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构建

时间:2022-10-23 08:4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因其临床症状以高热最明显,称"高热病"或"无名高热病",让兽医工作者措手不及,怀疑是病毒性病(猪瘟、猪流行性感冒、蓝耳病等),弓形体病等,以抗病毒药、磺胺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该病隐性感染率较高,一般在60%以上,有的猪群甚至高达90%.该病的流行对养猪业、肉品安全、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防控治疗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 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构建

猪附红细胞体病作为一种传染性血液原虫病,与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关,症状以不同程度的高热、贫血、消瘦、黄疸、全身发红等为主,即也称之为“红皮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已经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且经济损失巨大,为此做好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至关重要[1]。

1 临床症状

该病的通常会有6-10天的潜伏期,病初患猪食欲不佳甚至废绝,精神萎靡、全身发抖、后肢左右摇摆、不能稳定行走、喜卧;体温高达40 -42℃,存在不明显的高热稽留;一些病猪存在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咳嗽和喘气的情况;可视黏膜初期潮红,后期苍白或黄疸,存在贫血、的情况。多数病猪眼圈、肛门周围发青;双耳发绀,大片皮肤红紫(胸前、耳朵、颈下、四肢内侧等),指压不褪色,少数猪后肢麻痹很难站立,个别猪只皮肤燥裂,层层脱落,但不痒。

2 剖检变化

以贫血和黄疸为主。皮下大面积淤血、出血或皮下水肿呈胶冻样,脂肪黄染,肌肉苍白;全身存在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血液比较稀薄,不能有效的凝固;脾肿大、质软,散在出血点或黄色斑,有点脾脏有针头至米粒大灰白色结节;肾肿大;肺肿胀,有出血斑或小叶性肺炎;心包积水,心肌苍白 [2]。

3 诊断方法

初步诊断: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

直接镜检:将两滴生理盐水预先滴在玻片上,首先取动物末梢静脉血为样品,然后滴一滴在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再玻璃盖片。观察时可借助16*100倍显微镜,若红细胞不存在轻微颤动、存在皱缩、变形的情况或者圆形或不定形或大小不固定的游动物体出现在血浆中则可以确诊。

血清学试验:目前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都应用于本病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中。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1)减少应激:本病一般为隐性感染,多在应激条件下因猪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故在该病高发季节,减少应激和增强猪体抵抗力可有效减少发病率。

(2)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消毒圈舍与周期环境,一周两次,在疫病出现时每天一次,以此可致力于气喘病、猪蓝耳病的有效减少,更好的控制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因素。

(3)药物预防:在疾病流行期间,可将强力霉素添加到饲料当中,为取得显著效果可严格按照万分之一的比例进行拌料。

4.2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关键在于早期用药。可选用以下药物:[3]

(1)长效土霉素:20-40毫克/ 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4天。

(2)贝尼尔注射液:8毫克 / 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天,连用3天。同時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

(3)新砷凡纳明(914):15-45毫克 / 千克体重,静脉注射。

4.3 辅助治疗

治疗时需进行对症治疗,为控制高热可采用双氯酚酸钠、扑热息痛、氨基比林等解热类药物;为有效控制拉稀可采用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时铺之补铁王等进行调理,出血者可使用止血敏、VK,后期为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可使用黄芪多糖 [4]。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附红细胞体病作为人畜共患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发热,疾病的产生与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有关。疾病在高热、多雨、吸血昆虫繁衍滋生的季节比较常见,主要集中在6-9月,可出现年龄不同、品种不同的猪身上,其中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当属仔猪;可通过猪舔食断尾、伤口和相互斗殴时传播,机械传播途径为同一注射针头由多头猪共同使用,人为传播包括打耳号、阉割、外科手术等。

参考文献:

[1]龚标,卢春光,陈冈,管萌,王迪.生猪养殖切勿忽视附红细胞体病[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5(06):101-102.

[2]张瑞东.浅析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3,9(02):111-112.

[3]王泽洲、余勇主编,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与防治[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7.126-127.

[4]叶容.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制报告[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04):39-40.

推荐访问:细胞体 生猪 构建 防治措施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