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夯实“三良”教育 规范行为习惯

时间:2022-11-01 09: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的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道德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处世、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江西省石城县丰山中心小学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生活”习惯(简称“三良”习惯),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目前,“三良”习惯教育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德育风景线。我校“三良”教育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整合“三良”习惯教育内容,让学生易读、易记、易操作。以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挖掘其内涵。为真正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三良”习惯在学生中扎根,成为其自觉践行的一种生存本领,我校对“三良”习惯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易读、易记、易实践,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纳为“四要四会”。“四要”,即一要课前认真作好预习,把不懂的地方用符号标注;二要每天用情、大声地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三要勤动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重点、难点知识要善于作笔记;四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四会”,即一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二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三会说,养成爱说、会说的习惯;四会记,养成勤于记笔记的习惯。

二是把“三良”习惯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育之中。改变过去传统的知识与能力分离、知识与德育分离的被动状态,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养成教育。比如,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了卫生习惯方面的教育,中高年级则着重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教育。

三是在“三良”习惯教育中,充分发挥少先队的阵地作用,因势利导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让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令人向往的快乐活动。如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行住宿生寝室内务整理竞赛、学生优秀作业展评等。

四是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三良”习惯的一个有效载体。我校在开展“三良”习惯教育过程中,整合各种资源,把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都集中起来。如我校各班都建立了信息栏、作品展示栏、教师赞美角、荣誉角、卫生角等,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五是认真开展争做“十件小事”活动,把“三良”习惯教育常态化。我校在“三良”习惯教育过程中,根据校情和学生实际,把“学习、卫生、生活”等方面的一些习惯整合为“十件小事”,在学生中广为推行,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比如,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展了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活动;针对学生年纪小,易买零食,造成环境卫生污染的情况,我校开展了“每天节约一分钱,捐款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关爱他人,自觉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针对农村学生阅历少、知识不丰富、作文水平不高的现状,我校开展了“每周了解几条国内外新闻,并抢先在同学间或板报上发布”、“每天向家长讲解几件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和家长多交流”、“每周讲一两个小故事,从中自我欣赏”等活动。这些活动开展后,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作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六是把“三良”习惯教育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我校因势利导,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把“三良”习惯的教育贯穿其中。如开展了“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为主题的学习教育,评议身边荣与辱、美与丑、真与假的生活教育,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等地进行社区实践活动,组织中高年级学生清理垃圾的卫生教育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卫生、生活”的认识,也获得了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更大支持。

七是加强了红领巾值岗力度。学校培养了一批责任心强的礼仪队伍,分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校园卫生、交际礼仪、课间秩序、路队纪律、学生着装、学习氛围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校行政值周和值日教师进行合理调度,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保证了“三良”习惯教育的长久发展。自从红领巾值岗巡查以来,我校校风、校纪、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推荐访问:夯实 行为习惯 规范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