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5篇)

时间:2023-05-02 0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3年关于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3篇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1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少数发达地区、富裕地区除外)广大地区,教育现状堪忧,校舍破旧(或者根本就是危房),实验室缺乏(或者干脆没有),运动场不标准(或者压根儿没有),医疗卫生设施缺乏,教学设备不足,住宿生活条件差以及师资特别是合格师资严重缺乏,教学质量不理想等问题,1、教学设施的改进:

  配备实验课(实践课)所必需的标准的设施、场地,尽可能为所有农村学校建标准运动场,这是培养健康人才所必需!配备必要的取暖、降温、饮水等设施,避免广大农村师生在痛苦的煎熬中上课。为所有的农村学校设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保障广大师生健康。

  2、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城乡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特别是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制度:目前,我国优势教育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这是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不合理布局,就必须建立城镇学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制度,具体做法:

  二、教育教学及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高中阶段应取消文理分科,高中阶段的文理科课程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分科之后造成很大弊端,使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窄、偏科!这大大降低了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也降低了我国人才的创造力!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是文理分科的受害者!希望这种悲剧尽快结束!

  2、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办法措施:A:转变观念;改革学生、教师考评制度,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的原因从根上讲有体制的原因,也有观念的原因,目前的体制和观念直接导致了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方式!B:减少学生作业;删掉某些陈旧过时的课程,增加选修课(如艺术类、科研类、体育类等课程);减少课时、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考试。

  3、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考试制度改革,我主要谈升学考试,这方面我国应参考发达国家经验,一方面可以增加升学考试次数,比如一年搞两次。另一方面,升学考试不能以一张试卷定终身!还应参考学生平时成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特殊才艺、诚信记录、身心健康状况及面试表现等综合因素。招生制度: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明显存在几个不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农村学生、落后地区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列越来越小,长此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4、在整个纲要中,一共有7个明确的“教育公平”的表述,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方法就是远程教育,而且在报告的各处都有所体现。注重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学资源,同样也体现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思想。

  这里的远程教育主要针对的目标是成人教育,需要提供硬件以及资源,同时也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终身教育来讲,远程教育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可是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所以需要建设的不但有一些资源性的软件,而且还有

  基础作用的硬件。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但在将远程教育应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时,因当学习者的可能特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远程教育的相关要素可能要有一定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服务。《纲要》中提到对“农远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看到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这一说法,我们很多地方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待提高。这一点,也是我们教育技术应该努力的。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2十年教育改革,相对与邓小平爷爷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来讲,只是一个短短的十年,相对于中国教育迷失的这么一段时间以来,也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段。

  中国教育在近几年以来,一直被老百姓所诟病,遥望十年之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境地,如今却是民工,蓝领,还是白领,都会有大学生的影子,在城市,被称为蜗居,蚁族;在城镇家乡,被称为啃老族;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未来分外的迷茫

  十年反思。我们模仿西方教育,小学中学的义务教育逐渐健全,但是却因为升学率等面子问题,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学校失去了童年的,少年的,青年的乐趣,过上了比成年,中年,老年人更繁重悲惨的生活;高中大学的高等教育,因为急功近利,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导致现在的大学,甚至研究生含金量直线下降,学术腐败,学校学习气氛极差,甚至培养出一批连生活抖很难以自理的大学生。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征集稿,就是为了改正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认错,就怕错了不认。长期以来,积蓄在心里对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在这个纲要里面提到了,让我们对于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充满了憧憬。但是也看到了很多相互之间难以协调的内容,比如培养同学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协调的。

  下面我就以具体内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本纲要在战略的角度谈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改革的目的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二十字的工作方针,确定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目的性。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个人认为是跟国防,经济,同样重要的三个点。任何一个点失去了平衡,都会导致国家机器的运转不能。而教育恰恰是关系到未来的国防,经济的运转正常,所以教育可以说是国家的第一重点。

  学前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这个是至关重要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教育,做好学前教育,教育机构必须历尽全责,而更重要的是向家庭,家长灌输学前教育的方法方式,帮助儿童在小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可以为以后孩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提出,农村因为家长基本忙于生活的奔波,比如外出务工或者下地劳作,会比较缺乏时间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或者送孩子上学前教育班,我建议国家应该出很大的资金和宣传,选一批有爱心,希望从事教育事业,希望回归田园的大学生或者培养一批这样的人,深入到农村,为农村的学前教育服务。

  高中阶段教育,我觉得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人生观建立的过程,就现在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而言,包括我们当时在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人生究竟应该走怎样的路,还是相当的迷茫的,我觉得高中阶段,在加强价值观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同时,纲要提出的高中教育多样化,应该是我们非常想看到的。

  继续教育,这是一个新概念,学习型社会就是因此而来,其实先进社会,稍微繁华一点的地方,已经渐渐的植入了这种思想,在社会的.竞争压力下,不学习的同志,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抛弃。如果全民都列入了继续教育的范围,中国以后的社会,必定是竞争激烈,也必定是蒸蒸日上,飞速发展的。

  纲要还提到了特殊教育,对于特殊教育的人群,社会和国家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正确的态度,同样是为了稳定社会,发展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

  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作为很多概念的更替,学术交流,师资力量,高考问题,教育腐败等,这些都是教育体制的诸多问题,在纲要中充分做了很多的任务安排以及战略部署,我个人认为教育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师资,老师作为古代天地君亲师排位的第六位,在现代社会,完全没有资格上排位,并且也处于一个比较弱势,或者比较奇怪的位置。老师自己不尊重自己,学生不尊重老师,家长不尊重老师,社会不尊重老师,导致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生的责任感相当的有限。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老师应该随时保持高尚的情操,对自己的价值观不断的鞭策,因为你们要教的,是中国的未来,而不仅仅是那么几个学生。纲要提到了很多改良师资力量的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组织老师学习,需要老师随时保持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再达到德育学生的目的,最后才是知识的教育,向这样的老师,才能在这个世纪中担起中国教育的重任。

  纲要的最后,就是一些试点改革的注意事项,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相信通过这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国的未来,也许会相对明朗一些。

  现在《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创新的举措大体沿着这两个方向推进。我们相信,在这些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教育能够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事业,成为群众拥护的工程。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3本学期,按照学校和数学组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展开交流讨论。下面市我的体会:

  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我想到中国的许多大集团大企业,都是在运用人才资源方面成功的典范。比如: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将产、学、研一体化,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奔腾四”,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打印机。让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建设,走在时间的前面。海尔集团也是在运用中国自己的人力资源,创造了世界品牌,走向世界。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老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1,解放孩子的头脑;

  2,解放孩子的双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间;

  5,解放孩子的时间。”(陶行知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喜欢挑战困难呢?聪明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总是在孩子自然流露的言行细节中,捕捉教育的切入点和时机,获得针对性与效率。

  坚持能力为重。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实践和创造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贯彻新课程理念,开齐开足上好每一门课程。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教育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含的内容深刻而广泛。由于学习时间很短,加之水平有限,所以认识也很肤浅,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当然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

篇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3年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0篇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1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通过纲要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2本周,我认真研读了学校组织学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及保障措施四方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使我无法一一详述。在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想结合自身,简单谈谈关于高等教育这部分内容的感想。

  首先,使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二页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注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个学生在纲要中被给予了很高的地位。

  记得心理学教材里有个例子讲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期待效应”,是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的例子。也就是说受到教师积极期待的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我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给与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这个例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之后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更加时刻地注意给学生期望和鼓励,而且效果很好。这学期伊始,很多学生还没从假期的闲散中恢复过来,甚至有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也变得散漫,上课不带书,不认真听讲,说话或睡觉。课后,我找了一些学生谈话,问其原因并表示出我对他们的期望及关心,他们当即表示认识到了错误,在第二周上课时都变得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在课前都主动举手背课文,使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更加深深体会到了对学生关心所取得的效果。

  其次,使我颇有感受的是第三十二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因材施教的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我认为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教师都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今年我带了八个大一的班,很快便感到各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有的班基础不好的学生不占少数。另外我还有幸有一个高级班,是整个年级英语比较好的同学组成的,整体水平较普班而言要好很多。针对这个现象,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例如高级班,备课时就要多准备一些内容,因为高级班的学生基础好,吸收、掌握知识比较快,所以能多出时间来讲更多的内容。并且在讲单词时,会给他们进行扩展引申,使他们能够在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剩下的七个普班,各个班的情

  况也都不太一样,有的整体基础好一些,有的则差一些。有的班整体英语水平都不太高,讲多了讲难了都吸收不了。还有一些同学则是对英语不感兴趣或一窍不通,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因人而异。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我就积极引导他们说,多让他们说对话。虽然有的时候他们只能说不两句,但我认为能说出来就相当于往外迈了一步,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英语的信心,使学生们在英语学习方面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认为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管学生的差异性而一味的“一视同仁”,恐怕会使好学生水平停留甚至后退,而基础差的同学也不会有太大提高,从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采取因材施教后,则是双赢的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第五十三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方面的感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问题。学习是持续性的,决不能因当上了教师而松懈下来,相反的,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我感到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积累、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备课时我找了很多跟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给学生扩展,好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每次课前都会教学生们几个音乐词汇,课下我会认真的在网上搜集音乐方面的资料,包括所教音乐词汇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对于像我这样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音乐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学习。自己在业余时间也经常看英语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的一些感想与体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希望国家出台更多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教育政策,而我也将会更加努力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努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3本人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

  《纲要》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纲要》指出,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有的生命个体,各有差异,也各有志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我

  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成长的步伐。

  《纲要》中还指出课堂教学应改进教学方法,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始终。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之一。学生能乐学、爱学,最终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只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再创造。我想,这样做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要认真贯彻学习纲要精神,不断的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成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4我仔细研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尤其是学前教育这部分。做为一名幼儿教师,了解到国__政府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深感欣慰。目前学前教育的形式着实让人揪心。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根基。人们越来越清楚这个道理。可很多原因致使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停滞不前,甚至混乱。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加强。

  一、加大政府投入。

  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时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规范学前教育市场管理。

  当前全国范围内学前教育市场混乱,各类机构鱼龙混杂,国家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市场价格差距过大。

  三、规范教育内容。

  国家没有同意幼儿教育的时间要求和教学内容要求,通俗的讲,就是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幼儿园到底教什么?学前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以致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教材都有,有些人挖空心思编教材来赚钱,令幼儿园不知用哪套教材好,今年用了五大领域教材,过了两、三年又改成了建构式教材,有的幼儿园还用了整合式教材,今年用了五大领域教材,过了两、三年又改成了建构式教材,有的幼儿园还用了整合式教材。国家应统一幼儿园的教材。

  四、提高教师待遇。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绩效工资得不到保障,而幼儿园教师又是最辛苦的,当自己的付出未得到回报时,教师的积极性又从何调动,所以说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里去。

  五、提高师资力量。

  当前幼儿教师的后备力量都来自一些小中专学校,而目前该类学校都处于倒闭边缘,可想而知该类学校人力资源差,幼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建议一些本、专院校设立幼师专业,加强幼师后备力量的建议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5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

  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践行两大基本点:

  第一,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更加浓厚的争先创新氛围。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改革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二,树立教学新观念,做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启发者。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6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后,收获很多,感受很多。在,能够这样清晰的感受到国家在未来10年对于教育的整体规划方向,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明确自己国家的教育特点和方向,改变观念,适应潮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

  从纲要上看,未来中国10年,教育大方向不变,在目前基础上做一些改革。某些改革,很有前瞻眼光的南校区里已经在试行或者考虑中了。作为教师当中的一名,理所应当为改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来艺术文学系刚刚一年,对于很多情况,也还在熟悉之中。目前来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较差,很需要老师来调动。现在的情况是,动手能力差,听课可以,让写就写不出来。正常一周一次的作业,在他们那里,两周能完成一个就不错了。

  到底怎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起来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主要是针对我们系):

  一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有的学生文学功底不够,还不了解如何去看书看电影。可以增加“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这个环节。也就是所谓的讲书和拉片子。到后来,发展到让学生来主讲,看看能讲出来多少,刺激一下。

  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量。不读书,就写不出来好东西,这是必然道理。现在的学生心里浮躁,看不进去书,就需要强制手段去读书。因此建议增加阅读课,老师开书单,定期进行面试,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种课不需要上课讲述什么,让学生看书就可以,写读书笔记。阅读课的成绩与专业课相同,学分一样,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了。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现在也给开书单,但是因为不记入期末成绩,学生就偷懒不看。

  三是定期进行作品竞赛,建议学校给系里增加一点这样的奖金。每个学期,在每个班级里选出两名最优秀的作品(歌词、舞台小品、影视小品均可),进行物质奖励。没竞争,也就没动力。奖学金奖励的是总体的学科成绩,再有个专业成绩的奖励,学生就会加倍努力了。这次系里举办的作品展示,就特别好,参加展示的同学,都会觉得很骄傲。像这样的活动,期待以后多举办。

  另外,现在招生比较困难,考生素质不高,学苗不好。现有的4个年级的学生,一年比一年数量少。今年来考试的学生,好多是为了多弄几个保险才来的。真的喜欢文学,想考文学系的不多。但是这样的考生在全国肯定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宣传得好,学校教育上去了,出名了,就一定能招来好学生。

  最近学校在商讨在附中开设专业课的事情,知道了之后很兴奋。这无疑是在为我们自己培养后备力量。毕竟文学专业需要文学功底,需要对文学的热爱,早点培养这样的好苗子,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希望能在社会上多造成一些影响,多宣传,如果有这样的培养学校,老师们去给上上课也非常好。

  关于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行动,百万市民进校园,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对于文学系,我觉得可以着眼于中小学生,在他们当中培养文学爱好者。如果让他们来校园不方便的话,可以跟一些中小学达成协议,老师们定期去给学校的文学社上课,当然,我们的在校生也可以去,顺便培养一下他们的实践能力,侧面督促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是非常好的。

  艺术文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很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现在国内影视剧的发展很稳定,也急需优秀的编剧人才。从市场和时代角度说,文学系都不落伍。目前我国在影视文学这块,能做到非常专业的,只有那几个知名的老牌艺术院校。如果

  南校区的艺术文学系能在新兴同类专业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国家的教育规划,是未来10年的。我们南校区,也应该把眼光定在10年以后,逐渐的,一步一步的,把南校区打造成一个精品校园,有一流水平、一流学科的知名大学。期待中!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

  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通过学习与讨论,我想谈谈减负与教改的关系。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

  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

  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国教育的重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纲要的内容有血有肉,时效性很强,各条都针对现实教育里的问题,制定了周到的策略。内容有的放矢,浅显易懂,行文流畅,脉络分明。纲要涉及到教育中的各种各样问题,如教育体制落后,缺乏灵活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方法单一,不够丰富,中小学生作业过多,减负是越减作业越多;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差,创新能力不

  强,高素质的创新性、综合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与社会脱轨;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投入产生了教育不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内容在时常见诸于报端,是社会的公众话题,我也有所关注,以下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应该就是推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减负谈何容易。要推行素质教育,首当其冲,应该改革考试制度,不能让分数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不能让无数具有棱角的学生进了学校,都以圆形这样的成品走出学校。教育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否则,减负只能是空谈。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毋庸置疑,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是经过立法的,地位不可动摇。在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国家仍需加大力度监督,建立和健全教育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用在教育立法监督方面,也是可以的。好的教育制度可以使坏学生变好,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学生变坏。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投入,只有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才能谈得上巩固。

  作为一个教师,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学生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

  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篇1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教育事关民族的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也有点滴思考,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理念陈旧,对师、生的评价标准有偏差,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文艺素养不佳。现结合《纲要》的精神,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我个人3点浅薄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接受教育的意义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此转变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接受教育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人应该是有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而不是只会应付考试,而为人处事能力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因此必须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具体来讲,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差不能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虽然我们目前也有所谓的“德、智、体、美、劳”的一套评价体系,但众所周知,这一套已完全流于形式!现实是基本只看成绩,而且要看这个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回答问题情况、社会诚信记录、志愿服务情况、人际关系、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特殊才艺、创造力、科技发明等。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优秀学生比率、学生成绩提高程度等,还要看其教学、科研论文、成就、志愿服务、社会诚信、身心健康状况、综合素质等,这样评出来的学生和教师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和只会制造考试机器的机器!

  其次,学生所有素质的培养中,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整个民族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大大改进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教学方法,必须大力改进!抛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以及其他死板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愉快式教学,以真正打开学生思维;另外,多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中,设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并在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形成一种制度,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成为学校常规性工作。使学生在愉悦、轻松、和谐、健康的环境条件下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灵活思维、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修养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学校已经做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

  再者,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造力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1.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知识、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那他对社会大众就不可能有多大贡献,甚至起负作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公民意识教育,前者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良好品德,什么是不好品德,应该如何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后者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全体国民的一分子,自己的责任、义务,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进而良好的公民。我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不可谓不重视,实际是特别特别重视,有时甚至重视程度超过专业教育!但实际效

  果令人大跌眼镜!人们普遍看到的是现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度、道德水准的普遍严重下降!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我认为这里既有体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教育方式、教材等因素。比如体制因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要诚信,不能弄虚作假,但由于体制原因或其他人为的社会的因素,使学生和老师在某些时候不得不走形式、弄虚作假,以应付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者领导个人喜好等等,这些现象每时每刻都在教育领域普遍发生(当然其他领域也大同小异)。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的刻板、陈旧、说教味太浓的教条等因素影响,使我国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非常失败!我们这种体制和教育形式自身使它成为了形式主义的过场!这与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不用说培养大量良好的社会公民了!

  2.艺术素养教育,各领域的真正的大家,都不是死啃书本的人,他们大都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各方面的良好修养,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艺术素养对于一个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无庸置疑!而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要么不够重视,要么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总之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建议在学校加强艺术类教师的配备,另一方面,多开这方面选修课。

  《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素质教育等问题都将得到较好解决,教与学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篇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3年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3篇

  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篇1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教育事关民族的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也有点滴思考,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理念陈旧,对师、生的评价标准有偏差,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文艺素养不佳。现结合《纲要》的精神,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我个人3点浅薄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接受教育的意义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此转变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接受教育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人应该是有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而不是只会应付考试,而为人处事能力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因此必须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具体来讲,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差不能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虽然我们目前也有所谓的“德、智、体、美、劳”的一套评价体系,但众所周知,这一套已完全流于形式!现实是基本只看成绩,而且要看这个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回答问题情况、社会诚信记

  录、志愿服务情况、人际关系、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特殊才艺、创造力、科技发明等。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优秀学生比率、学生成绩提高程度等,还要看其教学、科研论文、成就、志愿服务、社会诚信、身心健康状况、综合素质等,这样评出来的学生和教师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和只会制造考试机器的机器!

  其次,学生所有素质的培养中,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整个民族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大大改进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教学方法,必须大力改进!抛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以及其他死板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愉快式教学,以真正打开学生思维;另外,多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中,设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并在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形成一种制度,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成为学校常规性工作。使学生在愉悦、轻松、和谐、健康的环境条件下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灵活思维、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修养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学校已经做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

  再者,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造力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1.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知识、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那他对社会大众就不可能有多大贡献,甚至起负作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公民意识教育,前者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良好品德,什么是不好品德,应该如何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后者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全体国民的一分子,自己的责任、义务,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进而良好的公民。我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不可谓不重视,实际是特别特别重视,有时甚至重视程度超过专业教育!但实际效果令人大跌眼镜!人们普遍看到的是现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度、道德水准的普遍严重下降!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我认为这里既有体制因素,也

  有人为因素、教育方式、教材等因素。比如体制因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要诚信,不能弄虚作假,但由于体制原因或其他人为的社会的因素,使学生和老师在某些时候不得不走形式、弄虚作假,以应付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者领导个人喜好等等,这些现象每时每刻都在教育领域普遍发生(当然其他领域也大同小异)。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的刻板、陈旧、说教味太浓的教条等因素影响,使我国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非常失败!我们这种体制和教育形式自身使它成为了形式主义的过场!这与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不用说培养大量良好的社会公民了!

  2.艺术素养教育,各领域的真正的大家,都不是死啃书本的人,他们大都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各方面的良好修养,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艺术素养对于一个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无庸置疑!而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要么不够重视,要么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总之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建议在学校加强艺术类教师的配备,另一方面,多开这方面选修课。

  《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素质教育等问题都将得到较好解决,教与学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篇2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通过纲要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这些思

  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

  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国家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篇3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

  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践行两大基本点:

  第一,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更加浓厚的争先创新氛围。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改革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二,树立教学新观念,做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启发者。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3年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多年酝酿、数易其稿,现已正式出台了。近期,在中心校的支配下,我仔细学习了《纲要》全文。作为一名小学的老师,我心潮澎湃、倍受鼓舞,感觉真正迎来了教化改革发展的春天!下面就我学习《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点滴心得体会摘录如下:

  一、优先发展教化,利国利民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均离不开发展教化,可以说教化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民族的将来。在《纲要》序言中就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化为本。教化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予着亿万家庭对美妙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化、提高教化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确定性意义。这也符合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更是实现老百姓对教化美妙向往的政策保障,制度保障!

  笔者认为,优先发展教化是应对当前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迫切须要,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迫切须要,是满意人民群众新期盼的迫切须要,是推动教化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须要,是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二、促进教化公允,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允作为国家基本教化政策。教化公允是社会公允的重要基础。”教化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让有限的教化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并打破现有的教化不公允现状,是老百姓的一大向往。教化公允是实现社会公允的“最宏大的工具”,好的教化、公允的教化,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化,是为多数人供应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化。

  但是这几年来,教化公允问题却任然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建设和谐社会,首当其冲的是消退教化中的诸多不公允。有权威专家认为,目前的国民教化显失公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化资源配置严峻不公。国家把大量的教化资源投向大中城市,而广阔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却经常被遗忘,师资匮乏,资金匮乏;

  二是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不光是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资源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同样是老师,同工不同酬,严峻挫伤了农村老师的工作主动性。;三是诸如招生制度、各种实惠政策上的不公允等。

  现在好了,《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正

  式出台了,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允作为国家基本教化政策”。这让咱老百姓盼望多年的教化公允,有了政策上的保障和依据。我坚信老百姓向往的教化公允不久将会得以实现!教化上消退卑视,建立公允,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

  三、提高老师待遇,保障教化质量的有力措施

  我在学习中留意到,在《纲要》第十七章第五十四条中提到:“提高老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老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老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老师绩效工资。”这对于广阔教化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令人激昂和心动的!

  谁都知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化,振兴教化的希望在老师。离开老师就无从谈起教化,更无法保证教化的质量!但是,老师也是人,他也要生活,也要赡养父母、孩子,维持家庭开支。所以,赐予老师工资待遇保证是保证老师工作主动性的最基本条件。近几年来,老师的待遇是有所提高,这是无所争论的事实。但也不得不承认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在劳动酬劳上的巨大差异。这也是影响老师工作主动性的一大因素。

  我们在学习《纲要》中看到国家将逐步提高老师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老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关切老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老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等政策。这些条款的提出,让我们

  农村老师倍感激昂,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发自内心的表示,要好好珍惜今日的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化教学实际工作中去,想方设法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保障教化教学质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四、不断学习、自我充溢,建设高素养老师队伍

  “严格老师资质,提升老师素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溢活力的高素养专业化老师队伍”。这是《纲要》五十一条中对今后老师队伍提出的要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老师待遇、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老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觉得,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化工作者,要以颁布《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专业学问学习和探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扩大自己的学问视野,丰富自我学问内涵,不断提升和熬炼自己的教化教学实力。老师也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在当今学问爆炸的花园中,勤奋地耕耘,吸取学问的花粉,酿出新时代的蜂蜜。为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老师做好学问上的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思想道德上,老师也应走在时代的前头,领先垂范,为人师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忠诚于党的教化事业,自觉为教化事业奉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时刻以“高素养专业化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问渊博、专业过硬的合格老师!

  总之,通过仔细学习《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真真实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教化的重视。《刚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的意者,表达了百姓的愿望,更是反映了广阔教化工作者的心声。《纲要》指明白将来十年的教化发展方向,摆正了教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实现教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下,在千千万万教化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在《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确指引下,我国的教化事业必将迈进更加科学的发展阶段;教化必将迎来科学的春天!

篇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它紧扣国情,实事求是,目的明确。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一、学校的发展要求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必要性

  我校的教师教龄都比较年轻,这样的好处就是教学有创新,容易接受新事物,做事敢于拼搏,有冲劲。但同时也暴漏出一些弊端,那就是缺乏教学经验,同时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学校的发展也要求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必要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飞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身为教师如果用昨天的知识来教现代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所以这种学习不只是我在进入课堂教书以前要做的事情,一个真正的教师总是在寻求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学校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规划纲要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强调改革,《规划纲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于深水区的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那就是:教育目前的供给水平,包括质量的水平,跟人民群众旺盛的需求以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专门人才的需求这两方面不太相适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成了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与时俱进和教育改革。我觉得想要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多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就要做到在课堂上除了讲解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给学生多讲一些课外的和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新闻以及媒体的体制等等,这样有助与学生在实习或是工作的时候上手快,接受能力强。并且要让学生尽早的"树立职业观念,不要什么东西都去尝试,每一样都学,但是每一样都不能坚持下来,这样到头来学生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自然而然的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我觉得作为专业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就业竞争就是人才能力的竞争,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这些素质会有助于综合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就会使学生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我相信,在这些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教育能够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事业,成为群众拥护的工程,我校也能够将“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的理念更好的发展下去。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2本周,我认真研读了学校组织学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及保障措施四方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使我无法一一详述。在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想结合自身,简单谈谈关于高等教育这部分内容的感想。

  首先,使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二页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注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个学生在纲要中被给予了很高的地位。

  记得心理学教材里有个例子讲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期待效应”,是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的例子。也就是说受到教师积极期待的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我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给与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这个例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之后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更加时刻地注意给学生期望和鼓励,而且效果很好。这学期伊始,很多学生还没从假期的闲散中恢复过来,甚至有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也变得散漫,上课不带书,不认真听讲,说话或睡觉。课后,我找了一些学生谈话,问其原因并表示出我对他们的期望及关心,他们当即表示认识到了错误,在第二周上课时都变

  得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在课前都主动举手背课文,使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更加深深体会到了对学生关心所取得的效果。

  其次,使我颇有感受的是第三十二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因材施教的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我认为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教师都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今年我带了八个大一的班,很快便感到各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都有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有的班基础不好的学生不占少数。另外我还有幸有一个高级班,是整个年级英语比较好的同学组成的,整体水平较普班而言要好很多。针对这个现象,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些适当的调整。例如高级班,备课时就要多准备一些内容,因为高级班的学生基础好,吸收、掌握知识比较快,所以能多出时间来讲更多的内容。并且在讲单词时,会给他们进行扩展引申,使他们能够在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剩下的七个普班,各个班的情况也都不太一样,有的整体基础好一些,有的则差一些。有的班整体英语水平都不太高,讲多了讲难了都吸收不了。还有一些同学则是对英语不感兴趣或一窍不通,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因人而异。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我就积极引导他们说,多让他们说对话。虽然有的时候他们只能说不两句,但我认为能说出来就相当于往外迈了一步,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英语的信心,使学生们在英语学习方面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认为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管学生的差异性而一味的“一视同仁”,恐怕会使好学生水平停留甚至后退,而基础差的同学也不会有太大提高,从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采取因材施教后,则是双赢的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第五十三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方面的感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问题。学习是持续性的,决不能因当上了教师而松懈下来,相反的,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我感到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积累、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备课时我找了很多跟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给学生扩展,好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每次课前都会教学生们几个音乐词汇,课下我会认真的在网上搜集音乐方面的资料,包括所教音乐词汇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对于像我这样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音乐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学习。自己在业余时间也经常看英语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的一些感想与体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希望国家出台更多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教育政策,而我也将会更加努力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努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3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

  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时刻践行两大基本点:

  第一,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更加浓厚的争先创新氛围。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改革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二,树立教学新观念,做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启发者。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5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通过纲要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6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育,民族振兴必先教育振兴,教育也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提出教育总体战略,深化教育发展任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措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深远规划。通过

  学习《教育发展纲要》,我们充分感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纲要说得很全面、很具体。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是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__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作为教师,必须关爱学生,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次学习,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铭记纲要的精神,尽职尽责做好份内的事,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后,收获很多,感受很多。在,能够这样清晰的感受到国家在未来10年对于教育的整体规划方向,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明确自己国家的教育特点和方向,改变观念,适应潮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

  从纲要上看,未来中国10年,教育大方向不变,在目前基础上做一些改革。某些改革,很有前瞻眼光的南校区里已经在试行或者考虑中了。作为教师当中的一名,理所应当为改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来艺术文学系刚刚一年,对于很多情况,也还在熟悉之中。目前来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较差,很需要老师来调动。现在的情况是,动手能力差,听课可以,让写就写不出来。正常一周一次的作业,在他们那里,两周能完成一个就不错了。

  到底怎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起来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主要是针对我们系):

  一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有的学生文学功底不够,还不了解如何去看书看电影。可以增加“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这个环节。也就是所谓的讲书和拉片子。到后来,发展到让学生来主讲,看看能讲出来多少,刺激一下。

  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量。不读书,就写不出来好东西,这是必然道理。现在的学生心里浮躁,看不进去书,就需要强制手段去读书。因此建议增加阅读课,老师开书单,定期进行面试,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种课不需要上课讲述什么,让学生看书就可以,写读书笔记。阅读课的成绩与专业课相同,学分一样,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了。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现在也给开书单,但是因为不记入期末成绩,学生就偷懒不看。

  三是定期进行作品竞赛,建议学校给系里增加一点这样的奖金。每个学期,在每个班级里选出两名最优秀的作品(歌词、舞台小品、影视小品均可),进行物质奖励。没竞争,也就没动力。奖学金奖励的是总体的学科成绩,再有个专业成绩的奖励,学生就会加倍努力了。这次系里举办的作品展示,就特别好,参加展示的同学,都会觉得很骄傲。像这样的活动,期待以后多举办。

  另外,现在招生比较困难,考生素质不高,学苗不好。现有的4个年级的学生,一年比一年数量少。今年来考试的学生,好多是为了多弄几个保险才来的。真的喜欢文学,想考文学系的不多。但是这样的考生在全国肯定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宣传得好,学校教育上去了,出名了,就一定能招来好学生。

  最近学校在商讨在附中开设专业课的事情,知道了之后很兴奋。这无疑是在为我们自己培养后备力量。毕竟文学专业需要文学功底,需要对文学的热爱,早点培养这样的好苗子,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希望能在社会上多造成一些影响,多宣传,如果有这样的培养学校,老师们去给上上课也非常好。

  关于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行动,百万市民进校园,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对于文学系,我觉得可以着眼于中小学生,在他们当中培养文学爱好者。如果让他们来校园不方便的话,可以跟一些中小学达成协议,老师们定期去给学校的文学社上课,当然,我们的在校生也可以去,顺便培养一下他们的实践能力,侧面督促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是非常好的。

  艺术文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很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现在国内影视剧的发展很稳定,也急需优秀的编剧人才。从市场和时代角度说,文学系都不落伍。目前我国在影视文学这块,能做到非常专业的,只有那几个知名的老牌艺术院校。如果南校区的艺术文学系能在新兴同类专业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国家的教育规划,是未来10年的。我们南校区,也应该把眼光定在10年以后,逐渐的,一步一步的,把南校区打造成一个精品校园,有一流水平、一流学科的知名大学。期待中!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

  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学习了整整42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们不仅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同时对教育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也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证据,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在《纲要》中,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任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如此一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在为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做一份努力,我们所培养的“2+1”学生、包括我们所推出的各定向班学生、我们所培养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方面完全是遵照此纲要而实施,正是在响应国家号召——健全多渠道投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发展!同时在面对农村学生、民族学生,学校各项优惠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全符合《纲要》所提出的国家针对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扶持方向!因此,我们的工作是伟大的,我们的工作是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做强做大科园职业教育!

  其次,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该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应有效衔接。现在的毕业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多,各大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但是就

  业问题也是一直不能很好解决的头等大事,这成为学生以及家长最关注的问题。现在是读书容易就业难,所以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应该是所谓“差生”、“高考落榜生”的避难所,应该对优秀学生形成吸引力。比如,师资力量强,专业设置比较新颖、前沿,就业率高,这些因素必将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所以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办得有特色,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学到技术。其次在管理上我们也要大下功夫,毕竟来我们学校读书的学生都是没有很强的自律能力,需要老师与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配合才能够管理好,所以除了在学习上关心学生以外还要从生活以及心理关心学生关注学生,不能让他再有在高中时候被老师忽略的感受,要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这样对于学生的管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应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我国现在技能人才缺乏,大学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找不到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在家“啃老”,造成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极大浪费。所以我们学校要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直接化,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让学生熟悉行业、融入行业,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职业培训等方式,积累实际动手经验,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学习和实践落到实处,把促进就业作为目标,投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定会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成为重大的一部分。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国教育的重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纲要的内容有血有肉,时效性很强,各条都针对现实教育里的问题,制定了周到的策略。内容有的放矢,浅显易懂,行文流畅,脉络分明。纲要涉及到教育中的各种各样问题,如教育体制落后,缺乏灵活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方法单一,不够丰富,中小学生作业过多,减负是越减作业越多;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高素质的创新性、综合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与社会脱轨;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投入产生了教育不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内容在时常见诸于报端,是社会的公众话题,我也有所关注,以下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应该就是推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减负谈何容易。要推行素质教育,首当其冲,应该改革考试制度,不能让分数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不能让无数具有棱角的学生进了学校,都以圆形这样的成品走出学校。教育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否则,减负只能是空谈。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毋庸置疑,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是经过立法的,地位不可动摇。在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国家仍需加大力度监督,建立和健全教育监

  督机制。邓小平同志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用在教育立法监督方面,也是可以的。好的教育制度可以使坏学生变好,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学生变坏。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投入,只有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才能谈得上巩固。

  作为一个教师,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学生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4月21日我们声乐教育系组织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内容,在学习中我了解到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要将继续教育纳入各行业、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同时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其次在教师的建设方面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国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流动调配等职能。

  以上就是我本人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理解和体会,我也一定会将这次学习的主要心得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使我院的教育体制工作更加充实和完善。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1按学院要求,我系于4月22日中午系部例会上,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是本人经认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将明确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基本政策取向,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纲要》刚刚公布时,就十分引人关注。近月来,自觉的收看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对纲要的读解的很多期节目。在院长布置学习之后,自己对《纲要》又进行了认真的研读。读后深深的感到《纲要》充分分析和评价了我国教育的现状,并详细地制定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为未来的工作制定了方针政策,指导教育工作的前进方向。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讲,《纲要》中尤以第七章关于“高等教育”的两部分内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我们联系的最为密切。__中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

  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纲要》计划到,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实际上这与我院的办学宗旨:“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是完全吻合的。__中还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对于像我们系以年轻的教师为主的集体来说,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以“让音乐舞蹈走向大众”为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下,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理念也不断得到更新。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10年发展历程中,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不断调整办学思路,逐步形成“先育人后教书”的教育理念。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加强教学考评、强化教育育人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遗憾的是学院一部分教师把这个职业当成一个养家户口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责任心,忽视了“育人”的根本。

  如果把教育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行业,那么教育的消费者就是学生!一个教师是否教的好,学生的反馈应该要占很大的比重,但这种比重无法在现有的考评体系里面真实的反映出来,就算有这方面的条款,也是比重轻或者无法真实反馈。

  现在有些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淘汰制,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有上进心。但我觉得更应该对教师进行淘汰制,而不应该对学生实施淘汰制,学生是消费者,花钱来学习,学校就有责任教育好,可以对学生实行末位刺激制度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不想学习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老师授课太乏味,没有工作经验的老师只会读课本,也难怪学生不想听。教师在教学之余,不能放弃对本专

  业的继续深造,应不断的学习。补充新鲜血液。如果你有一桶水,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与学生一杯水。

  对于任课老师,也要根据专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中国学生的普通现象是不积极发言,这是缺乏自信和自我思维的一种表现。所以教师更加需要从日常的教学细节中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工作的各种能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教师用心授课,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进而认真学习

  建议在今后的师资考评里面,要突出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以及往届毕业生对教师的评价,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不断的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有爱心和责任感!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这句话在当时的低落时期给与美国民众以极大地鼓舞。过去的美国普通百姓尚且有如此的爱国之心,何况先今的中国教师呢?更何况是在国家给了我们教育以极大支持之后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履行好我们的职责。每一名管理者要把办好学校,伴有特色的学校,提高教学水平作为目标。扎扎实实的做好基础性工作;每一名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教好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校的职工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2本人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

  《纲要》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纲要》指出,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有的生命个体,各有差异,也各有志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成长的步伐。

  《纲要》中还指出课堂教学应改进教学方法,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始终。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之一。学生能乐学、爱学,最终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只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

  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再创造。我想,这样做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要认真贯彻学习纲要精神,不断的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成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3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它紧扣国情,实事求是,目的明确。

  规划纲要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强调改革,《规划纲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于深水区的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平常常规的教育部门自身难以一时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希望通过动员全党全社会把这些处于“深水区”的难点热点问题能够找到破解之策。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二、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三、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

  四、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句话,教师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要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14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教育事关民族的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也有点滴思考,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理念陈旧,对师、生的评价标准有偏差,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文艺素养不佳。现结合《纲要》的精神,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我个人3点浅薄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接受教育的意义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此转变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接受教育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人应该是有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而不是只会应付考试,而为人处事能力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因此必须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具体来讲,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差不能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虽然我们目前也有所谓的“德、智、体、美、劳”的一套评价体系,但众所周知,这一套已完全流于形式!现实是基本只看成绩,而且要看这个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回答问题情况、社会诚信记录、志愿服务情况、人际关系、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特殊才艺、创造力、科技发明等。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优秀学生比率、学生成绩提高程度等,还要看其教学、科研论文、成就、志愿服务、社会诚信、身心健康状况、综合素质等,这样评出来的学生和教师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和只会制造考试机器的机器!

  其次,学生所有素质的培养中,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整个民族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大大改进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教学方法,必须大力改进!抛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以及其他死板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愉快式教学,以真正打开学生思维;另外,多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中,设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并在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形成一种制度,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成为学校常规性工作。使学生在愉悦、轻松、和谐、健康的环境条件下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灵活思维、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修养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学校已经做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

  再者,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造力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1.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知识、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那他对社会大众就不可能有多大贡献,甚至起负作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公民意识教育,前者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良好品德,什么是不好品德,应该如何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后者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全体国民的一分子,自己的责任、义务,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进而良好的公民。我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不可谓不重视,实际是特别特别重视,有时甚至重视程度超过专业教育!但实际效果令人大跌眼镜!人们普遍看到的是现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度、道德水准的普遍严重下降!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我认为这里既有体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教育方式、教材等因素。比如体制因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要诚信,不能弄虚作假,但由于体制原因或其他人为的社会的因素,使学生和老师在某些时候不得不走形式、弄虚作假,以应付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者领导个人喜好等等,这些现象每时每刻都在教育领域普遍发生(当然其他领域也大同小异)。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的刻板、陈旧、说教味太浓的教条等因素影响,使我国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非常失败!我们这种体制和教育形式

  自身使它成为了形式主义的过场!这与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不用说培养大量良好的社会公民了!

  2.艺术素养教育,各领域的真正的大家,都不是死啃书本的人,他们大都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各方面的良好修养,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艺术素养对于一个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无庸置疑!而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要么不够重视,要么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总之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建议在学校加强艺术类教师的配备,另一方面,多开这方面选修课。

  《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素质教育等问题都将得到较好解决,教与学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推荐访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改革 规划纲要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