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培智生活数学教案(9篇)

时间:2023-05-01 15:05: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2范文

  要设计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再依据教学目标着手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可用的教学媒体、设计简明易看的板书、精选适当的练习、进行教学评价反思设计等。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1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二、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

  回答)(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巩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

  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2)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

  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3)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

  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时间很宝贵,希望同学们会安排好你们的时间,爱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回去拨你的小闹钟,告诉你家人,你会看整时了。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2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

  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

  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

  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复习课件):全班集体回答。

  2、谈话:你们能给数学王国里的宝宝找找他们的家吗?(出示课件)这些数有的大,有的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请听:(教师讲述故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2、(出示课件)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出示课件)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追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看十位,一个是四十几,一个是三十几,肯定四十几比三十几大。)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我们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下。(出示课件“〉”)

  5、指名板书后全班读一读。

  6、练习扩展(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想法。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7、(出示课件)比较63和68的大小。

  8、扩展练习。(出示课件)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9、再独立完成试一试。(出示课件)(1)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3和56要比个位,因为十位上都是5。100和98比的是数位,三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大。)师引导学生总结:十位上的数不同时,要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要进一步比较个位上的数;100大于所有的两位数,所有的两位数一定大于一位数。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个别学生回答)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集体口答)2、(出示课件),集体练习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三道“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学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学号。谈话:他的学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请学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学号是几位数?(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坐在座位上排)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同桌交流)四、扩展延伸

  1、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2、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总结评价

  1、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2、游戏(排路队)(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60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教案2021范文5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计数器等。

  一、游戏导入:

  1、看数字卡片列加法或减法算式。

  2、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二、创设情景: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

  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主题图)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

  师:你是怎样数的?(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数的含义

  (1)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点子图,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数,每张点子图上有几个圆点子?生:第一张上面有8个点子,第二张上面有9个点子(在点子图下分别板书8、9)(2)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8或9来表示?(妈妈给我买来8个大苹果、我有9个好朋友、我攒了9元零花钱————)2、8和9的顺序和大小

  (1)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拿出计数器)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师拨珠子,生轻声数)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学习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看,它是谁?生(齐)尺子!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直尺图1。

  师:直尺图2:谁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生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师: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生:9、8、7、6、5、4、3、2、1、0。

  师:咱们一起演一演吧!(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3、8、9的序数含义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师:小猴子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看到我们一(3)班学生坐得那么端正,听得那么仔细,另外猴妈妈为它准备了好多桃子,你们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个问题:我一下子能够把9个桃子都吃完,那样我才会饱饱的,可是妈妈给我吃了第9个桃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能吃饱吗?为什么?生1:吃不饱,因为第9个只有一个,而9个有好多。

  (2)小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4、8和9的写法

  (1)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篇二: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图案。

  2.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3.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正确地称呼其面值。

  2.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进行换算。

  3.能够使用简单的计算方法,对人民币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人民币的认同感和珍惜感,了解人民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

  1.人民币基本面值和图案的认识。

  2.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1-

  1.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2.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六、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法。

  2.课堂演示法。

  3.课堂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1.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图案的认识。

  (1)向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让学生依次说出其面值。

  (2)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图案和设计。

  2.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1)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和角。

  (2)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方法。

  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计算方法,如加减乘除。

  (2)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

  -2-

  愉快地掌握知识。

  -3-

篇三: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校园生活

  第一课时

  比厚薄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量——厚薄,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厚薄。

  2初步建立厚薄的概念,感受厚薄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厚薄。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比较两个及以上物品的厚薄。

  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可以把学生分成能力稍强组(A组)、能力一般组(B组)和能力稍弱组(C组)。在教学活动中对3组学生分别从以下方面提出不同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A组: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能够独立比较差异较小的物品的厚薄。

  B组:能够比较同类物品的厚薄,并能按照一定标准给物品排序。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指认出同类物品的厚薄。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教具和学具(书、椅子、垫子、跳绳、珠子、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给学生观看学校活动的照片。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高矮、桌椅的大小等,复习之前所学的常见的量的知识。

  3.教师进行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依据学生的回答挑选帮老师拿书这件小事。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厚薄:(1)教师出示教村第2页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教师手里的几本书有什么区别、重点观察书脊的厚度。

  (2)教师出示教村第3页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天、贝贝、乐乐3个人看的书厚度有什么区别。

  (3)教师讲授厚、薄的概念。

  2.比厚薄。

  师:我们怎样比较书的厚薄?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比厚薄的方法,可以将物品叠放到起看一看。3个物品比厚薄时,可以先两两比较,再找到其中最厚的或最薄的物品。

  师:怎样比较其他物品的厚薄呢?教师以垫子、衣物等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尝试探讨,提示他们还可以摸一摸。

  三、巩固练习

  1.从3个垫子中挑选最厚的垫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页做一做,指出或在图中圈出来。

  四、小结

  五、练习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6页练一练第1题中的题目。

  第二课时

  比粗细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量——粗细,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粗细。

  2初步建立粗细的概念,感受厚薄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粗细。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比较两个及以上物品的粗细。

  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可以把学生分成能力稍强组(A组)、能力一般组(B组)和能力稍弱组(C组)。在教学活动中对3组学生分别从以下方面提出不同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A组: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能够独立比较差异较小的物品的粗细。

  B组:能够比较同类物品的粗细,并能按照一定标准给物品排序。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指认出同类物品的粗细。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教具和学具(书、椅子、垫子、跳绳、珠子、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课讲授

  1.认识粗细。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跳绳。

  教师带领学生比较各种跳绳的粗细,总结比粗细的方法,让C组学生指出最细的跳绳和最粗的跳绳。

  2.比粗细。

  师:我们怎祥比较跳绳的粗细呢?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比租细的方法,可以转着看一看、用手握一握。比较3个物品的粗细时,可以先两两比较,再找到3个物品中最相的或最细的。

  师:怎么比较其他物品的粗细呢?教师以穿珠的绳子、铅笔、大树等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尝试探讨,总结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自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

  1、从3条穿珠的绳子中挑出最细的绳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做一做部分的课文图片,要求学生明确题意,然后用不同

  粗细的绳子去穿珠子,通过绳子是否可以穿过珠子和穿珠子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比较绳子的粗细,找到最细的绳子。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粗细概念,并且我们练习了比较的方法。

  五、作业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2题中的题目。

  第三课时

  比宽窄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量一宽窄,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宽窄。

  2.初步建立宽窄的概念,感受宽窄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发现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

  4.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感受生活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宽窄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比较两个及以上物品的宽窄。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文图片,平衡木,教具和学具(尺子、纸条、水瓶、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比厚薄、比粗细。

  2.教师出示教材第7页的课文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走平衡木的照片。

  师:贝贝走平衡木为什么需要保护?生:因为走不稳,因为平衡木不好走,因为要摔下来.....师:我们来试一试,亲自走一走平衡木吧?二、新课讲授

  1.认识宽窄。

  (1)教师在教室中摆放两个宽窄不同的平衡木。

  (2)学生分别尝试在两个平衡木上走-走。

  (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哪一个好走,哪个不好走。

  (4)学生通过比较指出哪个平衡木宽,哪个平衡木窄。

  2.比宽窄。

  师:我们怎样比较平衡木的宽窄?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比较平衡木宽窄的方法,可以在平衡木上走一走,宽的平衡木容易走。

  师:怎样比较其他物品的宽窄呢?教师以尺子、纸条等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尝试探讨,总结比宽窄的方法,差异不大的物品可以叠在一起比

  比。

  比较3个物品的宽窄时,可以先两两进行比较,然后找到最宽的或最窄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第8页做一做

  四、小结

  五、作业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2、3题。

  第四课时

  比轻重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量一轻重,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轻重。

  2.初步建立轻重的概念,感受宽窄、轻重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发现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

  4.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感受生活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出同类物品的轻重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比较两个及以上物品的轻重。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文图片,平衡木,教具和学具(尺子、纸条、水瓶、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比厚薄、比粗细。

  2、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比宽窄

  二、新课讲授

  1.认识轻重。

  (1)教师出示教材第10页的课文图片,观察图中乐乐一只手里拿着少半瓶的饮料,另一只手拿着满瓶的饮料。

  (2)教师准备两个水瓶,一瓶装半瓶水,另一瓶装满水,请学生用手拿一拿,比较两瓶水的轻重。

  (3)教师介绍轻重的概念。

  2.比轻重。

  师:我们可以怎样比较物品的轻重?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个物品轻重的方法,可以用手拿一拿、掂一掂。比较个物品的轻重时,可以先两向进行比较,然后找到最轻的或最重的物品。

  师:同样大小的物品重量也可能不同。

  教师以同样大小的定球、气球、西瓜为例带领学生进行尝试探过,发现它们虽然大小一样,但是轻重差别较大。

  三、巩固练习

  第10页做一做

  四、小结

  五、作业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2题。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比较物品厚薄、粗细、宽窄、轻重。

  2.了解生活中物品的厚薄、粗细、宽窄、轻重,感受它们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生活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尝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比较物品的厚薄、粗细、宽窄、轻重。向

  教学难点:区分厚薄、粗细、宽窄、轻重,比较同一类物品的几组常见的量。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教具和学具(书、彩绳、丝带、铅笔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复习厚薄、粗细、宽窄、轻重。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课文图片,带领学生对几组概念进行复习。

  2.引人本节课重点。

  本节课重点复习3个物品比厚薄、比粗细、比宽窄、比轻重,还有比较同一类物品的不同的量。

  二、新课讲授

  1.复习比粗细。

  教师给每位学生3根粗细不同的彩绳,让学生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摆放在桌子上。

  2.复习比宽窄。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教材第8页做做第2题的课文图片,并给每个学生3条宽窄不同的丝带,让学生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摆放在桌子上。

  学生可以将丝带重叠在一起,比比宽窄:也可以先两两进行比较,多次比较后,找到最宽的和最窄的丝带,并按从宽到窄给丝带排序。

  3.复习比厚薄。

  教师给每个学生3本开本大小相同但厚薄不同的书,让学生把书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摆在书架上。

  4.复习比轻重。

  教师让学生把上面的3本书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摆放在书架上。

  5.比较同一类物品的不同的量。

  师:同样的3本书可以按照几种方法排列?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帮助学生区分,一个按照厚薄排列,-个按照轻重排列。

  三、巩固练习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两个铅笔盒,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比较。

  (1)用手掂一掂,比一比轻重。

  (2)并排或叠放起来,比一比厚薄。

  (3)叠放起来,比比宽窄。

  (4)拿出铅笔盒中的铅笔比一比相细,四、小结

  五、作业

  请学生比较教室里物品的轻重、宽窄,粗细、厚薄

  2.校园标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能够找到生活中的长方形。

  2.通过从物品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在生活中发现平面图形,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特征,根据图形特征找到生活中的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形和其他形。

  一、复习导人

  1.复习圆形。

  教师用一体机出示圆形图片和各种含有圆形的物品,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圆形。

  2.引入长方形。教师用一体机出示校园内的各种标识。

  师:这里有很多校园标识,你们都认识吗?学生依据能力自由回答。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形。

  (1)教师指导学生描画紧急出口标识的外框,初步感知长方形。

  (2)教师把标识外框描画在电子白板上,帮助学生从物品中抽象出长方形。

  (3)学生一边用手描画,一边说:“长方形。”

  (4)学生拿出一个长方形图片,一边描画长方形边跟老师重复概念。

  4.找到生活中的图形。

  请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含有长方形的物品,找到后用手描画边缘,教师进行判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练习从物品中抽象出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在桌面上散放两种图形图片,大小不一,请学生挑出长方形

  2、请学生在画纸上画出不样的长方形,比比谁画得多。

  3、教师出示教材第13页做做的课文图片,请学生在图中找出含有长方形的物品。

  四、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能够找到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从物品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在生活中发现平面图形,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止方形的特征,根据图形特征找到生活中的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一体机,课文图片,校园标识卡片,图形图片。

  教学过程:

  1、认识正方形。

  (1)教师指导学生描画地面无障碍通道标识的外框,初步感知正方形。

  (2)教师把标识外框描画在一体机上,帮助学生从物品中抽象出正方形。

  (3)学生边用手描画,边说:“正方形”。

  (4)学生拿出一个正方形图片,边描画边缘,一边跟老师重复概念。

  2、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1)教师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2)教师通过教具和图片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区别在于边的长度,正万形4条边长度相同,长方形对边长度相问,邻边长度不同。

  A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点,B组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进行区分,C组学生能够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4.找到生活中的图形。

  请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含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找到后用手描画边缘,教帅进行判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练习从物品中抽象出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在桌面上散放几种图形图片,大小不一,请学生挑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教师出示教村第14页做一做的课文图片,请学生在图中找出含有长方形的物品,。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两种平面图形,它们是正方形和长方形,请同学们今天找一找学校里含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五、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能够找到生活中物品含有的三角形。

  2.通过从物品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形成平面图形观念。

  3.形成数学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根据图形特征找到生活中的图形。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三角形。

  教学准备:体机、课文图片,图形图片,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其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2.引出三角形。二、新课讲授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指导学生描画三角形标只的外框,初步感知三角形。

  (2)教师把标识外框描画在黑板,帮助学生从物品中抽象出三角形。

  (3)学生一边用手描画,一边说:“三角形。”

  (4)学生拿出一个三角形卡片,一边描两边缘,一边跟老师重复概念。

  2.区分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A组要求)(1)教师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让学生数数分别有几个角和几条边。

  (2)通过比较发现三角形与正方形和长方形不同,三角形有3个角和3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有4个角和4条边。

  3.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A、B、C组要求)请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有三角形的物品,找到后用手描画,教师进行评判。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练习从物品中抽象出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找出含有三角形的物品。

  教师出示教材第15做一做的课文图片,请学生在图中找出含有三角形的物品。

  2.找朋友。随机分给学生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图片,听老师要求分别站队。

  3.折纸。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折纸练习,让学生用手工纸尝试折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图形,它是三角形,请你们今天找一找含有三角形的物品。

  第4课时

  教学目标:1、能直观辨认平面图形,并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2.根据给定的一个标准,对物品进行初步分类。

  3.通过分类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学准备:图形图片,盒子,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面图形。

  教师出示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图片,及含有平面图形的物品,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2.引人分类。

  教师给出若干图形图片。

  二、新课讲授

  1.平面图形按形状分类。

  (1)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各种平面图形图片若干。

  (2)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图形是什么,并将形状相同的图形图片放到一起。

  (3)教师检查分类是否正确。

  2.平面图形按颜色分类。

  (1)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各种平面图形图片若干。

  (2)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图形是什么颜色的,并将颜色相同的图形图片放到一起。

  (4)教师检查分类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18页做一做各题。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辨认平面图形,并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2.根据给定的一个标准,对物品进行初步分类。

  3.通过分类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学准备:图形图片,积木,颜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完成20页练一练

  1、按照给定图形的颜色涂一涂

  2、找一找,数一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0页练练第2题的图片,让学生在组合图形中找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分别数-数每种平

  面图形的数量,填写在空格中。

  3、给学生图形积木,分别按图形、颜色分类。

  4.把学习用品按形状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1页练练第4题的图片,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学习用品,每个学习用品是什么形状的,然后按形状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二、小结

  活动与练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复习认识图形和分类的知识。

  2.能够合理运用数学概念,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3个物品的厚薄、粗细、宽窄、轻重,按照一定标准将平面图分类。

  教学难点:运用常见的量、平面图形和分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识图形和分类。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平面图形图片,让学生指认图形,并分别按照形状和颜色对图形进行分类。

  2.引出活动与练习内容。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教材第22、23页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做什么。

  二、新课讲授

  1.比较平衡木的宽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2页的课文图片,天天和乐乐走宽窄不同的平衡木,学生可以

  用鞋的宽度作为参照进行比较,指出哪个平衡木宽,哪个平衡木窄。

  2.对积木进行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2页的课文图片,让学生找到图中有哪些积木,按照形状和颜色分别进行分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若干积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积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比较两个人的轻重。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3页的课文图片,体育老师和一-位学生在玩跷跷板让学生根据自己有的经验判断谁重谁轻,还可以从老师和学生的位置来判断谁重谁轻。

  4.找出图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3页的课文图片,发现兰和贝贝在玩图形图开教明发给学生若干图形图片,让学生自行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并数一数图形的数量。

  三、巩固练习

  老师出示圆柱体盒,完成教材第25页第2题,试一试,放一放。

  活动与练习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复习认识图形和分类的知识。

  2.能够合理运用数学概念,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3个物品的厚薄、粗细、宽窄、轻重,按照一定标准将平面图分类。

  教学难点:运用常见的量、平面图形和分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指导学生练习

  1.给图形涂颜色。

  教师出示教材第25页第1题的图片,给学生讲解题意。首先让学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再分别涂上相应的颜色;也可以让学生按顺序辨认图形,辨认出来后涂上颜色,然后再辨认下一个图形。

  3.在最宽的床下面画“√”,在最窄的床下面画“⊙”

  4、把最厚的书圈出来。

  教师出示教材第25页第4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书的厚薄,圈出最厚

  的书。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按照从厚到薄或从薄到厚的顺序给书排序。

  5、把小红花巾在最重的物品下面。

  四、小结

  得数是6的加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6的组成探索过程,了解数6的组成,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6。

  2.会读、写数6的组成式。

  3.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了解数6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数6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5以内数的组成式或物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填写或看图写组成式的方式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引入数6的组成。

  师:今天,兰兰一家人邀请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

  教师出示教材第28页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物。师:大家看一看图片中有几个人呢?买牙刷有什么优惠活动呢?二、新课讲授

  1.感知数6的组成。

  师:兰兰和家人一起走到了超市中的日用品区,兰兰妈妈耐心地告诉兰兰要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于是兰兰和妈妈开始挑选牙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牙刷买五送一的牌子,帮助学生理解买五送一的含义,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把牙刷,知道5把牙刷再添加1把牙刷,一.共有6把牙刷,初步感知数6的组成。

  2.学习数6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29页合一合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1)1和5合起来是6。

  让学生观察第29页合一合部分第一幅图片,数一数图片中两部分牙刷的量,分别是1和5,然后数一数一

  共有几把牙刷,从而得出1和5合起来是6。

  教师板书1和5合起来是6的组成式。学生读一读

  (2)4和2合起来是6。

  让学生观察第29页合一合部分第二幅图片,分别数一数两部分牙线的数量,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牙线,从而得出4和2合起来是6。

  教师板书4和2合起来是6的组成式。学生读一读

  (3)2和4合起来是6。

  让学生观察第29页合一合部分第三幅图片,按照前两题的方法,尝试自己得出2和4合起来是6。

  教师板书2和4合起来是6的组成式,学生读出6的组成式。

  (4)3和3合起来是6。

  让学生观察第29页合一合部分第四幅图片,尝试自己探索3和3合起来是6。

  教师板书3和3合起来是6的组成式,学生读出6的组成式。

  三、巩固练习

  1.贴一贴,数一数。

  教师出示教村第29页做一做第1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意,将贴纸贴到图中虚线的地方。分别数数两部分杯子的数量,根据数6的组成说说共有几个杯子。

  2.填一填。

  教师出示教材第29页做做第2题的组成式,学生根据学习过的组成式,将数字填写到空格内。填写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数6的组成式。

  四、小结

  五、作业

  请学生写出并读出数6的组成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算式1+5=6、5+1=6。

  2.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锻炼看图知意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加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合并或添加时用加法计算。

  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可以把学生分成能力稍强组(A组)、能力一

  般组(B组)和能力稍弱组(C组)。在教学活动中对3组学生分别从以下方面提出不同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A组:能独立完成加法计算并说出算式表示的含义,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B组:能正确认读、计算加法算式,知道两个数合并用加法计算,能正确说出算式表示的含义。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点数的方法计算加法算式,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数6的组成。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数6的组成,让学生说说几和几合起来是6。

  2.引入得数是6的加法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5和1合起来是6,现在我们来看5添上1得数是几。

  二、新课讲授

  1.学习算式5+1=6。

  教师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30页课文图片中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30页课文图片中的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强调箭头表示先后顺序。

  师:兰兰在往购物筐里放牙刷,请大家仔细观察,增加了几把牙刷?

  (2)列算式计算5+1=6。

  师:原来购物筐里有5把牙刷,用5个橙色点子表示,又往里面放了1把牙刷用1个绿色点子表示。教师边说边把5个概色点子和1个绿色点子用框圈起来。师:合在一起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即5+1。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分别用数6的组成、接着数和从头数等三种方法讲授5+1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5+1=6(3)算式5+1=6的读法。

  (4)算式5+1=6的含义。师“你能说出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吗:?生:购物管里原来有5把牙刷,又放进去1把牙刷,一共有6把牙刷。

  2.学习计算1+5=6。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30页想一想部分的课

  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部分牙刷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1+5=6。

  师:原来有1把牙刷,又拿来5把牙刷,-一共有几把牙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的组成,1和5合起来是6,计算出结果。

  (3)算式1+5=6的读法及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C组学生可以借助点子图来理解算式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加法算式5+1=6和1+5=6,请同学们在课后多多进行巩固练习。

  五、作业

  5+1=

  1+5=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算式2+4=6、4+2=6、3+3=6。

  2.进一步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知道表示合并或漆加时用加法算式计算。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加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练习计算,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生活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可以把学生分成能力稍强组(A组)、能力一般组(B组)和能力稍弱组(C组)。在教学活动中对3组学生分别从以下方面提出不同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A组:能独立完成加法计算并说出算式表示的含义,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B组:能正确认读、计算加法算式,知道表示合并或添加时用加法计算,能正确说出算式表示的含义。

  C组:在教师的辅助下,用点数的方法计算加法算式,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6的组成和1+5=6、5+1=6.教师带领学生复习6的组成和上节课学习的两道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2.引入得数是6的加法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6和5+1=6,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

  二、新课讲授

  1.学习计算2+4=6。

  (I)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31页想一想第2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部分牙刷的数量。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牙刷,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一边摆2把牙刷,另一边摆4把牙刷。

  (2)列算式计算2+4=6。

  师:一边有2把牙刷,用2个橙色点子表示;另一边有4把牙刷,用4个绿色点子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2个橙色点了和4个绿色点子用框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的组成,2和4合起来是6,计算出结果。

  (3)算式2+4=6的读法及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生:2加4等于6。2把牙刷和4把牙刷合起来一共有6把牙刷。

  (4)继续学习计算4+2=6。

  教师把图片中两部分牙刷的位置交换一下,让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

  2.学习计算3+3=6。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31页想想第4题的课

  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部分牙刷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3+3=6。

  一边有3把牙期,用3个橙色点子表示:另一边有3把牙刷,用3个绿色点子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3个概色点子和3个绿色点子用框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的组成,3和3合起来是6,计算出结果。

  (3)算式3+3=6的读法及含义。

  3加3等于6。3把牙刷和3把牙刷合起来一共有6把牙刷。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2+4=

  4+2=

  3+3=

  第4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6的组成,完成练习第32页练一练第

  1、2题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

  1题的图片

  二、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得数是7的加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7的组成探索过程,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7。

  2.会读、写数7的组成式。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数7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7的组成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数6的组成。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数6的组成,读、写数6的组成式。

  2.引入数7的组成。

  师:我们学习了数6的组成,现在我们来学习数7的组成。

  二、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数7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34页的课文图片。师:今天贝贝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动物园,他们在看什么动物呢?生:他们在看猴子。师:大家来数一数地上有几只猴子,树上有几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呢?教师让学生通过点数,分别数出地上有3只猴子,树上有4只猴子,一共有7只猴子,初步感知数7的组成。

  2.学习数7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35页合一合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1)1和6合起来是7。

  让学生观察教村第35页合一合部分第一幅图,数数图片中两部分小棒的数量;分别是1和6,然后数数共有几个小棒,从而得出1和6合起来是7。教师板书1和6合起来是7的组成式。

  生:1和6合起来是7。

  (2)2和5合起来是7,5和2合起来是7。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35页合一合部分第二幅图,数数图片中两部分小棒的数量,分别是2和5.然后数数共有几个小棒,从而得出2和5合起来是7。教师板书2和5合起来是7的组成式。

  生:2和5合起来是7。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35页合一合部分第四幅图,想想与第二幅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我们看到2和5的位置交换了,变成了5和2.5和2合起来也是7。教师板书5和2合起来是7的组成式。生:5和2合起来是7。

  (3)4和3合起来是7。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35页合一合部分第三幅图,数一数图片中两部分小棒的数量,分别是4和3,然后数一数共有几个小棒,从而得出4和3合起来是7。

  教师板书4和3合起来是7的组成式。生:4和3合起来是7。

  (4)6和1合起来是7,3和4合起来是7。

  教师让学生重新观察教材第35页合一合部分第一.幅图,按照图片摆一摆小棒,让学生说一说组成式,然后将两部分小棒的位置交换,再请学生说一说6和1合起来是7。

  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再重新观察教材第35页合合部分的第三幅图,尝试自主探究发现3和4合起来是7。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7的组成,请大家一起唱说数7的组成。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的第1、2题。

  2.会读、写数7的组成式。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数7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合一合

  引导学生看35页小棒图,说一说7的组成

  二、巩固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

  教师出示教材第38页做做第1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意,分别数一数,说一说共有几只鸭子。

  2.填一填。

  教师出示教材第38页做做第2题的组成式,让学生在脱离图片提示的情况下练习写数的组成式。

  三、小结

  第3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计算加法算式6+1=7、6+1=7。

  2.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得数是是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3.会列出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学中中堂

  4.会读、写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5.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列式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数7的组成。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数7的组成,让学生写写、说说数7的组成式。

  2.引入得数是7的加法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6和1合起来是7,现在我们来看6添上1得数是几。

  二、新课讲授

  1.学习算式6+1=7。

  (1)出示课文图片。教师出示教材第36页课文图片中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教师出示教材第36页课文图片中的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强调箭头表示先后顺序。师:草地上原来有一些兔子,又跑来几只兔子?(2)列算式计算6+1=7。

  师:草地上原来有6只兔子,用6个橙色点子表示,又跑来1只兔子,用1个绿色点子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6个橙色点子和1个绿色点子用框圈起来。师:合在一起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即6+1。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别用数7的组成、接着数和从头数等三种方法讲授6+1的计算方法。

  师;合起来用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数量写在等号的右边。教师板书6+1=7。

  (3)算式6+1=7的读法。生:6加1等于7。

  (4)算式6+1=7的含义。师:你能说出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吗?生:草地上原来有6只兔子,又跑来1只,一共有7只兔子。

  2.学习计算1+6=7。

  (1)出示课文图片。教师用电子白板出出示教材第6页想

  想第1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部分牙刷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1+6=7。

  草地上一边有1只兔子,一边有6只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的组成,1和6合起来是7.计算出结果。

  (3)算式1+6=7的读法及含义。

  3.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6+1=7、1+6=7。

  师:这两个算式里面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学生依据能力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师让学生摆一摆小棒,一边摆

  1个小棒,一边摆6个小棒,列出加法算式

  计算一共有几个小棒,并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算一算。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不给学生图片提示,让学生根据数的组成的知识计算结果。A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口算,B组学生可以想数的组成计算,C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辅助计算。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7和1+6=7。还知道了要把两部分合起来,应该用加法计算。当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五、作业

  6+1=

  1+6=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加法算式5+2=.2+5=7.

  3+4=4+3=7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列式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

  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数7的组成和6+1=7、1+6=7: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数7的组成和上节课学习的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

  2引入其他得数是7的加法问题,今天我们将维续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

  二、新课讲授

  1.学习算式5+2=7和2+5=7。

  (1)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现察图中两部分兔子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5+2=7。

  师:草地上一边有5只兔子,另一边有2只兔子,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兔子?教师用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5和2合起来是7,列出算式计算5+2=7。

  (3)算式5+2=7的读法及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继续学习计算2+5=7。

  教师把图片中两部分兔子位置交换一下,让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

  2.学习算式3+4=7和4+3=7。

  (1)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部分兔子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3+4=7,师:草地上一边有3只兔子,另一边有4只兔子,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兔子?数师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3和4合起来是7,列出算式计算3+4=7。

  (3)第3+4=7的读法及含义。

  (4)继续学习计算4+3=7。

  教师可以把图片中两部分兔子的位置交换一下,让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改变观察图片的顺序,先从左往右观察图片,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再从另边开始观察,列出另一道加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的第3、4、5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列式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得数是7的加法

  二、练习

  1.看图完成算式。

  教师出示教材第38页做一做第3题的两幅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表示什么含义,然后计算结果,填入空格内。

  2.算一算。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练练第4题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数手指、画小棒等方法算一算

  3、送动物回家。

  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练练第5题,引导学生计算后找到家,再连起来。

  三、作业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39页练一练的第3、4题。

  第三单元家庭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

  1.适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数8、9的组成。

  3.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物品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口算和笔算得数是8.9的加法。

  4.进步学习加法算式,建立符号意识,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让学生感受数学教学中的乐趣,培养培智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兴趣。

  得数是8的加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在家庭生活情境中,初步学习数8的组成。

  教学准备:用课文图片制作的教具和学具图。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用课文图片制作的教具和学具图,请学生拿出菊花、树木图。布置小区环境。

  课文图片结合单元主题呈现了天天和妈妈在小区里一边观察菊花-边交流的场景,他们的面前有2朵红色的菊花和6朵黄色的菊花,身后有4棵大树和4棵小树,这些元素都为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做铺垫。

  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来展开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分别数一数有黄色菊花和红色菊花的数量,并说-说合起来有几朵菊花。

  3请学生分别数数大树和小树的数量,并说一说合起来共有多少根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数8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学具(菊花、圆片)。

  教学过程:1.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数6、7的组成式,让学生复习。

  2.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两部分菊花的数量,请每位学生依照图片的样子摆一摆。

  3.学生根据摆放的学具,写出相应的数字,并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8。

  4.让学生用两种颜色的圆片反复练习数8的组成。

  选取学生熟悉的两种颜色的箱花来讲授数8的组成,呈现了4个不同的组成式。

  做一做第1题,树上已有5片树叶,另外3片树叶的虚线提示让学生将树叶贴上去,并用合一合的方式来说一说一共有几片树叶。

  第2题填一填是在没有图片或实物的辅助下让学生直接填写数8的组成式,并且两个数的位置与合-合中所呈现的组成式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按照合一合的方法掌握数8的所有组成式。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

  教学准备:自制动态图片,课文图片,点子图。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7以内的加法算式,带领学生进行复习。

  2.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两张图片的含义。

  例题有同幅图片,第一幅图中有7盆花,第二幅图片中工作人员又搬来1盆花,用两种颜色的点子来抽象表示7和1合起来是8,让学生经历从实物图片到点子图,再到算式的抽象过程,列式计算7+1-8想一想的第1题是幅图给出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知道“交换两个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渗透交换律。

  3.学生用橙色和绿色点子来表示两部分花的数量。

  4.学生列出算式7+1,进行计算,并学习读算式。

  5.教师出示想一想第1题课文图片,学生尝试列出算式6+2和2+6并计算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数8的组成和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点子图,小棒。

  教学过程:1.教师用一体机出示课文想一想部分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说出图中两边各有几盆花,合起来一共有几盆花。

  2.学生根据图意用点子表示花盆的数量,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列出另一道加法算式,和不变。

  第2、3题都是根据课文图片中两部分花盆的数量及两种颜色点子

  来学习加法算式。

  做一做第1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摆小棒思考几和几合起来是8,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合起来还是8,并完成数8的组成式。从一组图片抽象出两个组成式,对学生掌握数8的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数8的组成,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再说一说数8的组成,得出两个数交换位置合起来依然是8的结论。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巩固得数是8的加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PPT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做一做第2题课文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有几

  盆植物,又拿来了几盆植物,共有几盆植物,根据图意完成算式。

  2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片下的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异同,知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练一练第1题前两题的图片,教师可以制作动态图片演不数量增加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图意,然后完成算式。

  4.教师出示练练第1题后两题的图片,让学生正确理解图意,根据图片列出加法算式,将加数的位置交换,列出另一道加法算式,做一做第2题给出两幅图,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片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知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练一练的第1题是看图完成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有序地看图井理解图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根据朝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教材练一练第2题的前两题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根据图意完成算式。

  2.教师出示教材练-练第2题的中间两题的图片,请学生分别数一数两种颜色图形各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出另-道加法算式。

  3.教师出示教材练.练第2题的后两题的图片,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圆片和小棒,然后列出算式并计算。

  4.让学生完成练一练第3题的计算题,通过逐渐提高难度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得数是8的加法。

  练一练第2题是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并计算,练习题从实物到抽象图形是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3题算一算,要求学生在没有图片或实物的辅助下,能够熟练算出得数是8的加法。

  第七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数9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学生给老人过重阳节的视频或照片。

  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家长提前取得联系,请家长把学生如何给老人过重阳节,用视制或照片的形式反馈给教师。

  教师用电子白板展示学生过重阳节的视频或照片,唤起学生的回忆。

  课文图片呈现的是重阳节贝贝给爷爷奶奶送重阳糕的场景,桌子上的盒子里面有8块重阳糕,贝贝手中有1块重阳糕,一共是9块重阳糕,为讲授数9的组成和得数是9的加法做铺垫。

  3.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桌子上有几块重阳糕,宝宝手里有几块重阳糕,共有几块重阳糕。

  4拓展到其他学生熟悉的物品,让学生初步感知数9的组成。

  第八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9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重阳糕学具,教学过程:1.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图片和组成式,带领学生复习数8的组成。

  2.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合一合课文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用重阳糕学具照样子摆一摆。

  做一做第1题是要求学生动手贴一贴,把重阳糕的图片贴人盒子的空格里,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数9的组成。

  3.让学生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9,学生自己写出数9的组成式,用这种方法探索其他的组成式。

  4.逐渐脱离学具与图片,让学生能说出几和几合起来是9,并写出数9的组成式。

  第九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并理解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文图、PPT、磁铁。

  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得数是8以内的加法及数9的组成。

  2.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两幅连续图的图意。

  例题由两幅连续图片组成,第-幅图片中盘内有8个桃子,第二幅图

  片中兰兰妈妈又拿来1个桃子,原有的8个桃子用8个绿色点子表示,增加了1个用橙色点子表示,列出算式8+1=9。

  想一想中的图片是在托盘放了两部分桃子,让学生计算托盘上一共有几个桃子。根据图意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1+8=9和8+1=9。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安排8+1=9与1+8=9两道加法算式成对出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在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的同时,知道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算式和不变、渗透交换律。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想数的组收或用面圆面、规小棒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学生用两种颜色的点子分别表示两部分桃子的数量,列出算式8+1与1+8,计算结果。

  4理解加注算式表示的含义,学会读算式。

  5学生发观两道算式之间的异同,知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算式和不变

  得数是9的加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9的组成探索过程,了解数9的组成,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9。

  2会读、写数9的组成式。

  3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了解数9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数9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8以内数的组成式或物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填写或看图写组成式的方式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2.引入数9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52页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二、新课讲授

  1.感知数9的组成。

  2.学习数9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合一合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1)1和8合起来是9。

  教师板书1和8合起来是9的组成式。学生读一读

  (2)2和7合起来是9。

  教师板书2和7合起来是9的组成式。学生读一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9的组成探索过程,了解数9的组成,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9。

  2会读、写数9的组成式。

  3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了解数9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数9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8以内数的组成式或物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填写或看图写组成式的方式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2.引入数9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52页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二、新课讲授

  1.感知数9的组成。

  2.学习数9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合一合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1)1和8合起来是9。

  教师板书1和8合起来是9的组成式。学生读一读

  (2)2和7合起来是9。

  教师板书2和7合起来是9的组成式。学生读一读

  (3)3和6合起来是9。

  教师板书3和6合起来是9的组成式,学生读出9的组成式。

  (4)4和5合起来是9。

  教师板书4和5合起来是9的组成式,学生读出9的组成式。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8+1=9、1+8=92.能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3.在操作体验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图意,看图列式。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9的组成和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看卡片上的组成式,说一说9的组成。

  2.课件中出示加法算式,复习8以内的加法能说出加法的含义。

  二、新课讲授

  1.学习算式8+1=9和1+8=9。

  (1)出示课文第54页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54页课文图片中的第

  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强调箭头表示先后顺序。

  师:妈妈正在往盘子里放桃子,大家仔细观察,一共有几个桃子?(2)列算式计算8+1=9。

  师:盘子里面有8个桃子,用8个绿色点子表示,妈妈又拿来1桃子,用1个橙色点子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8个绿色点子和1个橙色点子用框圈起来。

  师:合在一起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即8+1。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别用数9的组成、接着数和从头数等三种方法讲授8+1的计算方法。

  师:合起耒用加表示,合起来的数量写左等号的右边。

  教师板书8+1=9。

  (3)算式8+1=9的读法。

  生:8加1等于9。

  (4)算式8+1=9的含义。

  师:你能说出这个算式代表的含义吗?生:盘子里原来有8个桃子,妈妈又拿来了1个桃子,一共有9个桃子。

  (5)继续学习计算1+8=9。

  教师出示教材第54页想一想第1题的课文图片。

  师:盘子里面一边有1个桃子,另一边有8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教师重复前述步骤让学生算一算,说一说。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7+2=9、2+7=9。

  2.能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3.在操作体验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图意,看图列式。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

  1、复习

  2.学习算式7+2=9和2+7=9。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55页想一想第2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盘子里两部分桃子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7+2=9。

  师:盘子里一边有7个桃子,另一边有2个桃子,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7和2合起来是9,列出算式计算7+2=9。

  (3)算式7+2-9的读法及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4)继续学习计算2+7=9。

  教师把图片中盘子里的两部分桃子位置交换一下,让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

  3.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2+7=9、7+2=9。

  师:这两个算式里而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算式7+2=9、师: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7=9.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8+1=9、1+8=9、7+2=9、2+7=9。

  2.能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3.在操作体验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练习

  1.想一想。

  教师出示教材第54页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1+8=9,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列算式8+1=9。

  2.填一填。

  教师出示教材第55页第2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列出算式2+7=9或7+2=9.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看图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知道了在加法算式中,交

  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加法算式3+6=9、6+3=9。

  2.能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解决数学,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加法算式1+8=9、8+1=9、2+7=9、7+2=9。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2.引人说一说、填一填几和几合起来是9,复习结束后,9的组成式卡片保留在电子白板上。

  二、新课讲授

  1.学习算式3+6=9和6+3=9。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55页想一第3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

  学生说说图中有什么。

  师:盘子里一边有3个桃子,另一边有9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2)列算式计算3+6=9。

  师:盘子一边有3个桃子,用3个绿色点子表示,另一边有6个桃子,用6个橙色点表示,合在一起是多少,师:和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用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数量写在等号的右边

  教师板书3+6=9。

  (3)算式3+6=9的读法。

  生:3加6等于9。

  (4)算式3+6=9的含义。

  师:你能说出这个算式代表的含义吗?生:盘子里一边有3个桃子,另一边有6个桃子,一共有9个桃子。

  (5)继续学习计算6+3=9。

  将图片中两部分桃子的位置交换下,让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计算加法算式5+4=9、4+5=9。

  2.能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解决数学,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加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学习算式5+4=9和4+5=9。

  (1)出示课文图片。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55页想一想第4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

  盘子里两部分桃子的数量。

  (2)列算式计算5+4=9。

  师:盘子里一边有5个桃子,另一边有4个桃子,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5和4合起来是9,列出算式计算

  5+4=9。

  (3)算式5+4=9的读法及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的含义。为C组学生提供点子图来

  帮助他们]理解。

  (4)继续学习计算4+5=9。

  教师把图片中盘子里的两部分桃子位置交换一下,让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

  三、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第8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9的组成

  教学内容:56页第1、2题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课本图片,示范摆小棒

  2、学生按照课文图片摆小棒,写出数的组成式。

  3、看图完成算式。

  教师出示教材第56页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一图意,列式计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列算式。

  得数是10的加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数10的组成探索过程,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

  2.

  认识10的组成式。能用10的组成式表示相应图片上的数学现象。

  3.能按照组队的形式把10的组成式分组。

  教学重点:了解数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用10的组成式表示相应图片上的数学现象。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人

  1.复习9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9以内数的组成,读一读组成式。

  2.引出数10的组成。

  师∶我们学习了9以内数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数10的短成。

  二、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数10的组成。

  教师用电子自板出示学生参与包饺子活动的视频或照片,说一说包校子活的体验。唤起学生的已有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迎。

  教师出示教材第66页的谋文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微什么。

  师∶元旦就要到了,风贝一家参加杜区组织的包饺子活动。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饺子皮,有的人在包饺子。大家看看桌上有几张饺子皮?学生通过点数回答。

  师∶加上奶奶手里正在酬的一张饺子皮,一共有多少张饺子皮?学生通过点数得出,桌子上有9张饺子皮,奶奶正在擀1张饺子皮,一共有10张饺子皮,让学生初步感知数10的组成。

  2.学习数10的组成。

  教师出示教材第67页合一合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1)1和9合起来是10,9和1合起来是10。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67页合一合部分第一幅图,数一数盘子里两部分饺子的数量,分别是1和9、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饺子.从而得出I和9合起来是10。

  教师板书1和9合起来是10的组成式。生:1和9合起来是10。

  教师将图片中两部分饺子交换位置,再让学生尝试自已说一说,9和1合起来是10。

  (2)2和8合起来是10,8和2合起来是10。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67页合一合部分第二幅图,数一数盘子里两部分饺子的数量,分别是2和8,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饺子,从而得出2和8合起来是10。

  教师板书2和8合起来是10的组成式。生:2和8合起来是10.教师将图片中两部分饺子交换位置。再让学生尝试自己说一说,8和2合起来是10。

  (3)3和7合起来是10,7和3合起来是10。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67页合一合部分第三幅图,数一数盘子里周部分校子的数量,分别是3和7,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饺子,从而得出3和7合起来是10教师板书3和7合起来是10的组成式。

  生∶3和7合起来是10.教师将图片中两部分饺子交换位置。再让学生尝试自己说一说,7和3合起来是10。

  (4)4和6合起来是10.6和4合起来是10。

  让学生观察教材第67页合一合部分第四幅图,数一数图片中两部分饺子的数量,分别是4和5,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饺子,从而得出4和6合起来是10。

  教师板书4和6合起来是10的组成式。生∶4和6合起来是10。

  教师将图片中两部分饺子交换位置,再让学生尝试自己说一说,6和4合起来是10。

  (5)5和5合起来是10。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想一想,盘子里两部分饺子数量各是5的时候,一共有几个饺子。交换两部分饺子的位置,饺子的个数会发生变化吗?生∶不会变。

  教师板书5和5合起来是10的组成式。

  生∶5和5合起来是10。

  三、巩固练习

  1.贴一贴。

  教师出示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的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意,将贴纸贴到图中虚线的地方,分别数一数两扇窗上窗花的数最,根据数10的组成说一说一共有几个窗花。

  2.填一填。

  教师出示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的组成式,让学生在脱离图片提示的情况下练习写数10的组成式。生T入强七方兴

  四、小结

  师∶今天学到了数10的组成,请大家多多练习,掌提10的组成式。

  五、作业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1题。

篇四: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第

  周

  第

  册

  第

  课时

  课题:认识长方形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过程,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画长方形、正方形。

  2、通过观察、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与学的课件、三角板、学具

  准

  备

  一、激趣导入:

  1、师贴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并问:这张纸是什么形状?

  (板书:长方形)

  教

  学

  过

  程

  原来你们早就和它交上朋友了。那么,请同学们仔细地看看,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生列举)

  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了。那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认识)2、师: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

  出示幻灯片动画(长方形宝宝)

  师:长方形宝宝现在有问题要考考大家。

  第一个问题:我有几条边,几个角?(出示幻灯)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板书贴:边、角;书写:四条、四个)

  长方形宝宝,同学们答得对吗?

  出示幻灯片:大家答对了,真棒。

  二、探究新知:

  1、长方形的边:

  师指长方形说:长方形的四条边,上下两条边面对面、左右两条边面对面,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板书贴)。

  现在长方形提出新问题了。

  出示问题:对边一样长吗?

  师:我们来比一比对边是否一样长。

  (用课件演示对边相等。)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谁愿意试一试?

  引导说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贴)

  我们问一问长方形我们说的对吗?

  长方形回答:答对了,你真棒!

  起名: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板书贴)

  出示幻灯片,指出身边几样长方形物体长和宽。

  2、长方形的角

  师:长方形又有问题问我们了。

  出示课件:长方形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

  (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呢?

  (学生演示,教师出示投影,用三角板的直角量)

  板书: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我们答对了吗?(出示课件演示)

  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才能称为长方形?

  (指着板书内容复述,并强调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今天,同学们表现都特别好,作为奖励,我们的客人长方形要给大家看一个节目,大家欢迎。(鼓掌)

  四、练习指导:

  现在你能用长方形的特征来判断哪些是长方形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看看哪些同学已经学会了?

  1、基本性操作练习:把图中的长方形涂颜色。(练习纸上涂)

  2、折一折:

  3、填一填

  五、总结:

  长方形的认识

  长

  宽

  宽

  长

  四条边

  对边

  相等

  四个角

  都是直角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爱的教育》导读课(赠送文档)【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

  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

  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

  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2.了解大体内容

  ⑴出示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⑶交流。

  3.指导阅读《爱的教育》

  (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⑵师总结: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4.从序言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内容简介、作品影响)

  1.看一下目录你最熟悉那些故事?

  2.交流、故事大概内容

  3.走进人物感受教育

  出示幻灯。学生交流。

  4.欣赏精彩片断。

  5.谈阅读感受。

  6.读后感激趣。

  过渡: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

  出示读后感,生静静阅读。

  三、引导学生读书。

  1.了解获取书的途径。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看到这本书呢?

  ⑴指名说。

  ⑵师总结:买、借阅、上网……

  2.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3.自读序言。

  4.阅读书的目录。

  自由读,同桌交流,了解书中有哪些小故事。

  5.阅读正文。

  ⑴推荐阅读。

  过渡:大家的阅读热情真高啊!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读故事了。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老师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意外事件》,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

  (交流故事大概内容、阅读感受。)

  ⑵自由阅读。

  过渡: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它写尽了人世间种种感人肺腑的爱!下面,请你看目录,找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

  (全班进行简单交流。)

篇五: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姓

  名

  单

  位

  课

  题

  学

  科

  生活数学

  认识长方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初步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能在适当的引导下准确的区分一些常见图形。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观察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长方形的特点,并学会自主探究。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法能得出长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直角三角板、直尺、6个小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物品的面,说一说它们像哪些图形,引出长方形。在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班级,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回答。你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一)观察长方形:请你说一说长方形它有几条边、几个角?用手指一起数一数它的四条边和四个角。

  (二)验证长方形的特征。

  1、想一想长方形它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点呢?。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3、教师总结: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去证明。今天我们主要来验证大家的两点猜想①一个是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否相等左右两条边是否相等。②是四个角是否都是直角.首先我们先来验证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否相等左右两条边是否相等。

  4、边的特征:

  1)折一折。请同学们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

  首先上下两边对折,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上下两条边相等)

  再左右两条边对折,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呢?(左右两条边相等)

  2)量一量。除了折一折的方法,还可用哪些方法呢?(用尺子量长方形的边,发现长方形两条长边都是x厘米,两条短边都是x厘米,所以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3)教师小结:我们把上下相对的两条边叫对边,左右相对的两条边也叫对边。所以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换句说法,我们可以说成是——对边相等。并板书:对边相等

  5、角的的特征

  1)比一比。动手操作,用三角尺的直角边比一比。教师演示一个角,其它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我们发现长方形角都是直角。(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结:通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得出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4个角都是直角

  (三)总结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谁来给大家说说长方形的特征。(由学生回答)

  (四)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

  刚才同学们在验证过程中已经得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为了能更好的区别它的长边和短边,我们分别给他们取个名字,长边的长叫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叫做它的“宽”。(板书:长、宽)问:一个长方形有几个长?几个宽?它们分别有什么关系?

  三.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成果展示。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

  2、拼一拼。把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3、猜一猜。水果后面藏着几?

  4、画一画。请在方格上画出一个长方形。

  5、作业。自己准备一张长方形纸卡,量一量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认识长方形

  边

  角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篇六: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第

  1课时

  生活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科目

  生活数学

  课题

  《认识图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的通过具体事物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并通过实践活分析

  动体验这些形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本班学生,根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A、B、C三层。

  教学对象分A层学生:1)能够正确的说出给出图形的形状。

  析及教学要

  求

  B层学生:1)能够正确的说出给出图形的形状。

  C层学生:1)在辅导帮助下,能够跟着其他读出物体的形状。

  本课时采用分层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在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设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整体的教学内容的难度,要循计

  序渐进,逐步深化。教师对新的知识点边讲边练习,让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对所学习的新的知识加深印象。

  知识1.通过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与技图形的特征。

  能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

  过程利用分层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教师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目标

  与方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学习法

  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掌握对生活中形状的直观认识。

  情感1、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态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与价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图形在生值观

  活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学生辨别图形的能力。

  教学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学

  重

  点

  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难

  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

  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件展示)场景

  认真听老师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情境教师:认识身边的事物,通过比的问题,思考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导

  入

  较得出不同,交给学生

  长方形

  并回答老师认识,更好的引入新知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的问题

  识

  一、课堂教学

  1、找一找,猜一猜

  教师: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世界是由各种形状组成的,那么同学们能帮老师找出这些图形吗(出示卡片和图片)?

  学生2:预计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意识很快的找出相应的图形。

  2、说一说

  教师:有谁知道他们叫什么?请说一说

  学生:A层学生能快速的说出物体的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指导B、C层学生在看图的情况下说出相应的形状

  3、画一画,描一描

  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在纸上或者在电教黑板上画一画。

  教学学生:学生可能通过印、描、压的方式画不同的图形。

  具体教师: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措施小结:长方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学

  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习知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新)

  角形:

  有3条边3个角

  4、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今天我们学的这四种图形,你在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上能找到它们?

  学生:个别汇报(喝水用的水杯的其中一个面是圆、魔方的面是正方形的......)

  教师可以相应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展示)

  二、拓展应用

  练习1、涂一涂

  练习2、折一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图形。【A层能够课堂完全熟识并运用;B层可以基本小

  结

  理解和分辨,能够在简单的引导强调重点,难点

  下说出相应形状;C层学生能够在帮助下,读出图形。】

  第

  2课时

  生活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科目

  生活数学

  课题

  《认识图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的通过具体事物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并通过实践活分析

  动体验这些形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本班学生,根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A、B、C三层。

  A层学生:1)能够正确分辨出身边事物的形状。

  教学对象分

  析及教学要B层学生:1)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提示下正确分辨出身边事物的求

  形状。

  C层学生:1)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说出给出图形的形状。

  本课时采用分层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在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设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整体的教学内容的难度,要循计

  序渐进,逐步深化。教师对新的知识点边讲边练习,让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对所学习的新的知识加深印象。

  知识1.通过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与技图形的特征。

  能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

  过程利用分层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教师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目标

  与方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学习法

  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掌握对生活中形状的直观认识。

  情感1、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态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与价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图形在生值观

  活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学生辨别图形的能力。

  教学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学

  重

  点

  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难

  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

  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件展示)场景

  认真听老师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情境教师:认识身边的事物,通过比的问题,思考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导

  入

  较得出不同,交给学生

  长方形

  并回答老师认识,更好的引入新知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的问题

  识

  一、课堂教学

  1、找一找,猜一猜

  教师: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世界是由各种形状组成的,那么同学们能帮老师找出这些图形吗(出示卡片和图片)?

  学生2:预计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意识很快的找出相应的图形。

  2、说一说

  教师:有谁知道他们叫什么?请说一说

  学生:A层学生能快速的说出物体的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指导B、C层学生在看图的情况下说出相应的形状

  3、画一画,描一描

  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在纸上或者在电教黑板上画一画。

  教学学生:学生可能通过印、描、压的方式画不同的图形。

  具体教师: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措施小结:长方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学

  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习知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新)

  角形:

  有3条边3个角

  4、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今天我们学的这四种图形,你在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上能找到它们?

  学生:个别汇报(喝水用的水杯的其中一个面是圆、魔方的面是正方形的......)

  教师可以相应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展示)

  二、拓展应用

  练习1、涂一涂

  练习2、折一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图形。【A层能够课堂完全熟识并运用;B层可以基本小

  结

  理解和分辨,能够在简单的引导强调重点,难点

  下说出相应形状;C层学生能够在帮助下,读出图形。】

  第

  3课时

  生活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科目

  生活数学

  课题

  《认识图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的通过具体事物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并通过实践活分析

  动体验这些形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本班学生,根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A、B、C三层。

  教学对象分A层学生:1)能够在黑板上画出或者用纸片折出相应的形状。

  析及教学要

  求

  B层学生:1)在辅导下能够正确用纸片折出相应的形状。

  C层学生:1)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说出给出图形的形状。

  本课时采用分层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在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设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整体的教学内容的难度,要循计

  序渐进,逐步深化。教师对新的知识点边讲边练习,让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对所学习的新的知识加深印象。

  知识1.通过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与技图形的特征。

  能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

  过程利用分层教学、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教师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目标

  与方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学习法

  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牢固的掌握对生活中形状的直观认识。

  情感1、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态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与价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图形在生值观

  活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学生辨别图形的能力。

  教学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学

  重

  点

  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难

  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

  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件展示)场景

  认真听老师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情境教师:认识身边的事物,通过比的问题,思考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导

  入

  较得出不同,交给学生

  长方形

  并回答老师认识,更好的引入新知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的问题

  识

  一、课堂教学

  1、找一找,猜一猜

  教师: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世界是由各种形状组成的,那么同学们能帮老师找出这些图形吗(出示卡片和图片)?

  学生2:预计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意识很快的找出相应的图形。

  2、说一说

  教师:有谁知道他们叫什么?请说一说

  学生:A层学生能快速的说出物体的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指导B、C层学生在看图的情况下说出相应的形状

  3、画一画,描一描

  新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在纸上或者在电教黑板上画一画。

  教学学生:学生可能通过印、描、压的方式画不同的图形。

  具体教师: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措施小结:长方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学

  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习知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新)

  角形:

  有3条边3个角

  4、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今天我们学的这四种图形,你在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上能找到它们?

  学生:个别汇报(喝水用的水杯的其中一个面是圆、魔方的面是正方形的......)

  教师可以相应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展示)

  二、拓展应用

  练习1、涂一涂

  练习2、折一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图形。【A层能够课堂完全熟识并运用;B层可以基本小

  结

  理解和分辨,能够在简单的引导强调重点,难点

  下说出相应形状;C层学生能够在帮助下,读出图形。】

  第

  4课时

  认识数字11、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2、学生能认读数字1。

  3、体验数物品个数的过程。

  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

  学生能认数字1洋娃娃1个,教学图1张,数字1卡片1张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课堂

  学

  生

  活

  动

  做做准备操。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导入课堂

  出示洋娃娃1个,问:“小朋友们看王老师今天请谁来

  了?”“我们和她一起玩好吗?”

  学生动手摸摸,感受。

  给学生洋娃娃,让学生动手摸摸,看看。

  把洋娃娃放在桌上,引出:“洋娃娃有几个啊?”学生尝试

  说:“1个。”

  三、新课

  ㈠认识教室里有1个洋娃娃、1张床。

  1、学生一起叫“丁丁。”

  学生尝试说:“有1张床。”

  1、“这个洋娃娃的名字叫丁丁,我们轻轻的叫她一声好吗?”

  2、2、“丁丁现在想睡觉了,我们教室里有床吗,有几张?”指学生观察图片,尝试说。

  名学生回答。(B组学生)

  3、把洋娃娃放在床上,“有1张床正好给洋娃娃睡觉。”

  ㈡

  认识图上有1个小朋友、1支笔、1张桌子

  学生尝试说。

  1、“洋娃娃已经睡觉了,现在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干什学生观察图片尝试回答。

  么。”

  出示挂图,问:“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啊?”

  “小朋友2、指桌子,问:“这是什么?”“有几张?”指导学生回答。

  4、学生尝试回答:在写字。”

  3、指笔,问:“她手上拿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回答“她手

  上拿了1支笔。”

  4、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㈢

  认识数字11、学生看数字1,跟读数字1、“那么,她在写什么字呢?”引出数字1,出示数字1“她1两遍。

  在写1这个数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读。”范读数字1两

  遍。

  2、让学生自己尝试读1遍。

  3、开小火车:学生读数字1。

  四、课堂巩固与小结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老师指图,并把数字1对在相应的事物上,学生跟老师说“1个小朋友。”“1张桌子。”“1支笔。”

  巩固认读数字1。学生齐读——个别读。

  2学生尝试齐读1遍。

  3、学生个别读数字1。

  第

  5课时

  认识数字11、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2、学生能认读、写数字1。

  3、体验数物品个数的过程,体验正确握笔,书写的姿势。

  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

  学生能写数字1。

  铅笔图片1张,印刷体数字1卡片1张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课堂

  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

  1、出示铅笔图片,问:“小朋友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呀,有几只呢?”学生尝试回答。把图片贴在黑板上。

  2、用手指表示1。“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手指表示1吗?”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手指表示1,先用拇指、食指、中指表示。再告诉学生:“我们一般都习惯用食指表示数字1。”请学生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用食指表示1。

  3、数一数:出示图片“萝卜”“小白兔”“大熊猫”等,学生开火车,轮流说“1个萝卜”“1只小白兔”“1只大熊猫”等。

  4、认读印刷体数字1,学生先齐读——个别认读。

  三、新课

  ㈠

  写数字11、指黑板上的铅笔图,“小朋友们看看这只铅笔,它里面可有数学知识啊?”

  学

  生

  活

  动

  师生问好。

  学生观察学习。

  尝试伸手指表示1个。

  数一数。

  1、学生观察思考。

  2、待学生思考后,演示:把铅笔图上一张拿掉,出现印刷

  体数字1。总结:铅笔像数字1。

  2、学生观察。

  3、请学生用食指表示1,老师把食指放在数字1边上,让学

  生说说,食指像什么。指导学生观察。

  4、老师在数字格里,示范写数字1,一边写一边告诉学生书3、学生伸出手指,观察并思写时的顺序。

  5、指导学生用食指书空。

  (二)书写指导

  考回答。

  1、握笔指导。老师示范用食指和拇指手拿铅笔的姿势。指1、学生尝试握笔。

  导学生握笔。

  2、正确书写的指导。老师示范“一拳,一尺,一寸”的正2、学生观察并尝试做正确坐确坐姿。

  姿。

  第

  6课时

  认识数字11、进一步认识数字1。

  2、进一步掌握伸出1根手指。

  3、学会数数1。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4、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1。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进一步认识数字1。2、学会数数1。

  1、进一步掌握伸出1根手指。

  2、学会点数。

  3、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1。

  数字1的图片;数量是1的物品若干;PPT“数数1”;作业本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学

  生

  活

  动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数到10。

  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1,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看大家唱数10。

  是不是都记住了。

  二、新授

  1.复习数字1①

  看黑板上的数字1的图片,提问这是几?(全体提问,1像什么?

  个别提问)

  ②1像什么?

  ③1根手指怎么伸?

  ④1在数字王国里排队排在最前面。

  2.数数11根手指怎么伸?

  1在数字王国里排队排在最前面。

  ①如果一样东西只有1个,那我们就可以用1来表示它。

  ②丁丁从商店里买了许多东西,可是他不知道到底每个东数物品。

  西买了几个,我们帮他来数一数。

  ③苹果有几个?伸出食指点着它,从1开始数。你能告诉

  大家苹果有几个吗?

  ④强调:数数的时候,我们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从1开

  始数,数到哪里没有了,那就是几。

  ⑤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⑥

  学生一个一个上台来数一数。

  ⑦

  做一做PPT“数数1”。

  ⑧

  打开书本P23,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几个。

  3.写数字1①

  描一描P23的“1”。

  ②在作业本上描一描“1”。(程度好的可以独立写)。

  跟学生一起数。

  完成书本练习。

  描一描数字1。

  11三、课堂小结

  1.数数的时候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数。

  2.数数的时候要从1数起。

  3.回家作业:练习描红1。

  第

  7课时

  认识数字1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描红数字1。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1。

  能准确描红数字1。

  写数字1学

  生

  活

  动

  点名。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唱数1-10。

  数到10。

  二、新授

  1.复习认读数字1①

  一起认读数字1。

  ②开火车认读数字1。

  ③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

  2.复习数数1①

  看PPT“数数1”,独立数。

  认读数字1。

  开火车认读数字1。

  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

  看PPT“数数1”,独立数。

  12②

  看实物独立数1。

  3.描红1。

  ①在老师帮助下描红作业本上的1。

  第

  8课时

  认识数字1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独立数数

  2.独立写数。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并把数字1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并把数字1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数数1的练习卷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学

  生

  活

  动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数到10。

  二、新授

  1.复习认读数字1。

  ①一起认读数字1。

  ②开火车认读数字1。

  ③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

  2.复习数数1①

  看PPT“数数1”,独立数。

  小朋友。

  复习认读数字1。

  独立数。

  13②

  看实物独立数1。

  3.看图写数

  看实物独立数1。

  ①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并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把数字写在方框里。

  ②在练习卷中做看图写数。

  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

  练习。

  第

  9课时

  认识数字21、认识数字2。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学会伸出2根手指。

  3、在老师帮助下在黑板上学写数字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

  认识数字2。

  1、学会伸出2根手指。

  2、在老师帮助下在黑板上学写数字2。

  数字2的图片;PPT“2像什么”。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

  学

  生

  活

  动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

  3.我们学习过1在数字王国里排队排第一,今天我们来学

  习1的后面排的是几。

  二、新授

  1.认识数字2①

  听数字谣至2,1的后面是几?看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的2听数字谣至2。

  的图片。这就是数字2。

  ②你觉得数字2像什么呢?看PPT“2像什么”。

  觉得数字2像什么。

  14③

  我们给它编一个儿歌:2像小鸭水中漂。跟老师一起读一

  读。学生开小火车读。

  ④卡片提问:这是几?2。

  学生开小火车读。

  ⑤到黑板上来找一找2在哪里。找一找教室里的2在哪里。

  找一找2在哪里。

  ⑥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手指来表示2,看老师伸出2根手指,手指来表示2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跟着做,学生独立做。

  2.学写数字2①

  认识2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写2。

  ②看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2。

  ③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那请你也上来写一写吧。(排队上来一个个写)

  三、课堂总结

  1.提问:数字2排在谁的后面?

  2.卡片提问:这是几?

  3.一起说一说2像小鸭水中漂。

  学写数字2。

  第

  10课时

  认识数字21、进一步认识数字2。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进一步掌握伸出2根手指。

  3、学会数数2。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1、进一步认识数字2。

  2、学会数数2。

  1、进一步掌握伸出2根手指。

  2、学会点数。

  数字2的图片;数量是2的物品若干;PPT“数数2”。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5一、导入

  1.点名。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听老师从1数到10。

  数到10。

  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2,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看大家

  是不是都记住了。

  二、新授

  1.复习数字2。

  复习数字2。

  ①看黑板上的数字2的图片,提问这是几?(全体提问,个别提问)

  ②2排在哪个数字后面?跟老师看着黑板上的数字1、2读

  一读。

  ③2像什么?

  ④2根手指怎么伸?

  2.数数22根手指怎么伸?

  数数2。

  ①看黑板上的图片,数一数小鸭有几只……一起数,学生

  上台数。

  ②看PPT“数数2”,数一数每样物品各有几个。

  ③看实物数一数。

  看实物数一数。

  ④强调:数数的时候,我们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从1开

  始数,数到哪里没有了,那就是几。

  ⑤打开书本P26,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几个。

  ⑥

  到讲台上拿2个雪花片。

  三、课堂小结

  1.数数的时候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数。

  2.数数的时候要从1数起。

  16打开书本P26,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几个。

  第

  11课时

  认识数字2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描红数字2。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2。

  能准确描红数字2。

  作业本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学

  生

  活

  动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数到10。

  二、新授

  1.复习认读数字2①

  一起认读数字2。

  ②开火车认读数字2。

  ③说一说2像小鸭水中漂。

  2.复习数数2。

  ①看PPT“数数2”,独立数。

  ②看实物独立数2。

  3.描红2。

  在老师帮助下描红作业本上的2。

  三、课堂小结,养成教育

  1数到10。

  复习认读数字2。

  独立数。

  看实物独立数2。

  描红2。

  1第

  12课时

  认识数字21、会正确分辨数字1和2。

  A组:独立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2、会正确数出2个物品。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3、通过学生的观察、迁移、动手实践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会正确分辨数字1和2。

  2、会正确数出2个物品。

  会正确数出2个物品。

  学

  生

  活

  动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数到10。

  二、新授

  1.复习数字1①

  听《数字谣》,提问:哪个数字排队排第一?1。

  1数到10。

  复习数字1。

  ②1长什么样子,看老师手里的1的图片,跟老师一起读一

  读,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③我们给1编了一个儿歌:1像什么?1像铅笔细又长。在

  黑板上贴上数字1的卡片。

  ④数数的时候,我们就要从1开始数。

  2.复习数字2①1排队排第一个,那1后面排的是几呢?2。

  复习数字2。

  ②2长什么样子?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把2的图片找出来。

  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学生开火车读一读。教室里哪里有2?

  1③

  我们给2编了一个儿歌:2像小鸭水中游。

  ④老师请一个同学把2的卡片贴在黑板上,注意:2应该贴

  在1的前面还是后面。

  3.辨别1和2①

  看黑板上1和2的卡片,跟老师读一读。

  ②学生上台来看小棒指的方向说出数字。

  ③看图片分辨1和2。

  4.1的数数

  ①看PPT“数数1”,请你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辨别1和2。

  ②学生看黑板上的图片数数1:1个苹果,1西瓜,把答案

  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5.2的数数

  ①上个礼拜,我们班的付天宇小朋友去超市买了许多东西,我们看看他买了哪些东西。

  ②小朋友们能数出来每样东西各有几个吗?数的时候要一

  样一样数,我们先数苹果,苹果是不是一个?不是。为什么?

  和刚才数过的1个苹果比一比,现在比1多了。跟老师一起

  数苹果,按照数字的顺序数,数到几就是几。

  ③接着数一数西瓜,同样的,西瓜也比刚才数过的1个西

  瓜多了。跟着老师一起数,再学生上台数,并把答案写在下

  面的方框里。。

  ④同样的,数出香蕉、杯子的数量。

  6.按数取物

  按数取物。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2,我们要会数,也要学会拿2个物

  品。

  ②老师这里有许多好玩的雪花片,每个同学按照顺序到老

  师这里来拿2个雪花片。

  1第

  13课时

  数字1、2练习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独立数数、2、写数。

  A组:独立完成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1、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2,并把数字1、2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1、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2,并把数字1、2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数数1、2的练习卷;PPT“数数1、2”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

  听老师从1数到10。

  二、新授

  1.复习认读数字1、2①

  一起认读数字1、2。

  ②开火车认读数字1、2。

  ③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漂。

  2.复习数数1、2①

  看PPT“数数1、2”,独立数。

  ②看实物独立数1、2。

  3.看图写数

  学

  生

  活

  动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

  复习认读数字1、2复习数数1、2看图写数。

  ①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并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

  2把数字写在方框里。

  ②在练习卷中做看图写数。

  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

  把数字写在方框里。

  在练习卷中做看图写数。

  第

  14课时

  认识数字31、认识数字3。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A组:独立完成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2、学会伸出3根手指。

  3、在老师帮助下在黑板上学写数字3。

  认识数字3。

  1、学会伸出3根手指。

  2、在老师帮助下在黑板上学写数字3。

  学

  生

  活

  动

  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

  3.给1和2排队伍。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

  3.给1和2排队伍。

  二、新授

  1.认识数字3①

  听数字谣至3,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看老师在听数字谣

  黑板上出示的3的图片。这就是数字3。

  ②你觉得数字3像什么呢?

  3像什么呢?

  ③我们给它编一个儿歌:3像耳朵听声音。跟老师一起读一

  读。学生开小火车读。

  21④

  卡片提问:这是几?3。

  ⑤到黑板上来找一找3在哪里。找一找教室里的3在哪里。

  到黑板上来找一找3在哪⑥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手指来表示3,看老师伸出3根手指,里。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跟着做,学生独立做。

  ⑦

  听要求拿出数字卡片。

  2.学写数字3①

  认识3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写3。

  ②看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3。

  听要求拿出数字卡片。

  学写数字3③

  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那请你也上来写一写吧。(排队

  上来一个个写)

  三、课堂总结

  1.提问:数字3排在谁的后面?

  2.卡片提问:这是几?

  3.辨别数字1、2、3辨别数字1、2、3。

  第

  15课时

  认识数字31、进一步认识数字3。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进一步掌握伸出3根手指。

  3、学会数数3。

  A组:独立完成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1、进一步认识数字3。

  2、学会数数3。

  1、进一步掌握伸出3根手指。

  2、学会点数。

  数字3的图片;数量是3的物品若干;PPT“数数3”

  22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学

  生

  活

  动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数到10。

  1数到10。

  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3,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看大家

  是不是都记住了。

  二、新授

  1.复习数字3复习数字3。

  ①看黑板上的数字3的图片,提问这是几?(全体提问,个别提问)

  ②3排在哪个数字后面?跟老师看着黑板上的数字1、2、3读一读。

  ③3像什么?

  ④3根手指怎么伸?

  2.数数33根手指怎么伸?

  ①看黑板上的图片,数一数小鸭有几只……一起数,学生看黑板上的图片,数一数。

  上台数。

  ②看PPT“数数3”,数一数每样物品各有几个。

  ③看实物数一数。

  看实物数一数。

  ④强调:数数的时候,我们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从1开

  始数,数到哪里没有了,那就是几。

  ⑤打开书本P29,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几个。

  ⑥

  到讲台上拿3个雪花片。

  三、课堂小结

  1.数数的时候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数。

  2.数数的时候要从1数起。

  23打开书本P29,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数数的时候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数。

  第

  16课时

  认识数字3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描红数字3。

  A组:独立完成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3。

  能准确描红数字3。

  学

  生

  活

  动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点名。

  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数到10。

  二、新授

  1.复习认读数字3①

  一起认读数字3。

  ②开火车认读数字3。

  ③说一说3像耳朵听声音。

  2.复习数数3①

  看PPT“数数3”,独立数。

  ②看实物独立数3。

  3.描红3。

  在老师帮助下描红作业本上的3。

  1数到10。

  复习认读数字3复习数数3独立数。

  在老师帮助下描红作业本上的3。

  24第

  17课时

  数字1、2、3综合复习

  1、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2、3,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把数字1、2、3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3、独立数数、写数。

  A组:独立完成B组:尝试体验C:老师协助下学习。

  独立数数。

  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2、3,并把数字1、2、3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数数1、2、3的练习卷;PPT“数数1、2、3”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1.跟老师朗读黑板上的数字1、2、3。

  2.1、2、3的数数练习。

  二、新授

  1.复习认读数字1、2、3①

  一起认读数字1、2、3。

  ②开火车认读数字1、2、3。

  2.复习数数1、2、3①

  看PPT“数数1、2、3”,独立数。

  ②看实物独立数1、2、3。

  3.看图写数

  学

  生

  活

  动

  朗读数字1、2、3。

  数数练习。

  认读数字1、2、3。

  开火车认读数字1、2、3。

  看PPT“数数1、2、3”。

  看实物独立数1、2、3。

  ①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并数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

  把数字写在方框里。

  ②在练习卷中做看图写数。

  看图写数。

  25第

  18课时

  认识数字4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A:能独立完成。B:在提示下完成。C组:帮助下完成。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掌握4的组成。

  学

  生

  活

  动

  师生问答。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数字“4”.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模仿小动物叫4声。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

  26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学生摆学具。

  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4.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学生汇报。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第4个同学起立。

  5.指导书写: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学生练习描红。

  独立写一行4.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四、联系生活,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巩固练习。

  第

  19课时

  认识数字4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A:能独立完成。B:在提示下完成。C组:帮助下完成。

  2、使学生正确掌握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掌握4的组成.

  3、使学生初步理解“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4的认识及组成。

  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小红花图片4个、小棒4根.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老师指黑板上的桃子图提问:

  3个桃子再添上1个是几个?(4个)

  学

  生

  活

  动

  师说:对,3个添上1个就是4个,今天我们来学“4的认

  识”。老师板书课题

  小明他们来到农村,看见了什么?(出示主题图)1.认数4.

  认识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来到农村,看到了

  什么.

  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农民?几台拖拉机?

  师问:原来有几台拖拉机?又开来几台?一共有几台?

  指名把三句话连起来说.

  (2)用小棒摆四边形:(出示磁铁小黑板)老师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四边形.

  用小棒摆四边形。

  师问:你们看,老师摆了一个什么图形?(老师摆了一个四

  边形)或(正方形)

  2师问:这个图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

  师说:你们愿意摆吗?好!请你们拿出4根小棒,也摆一个

  四边形.

  师说:刚才我们数了4个农民、4台拖拉机、4根小棒,这

  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4,我们就可以用4来表示.(用红笔描

  写课题4)(3)你们还看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4个的?

  提示:想想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马路上……(桌子、想想哪里有4个的东西。

  椅子都有4条腿、汽车有4个轮子、黑板有4个角、4条边

  等等)2.教学4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上前摆3个物品。

  师问:3个再添1个是几个?(用完整话回答)(2)出示点子图: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请同学按照数的顺序说说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齐读:1234321三、巩固反馈

  游戏:排排座:

  正排:拿卡片1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后面?

  拿卡片2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后面,谁在我的后面?……

  反排:拿卡片4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前面?

  拿卡片3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前面,谁在我的前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4.

  2第

  20课时

  认识数字4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正确掌握4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掌握4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理解“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A:能独立完成。B:在提示下完成。C组:帮助下完成。

  4的大小与序数认识。

  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小红花图片4个、小棒4根.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卡片口答:

  比较3和4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

  (左边有3个方块,右边有4个方块)老师在方块图下面分别写上3和4.

  学

  生

  活

  动

  1.填空。

  2.看卡片口答。

  师问:3和4比,谁大?谁小?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3和4比,3小4大,中间应用小于号连接)老师板书“<”.

  齐读:3小于4.

  指名说:3比4小.

  (2)出示方块图:

  师问:这是几和几比大小?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说,老师板书:4>3.

  指名读:4大于3.

  读:4大于3.

  3指名说:表示4比3大.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自己摆小红花:每人拿出4朵小红花图片,把它摆成两学生自己摆小红花:每人拿堆,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边摆边小声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出4朵小红花图片,把它摆几和几组成4.

  指名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说一组,老师板书:

  指名读4的组成,齐读.

  5.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

  指导看书上排队上车图,然后回答问题: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师问:

  (1)谁排第一?

  (2)小朋友排第几?

  (3)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4)大姐姐的后面有几个人?

  (5)解放军叔叔的前面有几个人?

  (6)从后面数,小朋友排第几?

  6.指导书写数字4.

  成两堆。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师边示范边说:4是两笔写成,笔顺是先写∠,再写|.注书写数字4。

  意写|时要和∠的竖平行,写斜竖.学生在书上描写4.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的认识,知道了4以内数的顺

  序和大小的比较,记住了4的组成.下面咱们再比一比看谁

  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找朋友:

  拿数字卡片1的同学上前来问:谁是我的好朋友?

  找朋友。

  拿3的卡片上前来说: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一起说:1和

  3组成4,4可以分成1和3,对不对?(下同)2.做拍手游戏:师生拍手,对4的组成。

  31做拍手游戏。

  第

  21课时

  认识数字51、学生初步理解数字5的组成。

  2、学生初步会数个数为5的物品。

  3、学生初步认识数字5。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4、学生能够基本建立数字5的概念。

  A:能独立完成。B:在提示下完成。C组:帮助下完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初步理解数字5的组成,初步认识数字。

  学生能够基本建立数字5的概念。

  青菜5棵,杆秤1把,篮子1只,1元硬币5个,1-5数字卡片,小猫图片5张,小白兔头饰1个。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课堂

  学

  生

  活

  动

  1、师生问好。师:小朋友们好!学生和老师问好。组织“拍师生问好。

  拍小手坐坐好。”

  2、课前播报: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师:小朋友们请看这是

  几?学生认读数字卡片。

  问:小朋友们2的后面是几啊?学生尝试回答,那么星

  期二的后面是星期几呢?学生尝试说。老师板书:星期3;

  问:“今天有太阳吗?”学生尝试回答,老师画相应的图画。

  二、导入课堂

  师:小白兔今天在干什么吗?(老师扮演小白兔卖菜的情景。)哪位小朋友想到小白兔那里去买菜啊?老师指名1位学生(B组)去买菜。

  三、新课

  (一)初步理解数字5的组成教学。

  1、老师出示1篮子的青菜,“小朋友们,刚才他买了几棵菜

  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导学生数4棵青菜。

  322、师:“王老师觉得4棵青菜还不够,我还要去买1棵,那1、学生尝试数出4棵青菜。

  么现在篮子里有几棵了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老师一边数

  一边把青菜从篮子里拿出来。

  2、学生和老师一起数一数篮3、指名学生来数一数篮子里有5棵青菜。老师指导帮助学子里有5棵青菜。

  生把青菜从篮子里拿出。

  (二)初步认识数字5的教学。

  3、个别学生到上面数数,其1、出示数字卡片5,“小朋友们,我们刚才数了篮子里有5他学生判断。

  棵青菜,我们就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请大家和我一起念2遍。”

  1、学生看数字卡片,尝试跟2、“小朋友们,现在请开动你们的小脑想一想数字5像1个读2遍。

  什么?”

  3、老师出示杆秤,“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2、学生自由思考,数字54、老师在杆秤下面的弯钩处比划,告诉学生“数字5像一像什么东西。

  个弯钩。”

  5、指导学生齐读数字5,念2遍。

  6、分组练习:AB组,老师指名学生到上面念给大家听。

  C组,老师把数字卡片1,给学生,请他来念。

  (三)学生初步数出个数为5的物品。

  3、学生尝试回答。

  4、学生认读数字5。

  5、学生分组练习认读数字。

  1、“刚才我们去买菜了,那么你们知道我们花了多少钱吗

  ?

  谁来数一数,我们刚才用了多少钱?”老师出示1元硬币,学生尝试数数。

  1、学生尝试数出有5个硬2、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够到上面用数字5表示呢?”币。

  指导学生找出数字卡片5。

  3、老师指数字卡片,问:“我们刚才用了多少钱啊?”

  2、学生尝试找出数字卡片5。

  3、学生尝试说。

  能力表示:“0”表示未完成;“1”表示在协助下完成;“2”表示部分完成;“3”表示较好完成。

  33第

  22课时

  认识数字51、学生能够数个数为5的物品。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学生初步理解5以内数的顺序。

  3、学生能够基本建立数字5的概念。

  A:能独立完成。B:在提示下完成。C组:帮助下完成。

  学生能够数个数为5的物品。

  学生能够理解5以内数的顺序。

  数字卡片1-5,辣椒模具若干,数字5,练习本5本,杯子5只,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课堂

  学

  生

  活

  动

  “拍拍小手坐坐好。”

  1、师生问好。师:小朋友们好!学生和老师问好。组织“拍

  拍小手坐坐好。”

  2、课前播报:师:我们的数学课又开始了。首先,我们先

  把数字卡片从1到5认读一下。

  二、复习旧知

  认读数字1-5.

  1、出示辣椒模具,“请小朋友们数一数盘子里有几个辣椒?”

  老师指导学生数数:5个辣椒,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数数。

  2、指名1位学生到讲台上,拿出5个辣椒放在盘子里,其1位学生到讲台上数。

  他学生进行判断。

  3、老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集体认读,老师指导。

  三、新授学习

  (一)认识数字5的教学“5像弯钩555。”

  学生找出数字卡片5。

  学生尝试回答,数字51、教师出示数字5,先对刚才学生找数字的情况进行评价。

  问:小朋友们,我们说数字5像什么?指导学生尝试回像弯钩。

  34答。

  学生体验,观察思考回2、出示数字5,“那么数字5像弯钩吗?”老师把数字5弯

  的部分去钩学生的手、鼻子、衣服等。

  答。

  师:我们说数字5像弯钩,那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说学生尝试跟读。

  说,5像弯钩555。

  ㈡

  数出个数为5的物品。

  老师出示5本联系本放在黑板旁边。“我们每个小朋友都

  有1本联系本,今天王老师带来了几本?”指导学生通过数

  数的方法得知答案。

  请个别学生到上面尝试数数。

  学生尝试数数,思考后再回答。

  1、老师指旁边的杯子,“现在有5个小朋友想喝水了,哪位1、学生尝试拿出5个杯子。

  小朋友来帮老师拿5个杯子呀?”

  2、老师请5位小朋友,把学生拿的杯子分给这5位学生,2、5位学生到上面拿杯子,指导其余学生判断正误。

  四、课堂巩固

  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学生认读。

  2、C组学生认读数字3,助教老师指导。

  3、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学生找出数字5。

  其余学生判断是否有5个杯子。尝试用手指判断。

  学生认读。

  学生找出数字5。

  请1位学生到上面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尝试认读,老师学生尝试认读。

  进行指导。

  35第

  23课时

  认识数字5A组:1、学生能够数个数为5的物品。

  2、学生初步理解5以内数的顺序。

  3、学生能够基本建立数字5的概念。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B组:能够认识数字5,能初步数出个数为5的物品。

  C组: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能够数个数为5的物品。

  学生能够理解5以内数的顺序。

  数字卡片1-5,辣椒模具若干,数字5,练习本5本,杯子5只。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课堂

  学

  生

  活

  动

  1、师生问好。师:小朋友们好!学生和老师问好。组织“拍师生问好。师:小朋友们好!拍小手坐坐好。”

  学生和老师问好。组织“拍2、课前播报:师:我们的数学课又开始了。首先,我们先拍小手坐坐好。”

  把数字卡片从1到5认读一下。

  老师按顺序出示1-5数字卡片,学生认读。

  问:几的后面是几?学生回答

  二、复习旧知

  学生认读。

  学生回答

  1、出示辣椒模具,“请小朋友们数一数盘子里有几个辣椒?”

  学生思考数数,老师指导学生数数:5个辣椒,指名学生回指名学生回答。

  答。

  2、指名1位学生到讲台上,拿出5个辣椒放在盘子里,其

  他学生进行判断。

  学生集体认读。

  3、老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集体认读,老师指导。

  将卡片放在黑板上,请学生找出数字卡片5,老师指导学

  生。

  36三、新课

  ㈠

  认识数字5的教学“5像弯钩555。”

  1、教师出示数字5,先对刚才学生找数字的情况进行评价。

  问:小朋友们,我们说数字5像什么?指导学生尝试回

  学生尝试回答。

  2、出示数字5,“那么数字5像弯钩吗?”老师把数字5弯

  的部分去钩学生的手、鼻子、衣服等。

  师:我们说数字5像弯钩,那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说

  说,5像弯钩555。

  ㈡

  数出个数为5的物品。

  老师出示5本练习本放在黑板旁边。“我们每个小朋友都

  有1本联系本,今天王老师带来了几本?”指导学生通过数

  数的方法得知答案。

  请个别学生到上面尝试数数。

  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得知答案。

  2、老师指旁边的杯子,“现在有5个小朋友想喝水了,哪位

  小朋友来帮老师拿5个杯子呀?”

  老师请5位小朋友,把学生拿的杯子分给这5位学生,指导

  其余学生判断正误。

  ㈢

  学生能够用手指表示数字5。

  学生判断正误。

  1、组织学生“拍拍小手坐坐好。”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够数

  初5个手指。

  2、老师指导学生用5个手指表示数字5。

  3、指名学生换1只手表示数字5。

  4、儿歌教学:你有一只手,我有两只手,一二三四五,大

  家伸出手。

  四、课堂巩固

  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学生认读。

  2.

  C组学生认读数字3,助教老师指导。

  3.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学生找出数字5。

  请1位学生到上面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尝试认读。

  3学生认读。

  学生找出数字5。

  第

  24课时

  学科

  数学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5以内的序数

  课时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班级1.认识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目2.能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标

  3.通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

  “第几”

  教学资源

  PPT课件,小火车,动物图片,水果图片,楼房图片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

  车去森林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请学生数

  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字宝宝来数数字

  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吧!(引导学生把数字贴在车厢上。)

  2.教师贴数字卡片

  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

  边开始标数字。)教师边演示边说: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贴数字1、2、3、4、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是第2节,我们用数字25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这里是第3节,我们用数字3表示,把数字3贴在上面;这里是第4节,我们用数字4表示,把数

  字4贴在上面;这里是第5节,我们用数字5表示,把数字5贴在上面。

  3.教师请学生数一数,说一说,“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说

  “第几”

  4.有哪些小动物要去旅游呢?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

  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在相应的车厢里。

  小猴子坐在第一节车厢,小兔子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学习“谁在第几节三节车厢,长颈鹿坐在第四节车厢,斑马坐在第五节车厢。

  车厢”

  师:小猴子在哪里?

  小兔子在哪里?

  熊猫在哪里?

  3长颈鹿在哪里?

  要求学生说出:谁斑马在哪里?

  在第几节车厢。

  二、理解序数的概念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了下来请乘客们休息一下。

  2.司机给小动物们准备了食物

  出示准备的食物:树叶,竹子,桃子,胡萝卜,青草

  请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他们喜欢的食物,并把食物送到对应的车

  厢。

  把树叶送到长颈鹿那里,第四节车厢

  把竹子送到熊猫那里,第三节车厢

  把桃子送到小猴子那里,第一节车厢

  把胡萝卜送到小兔子那里,第二节车厢

  把青草送到斑马那里,第五节车厢

  3.小动物们吃的非常好,很开心,也很谢谢大家。

  火车继续行驶,终于到了森林,他们准备今天先睡一晚,明天

  再接着玩游戏,请把小动物送到他们的房间。

  练习第几

  小猴子住在第二层

  小兔子住在第五层

  熊猫住在第一层

  长颈鹿住在第四层

  斑马住在第三层

  4.总结下课

  同学们帮助小动物回到了房间,他们美美的睡觉去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序数,大家都会了吧。下课了,再见

  3第

  25课时

  学科

  课题

  数学

  5以内的序数

  班级

  课时

  执教者

  共两课时

  第二课时

  班级1.能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目标

  2.区分“几和第几”

  3.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个人王雨彤:1.2.3目标

  倪增益:2.3潘凌:1.2.3赵文涛:2鲁加轩:2蒋小石: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其能跟着学。

  李建霖: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其能跟着学。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PPT课件,小火车,动物图片,水果图片,楼房图片等。

  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请学生回答

  第二课时

  1.

  复习序数

  出示图片

  提问:有几个水果?从左到右数,苹果在第几个?香蕉在第几个?菠萝在第几个?桃子在第几个?梨子在第几个?

  我们说几个的时候,同学们要数一数,数到几就是几个,我们说第几的时候,从头开始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问到哪一个就说第几个。

  2.

  练习题

  (1)看图回答问题

  4(2)涂色练习

  练习题目

  (3)

  ()个人排队买票。

  排在第()

  排在第()

  3.

  听指令排排队

  4.总结

  41第

  26课时

  复习课1、2、3、4、51、能认识数字1——5;

  A:独立完成B:提示下完成C:帮助下完成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2、会书写数字0——5;

  A:独立完成B:提示下完成C:帮助下完成

  3、会数5以内的数

  A:独立完成B:提示下完成C:帮助下完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使学生掌握每个数字的个数。

  使学生知道各个数字所代表的个数。

  课件

  学

  生

  活

  动

  认识数字。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认识数字

  师:现在老师的电视上有很多的数字,小朋友来看看,能

  不能都读出来?

  学生认读数字(幻灯片上出示数字)

  A:自己认读数字

  B:指着认读数字

  C:跟着老师读或老师读,学生指出相应的数字

  2、数个数

  学生认读数字。

  学生指出相应的数字。

  师:数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那你们知道不知道每个数字

  代表的个数呢?

  (幻灯片出示图片)

  A:看图片数个数

  B:指着数图片并说出数字

  42C:跟着老师数或老师数完后,学生拿出数字卡片

  3、拿个数

  学生拿出数字卡片

  师:刚才小朋友做得很好,老师要表扬小朋友,看,现在这

  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吃啊?

  (老师拿出朱古

  力、QQ糖、葡萄干等点心让学生数)

  A:自己拿出相应的个数(5以内,包括0)

  B:跟着老师拿个数,边拿边数,数完后能自己说出是数字

  几

  C:老师拿着学生的手点数,数完后告诉是数字几,然后让

  学生拿个数

  4、复习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把这些数字读一读

  0像鸡蛋0、0、01像小棒1、1、12像鸭子2、2、23像耳朵3、3、34像小旗4、4、45像秤钩5、5、55、数数并圈出数字

  12345辆

  23564个

  复习。

  数数并圈出数字。

  个

  43123456个

  教师板书:请A组学生数数并书写;

  B组学生数出结果,并圈出相应的数字。

  请A组学生数数并书写;

  B组学生数出结果,并圈出相应的数字。

  第

  27课时

  复习课1、2、3、4、51——5的认识及书写

  1、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2、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A:独立完成B:提醒下完成C:指导下完成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初步建立5以内数感。

  会写1―――5各数。

  数字卡片,各类实物,各类图片,PPT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学

  生

  活

  动

  441、认识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

  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认识2认识3(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

  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

  伸出4个手指头

  画出3个三角形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

  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练一练

  评价

  45第

  28课时

  复习课1、2、3、4、5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A:独立完成B:提醒下完成C:指导下完成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建立1-5数感。

  能够知道数字大小。

  数字卡片,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旧知:

  学

  生

  活

  动

  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

  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3和3相同

  3大于23小于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46(2)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联系图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大于3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

  够吃?

  (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1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练一练。

  第

  29课时

  复习课1、2、3、4、5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A:独立完成B:提醒下完成C:指导下完成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2、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第几。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4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学

  生

  活

  动

  4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第

  30课时

  复习课1、2、3、4、51、渗透4和5的有关组成。

  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A:独立完成B:提醒下完成C:指导下完成

  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理解数的组成。

  实物

  学

  生

  活

  动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练习。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

  几表示?

  4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实践。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

  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

  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444132231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学生读。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

  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

  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

  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

  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学生分小棒。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

  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0

篇七: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本学期授课计划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使用的对象针对中重度智力发展障碍的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

  发,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数前概念,初步渗透简单的抽象数

  学思维,重点认识数字1、2、3、4、5。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来源于学

  生实际生活,注重“生活化”教学原则。教法学法中呈现“做中学”的教学原则,综合画、圈、连线、涂色、摆、贴等学操作方式,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数

  学缺陷。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有物体恒存的概念,能指出或说出刚刚感知过的物品。

  2能区分有无、大小,会将物体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

  3有5以内量的概念,会唱数、点数、书写

  0到5的数字,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

  小,掌握5以内的数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生活中渗透时间概念的认识。知道星期几,初步培养时间概念。

  2?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A组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4?学生尝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尝试独立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分层):

  本学期一年级新生8人,为中重度智力发育迟缓,3个自闭症倾向,3个唐

  氏综合症,1个脑瘫,1个中度障碍。班级学生整体认知能力较差,语言发展相

  对薄弱,除1位学生以发展出一些写字能力,其余学生均需协助。

  A组:具有一定的数概念,能够认识10以内数字,在数感的建立方面仍需协助。

  T已发展出一些写字能力,其他两位仍需协助。

  B组:已发展出一些语言表达,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已发展出一些数字认识能

  力,写字能力仍需协助。

  C组:主动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已发展出一些认知能力,写字方面仍需支持。

  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本学期目标及教学策略):

  A组:1?初步建立数前概念,能理解堆高、找相同、配对、能比较大小、知道有

  和没有。2.数的认识:会唱数、点数5以内物品数量,能认识数字

  0――5,会

  书写0――5。3.数的抽象建构: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数序关系。

  B组:1.初步建立数前概念,能理解堆高、找相同、配对、比较大小、知道有和

  没有。2.5以内数感建立:会唱数5以内物品数量,会点数5以内物品数量,能

  独立拿出5以内物品个数。3.数的认识:能认识数字0――5,描写5以内数字。

  C组:1.初步建立数前概念,能够尝试堆高、找相同、配对、比较大小、知道有

  和没有。2.5以内数感建立:能独立唱数

  5以内物品数量,跟着他人能点数

  5以内物品数量。3.数的认识:能认识数字0――5,描写5以内数字。

  1?适当渗透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中,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对

  A组学生增加提问能力的培养。

  2?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少教学步子,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加强直观教学。

  增强操作、观察、在生活中渗透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从每位学生的年龄特点出

  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每位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通过动手操作、课前提问等方法,让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快乐的氛围

  中学习计算。

  4.

  注重生活化教学。

  增加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基础之

  上,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与生活,并尝试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

  活问题。

  5?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在学生思维发展之内的、有价

  值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多关注

  BC组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可能的做到人

  人都能学,人人有所学。

  6?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进度表

  周次

  1112131415161112日期

  9.10—

  9.16行为习惯教育

  9.17—

  9.23行为习惯教育

  9.24—

  9.3堆高

  10.1—

  10.放假

  10.8—

  10.14找相同

  10.15------10.2110.22------10.210.2------11.0411.05------11.1111.12------11.111.1------11.2511.26------12.0212.03------12.012.1------12.1612.1------12.2312.24------12.312.31—

  1.06认识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配对

  大小

  有没有

  单元复习

  数数

  认识1认识2认识3单元练习

  认识4认识51.07—

  1.13综合复习

  1.14—

  1.2综合复习

  认识新朋友

  第2周

  第1课时

  1、学生用普通话说自己的姓名。

  2012年9月12日

  个别化教学

  分层目标

  A:能够自己说:“我叫某某某”。B:尝试说:“某某某。”C:跟着老师说。

  2、记住几位同伴的姓名。

  A:独立完成:说同学名字。B:能跟着老师说同学名字。C:能指一指。

  3、初步培养大胆表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1.

  师生问好。

  学生用普通话说自己的姓名。

  能够认识几位同伴的姓名。

  名字卡片、零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说:“下课。”

  老师说:“上课。”

  2.

  引出主题:我们小朋友等会儿要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

  们开不开心?

  二、学生尝试,老师引导。

  1、示范介绍自己。

  “我叫某某某。”

  A组:我叫。B:XXX。

  C:听到姓名有所反应。

  三、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坐在座位上,学生尝试游戏。

  老师说:小朋友,做游戏;找找XX在哪里?

  其他学生尝试说:听到名字的同学起立。

  认识同伴:

  A组:我叫。B:XXX。

  C:听到姓名有所反应。

  A:独立完成:说同学名字。

  B:能跟着老师说同学名字。

  C:能指一指。

  “XXX在这里。”

  2、游戏变式:

  做游戏:小朋友,做游戏,组织学生围成圈。

  老师说:小朋友,做游戏;找找XX在哪里?

  听到名字的同学起立。

  其他学生尝试说:“XXX在这里。”

  三、反复游戏,名字巩固。

  在反复游戏过程中,们不但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姓名,也可以记住自己身边同伴的姓名。

  找找某某某在哪里?

  学习课堂行为习惯:

  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

  四、交流分享,课堂小结:

  1、在今天的游戏中,我们小朋友都很大胆、勇敢地说了自

  己叫什么,老师很高兴!

  2、我要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看,在刚刚玩游戏的时候,你

  记住了哪几个同伴的名字?看看谁的本领最大?

  3、看学生表现,发贴纸表示鼓励。

  五、活动延伸:

  1、课后继续让在游戏中没有轮到的玩。

  2、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活动,介绍自己的老师。

  能力表示:“0”表示未完成;“1”表示在协助下完成;“2”表示部分完成;“3”表示较好完成。

  认位置

  第2周

  第2课时

  A:教室、餐厅、排队中的位置;

  2012年9月14日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位置。

  个别化教学

  分层目标

  B:认识教室、餐厅的位置。

  C:认识教室座位。

  2、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识教室中的位置。

  认识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位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篇八: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课题:

  升旗仪式-6减几___教学目1.能够完成6的分成,并计算6-1=5和6-2=4;

  标

  2.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

  PPT、课件、教具。

  备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

  1.师生问好与熟悉,欢迎同学们返校。

  2.说明课堂常规: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

  3.预告本节课流程。

  二、课程新授

  1.出示课文图片,数一数

  教师提问:今天早上我们在操场上进行了什么活动?(升旗仪式)

  教师出示课本P2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图片上一共有几个学生?两边各有几个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今日课题:6的分成,并板书

  2.分一分

  教师拿出6条红领巾和2个篮子,引导学生将红领巾分到两个篮子中。

  师:老师要把这6条红领巾分别放到两个篮子里,要怎么分呢?

  学生依次进行分放,教师引导能力较好学生按不同的方法分一分。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学生的分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方法,帮助老师分完了红领巾,你们真厉害!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分的呢?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每个人的分法,并进行总结。(6条红领巾可以

  分成1条和5条,2条和4条,3条和3条)

  3.学习6的分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分,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

  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6的分成式。

  3.练一练

  教师给学生分发学具盒,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6根小棒。

  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并根据自己分的,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出示课本P3“做一做”中的第3题,学生回答。

  三、课程巩固

  1.布置单元作业。

  2.整理与再见。

  第二课时:

  一、课程导入

  1.师生问好。

  2.击掌点名,常规强调。

  二、课程新授

  1.复习6的分成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读一读6的分成式。

  2.学习6-1=5教师出示课本p4最上面左侧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P4最上面右侧图片。

  师:这时候,乐乐拿走了一面小红旗,草地上还剩多少小红旗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6-1=5。

  教师解释算式的含义:草地上原来有6面小红旗,乐乐拿走一面后,还剩5面小红旗。

  学生复述。

  教师小结:当问还剩多少时,用减法。

  3.练一练

  教师出示课本P6做一做第2题第一幅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列出算式并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7练一练第2题第四幅图,要求学生先根据算式划去相应数量的橡皮,再计算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看一看

  教师播放动画片《蓝猫幼儿数学》第40集。

  三、课程巩固

  1.内容回顾:6-1=5。

  2.整理与再见。

  第三课时:

  一、课程导入

  1.师生问好,点名。

  2.课堂规则强调。

  二、课程新授

  1.复习6的分成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读一读6的分成式。

  2.学习6-2=4教师出示课本p4想一想第1题,引导学生思考。

  师:问还剩下几面小红旗,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

  教师再次读题,并圈出重要数字,提问学生如何列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6-2=4。

  教师解释算式的含义:草地上原来有6面小红旗,乐乐拿走2面后,还剩4面小红旗。

  学生复述。

  3.练一练

  教师出示课本P6做一做第2题第二幅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列出算式并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本P6练一练第2题第一幅图,要求学生先根据算式划去相应数量的杯子,再计算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看一看

  教师播放动画片《蓝猫幼儿数学》第40集。

  三、课程巩固

  1.布置单元作业。

  2.整理与再见。

篇九: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分享的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2.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1.师: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

  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105.0900=

  教学0.70=0.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教学例3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4.08=3=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①

  0.09米=(90)毫米②

  0.9米=(900)毫米③9米=(9000)毫米④

  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上往下观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分别把3式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研究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猜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一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有什么变化?

  共同验证

  整体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越变越小。

  (2)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上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数学语言讲究精确,师强调缩小到原数的)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研究提出的问题。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4)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

  原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3、记忆规律。

  (1)用最短的时间记忆规律

  (2)和同学们分享记忆小窍门。

  (3)、一起总结小数点歌谣

  小数点,真调皮,右移一(位)二(位)三(位)扩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一(位)二(位)三(位)缩小十()、百()、千()

  (4)选择性地提问规律。

  4、解答课始提出的疑问。

  我们课始的疑问有答案了吗?

  擦掉问号改成感叹号。

  质疑:小数点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用数字"0"补齐。

  三、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1、帮助师徒四人闯过数学王国的关卡。

  2、帮助小猪快餐店解决困难。

  快餐店价格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让价位变低。

  (设计意图:多层次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并利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

  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自主建构。

  (1)出示例5:

  师: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生讲:一只小妖手持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孙悟空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

  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小妖惊呆了。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小妖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

  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金箍棒变长的过程,谁发现了?

  师板:(0.009米,0.09米,0.9米,9米,)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这主要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师板:小数点移动(齐读)

  二、小组合作,发现总结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我们接着来研究,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为了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小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小数换算成整数,用毫米来表示。

  师板: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组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进行合作,组长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

  出示大屏幕;快乐合作:

  从上往下看,以第1式为标准,第2、3、4式分别同第1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2)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一:(以第1式为标准,第2式同第1式比较,0.009米变为0.09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毫米变为90毫米,扩大到原数的10倍-----)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延伸,小组合作

  (1)猜想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数会缩小)

  我们一起来验证。

  (2)验证猜想

  讨论:

  从下往上看,以第4式为标准,第3、2、1式分别同第4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

  (3)小组合作

  (4)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1(以第4式为标准,第3式同第4式比较,9米变为0.9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000毫米变为900毫米,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齐声读规律

  把书打开到61页,完善书下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记忆,老师把它编成儿歌,大家请看。

  (5)出示四句歌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谈话:刚才咱们班同学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现在能有信心用规律解决碰见的数学问题吗?咱们来个小比赛,谁最棒!

  1、把下面的小数点移到位数字的左边后填空

  (1)36.8变为(),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2)5.41变为(),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3)128.6变为(),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2、判断

  (1)把5.6扩大它的10倍是560。()

  (2)把1.50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缩小10。()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3、选择

  (1)把5.0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数的10倍B、缩小到原数的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D、缩小到原数的(2)把的一位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

  A、9B、0.9C、900D、900(3)把0.717的小数点去掉后,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与0.717比较()。

  A、缩小到原数的B、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C、相等

  4、思考题: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4.02,原来的小数是()。

  四、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推荐访问: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培智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