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30 18:45:0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N]{m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柴芩泻心汤加减,1剂/日,水煎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次,3次/d,饭前温水送服。以8个周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胃镜检查的变化情况,评估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7.12,7.05和7.03,均P<0.05);胃镜检查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t=7.12,7.05和7.03,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x2=9.572,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柴芩泻心汤加减;肝胃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 R2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84-03

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多由肝失条畅、肝胃不和而致,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症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肋,嗳气反酸,舌苔薄白,脉弦[1]。临床多表现为胃肠功能失调。此病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西药治疗可缓解症状,但疗效不易巩固;中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治则,改善症状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患者体质,疗效显著。我市所属医院对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采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所属医院于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2~68岁,平均(42.6±4.6)岁,病程1~9年,平均(3.1±1.3)年,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参照2000年全国慢性浅表性胃炎研讨会确定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证。所有患者均排除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既往手术史及其他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糖及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柴芩泻心汤加减方,基本药物组成:柴胡10g、黄芩15g、半夏10g、黄连10g、干姜10g、人参10g、炙甘草6g、焦三仙各10g、大枣5枚。偏热者加大黄芩、黄连用量,或加栀子6~10g;反酸者加煅瓦楞15~25g;偏湿者,加藿香、佩兰各15g;血瘀者加丹皮、赤芍,血瘀重者加三棱、莪术各10g。水煎,药汁分早、晚温服。连续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10910003),10mg/次,3次/d,饭前用温水送服。以连续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各项胃镜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1)临床症状:将两组患者按临床症状轻重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0~3分。0分:临床表现无胃脘疼痛、两肋胀痛、嗳气反酸等症状;1分:临床表现(胃脘疼痛、两肋胀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表现较轻;2分:临床表现较明显,但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分:临床症状表现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胃镜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予以胃镜检查并评分,按胃镜下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0~3分,0分:胃黏膜没有充血水肿,未见明显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未出现糜烂;1分:胃黏膜出现以红色为主的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未见糜烂;2分:胃黏膜无充血水肿,有红色为主的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有糜烂;3分:胃黏膜充血水肿,有红色为主的花斑状红白相间改变,有糜烂。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并及时处理。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评判标准:临床症状与胃镜观察指标提高2个等级或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和胃镜观察指标提高1个等级或明显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疼痛、两肋胀痛、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t=7.22,6.40和6.36,均P<0.05)。见表1。

2.2 患者治疗前后胃镜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胃镜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胃镜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7.12,7.05和7.03,均P<0.05)。见表2。

2.3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572,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糖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适感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有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常以消化不良、胃脘胀痛、嗳气泛酸等症状为主,属中医学的“胃脘痛”“呃逆”“嘈杂”等范畴。多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致脾胃失和,气机升降失常而导致胃脘疼痛[2]。本病病位在胃,其本在肝。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水谷腐熟与运化固然是脾胃功能的直接体现,但脾胃的升降有赖以肝胆的疏泄条达。肝气条达,则脾胃气机升降适度,运化正常;若肝气郁结,则脾胃失和,气机郁滞而导致胃脘胀痛,消化功能紊乱[3-4]。因此,本病在调理脾胃气机的同时还应疏肝理气。

本研究所用的柴芩泻心汤为半夏泻心汤加柴胡,并加大黄芩用量,半夏泻心汤摘自《伤寒论》(张仲景著),具有辛开苦降,和胃除痞之功效,以攻补兼施、寒热共伍、升降双调为组方特点[5-6]。正好针对慢性胃炎脾胃失和,气机升降失常的特点,加之柴胡的疏肝理气之功效,可以疏肝解郁,缓解气机郁滞导致的胃脘胀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半夏泻心汤具

有调节脾胃功能、防止胃黏膜损伤、抑制幽门螺杆菌,镇痛等作用。本研究显示,柴芩泻心汤加减方能改善胃脘疼痛、两肋胀痛、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疗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服用柴芩泻心汤加减能消除或减轻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现象,有利于糜烂部位的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光强,叶剑.陈颖异辨治慢性胃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0,51(2):106-107.

[2] 张晓明.柴平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8):94-96.

[3] 陈国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J].河南中医,2010,30(6):540-541.

[4] 张子亮.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4):82-83.

[5] 张保国,刘庆芳.半夏泻心汤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成药,2011,33(2):318-321.

[6] 延永智.六君芪蒲汤治疗慢性胃炎64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0):41-42.

(收稿日期:2013-05-29)

推荐访问:泻心汤 不和 加减 临床研究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