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评析《儒家与现代人生》

时间:2022-11-02 10: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儒家孔孟思想的结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发展也已重新站在当代学者面前接受检验和品评。略读此书,对儒家已成为念古思今的寄托思想确实也有些许感悟。

关键词:儒家;人性本善;人性向善

一、儒家是宗教吗?

在第一辑儒家与现代化中,有几篇写的是关于儒家和宗教的关系。那么首先需辨明的是宗教何指?儒家又何指?按照我们的理解是崇奉孔孟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推崇中庸之道,注重仁政,重视伦常关系。但是从宗教角度回答则是:尊礼仪,重祭祀,务实践,求根本关怀。那么对于宗教,文中又是怎么来说明的呢?笔者写道:“以最扼要的方式来说宗教有四项条件:教义、仪式、规范、合理。教义是陈述真理,直接论断宇宙与人生之根本真相……仪式针对人类的形质生命,如眼耳鼻舍身的需要,而有庆典、建筑、音乐、绘画、馨香等实体成就……规范提供戒律,亦即行善避恶的依凭准则,由此为世纪的道德行为奠下基础……合理则是指宗教必须向着理性开放……。”且先不谈对儒家的诠释,若用宗教角度来看儒家,是否具备着四种形式呢?首先,儒家对于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显然有所论断……儒家的规范自成系统,并且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来看,亦超越现世福报的相对考虑,合乎宗教的要求。再就合理来看……既能尊重理性的潜力,又能显示向着超越界开放的胸襟。至于仪式,“孔子与孟子珍惜传统的礼乐,表现‘述而不作’的态度,礼乐也满全他们对仪式的要求。”若用这样的方式来看的话,说儒家是一种宗教也有合理之处。事实上,任何一种超越凡人的哲学都会对人生有指引作用,似乎成为了评价标准,规范人人们的言行,使之行善避恶,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所经历的每一个社会都曾需要过宗教来凝聚人心,并作为国家的合理立法依据来根植国土,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中国自汉代以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有所经历。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宗教分为高级宗教和低级宗教,更着重探讨高级宗教,书中写到:“高级宗教都肯定‘人不是至高的精神实体’。人有生有死,能行善也能为恶,并且注定承受各种痛苦……在人之外……有一种完美的精神实体或精神状态存在。高级宗教帮助人与这种精神实体和状态取得协调与沟通。”“其次,高级宗教都同意‘人应该行善避恶’。”既然笔者对高级宗教有这样的阐释,以及我们对儒家的理解,儒家便应该是一种“肯定‘人的可完美性’……必须经由行善避恶提升宗教为君子……一向正视命运和痛苦……激发更强的奋斗意志,并展现更高的人格尊严”的高级宗教。倘若以这样的方式讲,儒家是一种宗教便到有所道理了。对于儒家是否可称之为宗教这一问题,我有以下见解:“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儒教,或称孔教、名教、礼教或先王之教。进入中国早期的西方传教士认为儒家学说在中国根深蒂固,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因此称儒家学说为儒教。传统说法中有三教九流,三教有佛道儒,儒便是儒教了。那么但凡称之为宗教的都会带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在里面,这些宗教有他们自己的信徒,会有自己特定的仪式,在他们心中会存在一个不现实的神或上帝。虽说儒家学说中重祭祀,要祭祀祖先,这似乎多少会有宗教的成分在里面,但不能就此而言儒家是宗教。我曾在一篇博客里看到:“不管在以前的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确存在将儒学宗教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来自两个方向,一是某些尊儒的人士,二是某些批儒的人士。”细细品味,略有道理,尊儒的人士会把儒教当成毕生的信仰,去崇拜它,遵循它,会把自己的行为规范按照儒家学说来执行;相反,批儒的人士则会认为尊儒者把这些过于当成一种信仰,把儒家的经典释义深入到自己的骨髓里,这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些遵守教义,会去做礼拜,对饮食、婚丧等有严格的规范的基督教等资深教徒没有什么不同,批儒人士会不认同尊儒人士的做法,也许他们会信仰另外一种宗教,也就排斥他们信仰之外的一切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宗教。面对儒教,我们需要体味的是它其中的内涵,并用内涵来丰富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去敬仰孔子而不是把他奉为一位神。我们向孔子学习的是对于真正的智慧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批判而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宗教去简单的接受它或抛弃它。

二、“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向善”

书中就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人性是“本善”还是“向善”?在这本书里,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性向善”。读完此书,确实颇有道理。对于何为人性向善,书中写到:“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问:‘它是什么?’”事物是具有明确的本质的,人们可以清楚理解。而问“人是什么?”就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于人的自由。我们只能对人的询问:‘人能够成为什么’?”不能够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能明确这个人的本性,他的本性是由他所想的,所做的事情来确定的,他这种趋向性便可以说明他的本性。“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是动态的,是等待被实现的潜能。趋向是什么呢?趋向于‘善’。”理由便是:1.“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然后他就永远有希望,今天的你是这样的,十天之后的你一定不一样。换言之,人性不是固定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潜能往前走,他有希望……只要仔细省察内在的良知,就会发现原来内心理由有一个冲动,这种冲动是趋向于善的。”2.孔子所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无父母,谁无子女,如果你推扩出去的话,就可以慢慢的使自己日近于德,让自己向善之心发挥出来。所以儒家的论证并不是从外在去归纳,而是从内在,让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之下,使他的内心趋向直接发展出来,就在那一刹那掌握住人性是什么。由此可见,人性是向善的。“人性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可能性,只要活着,任何时候都要不断的选择来作为我自己时,就要使我的行为符合内在自我的要求,所以我就走在成全自我的道路上。……但儒家思想若讲成‘人性本善’便没什么好欣赏,一定要说‘人性向善’。所以换句话说:人性向善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我的发现,儒家本来就有这套思想,只是被后来的学者胶柱鼓瑟,不敢作创作性的解释,以至于限制住了。”仔细想想笔者所说的,再想想我们的现实,在我们所接触的人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事情变好,所以会向着好的方面去发展,每个人要求不同,也许在做某事时会不经意间伤及别人,但不能说他的本性是恶的。

对于儒家与现代的人生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此外儒家学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规范,它教给我的是中国的传统道义,它仍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在当今社会,若想用儒家来彻底解决人性问题似乎很遥远,但是若能掌握人性的真谛并加以解释,对人类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张艺媛(1991-),女,河南开封人,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推荐访问:儒家 评析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