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2-10-20 08: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校园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逐渐被改变,媒体环境的变化为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高校校园建设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文化建设的新环境,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积极应对策略,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对策

从千里马送信到电话连接再到可视化语音系统面对面交流,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其便捷、有效、即时、自主的特性,占领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最受追捧的交流方式之一。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培育阵地,信息、文化的交流互动和分享传递必然促使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环境融入每位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带着时代信息的高速碰撞、累计与翻新,校园文化随之迎来一场悄无声息的新变革。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早出现于1976年,是由美国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提出的。这是继互联网出现之后,被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的新名词之一。“知网”数据显示,中国文献对“新媒体”性质、特征有具体描述的文字大概出现在1986年冯昭奎的《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一文,他指出:新媒体就是新的传播信息的媒体、工具,包括卫星通信、光纤图像通信、传真、计算机网络、双方向有线电视、文字广播等,这些传播信息的新工具具有十分灵活而多样的功能,其中有些功能是跨越传统媒体的分类的多重功能[1]。伴随信息技术与媒体的双向结合与演进,各种形态的“新媒体”陆续问世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媒体的普及,逐渐给新媒体的概念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定论。即: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2]。

2.新媒体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交互、即时、延展、融合、分众的特点。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对等传输上,受众不再仅是信息接受者,也能同时转换角色反馈、传播并发布信息。即时性表现在信息的速度与内容上,新媒体能第一时间把真实事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确保信息不过滤、不失真、不延时。延展性是指新媒体所携带的信息量不再是单一的独立事件,人们点击新媒体所接受的信息往往具有连载功能,点击一个信息就是打开一个信息库。任何一个信息源都能被重新编辑、增删修补并作为新的内容再次转发。融合性则更好地体现了新媒体新的特点,是指新媒体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基础,有效整合信息形态、传输渠道,接收终端,让受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有理想媒体服务的特点。分众性是指新媒体不再局限于点对面的单一传播方式,还具有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分众传播效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和要求。

二、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首先,新媒体为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提供了便利。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以网络为依托,依靠电子技术存储文化资源,运用多样化信息形态,如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精准传递信息内容,这种多维度的展现方式极大增加了信息获取量,有利于资源共享,避免了传统纸媒传速慢、载体厚重与分配浪费的缺陷,为校园文化建设节约了成本。同时,新媒体能智能化升级换代,无限量更新前沿文化讯息,凭借新媒体师生能检索个体任何所需内容,有利于文化传播的自由与高效。另外,新媒体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帮助,教师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形式,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其次,新媒体为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信息化速度急速提升,师生涉猎的学习内容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领域,有效拓宽了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国度、地域、校区的差异,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各种优势学科、发展理念重新融合,为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源泉,为校园文化注入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再次,新媒体让校园文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新媒体的出现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载体,有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户外大屏幕、触媒等的技术支持,使校园活动开始有了隔空交流,自主性、创新性明显增强。大到整个校园,小到每个寝室都有独立的活动圈,每个独立的活动形式都能以可传输的方式活跃在新媒体上,正面内涵式文化活动的开展及主媒平台的(校园网、微信平台、QQ等)打造、引导,极大创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建立新媒体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新常态。

新媒体有利于促进校园主体的交流互动,便于创造更加民主、和谐的文化环境。新媒体的交互为师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間,师生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创意通过新媒体展示出来,不论是实名真人秀还是匿名思想、情感释放,都从对个体的保护出发,将校园人从固有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思想、行为在“被阅读”、“评论”、“点赞”的过程中获取更多关注意见,调整价值取向,增强自信心。双向的言论自由与真实展现,使师生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为校园文化贴近师生生活实际、传递理想价值导向提供了平台。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冲击了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新媒体影响下,随着文化圈的不断扩大,高校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外来文化、社会文化等多元信息在新媒体的延展,让原本单一的传统文化建设工作突破了固有的传导模式,外界观点、舆论导向的引领使大学生思想脱离了校园人身份的束缚,让他们对正确的核心文化价值产生怀疑,容易导致不同个体在大是大非的选择问题上摇摆不定,难以准确把握正确的主流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矛盾。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本身不具备识别功能,在没有监管的条件下,不法分子极易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对负面内容加以掩饰传播,从而削弱校园主流文化的主导权。

新媒体可能削弱传统校园文化教育方式的效果,加大监管难度。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政治文化素养,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媒体新技术,能通过新媒体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学生观念与态度,引领学生接受正面文化的引导。一旦任何一个环节落后于受教育者,或监管不到位,则会不利于双方的深度交流,导致正面效应停滞,使之偏离校园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能量,但是高频应用使大学生对其产生过度依赖甚至迷恋,导致学生习惯依靠新媒体的热点事件处置导向来对焦个体面临的种种问题,削弱了个人辩证独立的思考能力,久而久之降低了个体的识辨能力,出现选择犹豫、选择混乱。

三、科学利用新媒体环境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1.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并进,实现文化建设双向发力。

高校应充分利用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传播权威主流讯息,保证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一方面,保留传统媒体在宣传工作中对国家、社会、学校主流价值思想的统领,做好校园主题文化的系统专栏设计与发布,提升报道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夯实传统媒体话语权。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融合关注度高、社会效应强大的热点事件、新闻等,在校园网、微信平台等官方媒体进行再解构、剖析,形成平台间交错牵引的正确导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2.坚持主流思想引导,增强辅助媒体的公信力。

坚持以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抓手,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空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融红色文化、学术论坛、文化艺术、团学活动等多样性于一体的官方媒体内容。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聆听学生群体诉求,适时调整教育引导方向,凝心聚力,建立全方位的符合学生特点、感染力强的多样主流辅助媒体公众号,多途径展现高校特色、凝聚精神文化、师范榜样力量、传递时代气息,合力提升高校媒体建设的公信力,增加点击量,推动主流价值的全面覆盖。

3.打造专业新媒体建设队伍,提升师生的媒体素养。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对新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首先要增强高校教师的媒体意识与学习意识,以及运用媒体新技术的能力,紧跟时代的形势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学习,研究、解读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问题,形成有效解决方案。其次要把媒体素养教育纳入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等方式,为学生思想意识筑上坚实防线。

4.加强新媒体用网管理,引导舆情传播。

高校应及时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规范新媒体用网行为,引导学生实名上网,文明上网。积极掌握学生信息获取渠道,观察学生用网动态,熟悉高频用网软件,监控用网行为,加大信息甄别力度,防止不法信息入侵。对无法及时制止的不良信息,要安排专门渠道进行疏解,及时还原真相,引导学生理性、客观看待事实,防止信息负面效应扩大化。同时,及时更新官方网站建设内容,丰富精神文化内涵,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升趣味性与吸引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冯昭奎.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机械与电子,1986(05).

[2]包巧英,周德宝.有效利用新媒体,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J].湖南醫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4]庞国庆.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5]刘红旗.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

[6]杨东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构建探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6(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6C0796。

推荐访问:高校 环境 媒体 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