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体现生活化分析

时间:2022-10-20 19: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当中,应该将思想品德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促使生活结合到教学中,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因此,文章根据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体现生活化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

想要促进小学有效性教学首先就应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可以在自身可以理解的范畴以内展开学习。思想品德这门教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想要学生真正听得懂,同时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进行运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课堂结合现实生活,教学应该落实生活化,促使学生自在地学习知识,同时可以熟练应用知识。

一、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教学现况

(一)说教式教学脱离思想品德生活化

思想品德机会真实地存在于实际生活当中,是对人们生活举止的一种的一种行为限制。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学生都是严肃地进行说教,告訴学生需要如何做,不应该如何或者不可以怎样,这样会直接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丧失学习兴趣。

(二)教条化的内容降低思想品德的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大体上更偏于教条说理的形式,而降低了有关内容对现实生活的依附性,这样的内容对于观念成熟与抽象思维比较发达的成年人而言,理解起来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思维还处在发展中,没什么生活经历,认知水平还存在缺陷的小学生而言,是不是太过抽象了。因为学生们没有有关生活经验内容的支柱,学生对有关条款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看得出,这样教条化的说理内容,导致了思想品德生活化的降低,对于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建设不利。

(三)生活化教学内容相对简单

在生活化教学的详细执行过程当中,教学内容还是相对简单的,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降。其一,在生活化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去开展教学。根据笔者观察,大多数老师开展的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把课本当中的课后任务安排为核心。教材中明确要求的实践内容如何,只是单纯根据任务的需要设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样太过依靠教材设定的生活化教学形式,导致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想脱离,所以,很难实现真正的指导意义;其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缺少真正的拓展,学生缺少真正的练习。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实践契机太少,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无法获得创新。比如,在教学有关关怀老人的内容时,只被限制于搀扶老人过马路的传统的内容当中,并没有做更宽广的教学拓展以及对其他生活内容的进一步融入。实际上,生活就是真正的实践,一定要结合真正的实践去展开培养,才可是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思想品德传播的核心概念[1]。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将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当中,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学习到思想品德的核心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经过学到的知识给大家呈现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学习意义。教学生活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实际上就是使教学变得简单的一个过程,老师只要在实际教学中举几个例子提供给学生解释,学生就可以认识得更加深刻,同时将知识从课堂中引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促使知识的意义最大程度展现出来。

(一)生活化教学内容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促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如此一来不单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材当中的内容,还可以促使学生更直接地察觉思想品德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高,还可以落实更有效的教学。现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当中,老师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有效指引,单纯地讲述教材当中的只是,并未融入任何实际生活素材,学生不单单学习起来很吃力,也无法端正自身的态度去面对学习。比如,在教学“我们的地球村”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思考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看看我们脚下的地球是怎样的,说一说地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促使学生更爱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喜欢看哪里的景色啊?哪个同学可以给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随即学生作出热烈的反应,老师可以挑选1-2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活环境,自己的地球等等,老师就能够将学生的生活行为作为教学素材,综合教材展开教学,让学生懂得地球是需要大家的力量去保护的,这样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格外的美好。因此,学生不要去破坏生活当中的公物,花草树木,不能看一些植物长的漂亮就随手摘掉,应该每天多爱护我们的地球一点,每个人都去摘一朵花,我们的地球就会损耗数不胜数的植物。经过学生的举止与反应,将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更易于学生去接受,同时也不会使学生感到无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道德能力获得有效提升[2]。

(二)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精选适当的生活内容进行教学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教学,不可以仅是泛泛地说生活教学,而应该具有针对性,有观念地把生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融合。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靠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从当中用心挑选部分富有针对性的生活内容,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所以,老师应该首先从课堂上展开转变,把自身严格的老师角色,改变成学生好朋友,知心人的一个角色。经过更近的接触,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同时应该更深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针对部分相对内向,平常喜欢自己独处却不愿和别人一起玩的学生,老师应该用更加富有亲和力的语气和他们沟通,让学生可以放下戒备,同时乐意自觉与老师亲近。在不断贴近学生生活的过程当中,深化老师对于学生的认知,倾诉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内心想法,还有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消极心态。在认知的根基之上,老师的教学能够更加富有针对性,不会沦落到盲目教学简单的形式当中。

(三)引入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建设生活化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目的的落实,重要的是教学内容和生活的有效关联。所以,老师需要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推动生活化教学目的的落实。第一,综合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贯彻经典案例,道德案例等等。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本当中,普遍课下都会布置经典的范例,来实现创造小学生优良道德品行的教学目标。但是,部分道德案例并未切实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衔接,所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老师需要以小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出发,经过熟悉的经典案例的贯彻,落实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教育目的。第二,老师可以组织富有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落实理论和现实有效融合的教学目的。教学需要以知行合一的观念,落实理论和实践的互相融合。老师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经过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当中,落实从感性认知转变到理性认知的过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比如,在教学“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责任观念,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值日周”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轮流对班级的图书与卫生进行清理等等,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无私的责任观念[3]。

三、结语

思想品德属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相对关键的教学课程,针对提升学生思想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对策,学生能够对思想道德课程有一个更加丰富和深层的认知。现在,我国小学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作为小学老师的我们还应该不断强化教学对策的探究,经过更合理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颖.小学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教书育人,2018(29):76.

[2]祝红梅.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与体会[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9):29-30.

推荐访问:思想品德 生活化 体现 小学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