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相互作用研究

时间:2022-11-03 0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生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称,近代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所遭受的破坏压力愈发严重。作为人生存于自然的必备条件之一的建筑,需要不断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才能通过建筑来实现平衡。而生态建筑设计由此产生,带来了建筑设计生化的趋势。本文将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探索生态化对于建筑设计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趋势

生态是一个系统,不是简单的环保概念,环保是生态建筑所必须包含的内容之一,但环保决不是唯一性的条件。大自然本身是反复无常的,时而温柔如晨曦,时而暴虐如飓风。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设计出符合当地的生态建筑才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最终目标。这是很多建筑设计人士往往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古城西安与首府北京是否具备相同的自然条件,是否具备接近的生态关系,这种种的问题是考验建筑设计的细节,也是决定建筑设计业生态化设计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生态建筑设计需要自我循环理念

一个生态系统是自产生到消亡再到新生的全过程。海水经阳光照射变为云,在陆地上形成雨水降落,再经过江河重新汇入大海,这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的奇迹。既然称为生态建筑,那么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将大自然的自我循环充分思考进去。建筑物本身是存在于人类的城市之中,很多设计师就将城市这建筑的产物作为人类的奇迹而自豪,殊不知,对于大自然而言,城市还是依旧存在于其广阔的怀抱之中。城市与大自然打造成一体化,其实就是建筑与大自然的一体化过程,要让建筑物成为一颗树一样的有机体,从建设之初就要將自我的循环理念贯穿期间,空间、时间、设备、环境、材料、能源、垃圾等等都是生态建筑所需要建立循环理念。一棵树可以成为百年老树,一个生态的建筑设计也应当能够承载百年以上的时间洗礼。当树最终不得不倒下之时,为大自然的再造贡献养分,而生态建筑内的一切,都可以再利用至其它新的生态建筑之中去,且能够提供更为适合的使用价值,这是生态建筑需要不断坚持的自我循环理念。

二、人与建筑、自然三者关系的再造理念

自古我国就有天人合一的宗教理想化的观点,而天的涵盖范围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恰好是大自然。道家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观念恰好是一种生态理念,作为人类本身一直是依赖自然的,因此更需要给予大自然足够的尊重,作为建筑行业在开发新的项目之时,就要心怀敬畏之情,给予大自然最多的融合和最少的破坏,不论在何时何地,建筑都需要学习控制自身的非自然属性的最小化,要有节制的与大自然合二为一。人是建筑的设计者也是建筑的使用者,当建筑的设计可以讲求与自然的和谐时,人作为最关键的因素才能够发挥至最大效用。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节能型趋势

能量的消耗原则是守恒的,因此对于生态建筑而言其节能型的趋势是与时俱进的。目前对生态建筑的最佳的能量采集和利用方式是太阳能光能。大多数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太阳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但还有很多蕴藏在建筑物建成之后的可再利用能源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例如水系统的运载,除了循环利用外,还可以将水的集中下降产生的动能合理利用至能量利用中。其次,建筑到达一定高度后,会遇到比在底层更多的风,而这一领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能源使用融合至生态建筑。在生态建筑领域中,决不要拘束思维的想象空间,要将节能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坚持下去。

四、生态建筑的因地制宜化思路

我国地域辽阔,横跨了多种多样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建筑而言,就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和规划。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降雨量、日晒时长、干湿程度、四季风的强弱等因素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在当地的日志中找寻大量的资料,以50年为一界线,寻找各类自然环境的上限及下限数据,只有做到足够的深入了解,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建筑。否则,就可能会因为材料的使用不当或植被的错误运用导致整个建筑生态圈出现问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生态建筑领域里尤其如此,务必要将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始末。

五、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意味着与自然的共存

建筑领域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意味着不论项目地处何处,都需要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考虑进去。大至城市的地标建筑,小至农村的一座寺庙,这些都需要设计师将建筑物与自然的关系考虑清楚。不但要考虑大环境,还要思量小环境的和谐。简单如树和花草在建筑中的应用,往往是前期全部清除,后期在根据设计结果重新栽种,这就完全置小环境于不顾。每一个存在于那里的花草树木,只要不影响建筑的结构性问题,都可以将其融入建筑的设计之中,这才是生态化的理念,是需要将建筑与自然的共存性充分的考虑到位。

六、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中需要考量建筑的生命周期全过程

目前我国的建筑生命法定年龄为50-70年不等,到期之后的建筑就是质量过期的问题,是会影响居住安全的大问题。这里在建筑设计生态化思路下,就不仅仅需要考虑建成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建筑生命到期后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之初,就要将可拆除性和再利用思路考量至设计方案之中,例如,就目前的材料种类而言,何种建筑材料能够保证在半世纪后还能够为建筑行业所用,还需要做出前瞻性的预判,即在材料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采取可替代性最弱的方面去应用,让建筑的生命到期之后,依然可以发挥材料的可利用余热。

七、建筑设计的生态化需要持久的实验基础

不论生态化的需求多么的紧迫,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因素,要确保人在建筑内的安全与最舒适化的环境。而这本身就是与生态化所矛盾的,这就导致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大部分的设计结果都是将生态化放在最后考虑的位置,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生态化设计理念也缺乏有效科学的成功案例和应用结果,因此在大力推广生态化之前,还是需要多做科学实验,等生态化的建筑实验结果成为成熟度较高的资源后,再做有效的推广,且不可因生态而生态,往往是有生态之名而无生态化之实。

八、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与科技化进展的结合

不论是哪一行业,其最终的发展进度都必然要和科技的发展进度保持一定的关系。建筑业尤其如此,在生态化思路下,对于建筑工具、建筑材料、建筑周期等元素而言,一项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可能就会带来生态化的推进大幅提升的效果。建筑设计要无时不刻的与相关科技领域合作,确保能够掌握到最新的科技讯息,尽早的让生态化融入至建筑设计的全领域。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突破传统思路的禁锢,要大胆而有所突破性。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不易过早过快过急,要循序渐进的稳步前进,要合理的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生态化的进度,最终设计出建筑与自然完美融的生态奇迹。

参考文献:

[1]万文娟.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J].居舍,2019(12):111.

[2]余海.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79.

[3]高明磊.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0.

推荐访问:建筑设计 生态 刍议 相互作用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