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命题的否定

时间:2022-10-21 11: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文章讨论了简单命题和复杂命题的否定方法。

关键词:命题简单命题复杂命题

1.命题的有关概念

1.1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常用大写字母P,Q,R表示。任一命题或真或假,且非真既假,我们用真值来表示。当命题是真时,则其值为True(真),用“T”或“1”表示。当命题是假时,则其值为False(假),用“F”或“0”表示。

1.2命题按能否分解分为简单命题和复杂命题

1.2.1不能再分解为其他命题的命题叫简单命题(或叫原子命题或本原命题)。

(a)每一个性质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被判断的对象。

谓项:表示主项的性质。

量项:表示主项的数量,分为全称量项和存在量项,全称量项用“所有”“任意一个”“每一个”等词语来表示,全称量词可以省略。

联项:表示主项和谓项的关系,分为肯定联项和否定联项。

(b)每一个关系命题由主项,谓项,量项三部分组成。

主项:表示存在某种关系的对象。

谓项: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可分为全称量项和存在量项。

1.2.2命题和原子命题常可通过一些联结词构成新的命题,这种命题称为复合命题或复杂命题。

2.命题的否定

2.1简单命题的否定

2.1.1性质命题的否定

性质命题的否定一般要对量项和联项进行否定。

例1.P:火星上有人,这个命题的否定为“火星上没有人”。

例2.P: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这个命题的否定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例3.P:一切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的否定为“存在一个正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例4.P:有些宇航员不是受过训练的,这个命题的否定为“所有宇航员都是受过训练的”。

2.1.2关系命题的否定

关系命题的否定一般要对量项和谓项进行否定。

例1.P:一丈等于十丈,这个命题的否定为“一丈不等于十丈”。

例2.P:有些甲班学生喜欢语文课,这个命题的否定为“所有的甲班学生都不喜欢语文课”。

例3.P: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命题的否定为“我们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例4.P: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个命题的否定为“地球并不围绕太阳运动”。

2.2复合命题的否定

2.2.1否定式(P∧Q)的否定

有逻辑恒等式?劭 ?劭P,故“P”作为“?劭P”的否定。

例1.P:4不是质数。

?劭P:4是质数。

?劭 ?劭P:4不是质数。

例2.P:南京在江苏省。

?劭P:南京不在江苏省。

?劭?劭P:南京在江苏省。

2.2.2合取式(P∧Q)的否定

合取式(P∧Q)的否定可根据逻辑恒等式中的德·摩根律有?劭(P∧Q)?圳?劭P∨?劭QP。

例1.P:王华的成绩很好。

Q:王华的品德很好。

P∧Q:王华不但成绩好而且品德好。

?劭(P∧Q):王华的成绩不好或王华的品德不好。

例2.P:李红喜欢看小说。

Q:李红喜欢画画。

P∧Q:李红喜欢看小说和画画。

?劭(P∧Q)李红既不喜欢看小说也不喜欢画画。

2.2.3析取式的(P∨Q)的否定

析取式的否定也可由德摩根律?劭(P∨Q)?圳?劭P∧?劭Q得出。

例1.P:李强是篮球运动员。

Q:李强是跳高运动员。

P∨Q: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

?劭(P∨Q):李强不是篮球运动员也不是跳高运动员。

例2.P:正数的平方根是实数。

Q:0的平方根是实数。

P∨Q:正数或0的平方根是实数。

?劭(P∨Q):正数的平方根不是实数且0的平方根也不是实数。

必须说明“或”的含义有两种:可兼或和不可兼或,运算符∨表示不可兼或。

2.2.4蕴含式(P→Q)的否定

由逻辑恒等式P→Q?圳?劭P∨Q得?劭(P→Q)?圳P∧?劭Q即“并非如果P就Q”=“P且非Q”。

例1.P:天不下雨。

Q:草木枯黄。

P→Q:如果天不下雨,那么草木枯黄。

?劭(P→Q):天不下雨,草木不枯黄。

例2.P:x+y<1, Q:x2+y2<1

P→Q:如果x+y<1那么x2+y2<1。

?劭(P→Q):存在实数x和y,使x+y<1且x2+y2≥1.

例3.P:物质文明能搞好。

Q:精神文明能搞好。

P?圮Q:当且仅当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能搞好。

?劭(P?圮Q):物质文明搞好了,但精神文明没搞好或者物质文明没搞好,而精神文明搞好了。

利用上面五种形式的否定方法,则可写出更复杂命题的否定式。

例如:函数f(x)在点a连续表示为:

?坌?着((?着>0)→?埚?啄(?啄>0)∧?坌x((0<x-a<?啄→(f(x)-f(a)<?着))))

则函数f(x)在点a不连续表示为

?埚?着((?着>0)∧?坌?啄(?啄>0)→?埚x((0<x-a<?啄)∧(f(x)-f(a)≥?着))))

参考文献:

[1]方世昌.离散数学(第二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

[2]陈慕泽.数理逻辑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3]乔维声.离散数学(第二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4]季素月.中学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

推荐访问:浅谈 命题 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