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乡村校长“亚克西”

时间:2022-10-20 14:25:02 来源:网友投稿

2009年12月10日清晨,新疆轮台县哈尔巴克乡白雪纷飞,寒风凛冽,天气分外的寒冷。但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住当地群众的脚步,听到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尼亚孜·尤努斯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的消息,人们冒着风雪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这位可敬的维吾尔族校长送上最后一程。洁白的鲜花丛中,尼亚孜·尤努斯的遗像含笑注视着爱他的和他爱的人们。

49岁,他倒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

2009年12月9日,像往常一样,尼亚孜·尤努斯早早就从城里的家中来到学校。这些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来到学校后,都要在校园里转上一圈,检查学校的环境卫生,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每一个角落他都不会放过。那天,他在校园里“巡视”,见到地上有纸片,他便俯身拾起放入垃圾箱里。离上学的时间还早,他又看了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最后站在教学楼前,望着校门口,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上午,尼亚孜·尤努斯连开了几个会,对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两基”展板收藏、校园广播维修等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参加了二年级双语班教研活动。

下午17时许,他突然感觉心脏有些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抽痛。安排好相关工作后,他来到县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他,不能再劳累了,应该卧床休息。尼亚孜·尤努斯却放心不下工作,想着以前也有过心脏疼痛的经历,都挺过去了,于是对医生说:“我是体育专业出身,没事!”就又回到了学校。

晚上,尼亚孜·尤努斯没回家吃饭,一直加班到晚上12点多,回到家,他感觉有些不舒服。凌晨一点多钟,他的心脏开始剧烈疼痛,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妻子将他送进了医院,医生询问时,她才知道丈夫的心脏一天里已经疼过三次。医生检查后,赶紧给他开心电图检查单,可是还没来得及去做,他的心脏就永远停止了跳动。

他没有想到,这次他没有挺过去,忙碌的他不得不永远停下来了。让人惋惜的是,走的这一年,他才49岁。

无怨无悔坚守在农村学校

7年前,尼亚孜·尤努斯从县教育局调往哈尔巴克乡总校担任校长,从城里到乡下工作,他没有任何怨言。他曾经跟同事说,农村虽然没有县城繁华,但那里是干事业的地方。“我热爱乡村教育事业!”这是尼亚孜·尤努斯在回答别人关于他为什么不调回城里的回答。

3年前,尼亚孜·尤努斯被调到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校长,这一调动让他的很多朋友不解:他为何不当总校校长,反而跑去当一所分校的校长呢?而且,这所学校办学条件差,除了一栋教学楼外,连宿舍和食堂都没有。按道理,工作出色,应该提拔才对,而这次调动,尼亚孜·尤努斯在职务上却是不升反降。

尽管如此,尼亚孜·尤努斯并没有怨言。他心里最清楚,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把自己调来当薄弱学校的校长,是希望自己能够把这所学校建设好,造福农村的孩子们。面对怀疑的眼光,尼亚孜·尤努斯总是一笑了之。他曾经在聊天时跟同事艾斯卡尔说:“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现在农村学校需要我,我一定要来,在农村学校工作,一样能干出成绩来。”

在农村学校工作7年时间,尼亚孜·尤努斯从未向组织提出过要离开农村。在他的努力下,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双语教学走在了全县前列,一、二年级已经全部实现了双语教学。这对于2008年秋季才开始开设双语班的乡村学校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学校双语师资不足,他就和老师们一起学习双语,并派教师参加各类双语培训,使学校教师的双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办学条件简陋,他就多方筹资,给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孩子建食堂、添置床铺,解决孩子们中午吃饭、休息等生活上的困难,切实为农牧民解除后顾之忧,减轻了农民负担。

在沙漠边缘建花园式学校

3年前的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学校连个操场都没有,校园里杂草丛生,没有树,也没有花。如果不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很难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尼亚孜·尤努斯面对的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尽管条件艰苦,他也没有退缩,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的面貌,把这所乡村学校变成花园式学校。而要把这个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并非易事。没有宽裕的资金,没有多余的人力,怎么办?尼亚孜·尤努斯为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思考再三,尼亚孜·尤努斯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操场建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活动的空间。修操场要用到推土机,尼亚孜·尤努斯一打听,雇推土机一个小时就要300元,太贵了,这让他无法接受。为了省下这笔钱,他找到自己的亲戚,希望他能免费帮忙。好心的亲戚缠不过他,只好答应帮忙。仅此一项,尼亚孜·尤努斯就为学校节省下近万元。紧接着,他动员教师参与平整操场,铺设草坪,他自己也是没日没夜地在操场上忙碌。

“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学校雇的民工呢,全身是泥,鞋子湿透,一点也不像个校长。”学校老师说,那段时间他整天都呆在工地上,一刻也闲不下来,平地、畫线、浇水、植树,很多事情他都亲历亲为。

在尼亚孜·尤努斯的带领下,仅用了20天时间,一个标准化操场就建了起来。校长和老师们的共同付出,为学校节省下了4万余元。这对于农村学校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建好操场,尼亚孜·尤努斯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想在校园里种上漂亮的花。“只有校园漂亮了,孩子们才更愿意到学校来读书。”尼亚孜·尤努斯常常这样对老师们说。

他到市场上一问,校园用的花盆一个就要300元,这让他不得不另想办法。后来,他想到利用旧轮胎制作花盆,既省钱又特别,于是买来各色油漆,把那些“花盆”刷成五颜六色,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兴奋不已。只要一到春天,校园里的100个轮胎花盆里就开出绚丽的花朵,这也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学校更美丽,尼亚孜·尤努斯还组织学校美术教师自己动手绘画,自己动手制作校园雕塑,建起了葡萄长廊、文化长廊等,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成为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有名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81亩,硬化面积9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423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48%,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38%。“如果不看周围的粮田,在校园里,根本看不出这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校园环境太好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说到校园的美丽,语气里都会透露出一种自豪。

他把学校放在了第一位

站在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园里,看到这所乡村学校美丽的校园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古丽尼莎的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由于在县城上班,工作忙碌,3年来,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丈夫尼亚孜·尤努斯工作的学校。

在妻子古丽尼莎眼里,尼亚孜·尤努斯是个“不顾家”的人。

“他总是很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古丽尼莎流着泪说,“他把学校看得比家还重要。”

自从2007年尼亚孜·尤努斯调到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当校长,他早上起得更早了,晚上回得也更晚了。

“说实话,那3年时间里,我对他很有怨言,平时不能照顾家也就算了,可是周末他也总是呆在学校”,古丽尼莎说,“他总是说学校工作忙,脱不开身。”

3年时间里,尼亞孜·尤努斯几乎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有一次,女儿提议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散步,尼亚孜·尤努斯抱歉地对她笑笑,委婉地拒绝了,他实在太累了,不想再挪动半步。他靠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会儿,直到女儿和妻子散步回到家,他才缓过来。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妻子、女儿眼里。

如今,看到这个花园式的学校,古丽尼莎明白了丈夫为何早出晚归,为何每天都那么疲惫。她一边抹泪一边对记者说:“我现在理解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所乡村学校,为了这里的孩子。”

尼亚孜·尤努斯为学校的发展奔波忙碌、殚精竭虑,他的同事也是有目共睹。

哈尔巴克乡中心校校长艾斯卡尔·阿不力米提是尼亚孜·尤努斯的大学同学,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共事了12年,他说:“尼亚孜·尤努斯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什么时间看到他,都是在忙工作。可是没有想到,他就这样走了。”

哈尔巴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艾尼莎·托乎提说:“这几年,在我的印象里,他从来没有好好歇一歇,脑子里想的都是学校里的事情。他熟悉学校里的一切,不光是对教职工、对学生,就是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尼亚孜·尤努斯的同事艾斯卡尔说:“他其实并不是不顾家的人,他对女儿和妻子都非常好,很爱她们,但学校工作太多,又处在校园建设关键时期,那几年他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他常常跟我说,自己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但为了农村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做是值得的。”艾斯卡尔还说,尼亚孜·尤努斯曾告诉过他,他相信有一天妻子会理解他的。

他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和教师

尼亚孜·尤努斯对孩子们好、对老师好,是出了名的。

在工作中,他爱校如家,视师生为亲人,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关爱着每一名学生,牵挂着学生的成长。

副校长艾尼莎·托乎提说,学校有100个贫困生,这些学生是尼亚孜·尤努斯最放心不下的。冬天到来之前,他要操心这些学生有没有棉鞋、棉衣、棉裤穿,新学期报名的时候,他总是要清楚地了解这些学生有没有购买学习用品。如果没有,他就会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上。

初三学生哈塔尔·吐尔逊家庭特别困难,父母有病在身,每到报名的时候,他总是不愿意到学校来。尼亚孜·尤努斯知道这个情况后,去他家亲自把他接到学校,并免除了他在学校学习的全部费用,他还给哈塔尔·吐尔逊购买了书包等学习文具,让他安心学习。哈塔尔·吐尔逊感激地说:“要是没有校长这么关心我、帮助我,我也许早就辍学了。”

学前班的西尔扎提因患先天性胸骨塌陷,影响了读书,家里又没有钱给他治病。为了帮助这个孩子,尼亚孜·尤努斯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他带头捐款1000元,学校教职工纷纷伸出援手,为西尔扎提捐款5000多元。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西尔扎提住进医院接受了治疗,并重返学校读书。

尼亚孜·尤努斯的工资并不高,但他长期资助着4个贫困学生,他常说:“如果我的帮助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学生都能成长、进步,尼亚孜·尤努斯还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全校教师和县城学校的教师“结对子”168对,结对班级达到68对,学生“结对子”达到1210对。

对于教师,尼亚孜·尤努斯更是关爱有加,他说,农村学校留住教师不容易,作为校长,一定要对教师好,让教师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工作。

尼亚孜·尤努斯深知在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受条件所限,学校长期没有懂双语的教师,为此,他多次跑到教育局要人,希望教育局能够派几个懂双语的教师到学校任教。

学校双语教师巩小霞至今还记得自己到轮台县的那一天。

“我刚到县教育局门口,就看到尼亚孜·尤努斯校长站在那里,他是在等我,接我去学校。”巩小霞说,“他见到我,就像见到救星一样。后来我才知道,我是他向教育局‘要’来的双语教师。”

农村学校条件很艰苦,尼亚孜·尤努斯担心这个城里来的姑娘不习惯,从安排宿舍到准备炊具,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十分周到。“他就像一个父亲,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巩小霞说。让尼亚孜·尤努斯感到欣慰的是,巩小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学校的双语教学在她的努力下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

由于巩小霞工作成绩突出,有的学校想把她“挖”走。她直截了当地回绝了:“有这么好的校长,我没有理由走啊,我也舍不得走。”

这就是尼亚孜·尤努斯,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乡村学校校长,他把生命献给了他热爱的乡村教育事业,无怨无悔。3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这所曾经的薄弱校先后获得了巴州“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普九”合格校、德育达标校、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10多项荣誉。

“亚克西”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真棒”。在轮台县,说起尼亚孜·尤努斯这个名字,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尼亚孜校长,亚克西!”一名乡村校长,用毕生不渝的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自己的教育人生画出了一道绚丽的彩虹,留给后人一笔无尽的精神财富。

推荐访问:乡村 校长 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