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加大计量工作投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30 10:35: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计量工作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它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特别是现代化社会它已远远超过了度量衡的范围。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同各位共同来认识一下计量及计量标准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量工作 计量标准

一、计量工作的发展

计量在我国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以前称为“度量衡”,原义是关于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测量,其主要的计量器具是尺、斗、秤。计量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的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是古典阶段,是计量的起源阶段。人们从利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包含着对事物大小、多少、长短、轻重、软硬等的思维过程,逐渐产生了形与量的概念。在同自然界漫长的斗争中,人们首先学会了用感觉器官耳听、眼观、手量来进行计量。我国计量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计量古典阶段中为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公元前26世纪,传说黄帝就设置了“衡、量、度、亩、数”五量。尤其在秦朝,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六国,主张“车同轨、书同文”,而且发了诏书,统一了全国度量衡,为我国古代计量史写下光辉的一页。第二阶段又叫近代阶段,这一阶段以“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为标志,计量从此摆脱了利用人体、自然物体作为“计量基准”的原始状态,进入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时期。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计量基准大都是经典理论指导下的宏观实物基准。例如,根据地球子午线四分之一的一千万分之一长度制成长度基准米原器;根据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密度最大时的质量制成了质量基准千克原器等。这类实物基准,受腐蚀、磨损,量值难免发生微小变化,准确度也难以大幅度提高,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于是,计量的现代阶段应运而生。现代计量的标志是由以经典理论为基础,转为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由宏观实物基准转为微观自然基准。也就是说,现代计量以当今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使基本单位计量基准建立在微观自然现象或物理效应的基础之上。迄今为止,国际单位制中7个SI基本单位,已有5个实现了微观自然基准,即量子基准。量子基准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为现代计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计量标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计量工作是工业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计量的基础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对企业的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的根本。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因为从原材料、元器件进厂的检测和分析,到整个生产加工的质量监控,直到成品检验,以及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都需要计量提供准确的数据。质量的管理与效益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计量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目前,我们有一些企业由于产品开发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计量检测手段和生产管理不配套,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量值不准确,使制造工艺失去控制,造成产品质量差,消耗高,效益低。如果没有计量的测试,监督保证,产品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因为任何质量特性都以一定的计量特性为表征的。一切要用数据说话,而数据必须准确可靠,这就要依靠完善的计量检测来实现。假如一个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合格,产品的几何尺寸就不可能合格,压力表不准就可能毁坏设备。分析天平失准,就会造成产品配料不准。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必须经过精密的测试来控制,要使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先进水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计量检测手段,没有计量检测,就没有产品质量。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企业建立计量标准体系才显得格外重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计量标准体系,在企业内部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连同内外的作用。

三、保证计量标准确认体系有效运行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投票表决中以95%的赞成票通过了IS0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的测量设备的要求》,并于2003年4月15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这一新标准并不具体规定有关计量的考核指标,也不告诉企业必须购置哪种计量检测设备,而是要求企业的计量工作要适应市场需要,通过分析用户和其它技术规范的要求,去选择满足需要的计量检测设备。这正符合了企业建立计量标准的本意,也为改进和保证企业计量标准的有效控制和运行提供了标准依据。

(一)以实用为原则,合理选择确认间隔

“确认间隔”,在我国常常用“检定周期”来表达。实际上“检定周期”只是针对检定而言,而确认间隔包括了检定、校准、调试、修理以及其它传递方式的时间间隔,所以,检定周期比确认间隔的范围要窄。我国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对企业计量器具的量传方式主要是检定,检定具有较强的法制性。其周期的最长期限往往是由技术法规统一作出规定,不允许企业自行调整。建立了企业自身的计量标准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计量器具使用的频繁程度、使用的场合、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指标,以及使用时的环境等方面不相同,因而制定普遍适用的检定周期,进行调整,从而使“死周期”变成“活间隔”。以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计量效益。

(二)加强数据管理,实施测量过程的控制

测量过程与生产过程是很相似的。测量过程的“产品”就是测量数据。所不同的是工业产品的规格是人为设计出来的,并强加给产品的,而测量数据的“规格”则是测量过程长期积累数据的有限平均值,不是人为设计出来的,而是测量过程本身自有的,长期历史数据计算出来的。测量过程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它不仅仅在管理上要求企业计量部门对重要的测量结果给以检查、认证或直接由计量部门进行测量,也不仅仅是要求测量数据与生产控制形成一体。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其测量不确定度是否处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从而实现对测量过程的控制,是一种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可实现测量数据长期受控。为了实现对测量过程的控制,就要建立一整套相应的保证措施,如:文件化的规定,职责的分配以及制度测量过程的技术规范,包括设备、测量程度、使用条件和其它影响因素;建立测量过程的控制系统,进行测量过程数据的分析,对测量过程进行验证、监督和对控制系统失效的纠正措施。以及对测量过程控制系统的定期审核和评审等。

(三)完善能源计量检测,提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计量检测率

企业应加大对能源计量设施的投入,更新和改善能源计量装备水平,对能源计量系统和能源管网进行了更新改造和完善, 增加能源计量点, 大幅度提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计量检测率。采用技术先进,测量精度高,量程宽,准确性和稳定性好的能源检测设备。使能源计量的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效地解决用水、压缩空气、蒸汽、氧气等能源计量问题,满足了企业进一步节能降耗,成本核算工作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利用计量标准体系,努力提高质量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一流。

(四)以人为本,塑造高素质的计量专业队伍

企业计量人员是企业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现代化工业企业对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已经成为衡量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把对计量人员的持续教育、培训、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作为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精的计量专业队伍。◆

推荐访问:可持续发展 计量 加大 投入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