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系统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去行政化现象研究

时间:2022-10-20 15: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以高等教育“行政化”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弊端,通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倡导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改变,重新分权,以及外部相关部门及利益群体的有效监督,最终达到去行政化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化;制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倾向日益蔓延,行政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探讨如何协调高等学校与社会等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与义务,使高等学校逐渐淡化行政化趋势,并转向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轨道上来。

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机构运行方式理应区别于政府机关。但目前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人员以行政权力压制教授的学术权力,获取本不应该得到的教育资源。学校的价值取向扭曲,从而导致学术人员日益忽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致使学校官僚化倾向日趋严重,高校“行政化”问题涉及之广,影响之深使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无法忽视的问题。

二、问题现象及原因

(一)高等学校官本位思想严重。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在高等学校,由于对办学资源掌握在少数的行政官员手里,导致高校的教师对做官趋之若鹜。

(二)政府部门对高等学校管理泛化性倾向严重。在我国现行的公立高等学校的校领导根据学校的行政级别匹配相应的级别,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为正局(厅)级,专科院校的书记、校长则为副局(厅)级。这意味着,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有近百位副部级高官,上千名正厅级干部。

高等学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使其非常容易成为政府官员的“收容站”。另一方面频繁地从高校抽调干部赴党政机关任职,使高等学校日趋成为公务人员升官的跳板,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办学,阻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倾向严重。高校行政化的管理倾向还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学校内部权力过于集中在行政官员的手上,行政权力过分地干涉和压榨学术权力。由于行政人员过多的掌握了办学资源,使得高校教师主体地位逐渐弱化。

(四)高等学校学生迷失学业目标。高校行政管理泛化的管理方式影响了许多在校大学生。由于行政管理的泛化,使得绝大部分现行的高校管理者为了便利化管理的目的,扩展其在学生会的管理权,使得学生会变相的成为行政管理者的管理工具。学生会的组建、干部的选拔与任命,以及学生会组织的发展完全受学校管理者的制约,使得学生会本应为在校生自我管理的服务者功能逐步丧失。

三、内外部双重手段制约高等学校行政化现象

(一)校长及校务委员会的职业化。校长应当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灵魂,校长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走向,校长教务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特色的方向与进程。校务委员会应是校长职业化办学精神的有效延伸,校务委员会成员的选拔与机构的设立应当体现自我价值,校务委员会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范围,为学校事务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机构的调整。要明确高等学校组织的理念,高等学校的行政组织的组织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服务,当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发生冲突时,要为学术组织‘让步’。高校行政组织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为教学和师生服务。高等学校去“行政化”不是取消行政组织,而是为了使行政组织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高校内部组织的多元化,有利于调和行政组织过多的权力和学术组织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监督行政组织的有效运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非正式组织,自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里的组织机构不断增多,必然产生一定量的非正式组织。学校应当鼓励并掌握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理念与目标,高效地调节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价值冲突与矛盾,积极引导行政人员的非正式组织与学校的价值理念相符合。

(三)提升教授的权利与加强学生对于学校事务的管管理。教授这一角色是构成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教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能力。高等学校应当赋予基层教授更多的学术权力以保证基层学术组织有其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育资源的审批上给基层教授更多的机会,使基层的教授对工作充满活力,提高教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在学校的权力与权威,专心的履行教授的职能。

学生权力是高等学校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权力,学生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受益者和高等学校知识的学习者,有权力、有理由去享有更加重要的权力,学校成功与否与是否能培养出优质的学生息息相关,而是否能提高教育水平又与学生的自身前途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对于学校事务的管理具有钢性的需求。

大学生权力的明确化,自身参与学校管理会对高等学校行政化产生巨大的冲击。行政命令的压抑与学生要求独立、要求自主的思想产生对撞,学生权力的释放,可以进一步压缩“行政化”的生存空间。

(四)构建完善的法律与政策保障系统。高等学校发展应当坚持法律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应当明确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党和政府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权力与义务,消除政府对于学校行政性事务的干预,党和国家机关对于高等学校的办学应当仅限于政策性的引导,同时支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五)完善高校经费的拨款机制与健全多元化的经费来源系统。高等学校的经费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拨款机制,加强拨款与评估机制相结合,增强高校拨款的科学性和透明性。高等学校作为科研机构,社会生产力的带头人,完全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资源的整合,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科研实力,巩固学校的综合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与知名程度。

(六)培养公民的教育参与意识与教育消费者观念。政府的经费支持是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民所提供的国家税收是高等教育支撑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公民才是高等学校办学的衣食父母,公民应该增强教育消费者的观念,提主人翁意识。促使高等学校让公众满意,使公民对教育服务充满信心。

(七)健全全民参与的机制。高等学校行政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管理中学术权力的压缩,而带来的更深刻的影响却是腐败现象的滋生。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教务监督机构,其构成人员应当由政府工作人员、高校自身的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代表,相互监督,避免高等学校各权力部门越权,促使其良性发展。

高等学校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规则而建立起来的教育实体。在高等学校的组织体系中,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组织架构是其生存体现的主要表现形式;教授是实现教育价值目标的劳动者也是学校产学研活动的主要作用人;而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人,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体现,学生对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憧憬。四者权责明确,有机结合是高等学校内部实现教育价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法律政策层面给予校方支持,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给予高等学校关注。全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阎光才.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2] 夏再兴.什么是学术权力[J].咸宁师专学报,2001,(1).

推荐访问:系统论 高等学校 视角 现象 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