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有关创新的时政热点2篇

时间:2023-04-30 10:20: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有关创新的时政热点篇二:有关创新的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热点链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祈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发展先进文化

  ②民族文化的力量

  ③增强文化认同感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戏曲进校园

  2018年学校美育工作将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除此之外,国学、书法等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文艺节目异彩纷呈

  岁末年初,各大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抢眼:2016年12月31日播出的《见字如面》通过书信展现历史;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2017年2月18日开播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

  【问题设计】

  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请就如何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活动;举办国学讲堂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和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3.传承和法治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4.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有利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5.为例更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2)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3)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坚持正确的导向。

  (4)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5)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做到学以致用。

  6.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有利于保持民族特色,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认同感。

  (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7.如何才能激活中国人的文化心?

  (1)国家: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2)社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优秀文化,增强公民民族文化认同感。

  (3)公民个人:积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8.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源自于哪里?

  (1)中华文化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2)中华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

  9.坚持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推荐访问:有关创新的时政热点 热点 时政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