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3篇)

时间:2023-05-02 16:25: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把握“两个趋向”求解“三农”难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两个趋

  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

  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

  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深刻认

  识,也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总结。

  “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对

  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是解决“三农”难题的基本依据。

  当前应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重点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促进

  农业发展的支持机制。

  虽然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已经下降到

  15%,但还有近

  60%的农村人口、50%的劳动力

  以农为主,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

  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

  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稳则天下稳,促进农业长期持续

  期,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集

  中一定的财力,为“三农”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

  发展,仍然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正在进入工业化中

  现行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积累轻消费,重城市轻乡村,重

  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这是导致城乡关系、地区关系不协调,经

  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勺体制性原因。

  因此,把握“两个趋向”重

  要论断,促进农业发展,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原则,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在工农业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分配格局,建立国家财政反哺农业机制。

  必须继续增加政

  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勺稳定投入渠道,提高

  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勺能力。

  转变财政补贴方式。

  逐步减

  少对流通环节勺补贴,建立对农民收入勺“直补”制度。

  充分利

  用WTO勺“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

  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二是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完善政府对农村社会事业勺投

  入机制。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勺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如前所述,我国农村人口中文化水平不仅远低于城市,而且我国

  2%,省负担

  11%,教育投入负担勺比例也很不合理,中央只负担

  农村义务教育负担已经成为农民勺沉重负担。

  城乡之间教育上勺

  差距正在越来越演化成教育勺不公平,而教育勺不公平更加强化

  了城乡勺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子弟通过教育来改善自身境遇勺希

  望变得更加渺茫。在医疗卫生方面,调查显示,占全国

  70%勺

  农村人口拥有勺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勺

  30%。农村每千

  人口,平均拥有不到一张病床,而城市则约为

  3.5张;农村每千

  人口,只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1998—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由

  110.34亿元增长为

  151.16亿

  元。但同期,政府对农村卫生机构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却由

  1.02%下降为

  0.69%。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04年人类发

  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01年前后,我国用于教育、卫生保健

  的公共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4.5%,不仅远低于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0%-12%,而且低于俄罗斯、泰国等

  国(6%^7%,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的投入水平也比我国高

  5.0%)。全国尚且如此,农村所占的份额更是少得可怜。

  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加大

  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

  前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确保城乡

  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更加公平地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

  源。改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负担不合理的状况,强化中央、省市

  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这是城市反哺

  农村最基本的要求。在农村,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农村卫生体制,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

  入力度,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提

  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

  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

  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和完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建立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机

  制。我国现有

  13亿人口,其中

  8亿在农村。到

  2020年农村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例即使降到

  45%,仍会有近

  7亿人;到

  2030年这

  个比例进一步降为

  30%,还有

  5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民问题的核

  心是增进农民利益和保障农民权益问题,当前尤其是建立对农民

  土地权益的保护机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目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境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每年约

  250—

  300万亩。除了大中型基础

  设施建设,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和人多地少的经

  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人均耕地不足

  0.7亩。如果按人均

  亩地推算,那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

  250万到

  300万农民失去土地。

  这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已经

  成为一个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社会群体。

  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

  的土地使用权,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土地关系中的不稳定性。

  国家

  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征地。

  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

  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建设成本。

  必须完善征地程序,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

  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

  同时还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

  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保障,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四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形成农民工市民化的转移机制。

  随着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日渐突出。

  1994年,全国大约有

  4000万农民外出打工,200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

  到

  1.3亿。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民工占二、三产

  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

  46.5%,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占建筑行业就业人员的80%。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全国

  农业仅需要

  1.8亿左右的常年劳动力。

  因此,农村仍有

  1.2亿左

  右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业的技术进步,其吸纳的劳

  动力越来越少。

  从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农民工体制是农村为城市

  做贡献做牺牲的一种形式。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是造成目前城

  乡差别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与农民、农民工的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改革

  现行的农民工体制,促使农业劳动者、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成

  为工人、职员,成为城市居民。把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

  转移,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繁荣。首先,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

  民进城的“门槛”。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其次,大力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工

  在身份上得到应有的市民待遇,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逐步消除城乡业已形成的社会鸿沟。

  再次,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更

  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在城里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

  依法保护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把农民工纳入《劳动法》实施范围,加强对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篇二: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起学党史?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当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党的?六?提出的全?建设?康社会奋??标,??推进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时候,我国遭遇了?场突如其来的?典型性肺炎(简称“?典”)疫情。2003年2?中下旬,?典疫情在?东局部地区流?,3?上旬在华北地区传播和蔓延,4?中下旬波及全国26个省、?治区、直辖市。?典疫情对?民群众?体健康和?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民群众?体健康和?命安全放在第?位,及时作出坚持??抓防治?作这件?事不放松,??抓经济建设这个中?不动摇,齐?协?夺取抗击?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重?决策。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民??弘扬万众??、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举国上下紧急动员,坚持群防群控,携?共克时艰,有效控制了?典疫情,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6?,世界卫?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警告。我国抗击?典取得阶段性重?胜利。抗击?典的胜利,充分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优越性。同时,?典的发?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在经历了?个经济?速发展阶段之后,存在发展不够协调、公共卫?事业发展滞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等新?盾新问题,这进?步引发了党中央对新形势下中国发展问题的深?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重?理论和实践问题,历史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前。2003年8?底9?初,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指出要牢固树?协调发展、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0?,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第?次在党的正式?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为本,树?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的全?发展”。2004年3?10?,胡锦涛在中央??资源环境?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作了全?阐述。他指出,坚持以?为本,就是要以实现?的全?发展为?标,从?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民群众?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切实保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民。全?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全?推进经济、政治、?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与?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产?和?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与?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产发展、?活富裕、?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保证?代接?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20多年改?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典疫情的重要启?,也是推进全?建设?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推动经济?好?快发展经过改?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四?以来的奋?探索,我国初步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地促进了社会?产?的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需要进?步改?。2003年10?,党的?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允许?公有资本进?法律法规未禁?的基础设施、公?事业及其他?业和领域;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等重?政策措施。《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认识进?步深化,把握和运?市场经济规律的能?进?步提?。按照全会的部署,我国经济体制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中央、省、市三级相继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变过去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得到落实。按照《决定》提出的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要求,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改?后,涌现出?批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新型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柱?量,国有经济活?、控制?和影响?明显增强。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励、?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2005年2?,国务院出台关于?励?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意见,提出放宽?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允许?公有资本进?垄断?业、公?事业、社会事业、?融服务业等领域,?励参与国有企业重组。随着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公企业得以迅速发展,这?时期创造的产值超过了国内?产总值的?半,上缴国家的税收?重不断增加,在促进经济增长、扩?

  以迅速发展,这?时期创造的产值超过了国内?产总值的?半,上缴国家的税收?重不断增加,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就业和活跃市场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在改?持续和深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针对?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宏观调控?度。2003年以后,中央提出必须严把?地、信贷两个闸门,将?地等资源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段。由于措施及时,从2004年第?季度起经济缓慢降温,部分?业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定程度的遏制。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党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新的发展?针。2006年10?,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好?快发展”的新要求。?好?快发展,强调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起?落,?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提?质量和效益。指导经济发展的?针,从持续使?多年的“?快?好”到“?好?快”,虽只是“好”与“快”顺序的调整,却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党中央通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以及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指导?针的适时调整,使经济运?中的?些突出?盾得到缓解,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的良好态势,没有出现?的起落。到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进出?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三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的?标。进?新世纪,?对经济体制深刻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中央从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建设?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盾和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战略?标。2002年11?,党的?六?在阐述全?建设?康社会?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党的?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战略任务,把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10?,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重?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安定有序、?与?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强调,必须坚持以?为本,始终把最???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切?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民、发展依靠?民、发展成果由?民共享,促进?的全?发展。《决定》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措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战略?标的提出,使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增加了“社会建设”这?重要??,从?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三位?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体”。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党中央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作出?系列重?决策部署。西部?开发战略在世纪之交实施后,按照中央提出的重点先?、适当超前的?针,着?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展开了西电东送、西?东输、青藏铁路等标志性?程建设。青藏铁路被称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全体参建?员在恶劣的?然条件下,克服常年冻?、?寒缺氧、?态脆弱三?世界性?程技术难题,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线路最长的?原铁路,创造了?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2006年7?1?,全长1956公?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有?推动了雪域?原的跨越式发展和各族?民?活的改善,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输氧线”。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实施,使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局?。在深?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同时,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相继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决策,形成并丰富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东北地区通过实施?业结构调整重?项?,?庆油?、中国?汽等?批重点企业技术?平有了显著提?,?主创新和先进制造能?不断增强,辽宁?新等?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中部地区在中央的?持下全?实现崛起,?批具有竞争?的优势产业和产品不断涌现,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加快形成,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进?步凸显。国家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试验区,积极推动长江三?洲、台湾海峡西岸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东部地区抓住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努?实现率先发展,长三?、珠三?和京津冀三?都市圈始终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引擎”地位。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另?个重要任务。党的?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分析?些国家?业化发展历程,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持?业、为?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业反哺农业、城市?持农村,实现?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

  在?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业反哺农业、城市?持农村,实现?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认为,经过??年的发展,我国在总体上已进?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针,努?增加农民收?。从2004年起,中央每年都印发有关“三农”问题的“?号?件”。2005年10?,党的?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部署。党和政府还采取?系列重?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5年12?29?,?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2006年1?1?起废?《中华?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个在我国存在2600年的古?税种宣告终结。附加在农业税上的?系列地?性收费也?并取消。农业税及各种附加收费的取消,根本性地扭转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状况,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掏腰包铸成“告别?赋?”,?特殊的?式表达对取消农业税的喜悦?情,让?孙后代永远铭记这?历史性举措。国家还进?了包括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在内的农村综合改?和集体林权制度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进程中,农村改?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五”计划的完成和“??五”规划的制定世纪之交,西?国家?些??噪所谓“中国经济崩溃论”。然?,事实证明,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崩溃,?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量。“?五”计划的五年中,我国摆脱亚洲?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成功战胜?典疫情和重??然灾害,从容应对加?世界贸易组织新变化,不失时机推进改?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产?、综合国?都迈上?个新台阶。2001年?2005年五年间,国内?产总值增长57.3%,年均增长9.5%。?民?活明显改善,?百姓住房条件?为改观,汽车迅速进?普通家庭,?们的旅游消费??增加,不仅国内黄?周假?消费红红??,?且越来越多的??出国门,?迹遍及世界各地。“?五”期间,我国?均国内?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个关键时期。随着“?五”计划的完成,党中央深?研究和把握这?时期我国发展呈现出来的?系列重要阶段性特征,?度重视存在的挑战和风险,努?通过制定“??五”规划加以克服和应对。2005年10?,党的?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的鲜明特点是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建议》有两个突出亮点:?个是强调在优化结构、提?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均国内?产总值?2000年翻?番,这个?均指标?以前提出的国内?产总值翻?番的?标更?了;另?个是?次将能源消耗纳??标体系,提出单位国内?产总值能源消耗?“?五”期末降低20%左右。2006年3?,?届全国??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纲要》。“??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既与全?建设?康社会的?标相衔接,?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阶段性特征。“??五”规划还第?次将延续50多年的“计划”改为“规划”,这?字之差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长期规划的功能定位,反映了我国发展理念、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的重?变?。策划:刘?杰编辑:屠良冀

  审核:刘芳兵

篇三: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主题:形势与政策的笔记(重点)

  专题一

  一.形势的概念

  简言之:形势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二.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坚持从实

  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客观性。

  2.时空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对形势的分析,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3。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将事物的各个因素(层次、环节)联系起来,并把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研究。

  4。本质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透过各种现象,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因素或力量。

  三.政策的概念

  “政者,正也;策者,谋也.”(正,通过管理,使其端正)简言之,政策即管理的谋略。

  四.政策的意义

  从国家的层面讲:政策是国家治理的纲领、准则、谋略;

  从个人的层面讲:政策指人们的行为选择;

  从方法论层面讲:政策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主客观层面讲:政策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作用。

  五.形势与政策的关系

  区别:

  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

  2。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

  3。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滞后于形势.

  联系

  1。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

  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

  3.形势变了,政策也要随之变化。

  专题二

  一.十七大召开时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二.对党章的修改

  1。将科学发展观写进新党章

  2。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进了党章。

  3。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三.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翻两番:从总量到人均;

  4.提出“信息化";

  5。

  经济建设由“增长”变为“发展”;

  四.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目的、性质

  评价: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目的性质: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五.关于党的建设

  1。思路与目标

  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体目标: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基本内容

  核心: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五个重点: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3.坚决反对腐败

  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专题三

  一.什么是发展

  二.什么是发展观

  三.关于发展观的理念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专题四

  一.三农的含义

  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二.三农的地位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三.三农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任务艰巨;

  2。粗放式农业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3。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

  4.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各项建设任务繁重.

  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五.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核心目标;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思路:多予少取放活

  “多予、少取”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放活”就是要进行农村管理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农村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七,农业发展的方针

  (一)总体要求;

  (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六)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8)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专题五

  一.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1、民主法制;

  2、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怎么建设和谐社会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四.为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三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

  四是以市场换技术模式的反思。

  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

  就是把增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怎么建设创新型国家

  1。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2.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3.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4。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5.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增强三大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专题六

  一.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

  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是基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怎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1.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3.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4.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专题七

  一.中国关于统一台湾的思想

  1。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提出:

  2。

  “爱国一家"“一纲四目"

  3。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首次提出两岸“大三通’"(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4。叶九条

  5。邓六条

  6.江泽民主席八点主张

  7。胡锦涛主席四个绝不

  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二.。台独背景

  1.日本因素

  国民党因素

  美国因素

  2.民进党成为“台独”势力的总代表

  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明确“主张台湾的前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

  3.陈水扁上台后的“台独"言行

  三.海基会和海协会的领导人:

  辜振甫和汪道涵

  四.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五.三党访问大陆的意义

  反制“台独"的力量空前壮大,对台湾的民进党施加了压力.

  营造了两岸和平的气氛,一举扭转了海峡两岸剑拔弩张、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紧张局面。

  建立了党与党沟通的管道,促进了两岸党与党的合作,坚持共同反对“台独”

  有利于强化台湾的“中国意识”。

  向世界显示两岸的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台湾岛内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六.两大阵营

  (1)“泛蓝阵营”:“泛蓝阵营”由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组成。由于国民党党旗颜色为蓝色,故被称为“泛蓝军”。

  (2)“泛绿阵营”:“泛绿阵营"由民进党、台联党、建国党以及其它“独派”政治团体组成.因民进党的党旗为绿色,被统称为“泛绿军”。

  (3)两大阵营的政治主张

  泛蓝阵营的政治主张: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

  泛绿阵营的政治主张:坚持“台独”、反对“九二共识”

  七.陈云林访台成果

  1.签署了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四项协议。

  2.举办了两岸金融界座谈会和工商界、航运界座谈会。

  3.商讨了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措施、办法。

  4.完成了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和长鬃山羊、梅花鹿的手续和赠台大熊猫赴台事宜。

  5.商谈规划了下一阶段两会商谈的议题和加强联系与交流事宜。

  6.广泛接触了台湾各界人士,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

  八.台湾的三不和中共的三通

  不妥协、不谈判、不接触和通邮、通航、通商

  专题八

  中美关系

  一.中美关系在“胡奥会”:G20峰会中的峰会上的定位

  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元首对两国关系的新定位有三个特点,用胡锦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

  第一,应该是积极的关系;

  第二,应该是合作的关系;

  第三,应该是全面的关系。

  二.合作的内容

  (一)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关系两国的根本利益;

  (二)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面有共同利益;

  (三)打击恐怖主义方面;

  (四)打击毒品贩运和国际有组织犯罪方面;

  (五)在全球范围建立公平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方面;

  (六)在实行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方面。

  三.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

  (一)意识形态因素

  (二)经济贸易因素

  (三)安全因素

  (四)台湾问题

  (五)人权问题

  (六)美国保守势力的消长

  四.三个通报

  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1978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82年8月17日,中美“八·一七公报”,专题九

  一.两国关系现状

  现状:共识多于摩擦,合作多于竞争

  1.战略利益相近是战略共识的基础;

  2。在全球性问题上存在广泛共识在地区合作方面有着共同需要;

  3.在对外关系中奉行类似原则;

  4.双方都把与美国的关系作为自己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关系特点

  (一)中俄关系的三个层面:双边关系;地区合作;国际战略协作

  (二)中俄关系的性质:不结盟;不对抗;不意识形态化;不针对第三国。

  (三)中俄关系的现实定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三.影响因素

  (一)历史遗产的消极性

  (二)地缘政治因素;

  (三)各自利益的独特性;

  (四)大国交往的博弈性

  (五)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六)美国因素

  专题十

  一.两国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是在2000多年中占主流地位的中日关系友好交流和文化交流时期;

  二是近代日本侵华70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

  三是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和平交往时期。

  二.中日交流的古代使者

  三.村山谈话精神

  村山谈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错误的国策,走了战争道路,其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

  四.中日交往中的四个文件

  1972年中日发表《中日联合声明》

  1978年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98年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

  2008年两国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五.中日关系的定位

  六.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

  1.历史遗留问题

  2。台湾问题

  历史原因:台湾曾经50年被日本殖民统治;

  现实考虑:台湾海峡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

  3。东海问题

  中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日主张:“中间线”划分法

  4。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1894年之前,日本对此没有争议。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包括钓鱼岛等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回归中国,但日本将钓鱼台诸岛同琉球群岛一起让美军占领.

  1971年,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主权,由日本政府接收。钓鱼岛诸岛正式随琉球交给了日本。

  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邓小平表示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先放一下,以后解决”.

  (二)其它问题

  日本扩军问题

  防卫厅升为防卫省

  战争赔偿问题

  慰安妇问题

  在华遗留毒气弹的问题

  日本右倾化

  修改和平宪法问题

  (三)现实的战略差异问题

  把日美同盟始终作为首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任务、目标;

  从小泉到安倍晋三首相都极力阻挠欧盟对华军售的解禁;

  七.胡的对日六点主张

  1、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双方应该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台湾问题等重大敏感问题,维护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

  2、加强战略互信。双方应该相互视为长期合作伙伴,支持对方和平发展,照顾对方重大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彼此分歧。

  3、深化互利合作。双方应该充分发挥经济互补优势,营造新的重点合作领域和合作亮点,实现中日经贸合作由量到质的飞跃,巩固中日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4、增进两国人民感情。双方应该着眼于中日关系长远发展,持之以恒地推进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巩固中日友好的社会基础。

  5、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双方应该不断完善政府、政党、立法机构、经济、文化、防务等领域交流合作机制,构筑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框架,为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有力机制保障。

  6、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双方应该以亚洲为重点,加强战略协调和合作,携手推动建立东北亚和平机制和亚洲区域合作,共同致力于亚洲振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专题十一

  一.五四运动意义

  精神遗产

  (一)爱国精神

  (二)民主精神

  (三)科学精神

  (四)革新精神

  (五)促进中西交流的开放兼容精神(课本85—86页)

  (六)关注民族危亡的忧国忧民精神(课本86—87页)

  当代意义

  (一)促进统一,建设小康,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详见课本88-96页)

  1.爱国、爱社会主义,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二)增强素质,做好表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努力提高素质,做遵纪守法公民;

  2.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做民主建设的典范

  (三)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崇尚科学理性的当代旋律

  1.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实践者;

  2.做社会和谐理念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四)坚持改革,勇于创新,继承“五四”青年的历史传统

  1.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2.着力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扩大开放,明辨是非,推动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1.扩大开放,增强经济文化活力;

  2。明辨是非,正确引导社会多样化思潮。

  (六)面向现实,投身实践,履行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

  1。面向现实,勇担重任,建功立业;

  2.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书写无悔青春。

  专题十二

  一.金砖四国

  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起来为BRICs(发音类同英文的“砖块”

  二.四国的状况

  (见课本59—61)

  三.四国的改革

  同上题

  四.四国的对话机制(我也不知道)

  专题十三

  一.次贷危机的定义

  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温家宝总理所说)

  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

推荐访问: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论断 趋向 明确提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