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化勃兴与历史变革

时间:2022-10-31 13: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我是清华历史系的博士生,按学校安排2015年年初,我第一次做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探讨中外古今教育史的课程。

实感自己知识结构之不足,插空补课仔细阅读了一百余种书籍。

我希望依时间脉络,梳理这一阶段中的几本佳作。

1453年,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势力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围困在地中海之滨的君士坦丁堡城。

君士坦丁堡既是罗马帝国最后的光辉,也是当时基督教文化的中心,在政治上这里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真实实力。虽是罗马人的帝国,但只有来自威尼斯的雇佣兵苦苦守卫,高耸入云的城墙并不能把奧斯曼土耳其的铁骑兵挡住。铁索大海锁名城,即使弹尽粮绝,也有在逆境中始终乐观向上的人群;绝望中也有向他人播撒生命之光的智者。在历史的必然中,弹丸之地的君士坦丁堡迟早会毀于奧斯曼土耳其的攻击下,但历史的偶然性却出现在1453年的时间节点上。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交织也是历史带给人最大的魅力所在。如何把历史的魅力展现给世人,是好作家的魅力所在,英国作家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在他的《地中海三部曲》第一部《1453》中,用酣畅淋漓的笔法,将历史细微处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的微妙转換巧妙排布,多重宗教、多种势力交织的政治地理格局下的君士坦丁堡之战,似乎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

君士坦丁堡之战后,东罗马帝国灭亡,大量的基督教士逃亡,来到了亚平宁半岛,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文化与教育的基础,西方文化教育史上的伟大革新就此展开。哥伦布大交换

与此同时,在大西洋世界的另一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建立的阿兹台克帝国和玛雅王国的贵族们还在算天相,用人力牵引铸造让后世惊叹的金字塔。此时,玉米和番茄还是美洲大陆特有的农作物。虽可以营造举世瞩目的金字塔,但玛雅人的文化水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端。玛雅人对动物的驯0养能力有限,可供他们饲养使用的牲畜仅有羊驼这样的大型哺乳类动物,玛雅人并不能够驯0养牛、羊和猪这些欧亚大陆常见的家畜。

缺乏牲畜使得玛雅人的交通运输能力与生产力均有限,交通能力有限导致国家的可掌控的领土范围不会很大。长远而言,国与国之间缺乏交流,文化的发展大多是单一发展,缺乏互相影响。生产力有限,使得国家能养活的人口有限,一旦国家的人口井喷,势必会让国家崩溃。另一方面,为了养活大量的人口,在生产力有限,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的重心势必要倾斜到耐旱好养产量高的食品上,于是玉米和番茄就成了美洲大陆上广受欢迎的农作物。这就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的图景。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随着哥伦布回到西班牙的不仅有发现新大陆的喜讯,还有来自美洲的印第安奴隶,以及玉米番茄等产量高、好种活的农产品。当时西班牙的航海势力横跨三大洋,在遥远的菲律宾都能看到西班牙传教士与航海家的身影。比西班牙航海家更厉害的荷兰航海家已经把触角渗入了中国沿海与日本列岛上的各个港口。西方最早的东亚研究——兰学,也是诞生于这个时代。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航海家们在不经意间完成了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物质大交换历程。

十六世纪中期中国的大饥荒使得明朝行将就木,倒是由欧洲航海家不经意间带到中国的玉米、番茄、辣椒和马铃薯拯救了不少中华儿女。这次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件如今被世界史家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換”。在这个过程中,欧亚大陆收获了来自美洲大陆的救命食物。美洲大陆却遭到欧洲文明的巨大冲击而毁灭。

在欧洲殖民者占领美洲大陆的时刻,欧洲航海家的文明程度并不能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华文明所比肩。但欧洲文化成功吸收了伊斯兰文明的商业头脑、印度文明的数学才智与中华文明的铁犁技术与造纸技术,并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髓,完成了自身文化勃兴的同时,摧毁了美洲大陆的原生文明,将自己的文明之火在这片新大陆上生根发芽。

与文明同时生根发芽的还有欧洲殖民者不经意间从欧洲带来的土壤、牲畜,甚至是土壤中的蚯蚓,以及欧洲模式的生活习惯。来到新环境,人群势必会在习惯的影响下创造或改造生活环境使其舒适度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值得亲近。以今天环境史家的观点而言,正是欧洲人在美洲创造了适合欧洲人生存的欧洲模式的环境,才滋润了美洲大陆欧洲化的发展,而原有的美洲生态文明彻底毁灭。美国历史作家查尔斯·曼恩用《149l》和《1493》两本书探讨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前后美洲大陆的历史变化给予后世的影响与启发。

中国是否有逻辑学?

正是在汲取了东方文明与美洲大陆的物质财富的半个世纪之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发展。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欧洲近代化大学如雨后春笋般于十七、十八世纪蓬勃发展。数学、科学、哲学、艺术都在这个时代英才辈出。任何时代知识的话语权都是统治者维持其权威地位的身份标示。批量培养的大学生逐渐组成了一批知识团体,这些团体为了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学术权力,开始创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学术规范。严谨的学术规范直到今日仍影响深远,乃是学术入门的敲门砖。美国诗学理论家格拉夫敦的代表作《脚注趣史》就为世人简要描述了15~20世纪西方学术史中关于“脚注”规范的历史演变。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中,学术规范只是死气沉沉的繁冗规定,而格拉夫敦探讨了规则背后的历史原因。

著名教材出版社McGill出品的《学术引注规范指南》,从另一层面探讨了引注之于规范的独特魅力。虽看上去是一本枯燥无味的规章手册,但此书用流畅的笔墨梳理为何学术写作要写学术引注的诸多原因,以及美国学术写作中常用的三大学术规范模板,即哈佛模板、APA模板和MLA模板。本书最有趣的在于讲述学习引注的过程,以便于了解学科专业学习的学术模式。学术引注的关键是推崇原创性,它客观上培养从业者的阅读能力与知识梳理能力,继而提高专业著作阅读速度。看似仅懂得了学术规范,潜移默化中则完成了严谨的学术写作。

及至今天,西方的学术规范以其缜密严谨的逻辑性影响世人。我们也在逐渐反思中国是否有逻辑学?至少在先秦诸子中的名家公孙龙子那里的坚白论与白马非马论是非常明显的逻辑学观点,另外还有墨子学派的著作《墨经》八篇,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逻辑学著作。当代墨经研究专家孙中原教授的新作《中国逻辑学十讲》,以通俗入门的角度,探索以墨家、名家为主的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特点,在他看来中国古代逻辑学与西方传统逻辑学在许多要素上有相似点,同时也自成体系。中国逻辑学的缺点在于其历史传承的断代,随着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及董仲舒独尊儒术,经过战国之后这两次大的文化变革,处于思想支流的墨家与名家的思想核心并没有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在我们看来,这种逻辑的可论证性、可辩驳性,其实内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汉代文景之治后,汉代政府开始大量兴建官办教育机构,设太学、立五经博士,广收天下之书。两汉四百年历史中,今文学家与古文学家经过多次论证求辩,终于在东汉末期的马融、郑玄之时融会贯通。所以最早的辩经传统实乃汉人辩儒家五经之正统。

中产阶级诞生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急速飞跃,人类的粮食生产量也日益飙升,使得巨大的生产力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无论是西方的大学教育,还是东方的科举制选拔,经历了几百年的积累,中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知识分子的出现,逐渐在王公贵族与贫民百姓之间产生了第三个社会阶层——中产阶级。瑞典人类学家奧维·洛夫格伦和乔纳森.弗雷克曼透过丰富鲜活的民俗材料,描述了1880~1910年间的瑞典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以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为观察对象,以民族志的书写模式记录使得十九、二十世纪交替之际的社会分层变化所带来的震动更加为人所知。

在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眼中,中产阶级的产生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这种阶层分化的定型来源于纪律性对中产阶级的要求,从而形成中产阶级的三角基础——恩爱夫妻、慈爱父母和美好家屋,这三者均是被建构出来的必要因素。当中产家庭的各个角色始终能保持卫生、禁欲、自律性与注重保护隐私等特色,并能在他们的职业领域各尽其职之时,才能获得中产阶级家庭的幸福价值。在这种中产阶级家庭中,丈夫势必比妻子年长几岁,带有“爸爸式家庭”的管理模式,而婚姻是中产阶级为了维护财产增值而产生的纽带,婚姻、慈爱、幸福、美好、稳定生活等都是为了构成家庭而存在,而不是因为稳定家庭而产生的。在瑞典学者看来,稳定的家庭结构是中产阶级形成的基础保障。

用民族志这种极尽客观的笔法来描述社会的真相,看似冰冷但更加直观,社会生活的真相或许不是真的“美好”,而是建构出的“美好”。

两次工业革命后,社会阶层越来越多。有不少人已不会为生计而忧愁,作为第一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弟子兼朋友、瑞士犹太裔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将心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投射到个体人格塑造的人格分析心理学研究之中。美国学者霍尔和诺德贝撰写的《荣格心理学入门》深入浅出地以传统的传记式的写法,入手荣格的心理学成就。在他们看来,荣格的童年经历与其后来的人生选择,以及研究领域息息相关。这一切都因为其童年经历独特,使得他性格孤立,自卑但永远力图卓越,自然他能拜师于弗洛伊德门下,但他的性格使其绝对不会永远屈从于弗洛伊德之下,或许这也是最伟大的两位心理学家最终闹翻的原因。《荣格心理学入门》一书出自1980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印发的“新知文库”第一辑,那套短小精炼的丛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知识青年,直到今天阅读,仍然浅显明晰,发人深省。

现代化的人类越来越为个体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质量而考量。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皆应运而生。日本当代最畅销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以其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把经济萧条下的日本社会的阴暗面,个体的心理丰富、情感细腻被其缜密排布而夺目。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以情动人,既包含社会派对社会凋敝、阶层固化的暗暗伏笔,也有现代情感小说中对变态社会下人性扭曲与灰暗童年在塑造人格时的种种危险的针砭时弊,同时有古典派对人情世故、人性冷暖的真切告白,被誉为东野圭吾小说“无冕之王”——《白夜行》是其中的佼佼者。美国文学评论家托马斯.福斯特在《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中指出关于小说创作“现在和过去的法则”——

“每部小说都是场激烈的表演,是与它自己时代的历史社会力量的角力。有时候小说赢了,有时候历史赢了,有时谁都没赢。历史总会在场,而作者不得不为小说打造历史中属于它自己的位置。在我们找到一种方法跳出当下之前,我们都和自己时代的人在一同思考。每个作家对历史的反应差别不大,你能反对它,接受它,当它是闹剧,但不能回避。”

就福斯特的观点而言,小说家的作品都是对时代生活的一种自我品评,没人可以回避社会历史的问题,但可以通过自己的书写来找寻自己属于历史的位置,自己之于社会的贡献。

责任编辑:尹颖尧

推荐访问:勃兴 变革 文化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