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儿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时间:2022-10-22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本地区小儿意外损伤原因、类型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2年间200例0-14岁意外损伤住院患儿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孩多于女孩(3:1)。损伤发生的高峰年龄是1-3岁组(595%),损伤的类型依次为外伤(68%)、窒息(15%)、中毒(10%)、溺水(6%)、电击(1%)。结论 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外伤、误食等。损伤的危险因素有照顾儿童不周、健康教育未普及、安全措施不健全等。

【关键词】 意外损伤;危险因素;外伤;跌伤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0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64-02

1 临床资料分析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2012年,我院各临床科室共收治意外受伤患儿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3:1。0岁组4例,1-3岁组119例,4-6岁组46例,6-12岁组15例,12-14岁组16例。损伤年龄分布曲线高峰为1-3岁组(595%)

12 意外损伤的类型和年龄特点 因意外伤害住院治疗第一位的是外伤,共136例,占68%。其中骨外伤50例,脑外伤40例,五官伤30例,其他复合伤16例。窒息的共30例,占15%。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异物堵塞引起的瞬间窒息。呼吸道堵塞异物的顺序依次为鱼刺、果冻、水果、糖果等坚果类食物;其次是中毒,共20例,占损伤的10%,中毒主要是误食毒物、吸入药物、毒物等其中常用的农药中毒3例、灭鼠药中毒10例、实用变质食品3例、其他发霉过期药品2例、家用的煤气中毒2例。户外电击伤9例、淹溺水6例。溺水12例,占损伤的6%,主要是不慎湖或意外跌入水中所致。触电2例,占1%,主要是由于幼儿对事物好奇或不小心接触电源所致。意外伤害类型按国际标准惯例分型。依照儿科学标准进行年龄段分组:0-1岁婴儿期组,1-3岁为幼儿期组,4-6岁为学龄前期儿童组,6-12岁为学龄期儿童组,12-14岁为少儿组。

13 数据结果和分析处理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依据文字和统计表格加以详细说明

2 结 果

21 发生的年龄、性别分布小儿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为幼儿期,占统计病例的595%。男童发生意外损伤的概率明显高于女童,男:女=3:1,详见表1统计。

22 由于其发育状况特点的不同,各年龄段小儿所发生的意外伤害类型和特点分布也不同。各年龄段小儿其对事物的好奇和对外界环境的认识熟悉程度不同,导致使其伤害类型不同。所占比例前三位的小儿意外伤害类型分别为外伤、窒息及中毒,分别占68%、15%和10%。其中外伤中的外伤发生率最高,详见表2统计。

3 讨 论

31 性别影响分析 本资料显示男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与男、女孩在性格上的差异以及对家长对男、女孩分别实施教育方式和对其保护方式不同有关,且这种性别差异的趋势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

32 年龄影响分析 ①婴儿期:婴儿期的主要意外伤害因素为外伤和窒息。研究发现我们应该重视该时期小儿较容易发生异物吸入。这里所指的异物主要是指奶粉等流质类食物等。究其原因是由于该时期小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咳嗽反射发育不敏感,同时由于家长喂奶(粥类)方法不适当,导致使其进食后处于仰卧位。并且孩子溢奶或吐奶误入气道后缺乏基本的急救处理常识,从而造成窒息死亡。或者由于含其他异物睡觉造成上下呼吸气道不通畅而发生窒息。②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本身运动自我调节性差、逃避危险的能力差,是意外伤害好发年龄阶段。并且由于已学会行走和奔跑,接触新鲜事物增多,很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意外伤害。③学龄前期及学龄期:该年龄段小儿由于接触引导学习后,求知欲和模仿性强,喜欢探索和研究其原因结果,因此外伤的发生率也较高。此外,淹溺、动物咬伤及锐器割裂伤的发生的情况也多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

儿童期意外损伤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1977-1981年58个国家的资料表明在1-4岁男童中,意外死亡为第1位死因的有30个国家,第2位死因的有13个国家,24个国家儿童意外死亡呈增加趋势。1991-1993年我国0-4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结果表明1-4岁儿童不论农村还是城市意外死亡已成为第1位死因。我国妇幼卫生项目局部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意外死亡已占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1位死因。

33 意外损伤的预防与建议 小儿意外伤害是已被世界各国的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科学和儿童保健领域的一个前沿和热点课题,是21世纪儿童重要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儿科学中一个很有前景和未来的独立研究专题。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损伤小儿健康和生命的首位原因。我国小儿意外伤害的研究起步较晚,投入较少,调研不充分,研究资料收集难度大,并且来自于医院的数据往往忽略了大量轻微的损伤,尤其在基层和地方医院无法进行详细的统计。目前在意外伤害的研究中,世界上较为通用的就是威廉海顿所创建的模型。据此,国外将意外伤害的预防干预措施概括为四项干预,综合我国的国情,采用的主要有:①教育干预(Education)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人们对儿童意外伤害危险的认识,改变儿童不良行为方式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预防意外损伤的发生。②经济干预(Economic)其目的是用经济手段影响人们的行为,如政府部门对造成事故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用经济手段直接有效地以减少伤害的发生。③工程干预(Engineering)即通过对产品设计的革新和环境改善结合人文色彩,从技术领域使伤害风险减少或消除。④强制干预(Enforcement)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对增加伤害危险的行为进行行政和法律干预,使其上升到法律层面。针对容易发生危险损伤的儿童设计了意外伤害健康教育规范,通过随访并强化教育和引导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小儿意外伤害因素的认识并主动采取预防意外损伤风险的措施,从而降低了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针对广大农村婴儿意外窒息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宣传讲座,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和改善对家长的教育,使家长获得的帮助不再是简单的、模糊的信息,而是清楚、详细具体的防犯措施和手段,从而有效地降低儿童意外窒息的发生状况。对于小儿来讲,针对其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发育和生理状态性格、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玩耍等娱乐方式,开展一对一的安全知识教育及宣传讲座活动,加强培养和训练小儿,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安全意识习惯,可有效地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德琴,刘仁莲小儿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39-40

[2] 杨汉军,张友华城市和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分析[J]中国病案,2008,9(7):45-46

[3] 蒋耀辉,钟燕,刘康香,等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4(7):46– 47

[4] 丁宗一重视儿童期意外损伤的监测与干预[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4):195

[5] 林良明1991-1993年中国0-4 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结果[J]中华儿科杂志,2005,33(4):202

[6] 林良明中国儿童可避免死亡指标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34(3):189

推荐访问:小儿 意外伤害 预防 危险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