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建国前老党员事迹材料2 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

时间:2022-03-21 16:19:4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国前老党员事迹材料2 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供大家参考。

建国前老党员事迹材料2 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

 

 无怨无悔跟党走 ——记抚宁县石门寨镇浅水营南村建国前老党员

 闫祯

 闫祯,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浅水营南村人, 1926 年 5 月 生, 出身于贫苦之家, 于 1945 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 任秦皇岛市耀华玻璃厂总厂书记、 沙河寨公社副书记、 石门寨石矿总书记、 浅水营南村书记, 曾 获得“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等荣誉称号。

 历经硝烟战火, 铸就党的忠诚战士 闫祯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历经硝烟战火的洗礼。

 入党前, 他只 是一位受地主剥削欺凌的小长工, 晚上睡的是群蝇乱舞的牛棚, 吃不饱穿不暖, 饱尝了 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是共产党带领他翻身闹革命。

 作为一名 淳朴而又有血性的农村青年, 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 为了 追求自 由和平的新生活、 为了 中华民族的解放、 为了 捍卫民族的尊严, 他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坚定革命信念, 从事革命工作。

 因为他看到共产党是以为人民求解放为宗旨, 为老百姓做了 许许多多的事, 所以从那时候起, 闫祯同志就认定一个道理,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前途,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在, 从未动摇过。

 在攻打上庄坨、 沙河寨等解放家乡 的多次战役中, 闫祯同志带领民兵群众一起为解放军部队筹备粮食、 运送弹药、 转移

 伤员 。

 无数次穿越枪林弹雨, 不惧牺牲、 将生死抛在脑后。

 在那段惊心动魄的岁 月 中, 闫祯同志至今记忆犹新, 他还记得当时带领全村民兵一起为正在作战的解放军战士送去稀粥咸菜。远处的炮弹声吓得胆小的民兵把瓦罐失手摔在地上, 米汤撒了一地。

 当闫祯想到了 战士们在战壕里顾不得休息英勇杀敌, 有的战士负伤了 还在坚守, 伤口 的血不断渗出和炮灰泥土混在一起时, 他不禁大喊起来:

 “同志们, 为了 我们幸福的明天, 为了 英勇杀敌的战士们, 我们不要被吓倒!

 加油!

 ” 民兵们听了这些话后, 忘记了 害怕, 纷纷将瓦罐送到战士们的身边, 保证战士们能够在打仗的时候有饭吃, 为战斗的胜利做好后勤保障。

 因长期为前线部队送米送粮, 在攻打上庄坨矿校战役中,闫祯同志和聂荣臻所率部队的一名 司务长结下了 深厚的友谊。这位同样是抚宁人的张姓司务长教会了 闫祯同志识字看报, 向他宣传党的政策, 进一步坚定了 闫祯同志追随于党忠诚于党的决心。

 同时, 闫祯同志将所学知识和相关政策说给乡 亲们, 使得共产党在当地深入人心, 也为共产党日 后的解放战争赢得了民心。

 扎根农村, 心系农民的好支书 作为旧社会与 新中国解放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闫祯同志对党有着太多的深情。

 建国后, 闫祯响应党的号召 ,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建设洪流。

 曾 任秦皇岛市耀华玻璃厂总厂书记,当时的耀华仅能生产普通平板玻璃, 年产量 9 千吨。

 他立志带领

 全厂职工扩大生产、 革新工艺, 支援国家建设。

 在厂子生产步入正轨后, 闫祯同志毅然辞去城里显赫的职务, 决心改变家乡 贫困面貌, 带领家乡 父老脱贫致富。

 于是, 他回乡 当一名 苦干实干的党支部书记, 兼任抚宁石矿总书记, 立志要向大山要效益, 向土地要收成。

 由于他管理得当, 提高生产队效益的同时, 还提出 了将多余的劳动力进行转移, 让年富力强的老百姓到石矿上班, 挣劳动日 , 带领乡 亲们用牲口 拉石子往秦皇岛各工地送, 进一步提高生产队收入。

 那时, 只 要一提到浅南大队, 老百姓无一不伸出大拇指,“有一个头脑灵活的大队长, 干什么都吃香”。

 在管理好石矿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众乡 亲, 为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 他又针对村里耕地大多都是平地的优势, 组织群众采用农作物交替倒茬的方式种植土地, 第一季种裸地大白 菜和大葱, 第二季种玉米, 在管理上既简单又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 不但增加了 生产队的收入,也让群众尝到了 甜头。

 至今该村还沿续着这种农业种植方式。

 后来又带动了 周边上花野、 下花野、 沙河寨等十几个村种起了 大葱,年产葱籽上百吨, 远销东北、 山东等地, 年年都有商贩到村里来采购葱秧、 葱籽。

 金额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这些钱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就这样, 闫祯任劳任怨地带领当地群众一干就是几十年。

 多次被乡 党委评为“优秀村党支部支书”、 “优秀共产党员 ”, 成为当地远近闻名 的致富带头人。

 “是男 儿就当为国效力”, 彰显党性的光辉

 闫祯对工作只 讲付出 不求回报, 从不为自 己及家人谋私利。他让二儿子当了 一名 最苦最累的铁匠, 加工农具, 为农民的生产服务; 小儿子去了 艰苦的四川当了 一名 汽车兵, 往返蜀道, 一去就是十几年; 四个孙子中有三个被他亲自 送进军营, 并且在他的影响下全部光荣的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家里人有时不免埋怨:“别人家都是哪里条件好去哪里, 你可好, 好事没有一个轮到咱们家。

 ”这时, 他总是耐心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是男 儿就当为国效力,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大家都选条件好、 待遇好的工作, 那苦的、累的谁来做? 总得有人做出一些牺牲。

 再说,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只要你肯干,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苦尽甘来, 霞光唱晚 在大跃进三年中, 闫祯曾 遭受村里暴动分子的污蔑, 头戴高帽游街批斗, 在四清运动中被整下来, 不再担任村书记一职。

 回忆起那段苦涩记忆, 他只 是微微一笑, 可想而知, 当时的伤害对他个人和家庭来说影响有多大。

 1968 年村里发生了 一件事, 这件事差点要了 闫祯的命。

 一名村民因私自 做买卖, 在生产队里不干活, 被税务所没收所有物品,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太大, 这名 村民误认为是村里举报的, 便将私恨撒在闫祯的头上。

 于是在一个深夜手持斧子闯入他的家, 疯狂乱砍, 造成闫祯身体多处伤残差点丢了 性命。

 伤的最重的是头部和手部, 头部被砍得露出骨头, 伤口 又深又长, 血流如注, 手指被砍断三根。

 吓得全家惊慌失措, 当村民们闻声而来时, 他已经

 昏迷倒地, 村民们卸下门板, 把他平放在门板上, 十几名 壮劳力趟着齐腰深的河水将伤势严重的闫祯紧急抬到附近的柳江医院救治。

 因抢救及时, 闫祯捡回一条性命。

 脑伤波及眼部, 导致视力受损, 咀嚼功能部分缺失, 但因伤造成的后遗症在岁 月 的更迭中愈显愈重, 至今影响着这位忠诚战士的晚年生活。

 现在的闫祯老人, 生活安定、 子女孝顺、 家庭和睦, 到了 颐养天年的时候。

 但是, 他却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

 老人平时爱看书读报, 看新闻, 关注时事政治, 经常为村里提出有参考性地建议, 并多次被采纳。

 闲暇时间, 他经常组织村里的党员 和群众学习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用老人的话说, 就是活到老、 学到老。

 平日 里, 他还是村里的民事调解员 , 东家长西家短, 只 要他知道,他都要上前问一问, 说两句。

 时间长了 , 无论大事小情, 乡 亲们有事都愿意找他唠叨两句, 因为在他这里, 总是能大矛盾变成小摩擦, 小摩擦最后笑哈哈, 多少矛盾纠纷就在老人的三言两语、闲话家常中消弥于无形。

 老人一不怕麻烦, 二不怕得罪人, 反而乐在其中:

 “人老了 , 干不了 别的, 能给乡 亲们做点事, 我心里高兴!”

 今年 87 岁高龄的闫老, 虽然已失去劳动能力, 但他仍然关心党的工作, 积极发挥余热, 彰显了 一名 老党员 的党性光辉。

推荐访问: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 建国 党员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