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宋希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时间:2022-11-02 11:40: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哈尔滨早在1994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埠仅百年,就和六朝古都、烟花扬州、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相提并论。来自全国58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众多专家学者指出,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还能让城市增值。现阶段哈尔滨市虽注重了“硬件”的保护与修复,但在有更大升值空间的“软件”方面发掘得还不够。为此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明确提出要将哈尔滨打造成为在黑龙江省内的文化高地、在全国和东北亚地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一流文化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文化名城。

记者: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城市,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上有什么新的计划?

宋希斌:哈尔滨通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一步,哈尔滨市将在4个方面持续加大力度。

一是在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上加大力度。重点加快建设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音乐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文化设施,力争到2015年,市级文化艺术场馆建筑面积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县(市)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具备条件的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一大批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文化中心的社区。

二是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重点推动各类文博展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近年来哈尔滨市免费开放291家文化场所,让市民更广泛地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上加大力度。重点以“五大载体”为牵动,努力把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以农民文艺汇演进一步繁荣村镇文化活动;以职工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活动;以“国防教育日”“军营一日”活动进一步活跃军营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普及校园文化活动。

四是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上加大力度。重点加快“七三一”遗址保护开发和申遗工作、推进呼兰河流域、金上京等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加强萧红故居保护和萧红纪念馆建设。同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机制,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

记者:目前,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宋希斌:目前,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79亿元,占GDP比重为4.2%,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2.8%。

记者:哈尔滨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思路和重点是什么?

宋希斌:我们将按照“十二五”时期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上项目、创品牌,抓改革、促发展,积极打造支柱产业”的工作要求,着力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成为哈尔滨支柱性产业。一是加快文化园区建设。在这方面,哈尔滨市规划了六大文化产业园区,即平房动漫产业园区、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太阳岛文化产业园区、哈尔滨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哈师大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和伏尔加艺术小镇园区。这是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记者:现在哈尔滨的文化特色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

宋希斌:持续打造和突出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铸就文化高地、建设文化名城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冰上舞蹈秀“COOL·哈尔滨”、音乐剧《碟》等一批精品力作,成为哈尔滨市新的文化品牌,举办的中国青少年动漫周、中国冰雪动漫展、华语电影产业盛典等也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记者:下一步哈尔滨将如何彰显和传承特色文化?

宋希斌:一是着力彰显欧陆风情文化。坚持以原有欧式保护建筑风格为基调,融合现代欧式风格元素,重点打造以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街区、1898“黄房子”街区、果戈里大街、索菲亚教堂、多国领事馆建筑等为代表的城市建筑文化特色景观,使浓郁的欧陆风情成为哈尔滨最具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

二是着力做大做强冰雪文化。继续发挥哈尔滨冰雪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银色产业”,重点打造“冰灯艺术博览会”“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暨华语电影产业盛典”等冰雪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冰雪主题文化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着力开发建设松花江湿地文化。坚持以松花江为纲,以水定城、以水兴城,彰显多彩、大气的松花江原生态湿地文化,推进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景观建设,持续叫响“大美湿地”品牌,把哈尔滨建设成享誉中外的浪漫夏都、避暑圣地和滨水宜居城市。

四是着力巩固提升音乐文化。通过建设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等一批国际一流的音乐文化设施,提升全市人民的文明素养,组建全国一流的高雅音乐演艺团队和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等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把哈尔滨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城。

五是着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之一。我们要传承弘扬革命传统,进一步保护和开发革命历史文化遗存,整合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四野”指挥部等历史资源,着重建设一批哈尔滨工业博物馆、铁路博物馆等工业文化馆群,生动展示哈尔滨的英雄城市形象和人民精神风貌。

六是着力挖掘金源文化和民俗文化。我们将加快推进金源文化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民间民俗文化产业,使金源文化和民俗文化成为哈尔滨特有的宝贵文化财富。

记者:你怎么看待科技创新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宋希斌: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充分利用哈尔滨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感知城市”文化。加快以“中国云谷”“云飞扬”为代表的领军产业聚集地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大力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应用,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力争把哈尔滨打造成极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感知城市”“智慧城市”。

推荐访问:灵魂 城市 文化 宋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