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幼儿园混龄班教育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3-04-19 0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幼儿园混龄班教育问题及策略 一、混龄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首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幼儿年龄层的不同和认知行为的差异,在他们交流时,较小的幼儿就会接收到更多的“高级词汇”,在这些词汇的熏陶下,从而获得更好的语言理解能力。而大一点的幼儿则会在交流中更加自信,从而更健谈。他们会吸收到各种语言,并进行模仿,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其次,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在混龄班,较小的幼儿往往不需要老师直接教,他们会通过模仿、观察进行学习。而大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幼儿园的榜样,就会更加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最后,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在混龄班,每个孩子都会有多重身份,刚开始,他们是弟弟妹妹,跟着哥哥姐姐去学习,需要被他们照顾,渐渐地,他们就变成了哥哥姐姐,需要照顾弟弟妹妹,而在这些角色的转变中,孩子们就会自发的进行合作学习,会学会调节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在一种充满关爱照顾的环境下长大,对于孩子们的感恩的美德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幼儿园混龄班的现状 1.教师水平有限 当前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有限,这样教师在驾驭混龄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较大的挑战和困难,很难真正的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比如,在混龄教育模式开展的过程当中,无疑是对教师教育的新挑战。这样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部分教师在混龄教育的模式下产生困惑和抱怨心理。甚至在课堂控制、内容选择、活动安排等方面也常常力不从心。[1] 2.混龄班课程资源的缺乏 尽管蒙氏混龄课程在西方幼儿园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从1994年开始在中国幼儿教育界流行,到2008年为止已有300多个蒙氏教室。[2]但我们现在的混龄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是相对缺乏的,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引下,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混龄班的教育教学还是不容易的,理论支持不到位,实践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3.幼儿家长观念较为陈旧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是在为小学打基础,知识或者习惯都是在学校培养和巩固的,在家就荒废了。还有一些家长会认为在混龄班,大孩子会欺负小孩子,从而使小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大孩子则会变得霸道等。

三、混龄班的教育实时策略 1.创建适合本土幼儿组织模式的混龄课程。虽然幼儿在不同年龄所表现出来的认知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同一时期得发展水平是基本一样的。因此,幼儿园一方面既要考虑幼儿发展的共性目标,也要兼顾目标的层次性,在明确混龄课程宗旨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在制定本土课程时,要贴近生活,并照顾到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比如在跳绳活动中,小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在大孩子的带领下学着带跳、单人跳,而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尝试双人跳,甚至是花式跳,跳大绳等。

2.合作探究,鼓励式教育。幼儿园的很多活动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多人合作来完成。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幼儿,大孩子帮助小孩子时,教师可以评出“最有爱的哥哥姐姐”“最好学的弟弟妹妹”,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表扬,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便显得更加出色。让孩子去教孩子,更加自然有效,营造出一种协作共享的氛围,每个孩子都坐着不同层次的事情,不会形成竞争,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和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3.转变家长观念,争取到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只有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的发展,在混龄的教育中,家长可以将混龄班的教育带入家庭中,在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去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家中做客,让幼儿相互学习合作,自发的掌握社交礼仪,从而自发的进行自我完善,将课堂中的小社会融进大社会圈中,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学校和家长共同行动起来,混龄模式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当中不断地加大混龄教育模式的有效引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让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更能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力,这就需要教师转化教育观念,家长转变观念,丰富活动形式,从而保障混龄教育可以顺利实施下去。

混龄幼儿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 幼儿阶段是孩子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常规教育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班级生活及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同时为幼儿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独立性强以及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奠定基础。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一日常规管理是组织好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并且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背景 1.1混龄幼儿常规建构现状 在实际的教育现场,研究小组对班级老师进行访谈且定点观察班级幼儿,发现班级常规中有部分不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常规内容,并且幼儿在执行常规的过程中,多处于被动状态,时常看见大小结对的幼儿发生争吵,比如在大年龄幼儿给小年龄幼儿示范工作时,会听见大年龄幼儿因小年龄幼儿学不会而发出的埋怨。甚至个别幼儿直接忽略教室的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参加班级活动。从而老师对于孩子的种种需求,需因材施教、亲力亲为的班级常规建立方式让其分身乏术,并且效果甚微。教室常会出现小班入厕需要老师帮忙,中班同伴又起冲突了,而大班又因分工不均闹得不可开交的局面。

1.2具体问题解析 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与教师的访谈,总结出现阶段班级常规建构出现以下四个问题:
1.2.1混龄班中教师制定的一日生活常规的部分内容存在不合理性 常规内容的不合理性指的是教师在制定常规的过程中,缺乏对3—6岁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分析,为了班级教育活动步调的统一,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孩子,从而忽视了混龄班级幼儿发展的差异性。

1.2.2一日生活常规制定过程中,幼儿缺乏参与性 混龄班的一日生活常规内容的确定,大部分是教师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直接规定,幼儿所处的地位比较被动,这样一来幼儿是很难真正体会到教师制定的常规的意义。

1.2.3常规内容呈现形式单一 在混龄班级中教师对于常规内容的呈现,多采用口头表述的方式,形式单一,多次重复的语言表述,让幼儿对常规内容产生了厌倦的反应。

1.2.4家长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班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及时,导致幼儿园与家长对幼儿常规培养的不一致,加大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难度。

究其原因,一方面班级教师对于混龄班级一日生活常规的目标定位和管理策略出现偏差;班级自由环境创设的不足,使得幼儿缺乏参与常规制定的主动性,并且在形成“大带小,小学大”一对一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异龄间的互动水平不高,增加了建构良好常规的难度,另一方面家长沟通方式的单一与内容的不精确,使得家长配合力度不够,无法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

2.混龄幼儿常规的概述 2.1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指的是将3—6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中进行游戏、生活和学习的教育组织形式。[3] 2.2班级常规 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4]简而言之,它是班级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幼儿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2.3“大带小,小学大”一一结对模式 教师利用混龄优势,将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一对一,大小结对”。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异龄同伴交往方法,以提高异龄互动水平,逐步引导幼儿相互帮助,从而形成有序的班级常规及环境。

在混龄班级中,3—6岁的幼儿在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通过相互观察、学习与模仿获得发展。混龄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具有久远的发展历程。在古德纳德和安德的著作《无年级学校》中,被学者逐渐重视,并展开研究,在一些研究成果中,发现混龄教育培养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上比其他普通班级的幼儿更具优势。

3.研究方法 研究中主要采用观察、访谈与行动研究三种方法推进项目的实施,观察法主要用于对幼儿行为的分析与追踪;
访谈法则是对混龄班级老师进行实地访谈,将两种方法的结合,从而完成收集混龄班级常规建构的原始资料,并在行动研究中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策略的提炼,并将策略运用到教育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反思,最终总结出一套对混龄班级常规建构行之有效的方法。

4.研究结果 4.1教师树立科学的混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内容制定理念 在建构混龄班级良好常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理念。根据班级“异龄”的核心特点,基于异龄幼儿的发展差异,对幼儿常规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上有层次性的计划与安排,树立科学的常规制定理念。

4.1.1全面深入的观察分析幼儿,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教师需要认识到混龄班级常规的特殊性,常规内容的确定是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去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观察方法,确定好观察的目标,时刻记录幼儿执行常规的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获得经验和巩固常规。

4.1.2常规内容师幼共同制定 师幼共同制定是指在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教师组织幼儿,针对班级的一日生活常规中的问题,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最后确定一个教师和幼儿都认同的常规要求。在实践探究中,班级老师在班级一日活动中设置了一个团讨环节,每天在结束蒙式工作时,班级所有的人都围坐在团讨线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也会多样,有时是情境表演,有时是问题式讨论,有时是步骤示范,如:在工作时间,老师发现有幼儿会站在别人的工作旁观看,并时不时伸手去操作别人工作。老师采用问题时讨论,该怎么处理呢?幼儿认为我们应该禁止小朋友观察工作。教师认为,如果需要观察别人的工作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把小手放在自己的背后。最后大家决定,小朋友可以观察别人的工作,但是需要把手放背后,不然就停止工作。这样幼儿因为参与到常规制定中,对于这个常规有了认同性,会更加自觉的去执行。

4.2采用多元的途径进行一日生活常规实施 混龄班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异龄幼儿会参加很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针对不同的活动,教师需要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采用不同的观察和探索手段进行一日生活的常规实施。

4.2.1发挥混龄优势,提高异龄互动水平,形成“大带小,小学大”的良好模式 混龄教育的核心特点是“异龄”,从而带来的混龄优势形成了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因此教师对如何激发异龄幼儿相互之间学习的动机,提高异龄互动水平,进行了不断的探究。教师尝试利用混龄优势,为幼儿提供科学且适应的互动机会,促使班级形成“大带小,小学大”的良好模式。在实践中,班级老师在对幼儿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等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下午的小组学习中,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开展班级特色的绘本阅读活动,在多样的阅读当中增进幼儿的互动。并在毕业季策划组织了班级升班仪式,在升班仪式中,班级小班幼儿在舞台上大胆的表现自己,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送上美好的祝福,并接受大班幼儿赠送在班级工作中具有升班意义的作品。幼儿在具有仪式感的交接中,再次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与责任,可以有效的促进班级异龄结对良好模式的形成,还满足了他们对“成长”的渴望。[5] 这样的异龄互动方式,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同伴交往方法,对班级良好常规的形成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4.2.2多种常规呈现形式相结合 班级常规呈现的形式,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语言进行,还可以结合班级环境,将常规内容融入到班级的环创中,比如我们根据班级的团讨活动,在班级画置了一个椭圆形的团讨线,每当团讨时,孩子们就会自主的沿着团讨现围坐成椭圆形与教师展开讨论活动。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还尝试利用手部动作向幼儿呈现常规,比如,在幼儿进行区域工作时,如果有幼儿在快速的奔跑,我们就会将右手两指放在左手手掌移动,表明幼儿需要慢步走。将语言、动作、环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丰富常规呈现方式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帮助幼儿内化班级常规。

4.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时间,交流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表现,让家长在家中也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家园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根据混龄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教师采取多样的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商量如何能够更好促进幼良好生活常规的形成,要求家长在家中如何配合和指导,真正的实现家园共育。[6]在实践中,教师的家长工作的方法都会有一个比较系统规划,具体如下:
(1)通过幼儿园07baby网络交流平台,每隔两周给所有幼儿进行在园反馈,其内容包括幼儿学习记录,幼儿教育故事;
幼儿生活记录等,家长通过平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幼儿的在园动态,并且在家长的回复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2)每一个学期初与学期末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谈话:一方面让让家长熟悉教师,同时让家长加深对混龄班级的特殊性的了解;
在学期末,老师则是通过幼儿的个案记录,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期发展情况,以及介绍老师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幼儿下学期个人发展计划

(3)召开家长会,每学期开学第四周,班级老师会召开一次体验式家长会,并且会根据班级发展需要确定不一样的主题,如在第二学期,家长会主题是《好习惯助力好人生》,过程中设有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让家长了解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一起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起分享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循,共同建构幼儿良好常规。

(4)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中期班级会进行家长开放日,幼儿邀请家长来到班级进行观摩,家长来到班级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更加直接的了解到幼儿的工作状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了解,针对性的配合班级一起进行常规培养。

(5)同时老师也采取如家园共育专栏、专题研讨讲座会、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社团、家长学校等集体沟通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

其次,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幼儿,常规的培养各有侧重点。对年长幼儿的家长,应注重幼儿学习习惯的常规培养,如能够认真的倾听故事;
能够坚持独立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
在参加小组工作时,能够礼貌的与同伴协商、合作完成等。对于小年龄幼儿,家长应注重一日生活自理能力的常规培养。教师结合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给家长一些常规培养的意见和方法,使家长和教师及时的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情况,遵循一日生活常规管理的一致一贯性原则,让幼儿能够在家中和在幼儿园一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起促进幼儿全面均衡的发展。

总得来说,研究以教师,幼儿,家长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多样的方法深入观察与分析幼儿,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确定班级常规的内容,发挥混龄优势,促进“大带小,小学大”良好模式的形成。结合多元化的常规实施途径,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帮助混龄幼儿逐渐建构常规体系,给幼儿以自由、有爱的环境体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在历时一年的行动研究中,研究成员进一步认识到混龄幼儿常规培养的特殊性,也对混龄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同时由于经验与理论的有限,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课题研究成果,把建立混龄幼儿常规的活动与方法进行转化与融合,以更加全面的应用到日常班的常规建构中,促进幼儿发展。

推荐访问:浅谈 幼儿园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