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校园体育文化涵盖(2篇)

时间:2023-05-01 17:15: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校园体育文化涵盖

  

  简述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精神视角下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维系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它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层次提炼,达到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在我国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从大学精神(校训)这一角度来探讨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果却相对较少。笔者试从大学精神(校训)的视角来分析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将高校的校园文化与体育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让高校的体育文化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全校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并以课外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性文化。这也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育教学、健身运动、各种体育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了校园内的以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的物质层面;以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阳光体育锻炼制度、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和学校运动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体育理论的制度层面;更涵盖了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思想层面。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并被全体大学人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独特气质。

  这种群体意识和独特气质,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人的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凝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理想、信念和追求,是一所大学赖以存在的支柱和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这朵高职教育的新花,生长于湘中明珠的娄底大地上,在“学以致用,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的指引下,在全院师生员工的辛勤浇灌下,经过近10年的努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己,如今卓然而立,盛情开放!因此,我们需要发扬这种大学精神,让学院的体育文化建设在它的引领下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

  二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亚文化之一,在高校校园中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看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物质条件缺乏

  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的生源大增,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体育硬件设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顾春先等通过调查得出,当前高校体育用地面积不足,生均体育用地面积绝大部分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更是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各校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一些高校体育活动设施、器材配备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校师生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育人功能薄弱

  国内外体育研究者认为,一个人即使在成人之后仍然要受到体育文化的教化和培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观看体育节目来陶冶性情。特别是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可以激励参与者奋发向上,产生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心。然而,纵观国内现状,当前有很多高校将体育的目标任务仅仅局限于身体素质的锻

  炼与发展,存在严重的“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忽视了体育文化育人的功能,而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的功能――健身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高校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更是无从谈起。

  3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中建立的各种体育规范所构成的。这包括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阳光体育锻炼制度、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和学校运动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体育理论。然而,由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机构还不是十分完善,组织管理措施不规范,以上的各项制度不够健全,各项制度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保证体育文化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

  4体育精神文化缺位

  顾春先等认为,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精神文化是主旨、是核心、是导向,是造化校园主体精神气质、人格形成乃至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学生主体经长期培养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要表现为体育观念及态度、体育口号、有影响的体育人物、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核心理念等。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近八成的高校校园中没有体育雕塑和体育标识,更有三成的高校没有标志性的体育场馆和自己的体育口号

  5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不如人意

  一所大学的整体校园体育执行状况集中反映在高校的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上。如阳光体育的开展情况、校园体育文化节的执行情况、学生个人体育行为(包括学生体质达标率、体育课出勤率、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体育活动方式、是否经常关注体育比赛和新闻)、体育社团发展状况、体育组织管理行为状况等。这些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体育意识的体现,亦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顾春先等的抽样调查数据,以“较好”为标准,学生体育课出勤率达到了96.6%,学生体质达标率71.1%,体育社团发展状况仅占44.4%,阳

  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只有62.2%,师生身心健康状况也只有53.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高校的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不如人意,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三

  大学精神视野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办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从大学精神的视角来审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途径,就必须以大学精神为指导,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体育文化建设的全局,又要从微观上把握校园体育雕塑、场馆的设计与建设,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1以大学精神统领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大学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无论是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度,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各种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布局、校园环境的优化、体育雕塑、景观的设计都应反映一个大学的精气神,并对师生员工具有激励作用。例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精神是“学以致用,自强不息”,这一学院精神一方面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与娄底的“湘军文化”的内涵高度统一,又激励着师生奋发向上。在开展体育文化建设时,我们便可以在体育活动场所悬挂体育健将在赛场上拼搏的画像;更可以通过制作黑板报、校园雕塑等形式树立本校的典型,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以文明高雅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感染师生,陶冶师生情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体育专业知识,更应鼓励发扬“自强不息”的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学院精神在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有所体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个性发展的双重需要,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健全的人格。

  2以大学精神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品位

  校园体育文化包含“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塑造公平的竞争意识和精神、塑造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三个方面的人文

  精神。这三方面的人文精神要求各高校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时,要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和设计活动形式,努力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内容的品位及其育人功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应该从培养人才素质出发,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要用大学精神来提升体育文化的品位,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彰显大学精神,打造高雅校园。例如,以“学以致用,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来提升学校体育文化的品位。首先,要通过将体育文化活动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塑造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使学生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其次,要通过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体育活动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体育文化节,邀请体育专家学者为师生作学生讲座,一方面提高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学术含金量,另外一方面让学生在提高体育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学术品格和学术能力,弥补人文教育的不足。再次,要通过打造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精品,推出校园体育文化品牌项目,使之届次化,进而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容的品位。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一定可以改变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实现人文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3以大学精神整合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形式

  大学体育活动与大学精神(校训)是相互依存的,大学的体育文化内容丰富、活动繁杂,如体育文化节、学校运动会、校内每年一度的体育赛事,包括体育社团的内部出版物以及其他体育文化活动。因此要通过大学精神(校训)来整合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运用项目化的管理形式,使这些体育文化活动形成体系,进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固定的、系列化的活动形式。建立各种校园体育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实施,实行各种激励措施,将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师生评奖评优乃至升学评定职称挂钩,吸引专业教师和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此外,实行分级管理体系,从分管校领导到教学系部,从体育教研室到教学班级,从校团委、学生会到班级实行分级管理体系,培育和完善体育隐蔽课程,促成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自觉。

  4以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在大学精神(校训)的引领下,高校要结合本校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是在充分认识到学校定位的同时,结合娄底体育资源的实际,在学院精神的引领下,培育特色体育文化。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我们要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体育文化素养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在保留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历史传统资源的同时,要挖掘特色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特色。特别是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我们可以结合娄底市现有的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登山、森林探险、骑马游、油溪河漂流、谓江地质公园的攀岩、波月洞的溜索、蹦极等;湖南水府庙旅游区娄底景区的游艇、钓鱼等固定的主要体育旅游项目,从体育文化教育这一层面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此外,将体育教学与湘军文化结合,将传统的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讨论开展湘军文化与学院精神大讨论;在校园内塑造湘军领导人物的塑像,作为学生的榜样,从而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学精神(校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用大学精神(校训)来引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影响、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对培养、引导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和坚强意志以及品质品格的形成有着终身的意义。

篇二:校园体育文化涵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体育隐形课程的效用

  摘要】体育课程的隐形作用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的经验的总和。加强体育课程的隐形作用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课程;隐形作用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1.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是“文治与教化”,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对人自身的改造。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而存在,又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演化。

  校园体育正是人在学校特殊的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完全符合上述文化涵义,其结构本质是一种耗散结构,其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其根本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体育涵盖了文化研究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全部三个方面。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围内的个性解放。

  1.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框架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身心健全的一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体制基础,校园体育文化是为学校体育的目标服务的。

  文化丰富的层次内涵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机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该系统有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二是制度、方法层面,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其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体育意识的体现,它涵盖了体育教学、科研、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三是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证,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此三层面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协调发展而没有次序关系。

  1.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面,体育文化的多起源说和丰富的内容即证明了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对体育的依赖。终身体育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敏感期和世界观形成期间接受体育思想,继承健身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倡行终身体育理念对于中国教育界尤为重要和迫切。

  1.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高校体育文化对社会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二者的关系是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大学生是适应的主体,体育教师是适应的主导、超越的主体,繁荣校园体育学术是超越的主要途径。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适应与超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体育项目、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管理手段是通过学校体育传播的,这在我们熟悉的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中可以得到证明,它极大地丰富了教

  育和体育本身,其影响是社会行的、世界性的。

  2、体育隐性课程

  2.1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加强体育隐形课程的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措施。

  2.2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2.2.1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

  体育隐性课程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而在思维过程中,隐性课程起着积极作用。学生的体育活动是通过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技能又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运动技能是否能顺利地被学生掌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逐步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本质特性与规律,以达到学好体育知识,熟悉、巩固、提高运动技能技术的目的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社会化方面的状况。而这两发面因素是在间接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其中间接学习不仅对学校以内的学习有影响,而且对学校以外的时空也有影响,许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重复教材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而没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态度。体育隐性课程为这些因素提供了教育的载体,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能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2.2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体育隐性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学生的一种形式化的文化态度与思想人格。从实质上看,体育隐性课程就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会努力使得自己的运动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相匹配,积极投身于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课堂规范、体育锻炼制度、体育竞赛制度等对学生都有一个约束,使他们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调整自己的认识行为使之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相协调。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知、情、义、行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只能通过相互交往,在各种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又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理念的体育文化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体育隐性课程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3.1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广大师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设施建设是搞好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业余文化生活的前提,是搞好各项学校体育工作和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体育设施发展的规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因此,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物质环境的建设,包括建设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并合理使用已有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这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目前,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建设数量偏低,体育设施管理和体育设施科研工作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应重视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调动个发面的力量,采用对渠道的方式,搞好体育设施建设。

  3.2体育理论知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有形式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已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进行自我锻炼。体育的基本知识从学校体育馆的体育图书、报纸、期刊及社会传入学校,学生可通过经教师指导,选择的体育图书、报纸、期刊上获得这些体育知识。这些只是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传授给学生,有理由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强化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科学性认识。以健美操理论课为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可把大量与健美操教学有关的隐性的人文资料和教学内容,如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健美操近代、现代的基本动作示范,高水平健美操比赛及欣赏,运动损伤和疲劳的恢复,服饰和化妆等相关内容资料,把他们引入教学中,这样既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气氛,也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到体育文化活动中,从而使体育隐形课程的价值的实现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3.3体育教师和学生互动式高校体育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以及可内外的言行举止,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隐形教学要素,可以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个性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教师对体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态度,教师的兴趣、爱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教师安排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既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以及掌握健康卫生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体育教师的教态和敬业精神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过程的成功体验,想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意志,帮助学生树立争取人的人生观。因此通过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来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师生之间平等交流都是隐形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宗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建设的方向,强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各项措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体育隐形课程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形课程研究述论.《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2]李复新.隐形课程的教育人类学基础.《教育研究》.199[3]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体育文化导刊》.003

推荐访问:校园体育文化涵盖 涵盖 校园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