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单簧管艺术的民族化探微

时间:2022-11-02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单簧管艺术的民族化探析极有必要。单簧管的传入同时面临着民族化冲突,其不仅具有自身独特艺术风格,也受到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影响,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才能确保单簧管在中国得以流传和发展。

【关键词】单簧管;民族化

对国内民族化音乐作品来说,单簧管比较让人难以掌握,尤其在演奏风格上更是如此。此点对于初学者表现的极为明显,他们中有很多人尚未开始就因畏惧难度而打退堂鼓。因此,只有分析单簧管艺术的民族化,才能真正找到属于我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之路。

一、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单簧管艺术

清朝年间,单簧管传入中国。当时,有一个宫廷乐官命令画师把西洋使者所带的全部乐器画下来,单簧管就是其中之一。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有一个在中国担任海关税务司的英国人十分喜欢单簧管,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举办各种筵宴,因此就创立了中国史上第一支西洋管弦乐队,其中有一位成员是中国史上第一个演奏单簧管的人,他叫穆志清。穆先生对于中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单簧管上的造诣深受大家认可,因为多次到宫廷演奏,无形中将其展示给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物,极大地推动了单簧管艺术的传播。后来,北京大学邀请穆先生去教授单簧管,为当时的中国单簧管艺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吴伯超、冼星海等都是其学生。因五四运动爆发,一些留洋回来的音乐家开始在国内办起了音乐教育,为了单簧管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多地开设学校,培养了首批师资力量。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单簧管艺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单簧管艺术正式展现在中国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作品不但适合单簧管特色,还结合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作曲技法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与此同时,我国多处艺术学院也开办了单簧管专业,为当时的单簧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到了21世纪,单簧管已经成为中国音乐事业中一个重要部分。单簧管的教学体系慢慢完善,喜欢单簧管的人也越来越多。从1998年开始,每一年都会举办单簧管艺术节,在许多国际交流活动与大赛上,都会出现中国的单簧管演奏者,这也使得单簧管艺术在中国音乐事业中更好地展开。

二、中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的民族化思考

因外来艺术和国内艺术有所不同,民族上存在着差异,所以当单簧管流传到中国时,也面临着民族化的冲突。一方面单簧管有它自身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中国历史已存在几千年,很多传统上的文化已成形,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确保单簧管在中国得以流传和发展。

(一)关于单簧管音乐作品创作的民族化问题

在上个世纪,冼星海先生创作的《风》中,单簧管以器乐声部的形式出现,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单簧管作品,也无法单独演奏,但对于今天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到了1951年,张悟先生创作了《苏北调变奏曲》。这首曲子是在苏北民歌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首单簧管独奏曲。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单簧管民族音乐也不断增加,直到80年代才逐渐有了新的作品,但均为小型作品。例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首席单簧管演奏家秦烈军先生创作了《鹰》《斗鸡》等许多短小而有趣的作品,非常适合少年儿童的学习演奏。在此阶段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胡壁精先生所创作的《帕米尔之音》协奏曲。这个作品结合西方音乐的风格,又引用了我们的民族素材,加上旋律比较大众化,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因此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1]。

我国作曲家们虽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在作品的价值上还与国外那些重量级作品有一定差距。只有创作大量高水准的民族作品,才能加强我国单簧管艺术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这不仅能让国际友人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也能使单簧管的学习者产生兴趣,促进我国单簧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单簧管教学模式的民族化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在单簧管教学中采取的都是欧洲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选材上也是大量选用国外作品。比如练习曲的选材基本以克洛捷、罗塞等为主,但这类教材相对较难。实际上,教师只有选择一些容易掌握的单簧管民族音乐,才有利于提高初学者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演奏、发音技巧。比起外国音乐语言,我国的民族音乐更容易把握。我们应该改变观念,不要一味的在教学上采用国外的教材,用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来教学,可以更好地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2]。

(三)关于单簧管演奏艺术的民族化问题

2010年暑期,在广西南宁的单簧管艺术节上,中央音乐学院陶旭光教授演奏了一曲《兰花花叙事曲》。在演奏技艺上,陶教授通过使用二胡、京胡、竹笛、唢呐、管子等大量民族乐器,将乐器中的上下滑音和抹音做到了移位,使乐曲表达达到极限,通过曲目的气息,为听众举办了一次音乐盛宴。如果说《梁祝》是中国民族音乐在西方乐器上的一次成功试验,那么陶旭光教授所演奏的《兰花花叙事曲》则是单簧管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推动了我国民族演奏技法的多样性发展;单簧管是否可以通过演奏手法和技巧结合出来,这是每一位演奏者需要思考的问题[3]。

结语

民族音乐的普及化是我们民族音乐的目的。当前,我们可以通过单簧管这一外来乐器奏响民族音乐的风帆,通过外来乐器的演奏风格,结合我国民族乐器和演奏技艺及手法,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赵汗青.中国单簧管艺术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郭华.试论单簧管艺术民族化的几个问题[J].大舞台,2012(05):

64+65.

[3]彭晓鲲.钢琴演奏艺术民族化刍议[J].艺术教育,2012(08):90.

作者简介:汪学政(1971—),男,汉族,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单簧管演奏与教学。

推荐访问:民族化 单簧管 艺术 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