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趣味课堂,,快乐逻辑

时间:2022-10-31 13: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工具性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逻辑学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日常生活工作都离不开逻辑,它无处不在。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逻辑学的乐趣,如何让学生“爱学”、“乐学”成为教学最大的问题。“逻辑学之父”金岳霖先生的“幽默”给逻辑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指导。

关键词:课堂 趣味 逻辑 金岳霖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工具性科学,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逻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逻辑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目前,很多高校都将逻辑学设置为一门必修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社会上许多选拔人才的考试也将逻辑知识纳入了考试内容,如炙手可热的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近年来,就连小学生择校考试都选用逻辑知识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可见,逻辑学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本身,它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盛。但是,作为一门研究思维形式的学科,逻辑学抽象晦涩,枯燥乏味,“概念”“判断”“推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学生眼花缭乱,望而生畏,根本谈不上“趣味”二字。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敬而远之,这造成了逻辑学教学的困境。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逻辑学的乐趣,如何让学生“爱学”、“乐学”成为教学最大的问题。

金岳霖先生可谓是逻辑学界的泰斗,有着中国“逻辑学之父”的美誉,从事逻辑教学半个多世纪,造诣极深,贡献巨大。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一代代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的精神更对我们今天的普通逻辑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作家、西南联大教授汪曾祺①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巴金夫人萧珊女士曾问金岳霖先生:“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岳霖先生回答:“我觉得它很好玩。”在旁人眼里看似枯燥深奥的学问,在他的眼里却是“好玩”的游戏,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而正是他对待逻辑学的态度和精神。他的这种“幽默”态度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语不惊人死不休——活跃氛围 引人入胜

金岳霖先生确实很“幽默”。他的外貌奇特:“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②他“怪诞”的外貌的确给课堂增添了几分乐趣,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当然我们了解金岳霖并不是一个“随便”的人,相反他是一名随性而严谨的学者。如今的课堂,教师们如若利用着装或者行为取乐于学生,显然有些哗众取宠,但是他能够把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传统的逻辑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书本上的理论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所以,教师的授课风格也显得一味的单调、枯燥、抽象,无法从固定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课堂气氛紧张、呆板,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极低,长此以往,学生们对这门课便失去兴趣。这就好比一杯白开水,喝多了,会觉得无滋无味、平淡无奇,但是只要加入适当的调料,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饮料。逻辑学教学也是如此,而金岳霖先生的“幽默”精神正是上好一门逻辑课的重要调味剂。

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逻辑学之父”的苏格拉底,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一天,他和朋友在客厅侃侃而谈,忘乎所以时,他的妻子突然冲进来,将一盆冷水倒在了苏格拉底的头上。朋友们都惊呆了,以为苏格拉底会大发雷霆,结果苏格拉底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说:“我早已经料到,雷声过后,必定倾盆大雨。”简单幽默的一句话化解了一场家庭危机。

我们的逻辑学教师同样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博得学生的认可,往往一句话就可以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如对于上课喜欢睡觉,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如果换一种方式,是否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呢?可以送上一句“要么睡觉,要么听课,你的身体和灵魂必须只能有一样在床上!”这样不仅可以将他们从梦境中唤醒,更加深了他们对选言判断的认识。有些学生,上课总是喜欢玩弄手机,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醒:“有些事物固然很美好,可能让人会一时的迷失方向,但是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这样的语言既幽默又委婉地提醒了不听课的学生。久而久之,教师幽默的语言会慢慢吸引学生,给课堂营造一种欢快的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二、踏花归去马蹄香——旁征博引 幽默启智

逻辑的概念、推理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再加上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思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部分很难讲的透彻。所以,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广博的实例,从与知识相近的事物入手,丰富课堂的内容,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的讲课变得有趣、诙谐,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这一部分晦涩、难懂,老师如果只讲理论,不联系实例,就是纸上谈兵。如讲到换质位推理时,可以以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一段经历为例。一天,他请来了三位客人喝酒。在约定的时间内来了两位,可剩下一位就是等不到。他焦急地说:“该来的还不来!”其中一位听了此话非常生气:“该来的不来,那我是不该来的了!”转头就走了。冯梦龙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那位可坐不住了:“那我是该走的了!”他也气走了。正巧这时第三位来了,冯梦龙很委屈地讲述了刚才的情况后,解释道:“他俩多心了,其实我不是指的他们呀!”“啊!那指的是我吗?我既是不该来的又是该走的,那我也走吧!”最后,本该一次开心的聚会,就这么不欢而散了。这个笑话可以作为讲解换质、换位推理的材料依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其实以上的笑话,就是几个典型的换质位推理。

(1)“该来的还不来。”即“没来的客人是该来的”。

(2)“不该走的走了。”即“走了的客人不是该走的”。

(1)进行换质位推理后得出“已经来的客人是不该来的”,这样,客人自然是坐不住的;(2)进行换质位推理得出“没走的客人是该走的”,结果可想而知,把客人都气跑了。

这样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在忍俊不禁的笑声中享受课堂,不必拘泥于逻辑学的符号化、形式化的知识中,不必局限于逻辑学平铺直叙的理论阐释中,当然,这就对教师提出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学以致用 走进生活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明确,逻辑课的开设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逻辑学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因此,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不限于逻辑课堂本身。其他许多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哲学、计算机、法律等课程都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最终培养学生用逻辑知识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实现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五年制师范生教材),很多作品中都渗透着逻辑思维。如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头上长着癞疮疤的雇农形象,这个让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他既有农民勤劳、淳朴的本性,又欺软怕硬、畏强凌弱;既拥护“男女之大防”,又对小尼姑动手动脚,还要跟吴妈“困觉”;既自我安慰,又自欺欺人……鲁迅先生集聚了哲理构思和逻辑思维之大成揭示了这一人物的深刻内涵。教师在分析这以人物时,可以运用相关逻辑知识来解读。阿Q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因此,某天他被人欺负后,感到很晦气,碰巧遇到小尼姑,便认定她是晦气的根源,调笑戏弄了小尼姑。当然,一方面暴露了阿Q的性格,另一面暴露了他混乱的逻辑思维——“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小尼姑是尼姑,所以,小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很显然这是一个无效三段论,一个有效三段论前提必须都真实,而大前提“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是一个假判断,就造成了阿Q的言论荒谬可笑。

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需要用逻辑思维解决的问题。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是学生们都不陌生的,童话中,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百姓都陷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到,就等于承认自己是愚蠢的人;要么承认自己看到,可这又违背了事实,说了谎话。所以进退两难。其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机智幽默的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学生在考试作弊中的内心是矛盾的,要么作弊,就等于失去了诚信,在老师眼中就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要么不作弊,但失去那几分,就失去了高分的机会,在老师眼中又是一个成绩不优秀的人。这样的内心挣扎,让很多学生在考试中进退两难,这时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如果能将金岳霖式的“幽默”风格与逻辑学课堂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平淡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由“厌学”转为“乐学”“爱学”,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最终实现学生能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注释

①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② 选自《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参考文献

[1] 彭漪涟,余式厚.趣味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汪朗,汪明,汪朝.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张勇.《金岳霖先生》文本内涵的文化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4(12).

推荐访问:趣味 逻辑 课堂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