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实验室走出的作曲家马可先生的音乐人生

时间:2022-11-04 0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壮志救国难,歌声振中华”,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马可先生“不怨天,不求人”,在动荡的战争年月毅然投身祖国革命事业,谱写了一首首激励人心的抗战歌曲,救亡图存,他的脚步走遍大江南北,他的歌声传遍长城内外。2013年,是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马可先生诞辰95周年,他的母校——河南大学为他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作品学术研讨会和大型专场音乐会,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而笔者作为此次音乐会的导演与撰稿人,对马可先生曲折的音乐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

一、烽火锻造、立志报国的好青年

马可,这位1918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普通教会家庭的孩子,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孕育与呐喊来到人间,与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一样,在动荡的岁月中,在历史的洪流下,自强不息、茁壮成长。年少的马可酷爱音乐,积极参加唱诗班,唱莫扎特、舒伯特等创作的宗教赞美诗;他热衷于文体活动,网球、长跑都是他热爱的运动项目;此外,他还积极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灵魂深植于他的音乐思想之中;“九一八”事变,正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无耻地践踏着我们的国土时,他由勤奋好学的懵懂少年成长为发奋读书、励志报国的青年。

1935年,17岁的马可怀着“科学救国”的“发明家”之梦,踌躇满志地考入了在抗战烽火中坚持敌前办学不辍的国立河南大学化学系,立志成为像门捷列夫、诺贝尔那样的化学家,为的是“师夷长技”以“科学救国”。但是,日寇的入侵、民族的危亡使他难安坐于书桌之旁,“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让时不我待的河南大学师生们一边握紧了书本,一边走上了前线。在经历了开封万名学生集体“卧轨请愿”行动的尝试之后,他与河大学子们痛定思痛,决心要以青年学生之优长,走向街头、走向群众,以歌唱、演剧等宣传手段为“武器”,号召大家众从沉睡中觉醒、投入抗战!终于,他放弃了手中的试管与烧杯,在河大图书馆借阅了《音乐入门》、《作曲法》等一系列的音乐书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歌曲的创作之中;他东奔西走,带领河南大学众多爱国学子建立起了一支名为“怒吼”的抗战救亡歌咏队,这支由马可领导的由河南大学师生组成的“怒吼歌咏队”迅速成长为中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旗帜,为中原地区的抗战救亡运动唱响了最嘹亮的歌声!

1937年,恰逢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领的“救亡演剧二队”和贺绿汀等率领的“救亡演剧一队”,多次从上海来到开封巡演,并暂住河南大学。此时,马可音乐创作的激情日益高涨,意气风发的马可,与积极投身革命宣传工作的音乐家冼星海,在河南大学的校园里、在大礼堂的舞台前,两度相遇,结下深厚的“师生情”,并被后来的河大学子们传为佳话。在这段时间里,如久旱逢甘露般的马可,把自己初学创作的《牙牙集》和《老百姓战歌》两本歌曲集,交给冼星海老师批改。冼星海先生不仅认真批改了他的作品,还为《老百姓战歌》写了序言,称赞马可的歌曲是“极力趋向大众化、民族化的新形式”。从此,马可便形影不离地跟随冼星海,虚心求教,学习音乐创作技法和理论。而经过冼星海先生亲自修改的《保卫我们的平津》,更是成了马可音乐创作中值得纪念的珍品。

之后的日子,马可虽然没有追随母校一起,踏上辗转于敌前的烽火育才之路,但他却在冼星海先生的推荐下,随革命抗战演剧队到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与更多的革命挚友一道,一路抗战、一路高歌,南阳、洛阳、西安、延安、内蒙、东北,一直到1949年的北京,他的作品被传唱至全国各地,他的脚步走遍了新中国的千山万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近400首音乐作品,其中《保卫我们的平津》、《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夫妻识字》、《我们是民主青年》、《吕梁山大合唱》、《陕北组曲》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已成为永恒的经典被一代代华夏儿女传唱着……

二、扎根民族、服务民众的音乐家

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可创作的歌曲更多的表现了经过多年抗战终获解放的劳苦大众获得的幸福生活对新时代的向往。此外,对努力改造旧社会面貌、传播新时代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等政治主题的创作成果也尤为突出。马可的音乐作品激励、鼓舞着广大民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家乐观向上、团结一致,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而不断奋斗。他以音乐为载体,歌唱祖国、颂扬人民,把自己的艺术生命之深深地植根于神州大地和人民群众之中。他那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对人民、对祖国的赤子人心、对民族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至今仍然为人民所称颂,更重要的是他对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树立起一种优秀的音乐家风范。

尤其是在建国后,马可先生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进入了全盛期。同时,他肩头担负的中国音乐教育与研究的担子也越来越重。1950年32岁的马可调至中央戏剧学院,担任音乐室主任兼歌剧系主任;1953年35岁的马可调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任音乐室主任、党委委员,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民族与戏曲音乐研究工作;1964年47岁的马可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参与中国音乐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首任副院长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1975年他出任《人民音乐》主编。在数十年的革命工作中,马可先生肩负着音乐教育、戏曲与音乐研究和新歌剧发展事业的重担,不仅创作出了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经典歌剧作品,同时他还写出了《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冼星海传》等百余篇音乐评论与理论文章和著作。即便是在1966至1976年那动荡的十年间,遭受迫害、接受审查的马可先生虽一直卧病在床,但仍念念不忘继续为人民谱写新的音乐作品,十年间笔耕不辍。

马可先生曾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对于我们今天大多数音乐家来说,深入生活是提高创作的关键”。所以,他毕生的近600余部作品几乎全部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取于人民而用于人民。这样一位从河南大学到延安鲁艺校园、从抗战第一线、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音乐家,他对生活、对社会有着如此深刻的体验与感触,他的创作就一定会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

此外,有着广泛的基层生活经验和工作基础的马可先生在音乐创作题材上的广泛性更是令人敬佩的。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无论是独唱、重唱还是多声部合唱,无论是艺术歌曲、戏曲音乐还是歌剧创作,甚至是关乎祖国未来的青少年艺术歌曲也都进入了他的创作视野。马可先生的笔触涉及到了人民生活、情感与民族音乐创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创作的贡献,更堪称是中国音乐与戏剧史上的里程碑。所以,不论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还是在幸福的当下,马可先生的音乐作品都始终以高昂的姿态、亲切的旋律,回荡在我们耳边。一样的歌词,一样的旋律,一样一遍遍冲击着我们的心灵,马可用超凡的号召力凝聚中华儿女的力量,以独有的时代特点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三、意志坚定、永不停歇的唱响者

1932年的春天,徐州云龙山体育场内,在万米长跑比赛的跑道上,当大多数选手都已经跑到终点时,还有一位个子矮小的选手正歪着脑袋坚韧地向前奔跑着,他是此次高中组万米长跑比赛中唯一的一位初中生,这个倔强的男孩在大家的“加油”声中坚持跑到了终点。34年后,1966年的春天,還是当年那个不甘示弱的初中生,在北京高等院校运动会上,再次参加了万米长跑赛,而这一次他年近50岁,和一群20来岁的大学生同场竞技。这一次,他仍然是在所有人热烈的掌声中,一个人坚持跑到了终点。他,就是中国音乐学院奠基人、人民音乐家马可,也是河南大学的著名校友。在人生的道路上,马可先生经历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总像在运动场上一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认定了自己的目标就再也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1976年7月27日,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这位新中国、新时代的唱响者,这位“怒吼”青春的“铁塔牌”河大学子,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歌唱”一生的这片热土,享年58岁。他短暂的一生为我们创作了近六百首音乐作品,一百多篇理论、评论文章与著作,他的作品至今还在中国大地上声声传唱。从他的家乡徐州,到开封的河南大学,再到延安的鲁艺,他与中国革命者一起走过的光辉路程,他努力奋斗、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与他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远深藏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马可先生临终前有一个未能完成的作品,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感,那就是1949年应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之约而开始创作的,在广泛地吸收和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合西洋音乐而进行创造性改编的大型管弦乐《陕北组曲》,该作品同时也是马可先生生平罕见的纯器乐演奏作品。马可先生原计划要将其写成一部包含三首组曲的大型套曲,其中第一部分表现陕北人民的生活风貌;第二部分将表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战争与胜利;第三部分则集中表现在新中国建设中的陕北人民的新生活。但遗憾的是,马可先生生前只完成了前两部分的创作,而真正公开发表的则只有第一部分的两个乐章。这是马可先生短暂而伟大的音乐人生的遗憾,更是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上的一大损失。

从一个没有学过任何作曲技法的化学系大学生,从以十余首表现爱情主题的歌曲集《牙牙集》开始,到铸造出汇集了三十多首抗战救亡歌曲的作品集《老百姓战歌》,再到《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夫妻识字》、《白毛女》等一系列经典曲目的诞生,很难想象,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从一名革命者到音乐家的人生跨越。而马可就是这样,在坚持敌前办学不辍的河南大学的熏陶与影响下,从一个怀揣“科学救国”梦想、向往美好爱情的普通青年,迅速成长为意志坚定、“怒吼”报国的莘莘学子,并最终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浪潮。在冼星海、聂耳等优秀音乐家的帮助下、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培养下、在深入一线的革命抗战宣传工作中、在新中国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的工作岗位上,马可凭借坚定的信念、勤奋的创作最终成为了一名艺术超群、影响深远、硕果累累、深受爱戴的人民音乐家与音乐理论家。

“在这大时代里:不怨天,不求人,更别说‘我正在跟人学习’。为什么不让人跟我们学习?是汉子,就该自己创造自己!”也许,这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最好诠释。

推荐访问:作曲家 实验室 走出 人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