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新形势下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转型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13: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作为传统媒体的《南方国土资源》,在新时期受到了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冲击,面临着发行量减少、广告收益下降、市场有所萎缩等诸多困境。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和新媒体的双重冲击下,《南方国土资源》应通过进一步明确读者定位,主动出击,寻求与大众媒体、新媒体合作,逐步走转型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新媒体;转型发展;《南方国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7-0127-02

传统媒体存在信息传播形式、传播平台单一,各种信息传播体系相互独立、生产和传播各种信息的队伍单一、服务形式简单等问题,所以,随着新媒体队伍的日益壮大,传统媒体面临着用户大量流失、发行量大幅下降、各类广告收益日渐缩水、市场不断萎缩等诸多困境[1]。

作为传统媒体的《南方国土资源》,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这些年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面临诸多困境。《南方国土资源》为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刊登的内容既有为上层建筑服务的深度报道,也有为基层工作者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还有不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普性文章。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和新媒体的双重冲击下,作为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该如何取舍,并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呢?

1 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的定位

《南方国土资源》创刊于2003年1月,为月刊。主要宣传国家及广西国土资源管理的战略方针,及时报道广西国土资源厅的重大决策,交流国土资源、测绘、地矿、海洋的最新科研成果,推广国土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等。

考虑到期刊具有文化传承和经济收益的双重属性,因此《南方国土资源》设置了服务大众的栏目,如:热点透视、文化观园等;设置了为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如科技园地、测绘广角、工作研究等;还设置了为宣传各地国土资源管理先进经验和国土系统先进人物事迹的栏目,如本刊专稿、国土之星、地勘巡礼等。

这样的做法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读者群进一步扩大,并相应地扩大了发行量,这对于期刊的生存发展是非常有益的。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期刊大行其道,盛极一时,销量非常可观。然而,随着期刊数量种类的增长,大众期刊的盛景不再,动辄发行十万、数十万份的日子一去不回。在新世纪初期,期刊、图书都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就是定位和读者群不再局限于大众化,而是寻求“小众化”来进行精准定位,以达到在各领域占据一定销售量的目的。如房产行业的《中国房地产》《观点地产》,医学行业的《当代医学》《中国医刊》,汽车行业的《汽车之友》《汽车周刊》等。

隨着期刊定位地的细分,期刊的读者群也出现了细分,细分化对于突出期刊的办刊优势和精准定位非常有利。期刊读者细分化就是对读者进行准确定位,目标读者越明确,办刊的针对性就越强,改进期刊的途径就越清晰,期刊内容就越贴近读者。事实证明,在报刊大战中,细分化明显的期刊相对容易打开局面,细分化已赢得越来越多同道的认同,不少立足于“专”和“精”的小众化期刊在发行和广告上都有不俗的业绩[2]。

基于此,可见《南方国土资源》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的定位不够明确,也不符合当前细分化以及“专”和“精”的发展趋势。随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和新媒体的冲击,定位的不明确,以及由于身上承载太多的“任务”,《南方国土资源》有可能失去较多的读者,继而失去竞争力,导致发行量的下降。

2 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发展

2.1 区分综合性和科技性,进一步明确读者定位

那么,面对市场冲击和改革的推进,作为综合性行业科技期刊,该如何取舍呢?采取壮士断腕的气魄,将综合性与科技性分开,才是比较可行的有效之策。

大众期刊《读者》的发展之路就是很好的借鉴。《读者》于1981年4月创刊,多年来始终以传播优秀文化、弘扬真善美和崇高道德观、倡导人文关怀为己任,在36年的岁月中,源源不断地为读者提供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及崇高博大的精神享受,以其人性的光芒烛照并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读者》原本是纯文摘类的期刊,但随着发行量的和读者群的扩大,《读者》对于原来的办刊思路进行了调整,并且相继开发了刊登原创文章的原创版,刊登乡村文学的乡村版。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推出,原创版首期一问世即打响市场,发行高达68万册,创造了令同行惊叹的新办刊物发行记录[3]。

这就是精准定位带来的成功。参照《读者》的成功经验,可见《南方国土资源》的定位模糊不准,涵盖的范围也过大,走的不是精准路线。基于此,建议将《南方国土资源》的出版周期由月刊更改为半月刊,抛弃原来的“大众化”路线,改走“小众化”路线:上半月主要刊登学术论文,打造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主要设置科技园地、测绘广角、蓝色海洋、工作研究等栏目。对于稿件的选择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特别是倾向于国土资源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打造成核心期刊奠定基础。

下半月以专题策划为主,全面宣传国家及广西国土资源管理的战略方针、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广西国土资源厅的重大决策,推广国土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等,主要设置本刊专稿、热点透视、国土之星、一线传真、南方视野等栏目。应着重加强对国土资源领域重点工作以及国土惠及民生类稿件的策划,如不动产登记、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治等,以国土视角来展现惠民生、为群众谋利益的主题,体现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从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宣传入手凸显国土资源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行细分后,期刊的定位相较之前进一步明确,不再含混,实现了读者群向“小众化”进行精准定位。

2.2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新媒体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互动式的传播方式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挑战,不断抢占传统出版业的领地,还有着逐步扩大的趋势。而且新媒体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拥有了接近传统媒体数十年、上百年才积攒下来的受众群,这个趋势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由于串联了时间、地域、媒介,信息互通实现了随时随地,因此使用互联网获取传媒信息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南方国土资源》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读者群、发行量以及传播方式等,都受到了严峻地挑战。为寻求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南方国土资源》开辟了网站,形成了期刊与网站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补充的局面;同时与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进行了合作,实现了期刊通过阅读终端进行流媒体阅读;2017年《南方国土资源》开设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南方国土资源》刊登的文章,同时,也推送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以上几项措施采取后,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框架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但是其中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而且仅仅依靠这些手段,还不足以支撑起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应该向《读者》学习,在国土资源行业宣传、各项公益活动、社会宣传、主题征文、结集出书等领域不断拓展与创新,同时寻求与大众媒体、新媒体的合作,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影响力地扩大,实现角色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担负起广西国土资源宣传的重任。

2.2.1 与腾讯网合作打造“国土人的一天”主题宣传

以往塑造典型人物,走的是高大全的路线,试图塑造英雄式的人物形象。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的感觉是脱离时代,甚至冷血,而且这种方法刻着时代的烙印,追求的是高大全,所以忽略很多细节,忽略很多感动普通人的一面,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状态。

在国土资源战线上,有很多平凡而感人的画面,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而社会群众对这样一个群体知之甚少。近年来,《南方国土资源》集中人力,对于国土资源战线的先进人物进行了规模较大和连续地宣传,塑造了一批批先进的典型。但是《南方国土资源》期刊的影响力和人力资源有限,即使尽全力进行了策划和采写报道,但是仍无法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因此,建议打破原有塑造高大全人物的方式,与腾讯网进行合作,借助腾讯的影响力联合打造“国土人的一天”主题宣传活动。拟以图片的方式记录国土人在平凡岗位上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为社会各界了解国土资源工作打开一扇窗,展示国土人最真实最感人的一面。可选取不动产登记、扶贫攻坚、地质灾害监测、野外测绘、地质找矿、信访等岗位,对一线工作的同志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集中刊发,形成合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拍摄完成后,相关作品在《南方国土资源》期刊和微信公众号中转载刊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2.2.2 与今日头条进行合作,集群入驻头条号

《南方国土资源》期刊是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其主管单位为广西国土资源厅。目前,广西正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大力开展国土资源新媒体宣传工作,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传播方式变革。在此形势下,作为广西国土资源厅重要宣传平台的《南方国土资源》,应顺势而为,促成广西国土资源厅集体入驻“今日头条”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并负责运营、更新头条号文章,担负起对稿件、视频的质量进行把关的责任。

进驻头条号之后,可充分运用这一平台,定向推送《南方国土资源》期刊的内容,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影響力,从而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3 结束语

《南方国土资源》创刊至今已有10余年,目前仍在延续近乎传统的出版方式,新形势下,应通过进一步明确读者定位,主动出击,寻求与大众媒体、新媒体合作,逐步走转型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改变期刊的出版周期,变月刊为半月刊,区分综合性和科技性,进一步明确读者定位。

2)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发挥行业宣传平台的优势,在国土资源行业宣传、各项公益活动、社会宣传、主题征文中、结集出书等领域不断拓展与创新,同时寻求与大众媒体、新媒体的合作,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宁宁.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J].新闻世界,2013(6).

[2]王庆勇.期刊读者细分化探析——以山东卫生报刊社的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13(5):85-86.

[3]王立强.《读者》以何领跑中国期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9-05.

推荐访问:新形势下 转型 综合性 思考 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