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工作情况汇报(2022年),供大家参考。
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巫溪县北部,与中梁乡、大河乡、长桂乡接壤,镇政府位于东经109°31'、北纬31°35',属原西宁区公所驻地,距县城34公里。是市级卫生镇、市级文明镇、市级安全社区、国家二级综合文化站,荣获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全镇辖9个村2个社区,74个社,6337户17839人,其中农业户4440户14341人(依据公安户籍)。全镇幅员面积达218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3平方公里。西溪河自西向东从辖区中部横贯而过,南北两岸均为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耕地面积31264亩,林地面积229756亩,草地面积13092亩,森林覆盖率68%,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
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我镇上接“天线”、下通“地气”,总结提炼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成5个“两”,即:把握“两总”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以脱贫攻坚为工作总揽;锁定“两区”定位——生态效益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推动“两化”进程——按照“山上种烟养羊、山下砌屋造房”设想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两个布局”——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落实全镇产业发展布局和城乡建设规划这“两张蓝图”;强化“两个保障”——党的建设和安全稳定。
(一)特色效益农业做实做优,支撑脱贫增收持续发力
我镇确立了“1+3”产业格局,以烟叶为主导,以山羊、林药、大鲵为特色。当前,主导产业基本稳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1.烟叶生产全县“龙头”。按照种植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我镇自2012年起种植考烟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培育了4个1000亩村和1个500亩村。2016年种植烤烟5289亩,总产可达144万斤,总产值在1750万元以上,连续三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产值第一,坐稳了全县的“龙头交椅”。“烟农富、财政富,改善水和路”,每年烟农的现金收入均在1700万元以上,财政返税100万元左右,四年来硬化公路70公里。烟叶生产还推进了我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其它产业提供了现成的发展样板。
2.草食牲畜做大盘强。当前,我镇全年存栏山羊3.2万只,发展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种羊场2个、扩繁场10个,100只以上养殖户46户、50只以上69户、50只以下581户,并加快了石门山羊养殖小区建设,全镇山羊养殖户占全镇农户的15.9%。据统计,2013年时全镇山羊养殖量不足5000只,纵向比较4年时间增长了6倍。此外,全镇养牛4180头。
3.林特经济蓄势待发。核桃发展卓有成效,目前全镇共有核桃1万余亩,2012年在地面积3000余亩,2014年在金狮八步云种植示范基地2000余亩,2015年通过退耕还林种植5300余亩。特色种植试点示范,种植清脆李5185亩、青花椒1000亩、猕猴桃500多亩、油牡丹400亩。药材发展形势喜人,药材在地面积达到4000亩,其中:订单种植苍术500亩、发展党参1500亩、三木药材2000亩。2016年,我镇还将实施退耕还林16000余亩。
4.水产养殖独具特色。一是大鲵,XX特产、盛产加原产,有1个协会、2个公司、3个专业合作社,养殖户300多户,存量达3万尾,建立了大鲵产地直销批发市场,与湖南点鲵成金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二是洋鱼(裂腹鱼),有人工养殖水面达2000平方米。
(二)城乡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1.农村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全面解决了吃水难和很好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我镇农村公路总长近300公里,2012年时仅有硬化路三条计18公里,自2013年以来实施了烟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当前累计达到88公里。几个烟叶基地村主干道基本实现了通畅,此外宁桥、XX、金狮、龙安完成了40公里人行便道的硬化。过去我镇建制调整时“三村合一”普遍存在,“十二五”重点只解决行政村通畅,而撤并村的通畅问题还亟待解决,我镇将在“十三五”中极力争取。
前些年,我镇农村吃水难的问题很突出,当前已基本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农户通自来水率达90%以上。2015年XX集镇水厂已建成投产,2016年实施了XX村、XX村、XX村、XX村等4个村的安全饮水提升工程,进一步保障农户安全饮水需求,至此我镇“吃水难”已成为历史。
2.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成效显著,促进搬迁助推脱贫推进城镇化
我镇充分利用脱贫攻坚的政策优势,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引导人口有序迁徙,力争形成以集镇为中心、以公路干线为轴线、以村庄为聚集点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步实现“山上搞生产、山下过生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我镇规划了“一大四小”的集中居住点建设:“一大”是指集镇上的集中居住点,建设的1号地块占地28.9亩,建面35700平方米,住宅232套、门市95间。当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基础设施配套一一齐全,该居住点规划起点高、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好、市政设施齐全、整体形象优、群众口碑好,必将成为XX镇乃至西宁片区的“观音桥”,目前已销售50%以上。“四小”是指四处村级的集中居住点建设:一是桔林村居住点,规划的25户已建成23户且全部入住,该点最成功的地方是入住率高,无后遗症;二是金狮村白马歇居住点第一期15个户全部建成入住,第二期拟再建25户左右;三是龙安村居住点,已完成河堤、公路、过沟桥等基础设施,第一期15个户正在建设之中;四是XX村大水社居住点,已有10余户正在建设之中。以上集中居住点的成功建设,为我镇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梯级搬迁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好的实践。
(三)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确保如期实现越线摘帽销号
我镇新一轮扶贫的贫困村有5个,分别是宁桥村、XX村、桔林村、上栈村、石门村,建卡贫困人口有786户2916人。2015年减贫192户607人,实现宁桥村脱贫销号;2016年减贫499户1955人,实现上栈、石门、XX等3个贫困村脱贫销号;2017年拟脱贫95户354人,实现桔林村脱贫销号。我镇严格对照“解决八难、实现八有”标准,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精准施策,重点强化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1.精准识别对象,精准到户措施。准确采集农户信息,精准对象识别;细化到户脱贫方案,精准到户措施;深入开展数据比对,精准对象甄别。
2.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攻坚氛围。通过组织开会、入户走访、文艺表演、政策培训、制作标语宣传专栏等形式,营造全民参与脱贫攻坚氛围。
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稳定增收。引导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全镇“1+3”产业发展,贫困户种烟87户,占种烟户的41%;贫困户养羊145户,占养殖户的20.5%,占贫困户的18.3%;2015年和2016年实施退耕还林2.6万余亩,涉及建卡贫困户570户。同时,我镇又根据每一个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发展一些“短平快”的增收项目。
4.整合各方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一是村级道路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年来新修公路14公里、硬化公路15公里、新修人行便道30公里、即将硬化20余公里;二是近两年来实现了人畜安全饮水全覆盖;三是电力通讯网络得到全面解决。通电率100%,通讯信号基本全覆盖,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所有的村都通互联网。四是近两年来共投入50余万元对XX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翻修、添置必要设施,优化了入住五保老人的居住环境。
5.实施扶贫搬迁,消除农村危房。近3年来,我镇完成异地扶贫搬迁280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750人。我镇先后启动建设了集镇居住点及XX、桔林、金狮、龙安4个村级集中安置点。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我镇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701户,其中C级301户,D级400户。
6.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资金监管。科学规划扶贫项目,积极争取行业部门配套资金投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强力推进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当前,每个村200万元的财政资金项目全面完成并组织了验收。
7.强化帮扶措施,注重帮扶实效。明确结对帮扶责任,确保落到实处。文化委帮扶集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尽心尽力开展帮扶活动。
8.加强组织领导,锤炼镇村干部。充实镇村脱贫攻坚工作力量,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
(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1.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注重干部能力培养。一是加强镇党政班子建设。要求班子成员练好“能说、会写、善思、实干”的基本功,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党员干部。当前,新一届班子有新的气象,各成员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二是加强脱干队伍建设。我镇一贯坚持“以共同的信仰指引人、以美好的愿景激励人、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以真挚的情感凝聚人、以完美的人格影响人”的带人理念。镇机关职工呈现出风正、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年长的老当益壮、年轻的敬业爱岗。三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我们通过召开会议、个别约谈、集中培训、下村调研、明察暗访、案例警示等形式,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
2.聚焦工作作风改善,切实服务人民群众。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全镇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极大改善。镇机关实行了指纹签到,落实了应急值班和假日值班,工作秩序井然有序。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了“条块”分解,加强过程督查,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实。以规范镇村两级服务群众体系建设为突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行使用了群工系统,实施村级办公室值班制度,每个村都安装了网络摄像头,可以随时在手机app上检查村办公室值班情况,建立健全了便民服务体系。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了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明确了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并列出了各自的责任清单,签订了责任书。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邀请县纪委和县检察院的领导来上廉政课,利用身边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对村主要领导和新任干部进行廉政约谈,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全力以赴治理大操大办,整无事酒得到有效遏制。
4.精神文明亮点纷呈,展现了我镇软实力。一是创建并保持了众多的荣誉,并在争取更多更高的荣誉。市级以上的荣誉有:市级文明镇、市级卫生镇、市级安全社区、市级环境友好型社区、市级非物质文化之乡、国家级二级综合文化站,正在创建市级生态镇(2013年因没建污水处理厂而搁置)。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我镇“好婆媳互夸”得到市县领导好评,并引起主流媒体深度关注;我镇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传承和本土文化挖掘成效显著,农民艺术团每年巡回演出20余场次,2016年在全县比赛中获第一名,每年庆七一等活动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我镇教育群众满意、上级首肯,XX小学、西宁中学在全县名列前茅;我镇社会稳定人民平安,无属于我镇责任的重大安全事故。
(五)正视问题倍加努力,补齐短板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我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产业有待做大盘强。烟叶生产受到计划指标限制难以扩模;山羊、药材基础弱,还没形成规模,还需要从增量和提质上下功夫。产业发展还需要从建立示范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家庭农场、提高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加以引导。
2.城镇化推进难度大。集中居民点1号地块建设遭遇政策瓶颈,乡镇一级无法逾越;3号地块建设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难以顺利推进;集镇管理难度大,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市政管理因乡镇无执法权而难以有效治理。
3.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农田水利、道路交通、集镇建设、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群众期盼大,一时还难以解决。
4.矛盾纠纷较为突出。土地、林地管理上因历史原因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工程建设中的矛盾纠纷较为突出,新出现的信访问题难以搁平,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
5.财政收支难以平衡。本级财力有限,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上级投入钱随项目走,一时难争取到的项目就无法解决群众需求。同时,争取到的项目只解决了建安直接费用,要组织实施还有许多间接费用需要自筹。
6.信息宣传成为短板。我镇埋头做事不少,对外宣传不够,政务信息欠缺,作为中心镇,所作工作对外没有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镇党委、政府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请求事项
(一)请求关注集中居住点的政策瓶颈
我镇集镇集中居住点是渝府办〔2015〕24号批准的以接纳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人口为主要任务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8.9亩,实际建成35700余㎡,住房232套、门市80间(套),可安置1000余人,现已竣工。当前遇到的政策瓶颈是:用地由原来规划的集体性质转为当前必须按房屋建筑占地11.78亩购买地票作国有性质,增加地票费、配套费、交易税等建设成本600万元,无人为此买单,造成房产手续一直无法办理。再者,搬迁户的户籍若不农转非,将无法落户该点内。而县上的政策是将房产证办理和户口迁移作为兑现搬迁户的补助资金的前置条件,造成搬迁户已实际入住反而还不能办证、迁户、领补助的具体困难。
(二)支持“天生桥乡村旅游暨茶园子—石门观光农业园”建设
为了将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我镇提出了建设“天生桥乡村旅游暨茶园子—石门观光农业园”的设想:以天生桥农家乐为中心的沿河两岸区域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区域(包括XX村“茶园子”和河对岸老石门)。这一块区域搞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青山绿水生态好,二是有微型天生三桥的地质奇观,三是有王莽追刘秀的历史传说,四是沉淀深厚的巫文化、本地文化和农耕文化,五是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和广袤的山林资源可以利用,六是地处全县“两环一线”的大旅游的S301道上。此处可定位为外地游客的旅游驿站(歇脚、就餐)和本县游客乡村游的目的地,也可作为从城口到巫溪这一线方便市上领导调研的地方来重点打造。所以,请求县上将此处纳入环中梁水库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之中并策划一定的项目进行支撑,也可以作为生态效益农业的示范点进行打造。当前我镇已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规划,并启动了部分的建设。
(三)请求增建XX镇敬老院公寓。由于XX镇中心敬老院现居住老人均为男性五保户,之前有女性五保户入住,但因生活习惯有差异,不能共同居住,为了提高入住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特申请增建老年公寓用于解决女性五保户的居住问题。
推荐访问:乡镇 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工作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