的有?保障提?教育公共服务?平是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标之?。基于学?数据库与学?管理信息系统建?终?使?的学?教育档案,能够为学?提供全程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向学?、教师、学校、教育?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包括学?跨区域转学异动等相关业务的?上办理。为推动教育政务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实现各级教育?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作现代化的基础。依托涵盖学?、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教育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建?满?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需要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提?教育管理的效率、质量和?平具有重要的?撑与引领作?。

  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提?学习效果的有效?段传统的教育?式倾向于知识灌输式的集中培训,在短时间内让学员囫囵吞枣地学习?量的知识,想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只有通过平时渐进式的学习和消化,才能真正把知识学到?。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全新的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学习。每位学习者都能享有为??“量?订做”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等,形成灵活、便捷和?效的系统性学习、?主性学习、交互式学习模式,克服传统教育、培训的弊端。通过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个?主学习、业余学习、互动学习的服务和?持环境,使得“平时消化、?主学习”的理想变为现实,从???提?学习效果。

  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完善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措施教育公共服务作为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之?,越来越引起各地的重视。各个学校、各级管理部门逐渐加?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但由于没有建?起统?的标准规范,没有形成信息共享和?份统?认证的管理平台,造成了各学校系统建设成果互不共享,出现了“热点领域”各级各部门重复建设、“冷门领域”建设投??远远不够的信息化建设盲区,形成了各系统之间数据?法互联互通的现象。因此亟需建设?个统?化、标准化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领导、教务管理?员、社会公众提供教育管理服务,从?提?教育管理效率,提升教育服务能?,完善服务型教育体系。

  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智慧教育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教育是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智慧教育由云计算、物联?、互联?、数字课件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主动、?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提供满?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以及个性化?主学习等需求的多模式远程学习服务,提?整体素质?平,促进平民教育与终?教育发展,提升公众创新能?,实现全民教育,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建?,智慧教育正是智慧城市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2项?概述2.1项?简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与发展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年发展规划(2011-2020)》精神,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理念,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项?建设为抓?,以融合创新为途径,以?泛深?应?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建成教育信息化体系为?标。因此结合教育部的顶层规划、客户的实际业务需求以及??多年教育?业的积累,以教育部“三通?平台”的建设规划为基础,打造了集管理、教学和服务于?体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从?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信息化应?的?态化。平台的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六个层次、四?体系”:“六个层次”分别为?户层、终端设备层、公共服务层、业务应?层、数据及交换层和基础设施层,“四?体系”分别为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维护体系。如下图所?:

  ?、“六个层次”1)?户层根据业务分析,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的?户综合分为:教育管理者(领导、各教育单位负责?)、教育教师(教师、职?)、学?、社会公众(家长、市民)等;通过多种访问?式访问“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达到随时随地、PCLaptopPad教职?学?管理者家长公众?户终端设备Phone

  ?便访问的?的。2)终端设备层根据?户的使?需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持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机的应?。3)公共服务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的统???,承担着对外宣传教育发展成就,对内服务区域师?登陆平台的作?。根据不同的?户类型,提供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等,在各?的界?看到与之相关的各类应?服务。整个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对不同?户提供统?的?份认证,并针对学?、教师等不同的学习和?作提供业务和权限的个性化匹配。平台采?统?的基础?撑平台进?上层应?的开发,平台基于javaEE技术规范的开发模式,集成业务系统底层的基本模块,通过构件化的业务功能?撑,为业务系统提供应?可灵活调整的功能构建,和应?快速构建的模式。构件库涵盖?份认证、统?权限、GIS管理、表单定制、?作流管理等等?系列功能构建。4)业务应?层根据区域教育业务的需求,提供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教育教学、公众服务四???的应?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遵循教育统?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要求规范,设计有丰富的接?,可以将区域教育已建设的系统?缝接?,通过ESB服务总线的?式将各类不同架构不同设计?式的应?进?整合,消除信息孤岛。5)数据及交换层a)教育数据中?的主要功能实现层,按照不同功能域的划分,将教育数据中?划分为资源?录域、数据交换共享域、综合分析域、决策管理域及接?域。b)资源?录域,主要实现教育数据的整体梳理归纳,通过细致化的?录分类形成统?的教育资源数据?录机构,汇总采集后的教育数据通过教育数据中?进?分类汇总,形成不同的主题数据。c)数据交换共享域,通过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对内实现与区教育业务应?系统的对接互联、实现教育数据中?与系统间的?缝互联。d)综合分析域,重点将实现基于数据的多维分析和模糊查询、统计、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全?检索和提供各类查询?式,?便?户实时、准确的找到?常所需的各类分析统计内容,同时基于?常业务管理形成不同类型的综合统计报表服务。e)决策管理域,是在教育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同纬度或指标体系,进?深度数据挖掘形成智慧化、智能化的结果为教育管理提供?撑,为领导管理提供业务辅助。f)接?域,实现对外与外部其他平台的交互和接?,对内统?定义提供各类应?的数据?撑服务包括移动接?、短信接?、GIS定位等深度接?定义。g)教育基础业务数据的来源取?区域教育各条线的众多业务应?,通过数

  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系统对接?式(接??式、服务?式、?件?式、数据库?式等)实现与原有应?的?缝连接,将获取的海量教育数据进?梳理、清洗、分类、定义主题,按照结构化和?结构化加以区分,形成不同的各类主题库进?沉淀,为下?步的数据分析挖掘提供基础。6)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硬件、?络、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等?系列的基础硬件?络?撑,为上层的应?服务提供?撑。?、“四?体系”1、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遵循统?的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编码、数据传输统?渠道、数据集中存储。2、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由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组成,是为整个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和运?提供全?位安全的保障体系。3、教育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各业务条线,不同教育业务数据的定义规范与交互,因此在教育部信息化指导标准基础之上,结合教育??特点与建设教育数据标准规范,实现与外部市、区、学校等机构信息化平台应?的交互和共享,因此需要制定标准的规范体系来?撑整体项?的正常运?。4、运?维护体系运?维护保障体系为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提供维护和管理服务,是保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业务运?正常稳定的运?的重要保证。2.2建设?标通过利?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结合管理、业务、技术和运营四个??,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服务?撑。通过建设和运营,可以实现以下五个?标:1.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普惠公益基本属性和教育需求个性、多样的特点。以政策机制创新为途径,探索政府政策?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的建设运营机制。探索政府引导、多?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机制。2.形成体系实现??均可提供与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源共享与交易体系,形成全员参与智慧教育的格局。建设覆盖终?教育的课程资源与学分认证服务体系,奠定全民学习的坚实基础。建设各级教育?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学习者共建合作体系,明确权利与义务,形成“??可学、??想学”的智慧教育发展体系。3.提升效益实现统?建设、集中管理的教育平台化,整合各类基础软硬件系统,逐步改变当前分散投资、重复建设、低效利?的现状,提?基础环境与应?软件的利?效率。同时,有利于在“互联?+”时代与各条线的数据对接和共享。4.优化服务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开发公共服务应?,为教育机构、学校、??师?及全体市民提供实?便捷、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运?云技术、移动互联?、物联?与?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教育服务的精准、优质和?效,提?信息技术对降低??成本、提??作效率、有效便民惠民的贡献度。5.统?资源和数据实现教育基础数据库,集中储存、统?管理,为?数据分析积累基础数据,为教育服务应?提供权威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有效解决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扩?各类优质特?教育资源的受益?,探索减轻学?课业负担、提?教学质量的实践模式,有效缓解择校热、家教热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2.3技术规格2.3.1技术规范1.统?的技术架构JavaEE(JavaEnterpriseEdition)是使?Java技术开发企业级应?的?种事实上的?业标准。平台应基于JavaEE的技术架构以保证平台能够在任何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上运?,具有?度可伸缩性,并与第三?组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2.统?的基础?撑平台考虑到不同功能模块的业务需要,保证数据的共享和功能互操作,以及平台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因此,应采?统?的基础平台,包括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和应?服务器平台,以避免不必要的系统间数据的转换、功能的接?、以及系统升级扩展时?量的维护?作量,保证系统的?致性和稳定性。3.统?的数据架构各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确保遵循统?的数据架构,使?公共数据,消除数据孤岛,加强全局数据间的?致性,提?数据的有效性,为综合数据服务及决策?持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4.HTML5规范及浏览器?持HTML5是?种可以跨平台使?的公开的技术,基于该技术的页?具有更好的展现效果及浏览器兼容性。为满?主流?户需求,平台应?持Chrome5+/Firefox3.6+/Opera10.1+/Safari4+/IE9+等浏览器。5.多终端?持随着智能?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平台客户端需要?持Android、iOS等移动设备。基于本地操作系统的NativeApp能够提供?户最优质的交互体验并?持更多移动端特?的功能应?。2.3.2安装部署系统部署?式分为以下四种?式,?般?前主流是选择?式三与?式四。四种部署?式结合?户规模、活跃?例和系统建设实施阶段不同等的变化,对设备性能和数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式?:提供单台服务器,所有软件安装在该服务器优点:安装部署简单,实现快,成本低,维护简单.只需要提供?台PC服务器即可缺点:所有软件都安装在同?台服务器上,对性能有?定影响。不利于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适?范围:前期实施,使??数不多情况下根据测试?般主流服务器配置?概可?持约50-80?同时在线?式?:提供两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服务器分离安装优点:实现了数据与服务的分享,?定程度降低系统的负载,系统性能及稳定性有?定提升缺点:不利于系统备份与灾难恢复,成本有?定提升,同时维护?作也有增加适?范围:前期实施,使??数不多情况下根据测试?般主流服务器配置?概可?持约100-200?同时在线?式三:五台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应?服务器)协同?作,数据库读写分享,?持同步备份优点:系统性能及稳定性有很?的提升,可适应中等规模并发的应?缺点:系统架构?较复杂,维护?作量?,成本?较?适?范围:使??数?常多情况根据测试?般主流服务器配置?概可?持约500-1000?同时在线?式四:虚拟化集群云计算?式优点:系统性能及稳定性有巨?的提升,可适应?规模并发的应?

  缺点:系统架构?常复杂,维护?作量巨?,成本?常?,技术?员要求也?适?范围:使??数?常多情况2.3.3基础软件环境

  开源基础软件环境?持

  商业基础软件环境?持2.3.4性能指标CPU使?率:?户进程与系统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般情况下不超过85%;内存利?率:内存利?率=(1-空闲内存/总内存??)*100%,?般情况下不超过85%;平均响应时间:系统处理事务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不超过3s;事务成功率:单位时间内系统可以成功完成的事务占总事务的百分?应在95%以上;超时错误率:事务由于超时或系统内部其它错误导致失败占总事务的?率应在3%以下。2.4教育教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个??户教育教学提供“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个全?位的在线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学习资源由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提供。本学习平台适?于以下教育学习阶段,包括了: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成?教育

  终?教育

  企业培训2.4.1功能结构图个?学习空间在

  线课程管理在线学习系统我的课程我的资源电?学习档案︵时光机︶我的财富我的订单我的测试我的圈

  ?个性化数字学习环境学习中课程分类课程详情已完成收藏的课程专题学习服务收藏

  的资源下载任务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档案输出微币来源交易记录积分管理待?付交

  易成功交易关闭测试类型测试来源互动交友我的活动个性化学习模式多学习平台

  多学习渠道多学习?具个性化评价课程操作课程评价课程展?第三?平台PC端

  安卓端IOS端笔记错题集请求帮助作业换肤实时评价阶段学习评价个?综合评

  价企业级培训主题类学习员?认证培训内容查看个?进度管理在线学习学情汇总

  特殊?份认证主题内容查看主题学习微视频服务系统教育教学移动客户端后台管理推荐发现微课个?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审核资源采集资源维护资源评价管理资源?录2.4.2在线学习系统2.4.2.1个?学习空间为实现“??通”的教育?标,为每?个学习者开设?络学习空间,?撑和管理学习的在线学习。学习者通过个?空间,了解??学习进度、查看学习记录、管理学习成果、分享学习信息。个?空间主要包括个?信息中?、我的课程、我的资源、我的应?、时光机、我的财富、我的订单、我的测试、我的圈?。2.4.2.1.1我的课程我的课程来源于学习者在课程超市购买或收藏的课程、在专题学习中购买或收藏的课程、在个?发展中购买的系列化课程。我的课程详细记录学习者相关的课程信息,?持学习者快速查看在学课程、收藏的课程,已完成课程等。2.4.2.1.1.1学习中记录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课程,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来源、学习进度、课程简介。继续学习:学习者点击正在学习的课程,可进?课程详情页?继续学习。分享:?持将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瓣、微信,便于优质资源扩散。?页版:

  移动端点击个?空间

  我的课程,可以查看学习中的课程。2.4.2.1.1.2已完成记录学习者学习完成的课程。记录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来源、完成时间、课程简介等。学习者可以对已完成的课程进?如下操作:领取奖励:已学完的课程可以领取奖励,该奖励是为?励学习者多开展学习?提供的微币。点击领取奖励按钮,弹出提?框,进?步点击我要领取即可领取奖励。评价:学习者还可以从多个?度对已完成的课程进?评价。查看评价:已经评价过的课程可点击查看评价来查看??对课程给予的评价。分享:?持将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瓣、朋友?等。2.4.2.1.1.3收藏的课程

  记录学习者感兴趣?收藏的课程。记录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来源、课程时长、课程简介等。查看:学习者可点击收藏的课程查看课程详情页?。分享:?持将学习者收藏的课程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瓣、朋友?。2.4.2.1.2我的资源我的资源来源于学习者在教育资源、专题学习模块购买、免费下载或收藏的资源,为学习者随时查看与??有关的资源提供了快速??。?持将我的资源进?分享。2.4.2.1.2.1下载任务?户之前曾经下载但未完成下载的资源将记录在下载任务中。继续下载:?户可以选定任务后点击继续下载直?将资源下载完毕。

篇二: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

  

  《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的指导意见》解读——数字资源成为教育基本公共。。。全国中?学(除教学点外)中,92.1%的学校实现?络接?,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303万间,86.7%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62.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学校统?配备的教师终端、学?终端数量分别为851万台和1183万台,开通?络学习空间的学?、教师分别占全体学?和教师数量的42.2%、57.4%。“??五”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三通两平台”快速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现雏形,数字教育资源应?渐成常态,?出了?条具有中国特?以信息技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信息化路?。2017年底,《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新时代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提出了?标和要求,推动建?健全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破解?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未来教育是更加开放、适合和平等的数字教育资源是各级平台通过学习空间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学习内容、学习?具、软件及在线服务应?系统等。它作为空间服务的主要内容,要逐步形成“政府评估准?,企业竞争提供,?户?主选择”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新局?。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各级政府按照?定标准规范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资源和服务的总称,是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载体,主要通过?络学习空间的形式提供资源服务并?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标,我国教育信息化近年来的实践带来了教育形式、教学模式和学习?式乃?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不断变?,也为解决当下中国教育?临的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案,发挥的作??益凸显。但是,仍然存在着平台重复建设、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服务责任不清和服务质量不?等障碍。《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户统?、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体系、资源体系通、???空间、应?促教学”。全?推进“互联?+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平,努?让每个孩?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民满意的教育。“三通两平台”?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教育部有关部门了解到,与5年前相?,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三通两平台”?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指标普遍实现了翻倍增长。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发?了历史性变化,数字资源已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从以上传下载?式应?为主,?向以?络学习空间为主要载体的整合、交流、共享。与此同时,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3个省级平台和35个有条件的市平台实现了初步?户互认,汇聚了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和职业教育部分专业的数字资源1400多万条,依托国家平台开展了“?师?优课,?课?名师”活动,近两年来参与教师超过1400万?次,累计晒课1300多万堂。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个项?,就基本实现了利?信息技术帮助6万多个边远地区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400多万个教学点的孩?初步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络学习空间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核??撑,是实现资源公共服务的主要渠道。《意见》指出,各级平台要根据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需要,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各环节的有??撑,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效开展个性化培养。在?撑新型教学模式基础上,进?步实现?络教研、家校互动、校企合作、教育管理等功能。此外,《意见》指出,在整合、协同的基础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充分应?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已有的学籍、教师等数据,实现师??络学习空间的“?须注册即开通”和“???空间”。破解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难题“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是全国各级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序现象明显,互联互通还不够深?,区域之间尚未形成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优质资源难以充分共享。?是‘政府评估准?、企业竞争提供、学校?主选择’的资源建设和配置新机制还远未形成。三是?络学习空间应??平仍亟待提?。四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有待创新。”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表?。为促进优质数字资源有效共享、加快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意见》将着?解决好以下重点难题:

  为促进优质数字资源有效共享、加快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意见》将着?解决好以下重点难题:——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重硬件建设轻资源服务。平台重复建设,?户多头注册空间,互联互通不够深?。——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服务机制不健全。资源共享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资源?录繁杂,增加了资源共享的难度和开发维护成本,降低了?户体验和资源服务效率。——对教育教学?持不到位。空间、资源与平台的关系没有厘清,运营责任不够明确,资源供给信息不够透明,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供优质资源的巨?潜?还没有释放出来。该负责?表?,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调整资源配置作为根本措施,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以提?教育质量为核?,优化顶层设计,整合?程项?,集中?量攻坚克难,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民满意的教育。

篇三: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

  

  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的数字教育资源分类

  作者:郭赛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05期

  【摘要】數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日益丰富,亟需一种科学合理的数字教育资源分类方式以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数字教育资源分类方式,从技术融合发展的角度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并基于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分析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在不同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

  分类研究

  信息化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21-021.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水平影响着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发展[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不断丰富,对数字教育资源的分类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同时也影响着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聚焦教育领域技术融合发展脉络,在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将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将有

  助于分析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应用,归纳其教学支持的功能作用,指导数字教育资源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发展。

  2.数字教育资源分类

  2.1数字教育资源分类研究现状

  数字教育资源分类是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分类方式。一是从教育资源元数据的视角分类,例如《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将数字教育资源分为媒体素材、电子教材、课件、试题、论文等。教育资源元数据指的是用于描述资源的数据,是对资源内容形式的全方位揭示[3],基于教育资源元数据的视角将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有利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方便教育数据的交换。二是从资源应用的视角分类,目的在于指导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例如我国2013年发布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审查办法(试行)》中,将平台征集的资源划分为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虚拟仿真系统、教育游戏、教学案例、数字图书、数字教材、教学工具、学习网站等十类[4]。从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视角进行分类,可以将典型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列举,但是基于不同的应用背景划分的内容会有所差异。三是从资源的文件类型角度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划分,数字教育资源可分为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网页等[5]。基于资源的类型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将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地区分,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文件的类型将会日益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将会不断丰富。四是从资源服务教学对象的角度进行划分,数字教育资源可分为辅助教师教学的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的资源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6],按照资源的服务对象将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可以从中分析出数字教育资源对不同对象的支持作用,为资源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五是从支持课程教学的知识粒度的角度进行划分,数字教育资源可分为教学素材、知识点课件、网络课程等。此类划分方式针对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但是将划分的核心归结于知识的颗粒度,没有从数字教育资源本身出发,不利于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整体归纳[7]。六是从资源表现的内容角度,数字教育资源可分为知识类、工具类、案例类、评估类、素材类等[8]。此类划分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将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有利于从中分析出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以上对数字教育资源的分类都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难以分析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发挥的作用。因此,需要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将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以顺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

  2.2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分类

  从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出发,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计算机网络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阶段(以下简称阶段1),移动互联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阶段(以下简称阶段2),大数据分析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阶段(以下简称阶段3),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融合阶段(以下简称阶段4)[9]。各阶段所包含的数字教育资源如表1所示。在阶段1中,代表性的数字教育资源有数字图书馆、专题资源、教与学工具等,主要实现了对各种素材的搜集加工,知识类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各种学科工具的使用。在阶段2中,包含了阶段1中的数字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交互工具、生成性资源、智力资源等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利用了以研修平台、学习网站为代表的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了学习者在日常学习进行交互、共享、协作等行为。在大数据分析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阶段中,包含了阶段1、阶段2中的数字教育资源,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支持了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学习。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融合阶段中,包含了阶段1、2、3的数字教育资源,并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例如智能学伴、智能导师等智能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智能教育。

  表1技术融合发展阶段与数字教育资源应用

  基于对表1内容的分析与已有的分类思路,将数字教育资源基于技术融合发展视角,将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数字教育资源共分为素材类、知识类、工具软件类、平台类、虚拟环境类和智能类。素材类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基于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资源,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文本等,可作为独立的数字教育资源,也可以通过加工处理作为其他类数字教育资源的媒体素材。知识类数字教育资源是指与教育教学和知识传授相关的教育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文献、课件、微课、试卷等。工具软件类数字教育资源指一些辅助教学的通用工具软件和学科工具软件。平台类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指一些支持学习活动开展的平台与学习网站等。虚拟环境类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各种数字教育资源。智能类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各种数字教育资源。

  表2數字教育资源分类表

  3.数字教育资源分类与信息化教学环境

  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分类可以更好地分析各类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资源利用需求,从中分析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交叉点。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目前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智能学习环境。

  简易式多媒体环境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电视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组合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主要利用一些教学硬件展示图文声像素材、将知识进行加工汇聚组合生成数字教育资源进行使用,利用一些教学工具软件等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应注重素材类、知识类的加工处理和工具软件类的应用。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10]。因此,教师的教学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素材类、知识类数字教育资源,还可以利用教学硬件设备与教学工具软件设计各种交互活动,把素材类、知识类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呈现功能与工具软件类数字教育资源的交互功能相结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环境主要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互,在网络学习环境中,信息的交互突破了时

  空的限制,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工具软件类数字教育资源与平台类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应得到重视。虚拟学习环境主要利用虚拟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融入教学环境当中,开展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学习,因此要发挥虚拟环境类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为教学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智能学习环境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因此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越性,开展具有技术性、科学性的教学。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将承载着不同的数字教育资源,而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得当将会有力地支持日常教学。

  4.结语

  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分类,是在各种分类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数字教育资源分类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不断丰富,技术融合的概念会更加复杂,而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分类内容将会不断扩充,而这种扩充将会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技术的不断丰富将会扩充素材类、知识类、工具软件类、平台类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当出现一种新的且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形态,诸如当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形成新的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数字教育资源新的类别。按照技术融合发展视角下将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是一种不断发展方式的分类方式,可以适应不断变化进步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更好地分析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7):53-58+70.[2][4]柯清超,王朋利,张洁琪.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68-74+81.[3][5][6][7][8]柯清超,郑大伟,曾颖欣,赵兴龙.基础教育领域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2):55-61.[9]贺相春,郭绍青,张进良,郭炯.网络学习空间的系统构成与功能演变——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二[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5):36-42+48.[10]吴多军.探究数字化语境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以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为例[J].学周刊,2015(31):142.

  作者简介:

  郭赛克(1996年1月-),男,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教学资源与环境。

推荐访问: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