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

时间:2022-10-20 18: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公民意识现存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探讨等五个方面。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在研究对象、公民意识的内容结构分析、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后续研究的重点应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内涵和结构、测量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功能分析、培育路径构建及效果验证研究等。今后的研究应注意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1 新生代農民工公民意识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起步较晚,王栋,刘德林于2006年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权利追求上越来越强烈,必然对他们本身的公民意识以及整个社会的民主风气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检索得知,截至2016年9月18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文献有15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公民意识现存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探讨等五个方面。

1.1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学者们认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龚李利指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力保障,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廖金香指出意识教育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国家现代化的实现。

1.2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研究

龚李利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权责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以及国家意识教育六方面的内容。唐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体意识教育、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教育。

1.3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学者们指出,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虽有一定提高,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谭利认为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存在着身份意识干扰主体意识的养成,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发展不平衡、责任意识淡漠等现象。汪勇、郭文亮认为青年农民工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不足、权益意识不强和责任意识不高等三个方面。龚李利、彭艳指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主体意识弱化、权责意识薄弱、公德意识缺乏等问题。董玉立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中公民身份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都有所增强等特点,但仍存在公民主体和权利意识淡薄、公民责任意识淡化等问题。徐媛媛指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还存在主体意识不强、权利义务意识缺乏、法律意识薄弱、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宋婷婷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主人翁精神薄弱、政治参及监督不足、维权知识及义务意识欠缺、法律践行弱化、公共意识较低、缺乏爱国理性。王歆玫通过对900名杭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分析,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存在公民主体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欠缺、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李奋生等通过对成都市45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和公德意识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

1.4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汪勇,郭文亮认为是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偏低及公民教育缺失,权益屡遭侵害而得不到有效保障的负面影响所致。董玉立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结果,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排斥心理和惯性思维,法律不够健全造成的公民身份的不平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原因。徐媛媛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存在诸多问题,是由于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偏低及公民教育缺失的影响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的。龚李利则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政治体制的缺陷、公民意识教育的缺陷、大众传媒的误导。宋婷婷从制度、文化、社会、教育、群体五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整体较为薄弱的原因。王歆玫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满意度较低等主观因素和传统思维因素、市场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等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李奋生等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在内的结构性因素及个体性因素两方面。冯小雨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6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随机抽样调查,指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分类、年收入、地区等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各维度相关性较强。

1.5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育的对策探讨

汪勇、郭文亮则认为尽快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教育是培养青年农民工公民意识有效的手段,维护青年农民工权益,塑造其现代公民意识。谭利指出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摒弃臣民思想,正确认识“公民”涵义。第二,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培育并重。第三,强调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础。第四,以法律为保障,采取理性行动。董玉立主张,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薄弱问题,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需从制度上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的权利保障。第二,社会要营造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提高的和谐环境。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徐媛媛指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第一,夯实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物质基础。第二,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机制。第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龚李利主张,第一,优化公民意识教育的环境。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和形式。第三,采取多管齐下的全面性协同教育。唐文指出政府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导者,企业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体者,社会力量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补充者。宋婷婷从优化环境和构建有效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王歆玫从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提升策略和政府改进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对策建议。李奋生等指出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需要从外部支持和新生代農民工自我提升两个方面来努力。冯小雨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多重参与体系;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教育。

另外,还有的研究者对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新媒体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提升。

2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研究现状评价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问题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一些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2.1 研究对象比较单一

在研究对象上,缺乏对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流动经历、不同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问题进行系统性比较研究。缺乏与没有流动过的青年农民、城市青年的对比研究。正因如此,导致很多结论、观点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所特有的,还是广大青年所共有的,无法确证。

2.2 内容结构分析较狭窄且不够准确

在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内容结构分析上,当前学者们的理解还比较狭窄且不够准确。首先,除了上述龚李利和唐文提到的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包括的几种意识之外,笔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至少还应该包括身份意识、自由意识、公正意识和公共意识,甚至还包括文明意识和生态意识等。其次,已有研究对公民意识的划分也不够准确。比如说,前述龚李利把公平意识、诚信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都看作是主体意识的组成部分,这种划分很值得商榷。

2.3 现状和原因分析不够全面

现有研究侧重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少有“功能分析”,即对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问题密切相关的社会性问题、宏观性问题、潜在性问题、未来性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即便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原因研究方面,学者们要么仅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结构性因素进行分析,要么仅从受教育程度、性别和年龄等个体因素进行分析,少有将结构性因素和个体性因素同时纳入进行分析。现有研究还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科学测量、系统描述、因果模型解释和功能模型验证。

2.4 定性研究有余实证研究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献研究为主,进行定性的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和现实材料的支撑,得出的相关结论主观性比较强。少数现有调查研究存在抽样的代表性不足、样本规模偏小、测量指标单一等现象。例如,龚李利仅选取了湖南省双峰县300名外出务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徐媛媛也只选取了贵阳市2个行政区300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

2.5 缺乏多学科综合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缺乏多学科综合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解释角度比较单一,提出的对策操作性和可行性比较欠缺。

3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后续研究展望

3.1 后续研究的重点

3.1.1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内涵和结构研究。根据文献研究,挖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具体内涵和延伸内涵,从遗传素质层、人格特征层、心理过程层和内容结构层全面描述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識的结构。在内涵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制作量表,为后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检验奠定基础。

3.1.2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测量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公民意识的测量和评价有助于提供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行为的解释,以便预测他们的社会行为及其变化轨迹。借助调查数据,运用心理测量学原理,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总体测量指标体系和分维度测评指标体系,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测量指标作出完整、系统的实证分析。

3.1.3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较大规模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全面系统地描述现阶段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公正和人权等方面的意识。

3.1.4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特征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群体的比较,揭示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青年群体公民意识的差异性。

3.1.5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调查数据,建立因果模型,解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城市工作、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等新生代农民工个体性因素如何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各个维度。

3.1.6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功能的实证分析。运用调查数据,建立验证模型,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现代化和我国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3.1.7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育路径构建及效果验证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宏观层面,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自治、结社等中观层面,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微观层面,构建公民意识培育的路径。并对相关路径的实际成效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

3.2 后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研究对象需要横向扩展。从研究对象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新生代农民工单一群体,而要通过与城市青年、农村青年的比较来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

3.2.2 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从研究内容上看,在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中,将新生代农民工个体性因素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媒体)等结构性因素同时纳入进行分析,以便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影响因素。并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进行科学测量、系统描述、因果模型解释和功能模型验证。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育对策的探讨,应从优化宏观环境、加强政治参与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三个大的方面入手。

3.2.3 研究方法需要实现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从研究方法来看,需要实现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突破以往仅为调查或实地研究的局限;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自身经历的特殊性,其公民意识与其他青年群体相比,存在差异性。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进行横向比较,使得对公民意识的探讨更为严格。问卷调查的地域范围和样本量应突破以往的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现状进行较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至少应抽取东、中、西部不同地域的三个城市1500个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作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才能较全面的获取符合研究设计要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相关的统计软件,对这些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

3.2.4 研究视角需要实现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现有研究大多从政治学、法学或社会学等单一学科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进行研究,后续研究应重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研究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多学科性。

[参考文献]

[1]王棟,刘德林.农民工在中国公民意识发展中作用的趋势分析[J].发展,2006(9):56-57.

[2]龚李利.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廖金香.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N].光明日报,2015-10-02.

[4]唐文.探析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1):70-71.

[5]谭利.青年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培育与塑造[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3):12-15.

[6]汪勇,郭文亮.公民意识诘难青年农民工及其培育刍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9-50.

[7]龚李利,彭艷.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教育[J].湘潮(下半月),2011(7):62.

[8]董玉立.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培养[D].沈阳:辽宁大学,2011.

[9]徐媛媛.试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及其培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4-99.

[10]宋婷婷.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教育[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11]王歆玫.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及其培育——以杭州市为例[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2):7-10.

[12]李奋生等.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育抽样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5(3):89-93.

[13]冯小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属性对公民意识的影响分析——以浙江金华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1):12-17;47-58.

[14]唐文.探析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1):71-72.

[15]郑欣,徐高鹏.身份再造:传播学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7-123.

推荐访问:述评 新生代 农民工 展望 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