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14: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究对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其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手段,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入院一周、两周、三周及四周后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治療一周后,其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待患者入院治疗两周、三周及四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相较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具备积极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参数;中西医结合治疗;影响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1..02

川崎病,通常也被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病症,其病变主要特点为变态反应性中小血管炎症,临床主要特征为血小板显著升高[1]。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9月接收诊治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94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其血小板参数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4∶23,年龄在0.5~6岁,平均为(4.65±0.43)岁;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5∶22,年龄在0.5~7岁,平均为(4.83±0.54)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手段,给予患儿阿司匹林展开治疗,若为急性期则应添加应用丙种球蛋白及潘生丁片。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即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基础上增添中医疗法。若患者从发病之初至血小板出现升高迹象阶段内,即患病起始第一周内或十天内,以壮热不恶寒,血睛红缕,斑疹漫布等为主要临床表征,则应采取解毒清热、清气凉营治疗方案,并给予化斑汤;若患者由血小板出现升高迹象至指趾端膜状发生向心性脱皮迹象阶段内,即患病第二周至第三周内,以体温变化幅度较大、舌质红绛为主要临床表征,则应采取化瘀通络、清营凉血治疗方案,并给予清营汤;若患者由高热消减至血小板数值恢复正常阶段内,即发病三周以后,以体温变化幅度平稳、指趾端脱皮、舌干红但少苔、口干便秘为主要临床表征,则应采取益气养阴的治疗方案,辅助应用活血化瘀手段,并给予黄芪生脉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入院一周、两周、三周及四周后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 讨 论

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治疗一周后,其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待患者入院治疗两周、三周及四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优于对照组[2]。

综上所述,对小儿川崎病症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实施救治[3],相较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具备积极的干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雪梅,王 洪.28例小儿川崎病临床诊治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4):429-431.

[2]林加斌.小儿川崎病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 1563-1564.

[3]范袭荣.探讨24例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高危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1):107-107,109.

本文编辑:李 豆

推荐访问:血小板 小儿 中西医结合 川崎 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