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要求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1-04 08: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要使建筑设备节能运行, 除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外, 还需通过对建筑设备的调节控制, 使其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来实现, 并通过对其用能情况的精确记录、分析, 制定科学的能效管理策略。建筑智能系统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施工时尤其要注意管道预埋、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等问题,在施工中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实施;质量控制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图像显示技术。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要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就其本身而言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其次才是智能化系统。因此,必须要像普通的建设工程那样进行投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但是作为智能化工程,又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区别,不仅要与机电系统、土建、装饰等专业进行协调,就其自身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也需要相互协调。因此,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对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系统的施工而言,主要要注意如下若干问题:

1.1、管道预埋

在建筑智能系统安装工作中,预埋管道施工的工作量所占份额最大,占整个安装工作量的一半以上。由于预埋管道的质量是否达标对日后的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的质量与工作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施工前期,若发现某些重要部位,如进户总线管、竖井穿楼板过梁处等处,应多预埋管道或预留洞口,但是在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未有体现的,施工单位应当建议增设预埋管和多预留洞口,便于将来线缆增加或功能扩展。

其次,与土建专业配合施工时,应牢牢把握精简可靠原则。在不影响土建结构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卫生间、厨房的防水部位等结构的薄弱处,以防止结构薄弱处的各种损毁对设备造成损伤,影响智能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可靠性。

再次,与给排水、暖通、电气管道等专业平行或交叉施工时,应注意做好屏蔽、防水、防潮等工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与他们保持一定的间距,并尽量布置在上网,同时保护层的厚度要不小于15mm的要求。

第四,为了防止一些杂质或者水汽进入管道给后续的布线带来障碍,管道预埋完后应当将管道口进行封堵保护,管道弯曲处以及比较长的管道中间,为了将来布线方便,要加设过线盒。

第五,由于管道属于大多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中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导致实际预埋的管道与原设计图纸不一样,都应当在施工后进行标注,便于将来的管道维护。

1.2敷设线缆

在敷设线缆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线缆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外,同时布线要自然平直,不得有扭绞、打圈等现象,否则会导致信号严重衰减。同时为了保证信号良好,线缆中间不得有接头,如单根线缆的长度确实超过市场供应的统一长度,那么中间应当用转接配件加以连接。为了不造成混淆,便于以后的安装维护,线缆两端要用标签编号标明,并且要边施工边做好标记。另外,线缆终接的余量应当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给予充分的预留,便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如果线缆没有充分预留,那么整根线缆都要重新敷设,耗时耗材费力。

1.3安装设备

安装设备的时候除了检查设计及合同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以及性能等一般性的问题外,安装时特别需要注意设备的安装位置与标高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垂直偏差在3mm以内,水平偏差在2mm以内,注意保护设备表面以及各种零件,要保证标志的完整清晰,并按要求就近做好接地连接,要保障各类线缆跳线和插接件接线无误,接触良好,标志齐全。同时,为了便于调试,各种设备标识以及端接线缆的来源去脉应标注清晰明了。

1.4、系统调试

为了保证建筑智能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性能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在系统投入运行前要对线路、各个子系统工程设备、系统接地进行调试以及整个系统的开通进行联动进行试验。由于调试开通的质量和速度取决于管线敷设及设备安装的质量,因此,调试开通前必须向各子系统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了解管线及设备状况,根据设计要求检查设备的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发现现有管线及设备与设计不符,要尽快进行调整。在调试时,首先要对各个系统功能所要求的线路进行测试,查看导线上的标志与施工图上的标注是否吻合,对子系统工程的设备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确定线路无故障以及子系统设备运行正常后,对整个系统进行现场模拟联动试验,联动试验无问题后,再从控制中心对各个设备进行手动或自动操作系统进行联调。

二、质量控制措施

2.1、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件

在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熟悉施工图纸,力争在设计交底会上解决图纸存在的各项问题,如弱电系统中各种线路的敷设方式及走向,与其他专业在空间上的协同等问题,如发现设计中有漏项或不符合规范要求,如室内线路没有遵循暗敷化原则,各专业线路没有遵循避让原则等问题,在图纸会审时要及时指出以便设计方修改完善。

2.2、做好施工协调工作

做好施工协调工作非常重要,这关键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做好交接工作,为此,专业队伍要适时增加人力,集中扫管,办理交接手续;其次要分清专业施工界面,尤其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往往是强电和弱点之间相互交错,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当标明哪些属于强电施工,哪些属于弱电施工,使得双方均有理有据,区分开来;再次,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要耐心磨合,交错施工,要对他们进行仔细的分析,统筹协调,从而使得各专业施工逐步适应计划,提高施工质量。

2.3、做好设备环节的检查、安装工作

对于智能建筑的智能系统来说,配电装置、各种缆线以及配电箱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配电装置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为各个只能装置提供电能,各种缆线则犹如人的血管,电能以及各种信号只有经过电线或光纤才能输送至终端装备,而配电箱则是整个电力负荷现场的直接控制器。因此,对于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验收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常出现配电装置的整定电流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对此应当加倍重视。对于各种缆线,如电缆,光纤等,应分门别类地加以严格审查,否则就会导致施工混乱,造成运行中的信号中断,甚至导致电线过热,发生危险。对于配电箱来说,由于工程中配电箱型号复杂、数量多,箱内原理复杂。施工单位在订货及施工时应当考虑到相关专业功能的需要,对配典型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核,确保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的配合。

2.4、智能设备的安装

智能建筑内的各种智能设备,由于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每个子系统都应当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对此,监控管理人员在抓好线管、线槽施工质量的同时,着重对系统设备的功能进行监控。以防止施工方随意减少测控点减少功能,保障智能建筑具有合同规定的各项功能。

三、结论

总之,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需要在提高认识、人才培养、优化设计、规范市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高运行维护水平等方面下功

夫, 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努力, 多管齐下, 促进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使之在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伯银,赵济安,邵民杰,等.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王 波.建筑智能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25-70.

[3]吴松勤,高小旺,何星华等.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推荐访问:质量控制 实施 建筑智能化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