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16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与消化系疾病的关联分析

时间:2022-10-28 14: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典型心肌梗死;消化系疾病;关联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97-01

典型心肌梗死根据临床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心电图改变易于诊断,而对于无典型胸痛发作、疼痛性质及部位不典型、临床表现非特异,主要表现为反酸、恶性、胸骨后烧灼感或腹痛则需详细询问病史、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在短期内反复进行心电图观察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或心肌酶的测定才能最终做出正确诊断、进行有效治疗,现将我院2010年元月——2013年元月,以消化系疾病为主要表现收住本科,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3例,女3例,年龄49-82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骨后疼痛不明显。其中疼痛位于上腹部9例,颈部1例,颈部及食管3例,食管胃3例,多数患者因恶性、呕吐、腹痛或夜间发作性反酸表现而入院,3例因上消化道出血,2例因黑便及休克入院,治疗经过:经全面体检、详细询问病史,多次反复复查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而确诊,经转科或在本科治疗好转出院。

2分析

2.1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消化系症状的原因引起消化系症状的原因为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根与食管胃脏器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脊髓神经元,经同一途径上传,因而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产生腹痛的感觉;迷走神经的传入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患者表现为突发上腹痛、多数伴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有的伴反射性腹肌痉挛,出现局部压痛,因而常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胃痉挛等,有的因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休克等所致胃肠供血不足及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出现肠麻痹误诊为肠梗阻,少数因应激性溃疡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2.2反流性食管炎易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为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由于解剖位置与心脏相毗邻,极易误诊为心绞痛[1]、非典型心肌梗死,部分病人需做心脏动脉造影才能鉴别。

2.3对策凡收住本科病人,均应详细询问病史,常规心电图,短期多次心电图检查,对上腹痛患者经解痉、止痛症状加重者要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变化,对持续腹痛止痛不缓解者,可预防性含硝酸甘油及镇静剂,可减轻患者对疼痛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和降低迷走神经的张力。对抑酸无效夜间发作性出现反酸、胸闷、憋气者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对老年人突发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不明者要首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排除此诊断后再做消化系诊断,或考虑有合并症发生,对于年老患者有较重而持久的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胸闷,即使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亦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或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有消化系的疾病,具体措施为反复复查心电图、动态观察病情及心电图变化,动态观察心肌坏死标记物变化,可大大提高本病及合并本病的诊断率。

2.4常见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表现包括上腹痛、上臂痛、下颌、颈部痛、食管反流性吐酸发作,发病早期常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肠胀气也常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少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无疼痛或其他症状,笔者曾见1例患者,仅表现为夜间反复发作性流涎、吐酸,经查心电图及心肌酶才得以确诊。

2.5共存的特征临床上两系统疾病共存的现象也有很多,有的各具特征,易于诊断,有的模糊不清,需仔细鉴别。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为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由于解剖位置与心脏相毗邻,极易误诊为心绞痛[1]、非典型心肌梗死,部分病人需做心脏动脉造影才能鉴别。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病人,合并有消化系疾病的情况也有很多,即便原没有消化系病变,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可产生应激性溃疡,也会相应出现消化系症状。应兼顾考虑,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刘英圣,等.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46例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3124.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关联 症状 消化 典型