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让民间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时间:2022-11-02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加上了地方课程。如何让这一政策落到实处?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材  传承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34-02

中国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笔者家乡的民间文化也同样悠久,民风民俗形式多样。其实生活是一本活的语文教材。如:歇后语、民歌民谣、笑话、对联、剪纸等,资源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对联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是笔者所处之地的一种重要习俗。根据场合不同,对联一般分为春联、节日联、婚嫁联、丧葬联、贺寿联等。如:

1.连理枝喜结大地,比翼鸟欢翔长天;

2.自愧厨中无盛馔,却喜堂上有嘉宾;

3.一年四季行好事,八方财宝进家门;

……

然后让学生观察每一组对联,并说出特征。A生说了第一个特征是字数相等。在教师的引导下,B生说词性相对,如第三组中的“一”“八”是数词,“年”和“方”都是量词,“四季”“八方”都是名词,“行”和“进”都是动词等。C生说了对联结构相对应,即上下联的句法结构一致,如第一对是主谓结构“枝”“鸟”都是主语中心语,“连理”“比翼”都是修饰语。D生说读对联时节奏一样,如上下句都是两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同。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了对联的四个基本特征,再要求学生根据对联的基本特征去进一步学习、积累与体会的同时,还要求他们用毛笔书写对联,在练习中国书法的同时又提高了语文素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有传承了民间文化。

二、剪纸艺术与运用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一到逢年过节,喜庆吉日,农村处处都是,可以说“铺天盖地”一点不夸张。在我的家乡,尽管剪纸艺术的发展并不乐观,但他仍能占据文化习俗的一席之地。我想,这跟当地文化氛围不浓,剪纸本身要求有一定技巧有关吧。如何把剪纸艺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笔者费了一番苦心。课前布置学生在寨邻中观察,特别是新婚夫妇家的门窗上是否贴有剪纸。我则向别人学习剪纸技术或根据剪纸书籍学着剪一些简单的图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具如剪上几条大鱼,表示“年年有余”,象征丰收富足;剪上喜鹊与梅花,表示喜上眉梢;剪上龙和凤,表示龙凤呈祥,剪上鸳鸯,象征婚姻美满,夫妻天长地久。红纸一经加工已不再是普通的红纸了,不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意愿和理想,更成了一种形式美和内涵美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后,学生就会爱上剪纸,通过老师指导后亲自动手实践,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便从他们的手中诞生了。

三、民间谚语、歇后语的积累与运用

为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渗入思想积极健康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等,语文课堂会轻松活跃。谚语歇后语便是平时积累语文素材的一种方式。谚语和歇后语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用得十分多,只是平常没有在意罢了。如:

(谚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安逸生懒汉,逆境出英雄

……

这些谚语大多生动形象的反映劳动人命的生活和事物的客观规律,其结构整齐,音节匀称、音韵和谐、语言通俗、言简意赅并反映深刻的道理,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从而能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歇后语也不例外,在生活中同样比比皆是,它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未定性的口头用语,两部分之間有间歇,且歇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其含义,所以叫住歇后语。歇后语分三类:(1)寓意歇后语,他的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老鼠子进石灰窑——空进白出”。(2)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3)直接概括事物现象。如——“霜打麻叶——垂头丧气”“矮子穿长袍——拖拖拉拉”。由于谚语和歇后语有诸多的好处,学生去积累它们不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学生越积越多,越学越爱学,从而逐步丰富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写作能力。

笔者仅从以上三方面略举实例,对民间文化走进语文课堂的路子做了一点小小的探索。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充分利用好“生活”这本活教科书,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这一教学资源宝藏,坚持新课改理念,提高语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语文语文素养就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复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鬼神[J].语文知识2005年10期

[2]李苏丽.“金人十二”辨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04期

推荐访问:民间文化 走进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